eld logo eld logo

Cynthia

用料理向心愛的女人示愛:西班牙燉飯其實是一道男子漢手作料理

Paella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從沒想過,原來在西班牙,這是一道屬於男人的手作料理。

看起來跟臘腸沒兩樣的傳統美食「喬切拉」,吃起來其實比較像葡萄QQ糖

Walnut Sausage

現代的喬切拉則成了像牛軋糖一樣的點心,是喬治亞人聖誕節與新年必吃的美食。

比鼎泰豐的黃金18摺更講究:象徵可汗的腦袋,喬治亞的大湯包——Khinkali

Khinkali

Khinkali現在是喬治亞人國民小吃之一,常見的前菜,大小如同我們的水煎包,外型像是有「握把」的湯包。

在填飽碼頭工人的胃袋之餘,它還給了無數男孩戀愛的勇氣——淡水阿給

Taiwanese Food

阿給這個名稱,是參考油炸豆腐的日語發音「阿不拉給」(あぶらあげ)為名,而後為了好唸才又改成現在的「阿給」。

「第一天吃的像窮人,餘日才能吃的像富人」美國南方的招財料理:Hoppin' John

Hoppin' John

有些人會將除了麵包以外的食材搭配米飯一起燉煮,像是燉湯一樣,有些人則主張各食材分開吃,但無論吃法如何,都是為了能為新的一年代還好運和財富,南方人更有一句說法:「第一天吃的像窮人,這一年餘日可以吃的像富人。」

對喬治亞人來說,「起司麵包船」不僅能填飽肚子,還能檢測各年的通膨指數

Khachapuri

披薩之於義大利人是不可或缺的家鄉料理,香噴噴、熱騰騰的起司麵包船對喬治亞人來說也是如此,不只填飽肚子、還撫慰人心。

甘草糖形狀的演變,可能要從卓别林的在電影中吃皮鞋的橋段開始說起

Licorice Candy

現在的甘草糖裡還真的有甘草嗎?好奇心作祟,我馬上跟先生打起了賭,而在跟各位揭曉賭盤前,先來看看甘草在西方到底有多厲害。

既沒有國王、也沒有蛋糕的「三王節」,到底為什麼要吃蛋糕?

Three Kings

無論是在中文還是西方命名上,「三王節」都有很大的誤區,因為接下來的故事裡你會發現,根本就沒有國王。

讓戰鬥民族與中歐牧羊人教你如何抵禦寒冬:6道能爆汗的「歐洲冬日傳統料理」

Keep warm

把低溫看得雲淡風輕的北歐人,對於應付寒冬其實也各有技巧,除了有廣為人知的熱紅酒、暖呼呼的愛爾蘭咖啡和起司鍋,這個冬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歐洲還有什麼冬日必吃的禦寒料理,以及背後的有趣故事:

聖誕水果麵包的發明過程,根本就是義大利版的《唐伯虎點秋香》

About Panettone

Panettone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多人食用的聖誕節慶糕點,除了聖誕節歐洲家家戶戶都在吃之外,10個美國人中有7個會在聖誕季節購買,因為起源在米蘭,又稱為米蘭大麵包。

幼齒可愛的棉花糖,其實是古埃及貴族用來止咳化痰的喉糖

Marshmallow

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群害怕棉花糖的人,這一類狀稱為Althaiophobia(害怕棉花糖症),因為軟綿的口感讓他們覺得很噁心,所以可是一口都碰不得的唷。

全世界最神秘的食物:咖椰醬的配方就像可口可樂一樣,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Kaya Toast

咖椰的配方,就像可口可樂一樣,握在少數人的手裡,堪稱神秘食譜之一。

身為扎實的肉食性動物,高鈉、高蛋白、高熱量的「西班牙扁豆湯」簡直正中我心

Sopa de Lentejas

身為扎實的肉食性動物,「西班牙扁豆湯」這種高鈉、高蛋白、高熱量的口味正中我心,算是我冬季喜歡的食物之一。

不只是台灣小吃:在西班牙Tapas與英式早餐裡也出現的爭議美食——米血糕

Black Pudding

當我們提到台灣夜市和小吃時,台灣豬血糕一出,全班鼓譟聲四起,大家都急著想介紹他們家鄉也有米血,原來這道美食,多國同學都有類似家鄉料理。

斥資43美元發明出的史上第一款「運動飲料」,喝起來就像馬桶清潔劑

Sports Drink

據說,首度亮相的運動飲料喝起來像馬桶清潔劑,除了試飲者,連凱德醫師也吐出來,後來經過不斷改良,加了糖和檸檬汁,真正適口的版本才終於出現了雛形。

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帶著旅行的豬豬,如何成為隨處可見的下酒零嘴「炸豬皮」?

About Chicharon

豬米花在西班牙境外和境內的安塔露西亞區稱為「Chicharron」,僅為豬皮和剩餘肥油,品質較差,西班牙境內則可見另一名稱為「Torrezno de soria」的產品,是油炸優質的三層肥肉,對原料豬的品種也相當講究。

馬略卡島人對「蝸牛麵包」的情感,就如同我們對鳳梨酥感到驕傲一樣

About Ensaïmada

晚上和朋友在餐桌上閒聊時,他們也極力推薦我們嘗試當地的「蝸牛麵包」,他們對這糕點的情感就如同我們對鳳梨酥的驕傲一樣,激起了我對這麵包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