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部,老一輩的高雄人早起後總會想要趁熱吃碗現煮的虱目魚粥配油條,那是依戀,用來迎接美妙晨光,也因為受這樣的飲食傳統影響,所以到現在仍有許多人對虱目魚有著難以言喻的濃厚情感。

當談論起「利休的茶室是屬於日本茶道流派當中的哪一派」、「什麼時候建造的」這兩個主題時,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究竟該如何打造出充滿個性的咖啡館呢?美味咖啡、人、款待之心,眾多因素相乘方能組成一間咖啡館,本書則從建築的角度,也就是空間的觀點來探討。

屋台販賣的食品也不少,並非只有烏龍麵、蕎麥麵。江戶時代便已經有屋台販賣鰻魚、天婦羅甚至握壽司等餐點。相對於另一個日文名詞「內店」,屋台主要是做外送的。

「你問我為什麼那麼在意都更?我想我是真的很在意。因為我看到都市更新一再摧毀我迷戀的事物。」他流露出對這個城市的失望,是源於街區深深的歸屬感,除了外在美學,還有街區裡他所珍惜的人情都將從生活中剝離。

張艾嘉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她不是一站出來就渾身金光燦爛的女明星的材料,她沒有削鐵如泥的美麗,她也沒有千軍萬馬的魅力,她有的只是對電影傻乎乎熱騰騰的熱愛。

就好像褪了色的中學時期和同學們一起合影的那一張照片——鐘聲一響,靑春一哄而散,我們甚至不知道曾經一起在補習班裡勾肩搭背的同學最後都流散到哪兒去了,但我們知道大家的記憶裡都藏著一個王祖賢。

山本耀司呼籲眾人「用你的方式做」、「營造出自己的風格」、「做個有型的人」,並且要打破和服著裝的鐵則,他的意見多少反映了當代對和服這經典服裝的態度。

電影完成,6月8日上映。希林女士應是打算在那裡斷然結束我們兩人的關係吧。邊抓著我的手臂邊拄拐杖站上舞台的那天,您在分別時對我這麼說:「把老太婆的事情忘掉,把時間花在年輕人身上。我不會再見你了喔。」

仗助絕對不是完美無缺的人,他和第三部的承太郎和第五部的喬魯諾完全不同。他有著人類各式各樣的弱點和缺點。換句話說,作為一個主角英雄,他是一個稍嫌不完美的男人。不過,正因為他是個有著無可奈何的弱點、缺點、瘋狂的人類,仗助才能清楚知道他人的弱點和痛楚,變成「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

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只有想要靠某些方法自立的人,以及那些想要靠自己的雙腳站穩,不停地努力、痛苦、打滾掙扎的人們吧。一方面陷在人類的不完美和極限裡,另一方面即使只有一步之差也要向前邁進。我們這些既不是神也不是魔,不完美又有極限的人類們,就只能這樣做了。人類的勇氣就是如此,而那就是人類的讚歌。

「三個月不見的您被凜然而安詳的美包圍。見到您的模樣,我終於察覺,您刻意不與我見面,是為了讓我不過度受到失去您,及那種悲傷影響的體貼。我像在電影裡那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女所做的,用指尖碰觸您的頭髮與前額。然後將您在電影裡說的最後一句話,還給棺木中的您。」——是枝裕和。

飢腸轆轆的北部人下了車,很快就找到了路邊攤,趕緊叫碗「滷肉飯」要慰勞旅途艱辛,嘴角舔了舔口水先喝肉羹湯,沒想到老闆將飯一端上,慘案就發生了……

「我最早的想像是開一間茶館,放電子樂。」這想法不只是天馬行空,阿官有自己的一套說法。茶道談「一即一切」,在一個茶碗裡,可看到一整個世界觀,而不同的茶,原料可能來自同一種,只是透過不同的製程、組合,呈現為不一樣的茶。這跟她們的音樂很像。
「土生土長On the Ground」與「COFE喫啡茶咖」,前者從米、油、鹽、醋、茶等日常茶飯事中下手,植入對土地的關注;後者則以「品味」切入,將台灣的精品茶及咖啡從杯飲轉換為「吃」的形式品嘗,在世界巧克力大賽中受到極大矚目。

如何駕馭其他藝術家的影響,是大多數人在尋找創作靈魂的旅程上,感到焦慮不安的癥結點。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在不受其他藝術家影響的狀況下,你其實會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創作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