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紀錄,蜜蜂採蜜區大約涵蓋蜂箱半徑六公里,每天往返25趟,每趟負荷0.06公克,約莫體重一半,而飛行300萬公里,才有辦法釀出一公斤蜂蜜。

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細心的劇組不但根據劇情發展安排了不同風味的啤酒登場,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還特別為每一款啤酒搭配了合適的啤酒杯!

Purebread Bakery製作一個麵包用上三天,今天養麵團、明天低溫發酵、後天再去烤;相信手造的力量,也是麵包的口味之一。

宮崎吾朗認為,動畫中的「吃」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行為,比起走路、笑這種動作,怎麼吃、吃什麼、和誰一起吃,這些人和物串聯起來後更能體現意在言外的情感。

《詩季織織》裡的家鄉滋味、《陽光先生》中的戀愛苦澀,Netflix還藏了多少密碼在劇集裡的美食之中。

看過由艾瑪史東主演的《姊妹》(The Help),應該難忘扭轉劇情的「巧克力派」,令人捧腹。再把焦點往旁邊一些,還記得出自同一位黑人女傭米妮之手的「炸雞」嗎?

走進「渣男」,本來日式壽司店的吧台變成滷味的專櫃。從肉類、下酒物、涼拌菜到主角滷味,微黃的燈光把他們照得格外亮麗,覺得花多眼亂?那就先來一盤滷味拼盤吧。

啤酒的女性消費者低於男性,親自動手釀啤酒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去年發現「黛西的深夜釀酒習題」這個粉絲專頁的時候,就像看見稀有動物一樣驚奇,後來得知Daisy(周郁華)本人其實不在啤酒業工作,卻是台灣唯三取得Certified Cicerone®認證的啤酒侍酒師之一,更是對她充滿好奇。

距離上次去越南已經7、8年了,這次與我同行的是新加坡籍的老闆Kevin,他在新加坡經營的啤酒吧賣過「黑暗之心」的產品後,就決定要把這個牌子代理下來並且在台灣上市,正式開賣前,他建議先到胡志明市的酒廠參訪,順便了解一下當地市場發展狀況。

博愛座與保留席這類字句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不過你知道嗎?位在日本山形縣鶴岡市的義式餐廳「Al ché-cciano」內,有著名為Green Seat的座位-那是作為對食材生產者抱持感恩的具體實踐-專門給農民的保留席。

對Erica Dorn來說,屬於日本的關鍵元素絕對不能少了酒。於是當她得知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正在尋找一名平面設計師加入電影團隊時,她立即設計了一款清酒提供給魏斯安德森參考。

日本啤酒的多樣性來自法規和稅制,酒標上的ビール(啤酒)、発泡酒(發泡酒)、リキュール(利口酒)常使得台灣消費者一頭霧水,他們之間到底有何區別呢?

比起Logo,8400張酒標拼成的蒙娜麗莎巨幅畫像,更像啤酒博物館的象徵標誌,是館內最引人矚目的展示作品;另一側的挑高牆面,3000個啤酒杯整齊排出氣勢磅礡的「BEER」,正是「恆春3000啤酒博物館」的名字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