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市卻爾喜區,有一個地名叫做World's End,當公車路線圖的終站上出現「世界的盡頭」時,是不是感覺好浪漫?因此最理想的公車指南守則一,就是——心情。把自己當成一日台北觀光客,忘卻通勤的煩躁與焦慮,今天,你就是時間的大富翁,要奢侈悠閒地度過一段「妄想旅行」的美好時光:

1994年英國公布施行的「刑事司法與公共秩序法案」( 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 1994,簡稱為CJB) 就是針對禁止Rave Party所制定的法案,一開始目的是遏止非法藥物的使用,然而法案中關於音樂的規定相當荒謬,因此被稱為是「以音樂類型判斷犯罪」的惡法。

某日與老闆聊到豆漿評比的話題,台北最好喝的豆漿到底在哪裡呢?我想了想,最好喝又如何,除了觀光客,一大早的誰會特地跑一趟——當然是「我家巷口」最可靠啊:

在今年的大港開唱結束後,趁著製作專題期間,我相繼訪問了拍謝少年的薑薑、落日飛車的尊龍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的老闆誠誠,除了三位這次大港也參與演出爸爸們的分享,還有我苦主本人連續兩年帶小孩參戰的經驗,整理出了更新版的「大港開唱攜嬰參戰指南」,帶孩子勇闖音樂祭的同溫層,當然是越厚越好啦。

李毅誠也跟我們分享了他身邊的無敵保姆——何ㄟ。「何ㄟ其實非常喜歡小孩,也很會顧小孩。我們平常是把小孩當大人看,不過何ㄟ用的方法,是讓小孩也把他當小孩看。」

尊龍覺得有了孩子之後改變最大就是——到處都是玩具。「你可以在衣櫃的深處找到一片塑膠西瓜,或是當拿起木吉他要彈的時候,裏面有卡啦卡啦的聲音,原來裝了樂高......。總之就到~~處都是玩具,滿地都是!」

孩子帶出門總是會有幾個隨身安撫神器,薑薑笑著說:「泡泡槍!」我腦海裡瞬間浮現拍謝少年舞台上那位「低體脂虱目魚人」——拍謝少年沒有泡泡槍超不應該啦!只是不曉得以後表演,會不會像童話吹笛人裡描述的那樣,引來一堆追泡泡的孩子。

攝影師拍自己的孩子,看起會是什麼樣子?還會不會保有他們特有的影像風格?他們會用爸媽的角色去拍,還是會用攝影師的角色去拍呢?這次,我們邀請攝影書店moom bookshop推薦了日本攝影師拍攝自己小孩而集結成冊的9本攝影集,看看在這幾位風格迥異的攝影家鏡頭下,他們如何拍下自己的孩子。

或許你也和我一樣,曾在那些大豆田讓人意猶未盡的對白結束之際,跟著松隆子,還有松田龍平、角田晃廣和岡田將生這三個前夫,一起掉進STUTS那都會感十足的Hip-Hop節奏,而不自覺地重複著每一集的結尾片段。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是個(心理層面的)台北肥宅,建議先記下這幾個大港開唱會場裡涼爽可躺、堪稱「大港綠洲」的角落,在跟著時間表與地圖的趕路行程之餘,如果真的太熱太累,還可以來chill一下。

大家印象中的地下社會,聚集的也都是1976、濁水溪公社、四分衛這樣的音樂人,還有當時最生猛的獨立樂團,生命力豐沛的表演,與摩肩擦踵的聽團現場。要誤以為地社是個硬梆梆的搖滾誕生地,其實一點也不奇怪。不過,你或許不知道,草創時期的地下社會是一間女同志吧。

在電影《本日公休》裡,悠然自得的貓咪頻頻出現,令人不禁好奇,在劇組工作人員眾多、環境複雜的拍攝現場,是怎麼做到的?為此,我們特地詢問了導演傅天余,讓其實是位「狗派人」的她,告訴我們這一切到底如何發生。

2001年,夏天倫和哥哥夏天浩在台北開了2nd FLOOR,試著改變DJ的「BGM負責人」角色,將他們拉出裝滿播放設備的小包廂,培養成主宰現場氣氛的夜店偶像,也讓舞客漸漸從圍圈變成面向舞台,舉起雙手朝聖。

撕開自黏塑膠包裝的之後,Shauba立刻把書湊到鼻子前,用力吸了口氣,然後興奮地笑著說:「哇!有東京味!」只要遇見喜歡的書,他都會拿起來嗅嗅聞聞,彷彿書本的氣味,也是用來判斷喜不喜歡一本書的重要標準之一。

發行量少、有彈性、成本低,也有一點像名片,用很快速的方式讓人了解內容,是一種很容易交流的工具。認真研究起來,發現Zine已有近百年歷史。

「我常在思考,書的好與壞基準到底是什麼。」像是看酒標挑酒,封面看對眼,就先買單吧。「作品很真、很善、很美的話,就是一個好書——我媽說的。」兒子笑著說,「雖然講起來很好笑,但真善美就是很好的判斷基準。」

典禮前三天,我又再次確認了金音獎入圍名單,發現旺福入圍了五項,突然有種預感——今年他們該不會得獎吧。

「在台灣,雖然草率季有種雜亂的感覺,但你可以把它想成是去Don Don Donki買東西,琳瑯滿目、眼花撩亂,卻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