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分析潮流時裝品牌最愛用的5種字體

Fashion Fonts

分析潮流時裝品牌最愛用的5種字體

Supreme與COMME des GARÇONS 的Logo能否詮釋品牌風格?

編輯:Shireen|文字:Karen

字體,可視為時尚品牌的門面,是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樑。創意總監的更疊交替往往會帶來字體重塑,旨在傳達特定的情緒、力量、氛圍,這意味著字體作為一種充滿著複雜性的視覺語言,已成為時裝、藝術、設計表達自我的重要工具。到底我們身邊的街頭、時裝品牌或歌手、藝術家都青睞哪些字體,而這些字體,又是怎樣反哺使用者,成為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環。

Font 01# Planet Cosmos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日前上映的《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成功打進80、90後觀眾市場,似乎再次強調源自上世紀80年代的遊戲、科幻以及夜店文化正式回潮。Planet Kosmos誕生於1996年,丹麥圖像設計師Mads Rydahl在日本漫畫風格的基礎上,創造出這款有著超高速摩托風馳電掣般神韻的字體,不但擁有日本漫畫的風格,線條也頗具流暢性與未來感。雖然最初只是為某夜店創作,在互聯網上免費開放下載多年,卻在前年因被Calvin Klein創意總監Raf Simons和Kanye West同時買下字體的商用版權而進入大眾視野。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而Kanye West早在2016年底就開始實際應用這款字體了,那段時間,他頻繁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自己穿著一條印有Calabasas字樣的adidas運動褲。Calabasas是他與adidas的首個合作企劃,用的就是Planet Kosmos,充滿速度與未來感的科幻風格,不但完全擊中了Kanye的內心(他是日本經典動畫片《阿基拉》的忠實粉絲),也表現出與adidas三線Logo近乎完美的契合度。無獨有偶,在前年底買下Planet Kosmos的商用版權後,Raf Simons就在同名品牌中小試牛刀,推出以「Venomous Friday」為主題的黑色衛衣與Tote Bag,上面印有科幻感十足的Planet Kosmos字體。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有趣的是,字體設計者Mads Rydahl在接受《Racked》 的採訪時表示,他並不想研究時裝設計師們為何鍾情於他的字體,也沒有收取現金作為報酬,但他倒是向兩位設計師要了一些個人私藏,包括新設計的襯衫、雷鬼音樂專輯等等。

Font 02# SEGA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SEGA遊戲株式會社是誕生於1950年代的一家日本電子遊戲公司,生產家用遊戲機及遊戲軟件,曾與任天堂、索尼電腦娛樂及微軟並稱「四大家用遊戲機」製造商。今年年初以手術室主題成社交平台熱門話題的Gucci 2018秋冬時裝秀,除了以手持人頭、《Game of Thrones》裡的小恐龍等元素玩盡怪異時尚以外,一款全新的字體Sega也吸引了無數時裝愛好者的注意。

SEGA字體常見於1980年代充滿迷幻色彩的街機遊戲廳。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在Dad Shoes鞋舌的Logo、包包上以趣諷手法創造的「GUCCY」 字樣上採用SEGA,致敬80年代電子遊戲文化。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Font 03# Gothic Script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在尚未發明活版印刷之前,每本書都需要經過抄寫員歷時數月抄寫,德國古騰堡為了模仿這些手寫體,發明了這種藝術性還是遠遠大於實用閲讀性的襯線體。時至今日,源於12世紀的Gothic Script已通過街頭品牌、時裝的運用、流行音樂的推廣,掀起了一波「字體狂潮」。從A$AP Mob專輯,紐約品牌SSUR、Matthew Williams主導的創意單位BEENTRILL,銀飾品牌Chrome Hearts,到MISBHV、424、Born × Raised等獨立設計品牌......街頭潮牌確實將中世紀的古老文字帶回了現代。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2016年2月,Kanye West攜手洛杉磯藝術家Cali Thornhill Dewitt共同打造演唱會「The Life Of Pablo」的周邊商品 — The Life of Pablo同名服裝系列,包括T恤、衛衣以及牛仔外套,設計以清一色羅馬字體歌詞印刷為主。Cali曾在接受獨立雜誌《032c》採訪中提到這種字體的復興:

「這個設計基於80、90年代的幫派文化,幫派成員死後人們會為他做一件這樣的紀念T恤。」— Cali Thornhill Dewitt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Gothic Script經常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幫派成員的刺青及衣物上,也會用於印刷聖經,因此被西方人認為擁有保衛家園的宗教力量,更有一絲自我保護的意味。隨後,Kanye趁熱打鐵,借助Yeezy Season 3的發佈,成功將此字體打造成全球範圍現象級的流行。不過,也有設計師對品牌過量使用這種字體表示出擔憂,試問那些腳踩Yeezy身著Pablo的年輕人,有誰真的瞭解Season 3背後盧旺達大屠殺的故事?或是Gothic Script背後的宗教意義及幫派關聯呢?

「如今已經有太多品牌在使用它,尤其是洛杉磯的品牌。」— Palm Angels 主理人,Francesco Ragazzi

Gothic Script特殊的筆觸與塗鴉藝術家的塗寫工具相當相似,不出意料地也能與街頭文化碰撞出火花。除了服飾之外,Gothic Script元素不斷地出現在音樂人的專輯封面和海報上,比如說唱團體A$AP Mob早在Kanye West之前就將該字體印在專輯和周邊商品上。Vetements 2016 SS/FW則以Gothic Script字體呈現如「Drink from me and live forever」等標語,並將其運用在夾克、衛衣和褲裝上,帶有幾分暗黑浪漫的色彩。紐約時報曾指出:「Gothic Script字體包含了十分多元的文化,並且折射出一種信仰與反叛。」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曾作為推動龐克運動主力軍的龐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恰恰選擇了名為「Starnberg」的Gothic Script 樣式字體作為個人品牌的Logo,打破時裝品牌總是留給人中規中矩的視覺形象。英國設計師John Galliano在 2000年秋冬系列上亦選擇大規模啟用該字體。他將自己的照片、作品和新聞以報紙形式印在成衣上,版頭就是以醒目的Gothic Script寫著「Christian Dior Daily」字樣。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Font 04# Helvetica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論歷史,它比不上Bodoni(《Vogue》雜誌封面字體);論優雅,它亦比不上擁有法國血統的Didot,論實用,它比不上Times New Roman (論文專用字體),但它對現代主義的影響力無疑是劃時代的,也是首款被紐約MoMA首次列為館藏的字體;COMME des GARÇONS、RAF BY RAF SIMONS、American Apparel、蘋果 iOS 7系統、松下電器、紐約地鐵站都用它,《B Magazine》有一期還專門介紹了這款字體。

「Helvetica is everywhere. It’s like air. You can’t help breathing it in.」— 平面設計師,Michael Beirut

20世紀上半葉,包豪斯運動席捲了整個歐洲,實用主義影響了建築、繪畫、工業及字體設計,無襯線字體憑藉容易辨識和閲讀的字形,進入了設計界的主流。被譽為「無襯線字體的終極形態」的Helvetica,以「剛正不阿」的形象、柔和中性的氣質以及現代主義氣息,受到了無數設計師、企業品牌的青睞。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但,不按常理出牌的川久保玲為什麼會使用看起來柔和中性的Helvetica作為Logo字體?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這是一件有點反差萌、有點諷刺的事情。實際上,乾淨簡潔的Helvetica與川久保玲有著不可言喻的默契:柔和中性支持開放性釋讀,同時又能展現豐富的個性和不言於表的自信。作家Judith Thurman曾在《紐約客》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川久保玲和Coco Chanel都是以平等為前提,認為每個女人都應該從自己的衣著上得到舒適與自信。

在奉行Logo主義的今天,斜紋代表Off-White™,而紅底白字即象徵著Supreme;其極具辨識度的標識,一看就能看出是什麼的品牌認同感。HBA當年扮演的角色異曲同工,視覺衝擊力十足的黑底白字「HBA」正是以Helvetica演繹。HBA創始人Shayne Oliver在2017年入主時裝老牌Helmut Lang,其Logo也戲劇性地使用 Helvetica。1986年,奧地利設計師Helmut Lang在巴黎創立了個人品牌,以極簡主義街頭風格、先鋒大膽的設計風靡一時,Helmut Lang的名字在1980、90年代的紐約成為被熱議的對象。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2012年,時任Saint Laurent創意總監的Hedi Slimane除了大刀闊斧地將品牌更名為Saint Laurent Paris,更一舉將原Logo的襯線字體改為Helvetica,引起了軒然大波。Saint Laurent長久以來都以優雅傳統時裝品牌自居,Hedi Slimane在字體上的革新似乎抹去了創始人的痕跡,也可說與聖羅蘭先生當年以「吸煙裝」打破性別、顛覆想像的舉動似乎一脈相承。

「儘管在品牌更名和Logo更新時引起了許多爭議……這個變化也並非無中生有,而是追溯到品牌的歷史和根源。」— Hedi Slimane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上世紀60年代,德國設計師Karl Lagerfeld在接手FENDI後,不但設計了雙F標誌,更使用了略微拉長的Helvetica字體作為企業標識和專用字體,帶領著FENDI在60年代的綻放,Helvetica無疑是它成為國際知名奢侈品牌的道路上舉足輕重的一步。

從1987年起,A.P.C.成為巴黎Cool Kids尋找法式中性風格的基地,看起來簡單得循規蹈矩,實際上每一件單品都經得起歲月的磨礪推敲,充滿著反消費主義和推動實用主義的哲學巧思。克制、折衷的Helvetica則能完美演繹一直以冷靜態度處世的A.P.C.。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Font 05# Futura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FUTURA字體誕生於上世紀20年代,當年倡導無襯線新字體的設計師Paul Renner基於簡單的幾何形狀設計出FUTURA,字體加粗後幾何感強化,帶有強烈的未來感。字如其名,FUTURA的名字本身就帶有「未來」的含義 ,比起同屬無襯線字體的Helvetica更稜角分明,審美上更具個性。

「好的字體設計除了要具備實用性,還得兼顧審美上的需求。」— Paul Renner

Supreme標誌性的紅底白字Logo便採用了Futura字體,字體本身前衛鮮明的形象的確完美詮釋出Supreme骨子裡那股打破常規、挑戰傳統的叛逆精神。其靈感源自於美國著名藝術家Babara Kruger於1980年代創作的反對消費主義、支持女性主義的作品,Supreme還因此激怒了Kruger本人。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雖說在Raf Simons掌舵下的Calvin Klein品牌Logo已不是我們熟悉的版本,但提起CK,我們腦海裡出現的那行字實際上就是使用Futura字體。 Nike在品牌Logo、廣告和許多產品上,都使用了Futura字體,據瞭解,就連Nike內部員工使用的也是Futura,可以說是Nike的御用字體。中村世紀一手開創的日本潮流品牌visvim,以揉合了印第安民族風和日式的復古,追求傳統、上乘的面料製造工藝,即使價格高昂依然受到眾人追捧。藤原浩、Kanye West、Pharrell Williams、John Mayer等人都是活體廣告。其Logo雖採用了罕有的全小體字樣,但仍不難辨認出Futura字體的特徵,在傳統與前衛之間取得平衡。

https_%2F%2Fhk_hypebeast_com%2Ffiles%2F2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自《一級玩家》上映以來,許多觀眾開始重看1980年經典恐怖片《鬼店》,其中預告片的片名就是使用了Futura的字體。導演Stanley Kubrick本人就是Futura的忠實用戶,經典科幻片《2001 太空漫遊》、以及其代表作《發條橘子》還有《大開眼界》都在不同地方使用這個字體。

five-popular-fashion-fonts-the-shining

Photo Credit: HYPEBEAST提供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並不是設計師,也不懂排版,不會平白無故研究字體背後的意義,而字體作為文字的載體,並不只是印刷體上的油墨,不同形態的字體作為現代設計的重要一環,在現實環境的應用中,被賦予了不同時代、不同行業的人的自我表達。就時尚界而言,無論是街頭潮流品牌,還是高級時裝屋,無論是設計師,還是消費者,我們亦需通過字體,去窺視一個全新的世界。畢竟如果僅為跟風字體的視覺效果,而不瞭解文化的起源,那麼品牌本身也將淪為行業審美疲勞的犧牲品。

本文經HYPEBEAS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古家萱

HYPEBEAST avatar

HYPEBEAST

創立於 2005 年的國際知名線上潮流生活資訊媒體HYPEBEAST,以街頭時裝與球鞋文化為主軸,延伸至藝術、音樂、設計等流行文化領域 。團隊橫跨歐美、日韓與中港台,憑藉獨特觸覺、極具視覺衝擊之影像, 從最新、最多元化的時尚資訊,到專題報導、造型特輯,24 小時無間斷供應,與讀者一同見證著潮流文化之發展。創立於 2005 年的國際知名線上潮流生活資訊媒體HYPEBEAST,以街頭時裝與球鞋文化為主軸,延伸至藝術、音樂、設計等流行文化領域 。團隊橫跨歐美、日韓與中港台,憑藉獨特觸覺、極具視覺衝擊之影像, 從最新、最多元化的時尚資訊,到專題報導、造型特輯,24 小時無間斷供應,與讀者一同見證著潮流文化之發展。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