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登上科學期刊的迷地原蟲:由星艦/星戰電影延伸出的假論文

Fake Thesis

登上科學期刊的迷地原蟲:由星艦/星戰電影延伸出的假論文

去年的《星際大戰》(Star Wars)假論文事件還記憶猶新,沒想到事隔半年再度爆出《星際爭霸戰》(Star Trek)劇情衍生的假論文被狀況外的學術期刊刊登的烏龍事件。

文字:葉郎

長久以來我們經常聽到這兩大科幻劇集如何影響現實世界的科學發展。事實上這兩篇假論文的作者也都不是開玩笑的,他們如假包換的動機居然真是推動科學發展。

論曲速十級對人體健康影響

這篇刊登在《American Research Journal of Biosciences》(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期刊)上的論文題目是〈Rapid Genetic and Developmental Morphological Change Following Extreme Celerity〉(極速飛行引致基因及生長形態的快速變化?)。

整篇論文實際上完全摘自電視影集《星際爭霸戰:重返地球》(Star Trek: Voyager)在1996年播出的第2季第15集故事大綱。這一集中航海家號以小艇測試了可望幫助他們重返地球的曲速十級新引擎實驗。實驗成功了,但打破光速的飛行速度卻對小艇上的軍官Paris的身體產生了超出預期的影響:Paris的生理型態不斷變動,最後甚至變成類似娃娃魚的兩棲類動物。接下來令人傻眼的超展開劇情讓人懷疑編劇顯然是喝醉了:Paris一度綁架了Janeway艦長,讓艦長也變成娃娃魚,兩人並產下三隻小娃娃魚之類的不明生物……

AFFF93BB-52E7-4CB4-B52F-46E3E782A88B-749

Photo Credit: Star Trek,電影神搜提供

論文作者選擇拿這一集來開玩笑是別有用心的:該集向來被視為《星際爭霸戰:重返地球》中(甚至是整個星際爭霸戰宇宙中)劇本最爛的一集。甚至謠傳該集被劇組默默地排除在星艦宇宙的正史之外,連他們都希望當作這個爛故事從來沒發生過一樣。

論文作者覺得這麼荒唐的內容,專業的期刊編輯總該發現了吧?結果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只有一家期刊發現「星際艦隊」怪怪的

實際上好心的論文作者給的線索還要更多:作者署名為Dr. Lewis Zimmerman,正是航海家號上的「全像投影緊急醫療程式」的設計者。共同作者列了航海家上的六名船員,所屬單位還寫明了「星際艦隊學院生醫工程部」。至於《星際爭霸戰:重返地球》的節目製作人Brannon Braga則被列在感謝名單中。更別提論文的結尾還提到希望未來可以針對曲速十級引擎對人體基因和生理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C9701512-98D2-4AFF-AB06-AE0140D17B2B-749

Photo Credit: Star Trek,電影神搜提供

航海家號的船員

超出作者預期的是在他投稿的十家學術期刊中,有五家認真地回覆了他的投稿,其中有四家同意刊登。

回覆拒絕刊登的那家是唯一發現了「星際艦隊」這個詞有點怪怪的(柯P式摸頭),但這家真正拒絕刊登的理由是該文已經先在別家期刊發表,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別人捷足先登,他們仍舊樂於刊登這篇由UFP(The 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星際聯邦)贊助的研究結果。

連白卜庭議長都說讚的迷地原蟲

這不是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期刊第一次登上影劇版新聞。他們去年七月就因為刊登了一篇以《星際大戰》情節為本的惡搞論文而上了影劇版頭條。這篇有關絕地武士體內的「Midi-chlorians迷地原蟲」的論文索性直接引述了銀河共和國議長Palpatine白卜庭向Anakin Skywalker介紹原力可以讓人起死回生的橋段。論文署名的作者還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假名Dr. Lucas McGeorge and Dr. Annette Kin。

222

Photo Credit: Star Wars,電影神搜提供

前後這兩篇論文的作者其實都是學術專業人士,他們投稿惡搞論文的動機是希望揭發這些劣質期刊的真面目,或者至少報復他們無所不在的徵稿垃圾郵件。先前也有刪廣告信刪到翻臉的研究者投稿一篇整整十頁複製貼上同一句話的論文給這些期刊:「Get Me Off Your F—ing Mailing List. (把我從你他X的郵寄名單中刪除)」。

有錢就能登的垃圾期刊

紐約時報不久之前也報導過這種以賺錢為目標的「Predatory Journals(掠奪型期刊)」現象:「一些研究人員正在發出警報,稱他們發現網路期刊在大量湧現,這些期刊只要給錢是什麼都可以發表的。他們警告說如果非專業人士在網上做研究,要從糟粕中識別出可信的研究可不容易。」

「把學術期刊當成一家公司的話,他們真正賣的產品是同儕審查(Peer Review)。」那篇迷地原蟲論文作者後來在網路上發文表示。所以他認為這篇看起來像是捉弄人的投稿說起來其實就是對他們徵稿廣告信的一種「產品試用」。

36914800

Photo Credit: Star Wars

迷地原蟲Midichlorians

他的「產品試用文」則啟發了後來那篇曲速十級論文的作者,化名為BioTrekkie的作者投書給科普網站Space.com表示:「既然迷地原蟲被評為星戰宇宙中最鬼扯的玩意兒,所以我想我一定要找一個星艦宇宙中科學可信度最糟的一集來跟他比拼。」

酒醉編劇對科學發展的貢獻:Check(蓋章)!

〈極速飛行引致基因及生長形態的快速變化?〉論文備份在此

本文經電影神搜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電影神搜 avatar

電影神搜

累積了眾多探員的支持能量,在電影內容這塊豐富迷人卻又充滿挑戰的環境下繼續往前破關!提供最新電影情報、新聞、影評、影片等,期望影迷們都能在這個網站找到你想瞭解的電影資訊。

更多此作者文章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