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你要烏龍、普洱還是香料奶茶?以茶入酒的精釀新風潮

Tea Beers

你要烏龍、普洱還是香料奶茶?以茶入酒的精釀新風潮

茶和啤酒同樣在人類歷史佔有重要地位,在衛生系統不夠成熟的年代,經過發酵殺菌的啤酒和茶,是相對安全的飲用來源。茶樹原生於印度和中國,數百年來隨著商人腳步打開歐洲飲茶風氣。

文字:黃珮鈴

茶帶動了東西方飲食交流,也啟發釀酒師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比如Yeastie Boy結合IPA誕生傳奇,以及東印度公司茶葉貿易史,推出以伯爵茶釀造的IPA。我們收集了市面上數款茶啤酒,聊聊這些茶的故事,下次大家喝到他們的時候,不妨細心品茗其中的風味暗示。

#Beer 01:混和調味茶Flavoured Tea

以不同產地的茶葉混和調配,再摻入水果、花、香料或精油賦予香味,如此製作而成的茶稱為「混和調味茶」,喝起來香氣和滋味都更豐富有層次。

伯爵茶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紐西蘭酵母男孩,藍海灣伯爵茶印度淡艾爾(ABV:6.5%)

最經典也最古老的混和調味茶是「伯爵茶(Earl Grey Tea)」,也稱「格雷伯爵茶」。據說格雷伯爵是十九世紀的英國海軍大臣,他非常喜歡中國使節贈送的一款中國紅茶,於是請英國茶商找出相同氣息的茶款。後世推論格雷伯爵收到的茶葉,是中國福建省武夷山的「正山小種紅茶」,由於製程最後會以松木燻焙烘乾,喝起來帶有龍眼、煙燻香氣。

不過英國人對生長在亞洲的龍眼一無所知,便在茶葉中加入香檸檬(Bergamot,經常被錯譯為佛手柑)燻香,揣摩仿製而成。原本只是模仿正山小種紅茶的伯爵茶,兩百年後反倒比它的祖宗更廣為人知;至於當時的茶商是何人,至今眾說紛紜。

26230537_159216604724637_767549424240330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新加玻Brewlander,恩荔枝紅茶啤酒(ABV:4.5%)

除了香檸檬,其它像是玫瑰、薰衣草、茉莉等花草,還有蘋果、葡萄、水蜜桃等水果,都是很常見的混和調味茶風味,味道也隨配方、製程變化各有不同,例如中國福建的「荔枝紅茶」,選用在主流製程外加入篩分、風選、撿剔、復焙、拼配等精製工序的「工夫紅茶」,連同荔枝或荔枝殼,以低溫、長時間燻製而成,風味秀麗高雅,清新的果香中還透著甘甜滋味。

#Beer 02:普洱茶Pu'er Tea

中國雲南是普洱茶的主要產區,茶韻中有一股草蓆味、藥草味。

IMG_4473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香港門神,南雲啤酒(ABV:4.5%)

用是否發酵能將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熟茶製作過程中的發酵技術稱作「渥堆」,指將初步加工過的茶葉堆放後灑水,蓋上麻布發酵再攤開來晾乾。發酵讓熟茶的茶性趨於溫潤,苦澀感低、香氣醇厚、湯色濃紅,隨時間的陳化,風味越來越柔順。而生茶是指採摘茶葉後自然陳放,不經過「渥堆」發酵,茶性剛烈,喝起來苦味明顯,湯色偏淺黃綠。

以外型區分,普洱茶還可以分為「散茶」與「緊壓茶」。緊壓茶將茶葉壓縮乾燥,壓成圓餅狀、方磚狀或碗狀,方便長途運輸、長時間保存。進口到台灣的普洱茶通常是經過渥堆、緊壓的「熟餅」,因為飲用對腸胃的刺激小,在台灣頗受歡迎。

#Beer 03:煎茶Sencha

茶可以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六大類,分類由製法決定,和茶樹品種無關。同一顆茶樹摘下來的茶葉,如果各自以不同方式製作,就會成為不同的茶。

IMG_4470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荷蘭iKi,生綠茶柚香白啤酒(ABV:4.3%)

綠茶製作時不經發酵過程,採摘後直接進行殺菁、揉捻、乾燥。「殺菁」以高溫抑制酵素活性,讓茶葉禁得起長時間保存,因為工法不同,可以分為鍋炒而成的「炒菁綠茶」,例如龍井、碧螺春,以及高溫蒸氣蒸煮的「蒸菁綠茶」,像是日本煎茶、玉露。

「煎茶」原本指水煮嫩茶葉,只是一道工序,不過隨著蒸氣殺菁在中國沒落,東渡日本被發揚光大,之後「煎茶」一詞逐漸被用來指代蒸氣殺菁過的一種綠茶。因為蒸氣殺菁的溫度高、時間短,茶葉的鮮綠色澤和清爽風味能在茶湯中好好地舒展開來。

#Beer 04:港口茶Gangkou Tea

港口茶因生長於屏東縣滿州鄉「港口村」而得名。清朝光緒年間的恆春縣令喜愛品茗,茶農朱振淮特別自武夷山攜回茶種,種植在港口村後山背東北季風的山坡上,現在以「順興茶園」聞名屏東的茶農朱順興是第五代傳人。

IMG_1417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SUNMAI,港口男兒(ABV:5.3%)

港口茶是台灣目前唯一沒有經過改良的原生種茶樹,它的生長環境完全迥異於丘陵地或高山上的茶種,不但位處台灣最南方,海拔高度不到一百公尺,少霧少雨、日照強烈,在海風吹拂下生長更是韌性十足。

古法製程中的「慢火炒茶」需要持續的翻動,茶葉因此捲曲、茶質乾燥緊結,外觀呈現白霧狀。儘管目前茶農大多改採機械化製茶,但港口茶依然保有強烈的獨特風格:金黃色中透著翠綠,茶性濃烈強勁,厚實飽滿的風味經過多次沖泡後仍能清晰展現。

#Beer 05:烏龍茶Oolong Tea

如同紅茶之於全發酵茶、綠茶之於未發酵茶,烏龍茶是各種半發酵茶的代名詞,只要符合半發酵茶的製作工序,無論使用的茶樹品種是金萱、翠玉、四季春,也無論製作細節是否稍有出入,都可以稱為烏龍茶。

14488919_10154112345408759_321505908_o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啤酒頭釀造,穀雨(ABV:6%)

烏龍同時也是茶樹品種的名字。以清心烏龍種製作的烏龍茶,喝起來有優雅的蘭花、桂花香氣,是目前台灣市場的主流商品,也是新興高山茶區栽種範圍最廣的品種。

高山地區日夜溫差大,如果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確實能提高茶葉品質,可是台灣高山茶製成頂級好茶的機率卻很低,因為高山茶區的春茶產期適逢梅雨季,對半發酵的烏龍茶而言,冒雨採收讓香氣不易形成,甚至會產生菁臭味。決定茶葉好壞看的是品種、風土、製程,三項皆備的高山茶,風味令人神往。

FullSizeRender_1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臺虎精釀,台灣在地烏龍精釀啤酒(ABV:4.5%)

#Beer 06:香料奶茶Masala Chai

十九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將中國茶樹種籽走私到印度,然而茶樹在印度水土不服,後來延請福建武夷茶師到當地教授製茶技術,將阿薩姆當地野生茶樹和中國茶樹混種,茶文化從此才在印度生根茁壯,目前印度茶葉年產量僅次於中國。

20_To_Øl_Sweet_Chai_O_Minel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丹麥To Øl,茶與玫瑰(ABV:8.5%)

Masala Chai是大名鼎鼎的印度香料奶茶,「Masala」在印度指綜合香料,沒有特定配方,依照地方和個人喜好隨性調配,「Chai」在許多歐亞語言中都有「茶」的意思,其字源正是中文的「茶」。Masala Chai最初是為了善用無法銷售的細碎茶葉而想出來的飲用方式:將水、牛奶、茶葉泡煮出奶茶後,加入糖、研磨過的胡椒、肉桂、荳蔻、丁香、薑等香料,濃郁奶茶中洋溢著華麗的香料氣味;其實也只有夠細碎的茶葉泡煮出來的濃烈紅茶,才能鎮得住香醇的牛奶和奔放的香料氣息。

本文經napkin編輯部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napkin編輯部 avatar

napkin編輯部

台灣唯一的啤酒媒體,以啤酒為中心,追尋餐酒生活背後的美好大小事。分享正確的品飲方式以及世界各地的啤酒消息,解析影劇作品中不為人知的餐酒故事,為你發掘不同的體驗與視野,讓每個人釀出適合自己的餐酒生活。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