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遊走國外多年,並習慣西式料理烹調手法的他而言,要說出酒醋的年份產區等級和風味,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當外國朋友問起他台灣料理怎麼樣時,卻驚覺自己有些詞窮,竟然對於自己國家的味道有些迷惑,不知如何和人談起。他這才發現,原來味覺記憶裡的台灣味是這麼的邊緣......
文字:小肥貓|攝影:賀美西
Soac,索艾克,是的,就是你去GOOGLE就會查到的TLC旅遊生活頻道《雙廚出任務》主持人之一,喜歡做菜,喜歡刺激性飲料的那位。他是個廚師,但也不只是個廚師。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就像生命萬物都有「生、長、收、藏」循環, Soac對於自己的生活也頗有節令之分。風光明媚的春天,他喜歡能輕鬆發呆的溪釣活動;豔陽高照的夏天,他挑戰自己懼高症的室內攀岩;橙黃橘綠的秋天,他潛入自己的世界,把手做陶藝;朔風凜冽的冬天,他往有落雪的地方過去,享受風馳電掣的快感。在他陽光男孩般的形象下,或許有點難以想像喜歡帶有如此風雅的興緻,有些衝突,卻也不過份突兀。
總是笑得十分開懷的索艾克,平日熱愛自己開伙,上桌的不是什麼酒家大菜,而是健康營養滿點的雞胸肉與當季蔬菜(對,他說自己需要維持身型),偶爾也會有充滿實驗性質的自創私房料理(也就是個清冰箱的概念),若口味滿意,便留下成為食譜中的一頁。
體內流著愛台灣血液的正港男子漢
喜歡料理也喜歡旅遊的Soac ,總是樂於以食物為媒介,搭起與他人友誼的橋樑。對於遊走國外多年,並習慣西式料理烹調手法的他而言,要說出酒醋的年份產區等級和風味,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當外國朋友問起他台灣料理怎麼樣時,卻驚覺自己有些詞窮,竟然對於自己國家的味道有些迷惑,不知如何和人談起,味覺記憶裡的台灣味是這麼邊緣。
身為一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用拿手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國家的傳統,絕對只是剛好而已,於是便有了《台灣燙計畫》打算搜集島嶼上的飲食記憶和資訊,慢慢拼湊回台灣的飲食面貌,並找回那漂泊於料理界的生命和靈魂。

Photo Credit: Soac Liu 索艾克
《台灣燙計畫》若說是Soac對台灣這島嶼的關心和紀錄也不為過,透過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料理,要讓大家看看那些長存在這土地但不常被記憶的作物與風土。所以他端出的菜餚,其實亦正在述說一種似深又淺的故事,而我們放入嘴裡的,不僅是食物,也是藝術品。
因著對食物的熱情, Soac對於物產豐饒、充滿潛力的台灣作物亦有自己一番見解。像是全球都常見的雞肉、豬肉與海鮮,原生的台灣種與國外相比,不論是在體質或風味上,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美味;就連清炒或川燙就很美味的紅莧菜跟皇宮菜,他也建議大家可以跳脫傳統認知的煮食方式,清洗後生吃更能嘗出鮮甜;在素有水果王國美名之稱的台灣長大的他,對於想一解熱死人的夏日感,不用懷疑,酸甜香濃的百香果絕對是當季首選。簡單來說,只要是食用當季的食材,不用特別華麗處理,道道都能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什麼叫做情懷,你懂不懂?
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生活與工作沒有所謂的「On」或「Off」是Soac的生存之道,但若有點小空檔時,他喜歡拿出手機,放空自己玩玩遊戲,像是追求荒謬又可笑死法的《快樂輪子Happy Wheels 》,或是夯了好一陣子熱力不減的MOBA類遊戲《傳說對決》。若是將「食物」與「廚師」身份抽開一點點,他其實是很想往電競界發展的。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對於基礎工程物質生活所必需一環的「衣」,也頗有自己的哲學,因為很常洗菜碰菜,所以戒指跟手鍊不是標配,如果要出門一定會把墨鏡戴上,懶得整理頭髮就頭頂帽子,喜歡耐用物件,所以對於快時尚是避而遠之的。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我的生活與工作全都繞著食物而動。」 Soac不假思索地脫口而說,仿佛就像地球繞著太陽轉,舉手投足間,都能看見他對食物的熱愛,如此自然,渾然天成。他以料理寫人生,創造自己的生活,並用食物釀出屬於自己獨有的每一天。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