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ue? Gaming Bar是由四位喜歡喝酒、也喜歡電玩的同學兼朋友所共同創立,他們將原本就不相違背的「酒精」與「遊戲」這兩種快樂元素結合在一起,希望能把每天在做的工作,都當作是場派對。
文字:小肥貓|攝影:賀美西
在歐洲酒吧有種老喝法叫「Half&Half」,調和淺色啤酒與深色啤酒,組合出不一樣的風味。一半這樣、一半那樣,結合起來就是獨一無二。最近台北市的酒館似乎也出現「Half&Half」經營模式的潮流,無論是啤酒吧+牛肉麵店、剪髮沙龍+調酒吧,或是電玩+酒吧,在風格至上的消費時代,融合店主本身的興趣,賦予品牌「人」的特質,也許就能提煉無法取代的獨特。
邊喝酒邊打電動的成就解鎖
你有看過夢想的樣子嗎?在Continue? Gaming Bar店長黃上人(Jonathan)的身上,彷彿就能見到集結同伴勇氣的力量。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Continue? Gaming Bar是由Jonathan、DJ、Todd、Corey四位喜歡喝酒、也喜歡電玩的同學兼朋友所共同創立,他們將原本就不相違背的「酒精」與「遊戲」這兩種快樂元素結合在一起,希望能把每天在做的工作,都當作是場派對。於是他們毅然決然地拋家棄子(誤),投入了完全陌生的餐飲領域,想要打造出讓自己也讓更多玩家們都能開心打電動的店!
之所以會這樣取名,其實是來自許多遊戲在Game Over後是否要接關或是上次存檔時,確認是否要繼續開始遊戲使用的「Continue?」字眼做為靈感(相信也是許多玩家們第一個認識的英文單字吧!), 簡單易懂,就連需要使用中文註冊的公司行號登記問題也一併解決了,理所當然的就叫做「接關股份有限公司」。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開心與開心為什麼不可以加乘?
既然是一間結合了「酒精」與「遊戲」的餐酒吧,整體氛圍與裝潢當然是四個GameBoys最愛的電玩風格。在兩層樓的空間規劃上,一樓主要是開放式的座位區,以電玩世界中常見的3D方塊做為桌面,並擺放了新款的遊戲主機像是PS4或Xbox等,方塊桌的顏色還會隨著燈光改變,相當別有風味。當然也有可以多人同時連線或共玩的包廂區,一個人玩或很多人玩,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屬。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爬個幾階樓梯來到二樓的空間,主要是要留給想喝酒的朋友,想要成為一間響叮噹的娛樂場所,光有主題是還不夠的,所以現場的調酒當然也沒在馬虎。除了有五光十色的玻璃磚吧台外,還有出身遊戲業,專程去拜師學藝主要負責酒吧的Corey,他從LEVEL 1新手開始練等,目標成為專業的Bartender!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小當家:「料理是為了帶給人們幸福。」
CONTINUE? GAMING BAR身為一間專業的電玩餐酒吧,讓人可以左手喝酒,右手打電動之餘,是不是還少了什麼?是的,這裡不提供網咖經典:泡麵加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還真的藏有一間廚房。Menu上的餐點才不是什麼偷懶的料理包,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由廚師所親自烹調,好吃的料理搭配著讓玩家會心一笑的餐點名稱,完全讓人充滿幸福感。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Photo Credit: Napkin編輯部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