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間讓外行人不得其門而入,藏身在外科診所與舊洗衣店的「老屋咖啡館」

當一幢幢結合歷史與文化的老房子,經過創意改造成餐廳、咖啡館或烘焙坊,結合創新經營方式,構築出城市新價值,就更值得流連徘迴,一坐下來,就不想離開了。
#1 清木屋|醫生館變身咖啡屋
在嘉義朴子的市東路附近,有許多連棟式老宅,看起都歷經了歲月的洗禮,感覺隱晦而黯淡。相較之下,傲然挺立在街道旁的「清木屋」,也許是外觀特色鮮明,顯得特別令人矚目。
而且為了維持舊時風貌,一樓玻璃門上「清木外科診所」的字樣依然還在。若不是立在門前的畫架黑板上,清楚寫著店內供應的餐點,或許真有外地客會以為這裡仍是診所。

清木屋的前身原為日治時代醫生松浦保監造的公醫院,即改制後的衛生所。在台灣光復後,由現任屋主黃崇哲的外公黃清木醫師將這裡買下做為私人外科診所兼住宅;具有藥劑師資格的外婆,則協助外公診所的營運。
1986年,黃清木醫師過世後,房屋便因此閒置了30多年。
2015年,黃崇哲夫妻得知嘉義朴子在推動日式洋風小鎮計畫,而這棟擁有超過八旬屋齡的和洋建築,恰好符合計畫內容,在與家人商量過後,身為家族中長孫的黃崇哲,決定將房子好好修整。

由於期間曾經歷八八風災,屋內泥沙淤積嚴重且並未及時清理,等到要修繕時才發現地板狀況非常糟糕。加上當年外公、外婆曾額外做過裝潢,包括在雨淋板外加裝鋁窗,藉由此次整修都一一拆除,歷經半年修復,清木屋總算從荒廢建築,變身為充滿懷舊氛圍的咖啡屋。
在以恢復老屋為原始樣貌的前提下,此次整修重點在於將毀損的部分補強,格局並未做更動,只是把過去的手術室、病房、或餐廳都變成用餐空間,當中的文物展示室,則是由診所的客廳改造而成,放置著黃清木醫師夫婦當時的照片、匾額以及看診資料、醫療器材等。
而為讓客人更清楚自己所處區間之前的用途,每一間門框都會以小木板加註手術室、病房、或餐廳等說明。


目前咖啡館由蕭秀霜負責經營,提供咖啡、茶飲等飲料以及現烤鬆餅、手工蛋糕,種類雖然不多,但能在這充滿生命溫度的空間中,吃著點心並用心感受這寧靜的氛圍,就是很棒的享受。



清木屋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市東路40號
電話:0935-060-683
營業時間:11:00 ∼ 18:00(週二公休)
#2 半寓咖啡|有記憶點的咖啡滋味
一條看似普通的街道、一間不起眼的老舊乾洗店,每天都在你我身邊不斷被經過或錯過,但卻也是這樣的平凡,讓3個年輕人,愛上半寓這間可以過著小日子的巷弄老宅。

由烘豆師范暄、陶藝師Sera,以及身兼吧台手、咖啡風味校正、糕點製作等多重身分的一詠共同經營的「半寓咖啡」,其實是他們合作的第二家店。位在樹人街的第一家GIOCARE,也是由他們將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咖啡館,但因為屬於戶外空間易受天氣影響,所以三個人才又找到這裡。
隱身在住宅區,沒有特別顯眼招牌的半寓咖啡,卻還保留前身乾洗店的鐵製大門牌,好幾度讓上門的客人誤以為這裡還是原本的洗衣店。一詠說:「會選擇這樣的地方開咖啡館,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旅行的記憶。因為我們很習慣在別的城市旅行時,鑽進當地住宅區的小巷,常常走著走著,就突然在一個安靜的巷弄內發現一間很特別的店,那種意外收穫,會讓一整天的心情變得很棒。」

由於自身的體驗,半寓也試著將這樣的幸福氛圍傳遞給每位前來的客人。除了提供好咖啡與點心,在室內佈置上也用心將老宅原本就存在的元素重新整理,如紅磚牆、舊窗戶與磨石子地板,以及所有擺設都盡量符合老宅的味道,像是老沙發搭著木桌、籐椅面配上鐵椅腳,還有每一組桌椅雖各有不同風貌,卻又能和諧共存。同時還在不特定的檯面上放著鍵盤電話、打字機、機械相機與珐瑯水壺等老物件,令人總是在不經意間遇見驚喜。

「讓客人喝到一杯有記憶點的咖啡。」是半寓的經營理念,一詠認為現在自家烘焙的店家非常多,但即便是同一支豆子、同一個莊園,也會因為不同人沖煮,有不一樣的風味;所以如何呈現出每支豆子的特色與風味,讓人喝過就印象深刻,是半寓所期待的目標。此外,半寓也販售陶器,凡是店內看到或使用的杯盤器皿都是Sera的作品,若是喜歡都可以選購。



半寓咖啡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成功街316號
電話:0911-763-747
營業時間:14:00~20:00(週三、四公休)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老屋尋味之旅:用時光佐人情世故,50家來自味蕾的故事》,四塊玉文創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近年來,台灣掀起老屋新創的熱潮。都市巷弄間、城鄉山林裡,還留下些許老房子的蹤跡,有些是日治時期日式木造建築、有些是美軍駐台留下的洋房宿舍、也有是見證昔日富豪家的珍貴樓房。
當一幢幢結合歷史與文化的老房子,經過創意改造成餐廳、咖啡館或烘焙坊,結合創新經營方式,構築出城市新價值,就更值得流連徘迴,一坐下來,就不想離開了。坐在老屋內,享用美食佳餚,手作甜點,細細欣賞建築之美,體驗懷舊氛圍,度過美好食光。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之瑜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