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導聆: 尋找約翰柯川之跟我一起聽 《A Love Supreme》

今年是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逝世的50週年,在台灣有幾個爵士樂手也一同舉辦了一系列的紀念演出。今回我想藉由這個機會,以樂手的角度,用時間註記來跟各位聊聊這張專輯裡的音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不管你/妳是不是爵士樂手,都可以一面聽音樂,一面看文字解說的方式來好好體驗他這張經典作品《A Love Supreme 》
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絕對是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在音樂上他的影響無遠弗屆,他對於藝術的追求和自我的探索也是啟發了無數的後輩。他個性的謙虛,他心靈的純粹,他音樂的能量。對於同是薩克斯風手的我,或者是說同為人類的我,影響巨大。
《A Love Supreme》是他在1964年12月錄製的一張概念專輯。和古典交響樂曲相似,是由四個樂章組成。這四個樂章分別是〈Acknowledgement〉、〈Resolution〉、〈Pursuance〉和〈Psalm〉。
Coltrane作曲的手法和細節並不複雜,甚至當樂手們進到錄音室時,他也只是有著簡單的草稿而已。
但是透過當時Coltrane和他的黃金組合:鋼琴手McCoy Tyner、Bass手Jimmy Garrison和鼓手Elvin Jone,史稱「Classic Quartet」的精彩演繹之後,出來的成品竟成為了人類音樂史上最為珍貴經典的作品之一!我在剛接觸爵士樂時其實就聽過這張專輯,不過因為年少無知,也只是感覺:哇這個傢伙很嚴肅,爵士樂原來不是只有輕鬆慵懶喝小酒,舒服搖擺的這個面貌!
到了後來在開始學習爵士樂時,為了不想要跟別人一樣,所以還曾經想要刻意的避開Coltrane的影響。但是當後來音樂越聽越多、學習越深入的時候才發現:若要瞭解當代的音樂脈絡,你是無法閃過Coltrane這個人物。越研究也越發現他的偉大之處,不管是樂器的技巧,作曲的想法和即興的概念,Coltrane用短短的十年就到達了一般人望塵莫及的境界。
可惜他只活了短短的40歲。今年是他逝世的50週年,在台灣其實有幾個爵士樂手也一同舉辦了一系列的紀念演出。在年底甚至有他的傳記紀錄片要上映。所以我想藉由這個機會,以樂手的角度,用時間註記來跟各位聊聊這張專輯裡的音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不管妳/你是不是爵士樂手,大家可以一面聽音樂,一面看文字解說的方式來好好體驗他這張經典作品《A Love Supreme》:
Part 1 - Acknowledgement 承認
有趣的是,這是一首沒有主旋律的曲子,基礎的設定裡只有前奏、Bass主題樂句加上鼓的非洲律動而已,給人一種原始的感覺。
- 0:00 儀式般的開場,鼓手用敲鑼的聲音揭開序幕 。在E大調的聲響中,薩克斯風反覆奏著B、E、F#這三個音符(二度和四度音程),鋼琴和弦則是用四度排列五聲音階,來製造廣闊無邊的感覺。
- 0:31 F 小調五聲音階的主題由Bass帶出,Drums轉成拉丁的律動後, 鋼琴接著進來。
- 1:04 薩克斯風開始即興,鼓點也增加成為更具非洲感的律動。Bass開始脫離主題線條,貼著鼓的律動自由發揮。 鋼琴在背景提供寬廣音域的四度和聲配置,跟隨即興的線條能量平行移動,節奏落點上也和鼓手緊密交錯,加上不時的左手低音炸彈輔助,襯托Coltrane的樂句。而Coltrane的即興非常地具有歌唱性,也一直圍繞在主題的樂句動機上,從原調性五聲音階開始。
- 2:12 Coltrane的線條開始往不同的調性間移動,音域也逐漸往上走,但還是保留同樣的歌唱性動機。
- 3:51~4:19 時是整段樂曲的能量高峰,Coltrane的線條走進了超高音Altissimo註1的音域,之後就漸漸平靜下來,準備回到主題。
- 4:54 薩克斯風回到了主題,也持續地在各調性之間上下遊走,維持著同樣的樂句音程動機。鋼琴樂句則落在薩克斯風的樂句之間,有更多的半音移動,讓調性聽起來更為自由模糊。Bass樂句也是緩和下來,到幾乎跟主題一樣的音符和節奏。能量還是有隨著薩克斯風樂句的調性移動而有稍作拉升,但並沒有走太遠。
- 6:04 Coltrane開始哼唱主題:「A Love supreme」,並運用了疊錄(Overdub)的手法搭了好幾軌人聲進去。且在6:33時往下移動了一個全音,以調性而言是先行進到組曲part 2( E♭小調)了。
- 6:41 人聲停,留下Bass持續彈奏稍微變奏了的主題,6:46左右鼓漸漸回到原本的拉丁律動,鋼琴也漸漸緩和下來,於7:04淡出。
- 7:20 鼓也停下來,剩下Bass一人,最後用雙音來結束第一段組曲。
註1.超高音Altissimo是指在樂器上演奏高過正常音域的音符,需要特別的指法和技術才能奏出。
Part 2 - Resolution 決心
Swing風格,而且有八小節的旋律和簡單的和絃進行,曲式是八小節反覆三遍,每遍的結尾不太一樣,然後進到十六小節的Bridge之後再回到八小節×3的主題,比較像所謂的「Jazz」。
- 0:00 接續剛剛第一段的結尾的雙音,前奏由Bass一人獨奏(16小節)。
- 0:20 旋律進來,在A段的部分Bass還是維持著Pedal(E♭)的彈法,到了Bridge(0:52)的地方才轉成4/4拍Walking Bass的走法, 16小節後回到A段時又再度回到E♭ pedal。 Bridge的地方並沒有確定的旋律,由Coltrane的即興帶過,到1:15的地方回到A段旋律。
- 1:47 旋律結束,進入到鋼琴即興的部分,樂團進入Swing,並照著A段的和聲曲式進行。鋼琴的即興是先由右手旋律線條開始鋪陳,輔以左手強壯四度和弦,以五聲音階為主,不時上下走入其他調性。
- 2:56的地方Block Chords註2開始變多、強調塊狀和弦聲響。
- 3:24 用Block Chords連續彈奏出附點四分音符的切分節奏,鼓手也在3:30跟上,開始與鋼琴有激烈的對話,一直維持高能量直到Sax接手!
- 3:56 Coltrane的即興開始!背景的節奏組持續維持著高能量的方式演奏,科川的樂句則是從中高音域開始,節奏語彙則是以Laid-back的Swing八分音符為主,而即便這首曲子是有簡單的和絃進行,但Coltrane的和聲語彙主要還是以五聲音階還有Superimpose註3不同和弦的方式來建構。到了4:30、5:31的地方是兩段高潮,Coltrane也是同樣地進入到超高音的音域,並且加入了人聲的技巧讓音符有嘶吼的感覺。
- 6:12 是第三度的高潮,接續著這股能量到6:23時,回到了主題(24小節)。
- 6:55 樂團反覆了三次最後的兩小節,並做了一個強而有力的結尾。
註2.Block Chords就是在鋼琴上用彈奏多個音(和弦)的方式進行即興演奏的手法。相對於單音的線條,此手法呈現的是塊狀的聲響。
註3.Superimpose在爵士樂裡是指原有的和弦上演奏另一個和弦,使得兩個和弦的聲音疊在一起,製造出較為刺激的聲響。
Part 3 - Pursuance 追求
是一首Up Tempo Swing的十二小節Minor Blues。旋律動機是來自於Part 1後段的Bass Line,不同調性。在當時算是一個比較現代,也比較是Coltrane這個樂團最擅長演奏的風格模樣。
- 0:00 前奏由鼓的即興開始。一開始是自由速度,到了1:28時Elvin進入了明顯的速度來提示樂團。
- 1:31 主題開始。樂團演奏了兩次主題(12小節×2),在第一遍主題時Bass彈奏了許多有趣的切分節奏,到了第二遍時才進入Walking Bass。
- 1:52 進入鋼琴的即興部分。 McCoy的主要素材還是五聲音階,而在第二個Chorus註4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加入Superimopse的手法了。 而Elvin和Jimmy並沒有明顯地把曲式標示出來,但可以從McCoy的線條清楚辨識每一個Chorus的段落。
- 4:06 鋼琴的最後一個Chorus。McCoy開始彈奏Blocking Chords,Elvin也用他的招牌三連音鼓點蓄集能量,準備迎接薩克斯風的出場。
- 4:16 Coltrane出場,整個樂團能量提升到高點(每次聽到這裡我都血脈賁張XD)!薩克斯風五聲音階如瀑布一般狂瀉的同時,也可以聽到鼓手和鋼琴的節奏是如何呼應老闆的樂句,尤其是Elvin的鼓,許多時候根本是跟Coltrane合為一體!
- 5:05 Coltrane用了Alternative Fingering,就是用不同的指法吹出同樣的音,然後跟原來的指法交錯而產生特殊的效果。這個技巧在後面也會持續聽到。
- 6:39 薩克斯風最後的Chorus,Coltrane也是用了跟之前一樣的超高音手法讓能量爬升到整曲最高點。 然後在6:48的地方回到了主題(一樣兩遍)。
- 7:19 樂曲結束。但Bass還是延續著能量繼續演奏, 起初Elvin還是有跟著打了一會,到了7:50的時候就完全交給Jimmy的Bass了(鼓有一點點綴但不明顯)。
- 8:35 Bass持續的獨奏,可以聽得到Jimmy跟著哼唱他所彈奏的線條。
- 8:53 從這裡開始,Bass清楚的把和聲帶到了C Minor,也就是組曲最後一首的調性。並利用先彈奏雙音(和弦)再彈奏單音樂句的方式製造Call & Response的效果。 直到10:19的地方,進入了G(C的屬和絃)來預備進入到最後的樂章。而最後是停留在B♭上(調式的手法)。
註4.Chorus是指曲式裡的一整遍歌,譬如說在演奏12小節Blues的曲式時,一整遍12小節就叫做1 Chorus,演奏三遍就是3 Choruses。
Part 4 - Psalm 詩篇
是一首沒有速度也沒有固定的旋律的樂曲。錄音室版本中,Coltrane是看著他寫好要獻給神的詩,一個音節一個音符的用薩克斯風來朗讀出來。詩的部分可以點此閱讀。
- 0:00 樂曲開始,Coltrane開始用薩克斯風來「朗讀」他的詩作註5。而背景的節奏組則是用自由速度的方式演奏C Minor的聲響。 這裡鼓手Elvin加入了Timpani(定音鼓)來使用,讓整個氣勢更寬宏浩大。而中間當詩寫到「Thank you God註6」的時候,Coltrane大多都吹奏了E♭-C-C或G-C-C的這樣的樂句。
- 1:15 到1:21的地方Coltrane和樂團把音樂帶到了屬和絃(G,而旋律在導音B),並解決回到了一級。像這樣的明顯(連鼓手的句子都有跟上)的屬和絃解決的聲響在整首曲子裡只有這麼一次。
- 6:32 詩作的結尾,Coltrane再次使用了疊錄的手法,用第二個薩克斯風的聲音演奏出「Amen」的字句,而原本的聲部則是演奏了和第一首Acknowledgment的開頭同樣的音型,來與其呼應。
註5.這裡有人把一部分的文字和音樂作成了同步的影像,大家也可以看看,想像一下Coltrane當時錄音時的景況。
註6.Coltrane指的神並不是耶穌或阿拉等任何單一宗教裡描述或崇拜的「神 」。他接受各種宗教,各種說法,並覺得不應該互相排斥。他的信仰是更上位的存在,追求真理和善。
感受到了嗎?他對於音樂的態度和執著,真正值得每一位想要走在同樣的道路上的人欣賞和效法。感謝他與他的音樂,讓我們在聆聽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誠和信仰,藉此帶給人們無比的力量。
補充參考:後來發行的完整版,之中包括了其他的備用和失誤版本,在備用版本裡面可以聽到原本Coltrane還有嘗試加入第二把薩克斯風(Archie Sheep),但是後來沒用這些版本。 還有唯一一次現場演出整套組曲現場錄音。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