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Natural Wine

飲一口原生的風味:讓自然按下啟動按鈕的「自然酒」

07 Nov, 2017
飲一口原生的風味:讓自然按下啟動按鈕的「自然酒」 Photo Credit:Wikipedia

自然酒的釀造哲學,帶給了釀酒的人們、喝酒的我們,有了對葡萄酒除了Robert Parker、五不五大堡、稀不稀世、得不得獎等定義以外的認識,也讓我們多一個可能,去了解這大自然的產物。

自然酒展前夕,我硬是抓出個空檔,來聊一下我對自然酒的想法。話說過年前裕森撥了電話給我,詢問我是否參加自然酒展的活動。電話裡裕森對自然酒下了一個很精準的看法,至今我每每回想起來,都覺得這觀點真是再精闢也不過。

他說:自然酒是個哲學、是個想法、也是個趨勢

因為身邊朋友幾乎都是釀酒師、侍酒師,自然酒永遠是最熱烈「激辯」的話題。歐洲所參加的自然酒展裡,喝過許多雷中之雷的酒,尿味、瓶中再次發酵註1,Brett蹤跡(馬廄、動物腥臊味),過多揮發酸Volatile Acidit等瑕疵酒,每個都是釀酒上重大缺點,真正釀得乾淨的自然酒少之又少。這些詭異風味的自然酒,總是不斷挑戰我味蕾的極限。從前有個狂熱自然酒的老師告訴我:你必須要用心去感受,而我始終滿臉三條線的放空。

從前我對自然酒的概念是:一個Amateur的不成熟產品 a.k.a 一種過於「浪漫天真」的嬉皮主義。為了寫書,我盡量有時間就拜訪酒莊,冗長的拜訪過程讓我見識過各式各樣的酒莊,從超級商業的大牌子、產區合作社、到小型釀酒師的車庫,好壞都試。有如神農試百草般的過程,沒想到卻讓我漸漸成為自然主義的信徒,深深地被背後所要傳遞的精神吸引著,以下列出幾個比較重要的自然酒精神:

自然耕種、永續經營努土地

概念:土地,是葡萄酒最重要的母親,不管你今天是個波爾多五大或是不起眼的餐酒。沒有好的土地,就無法生長出好的葡萄,當然就無法釀造出好葡萄酒。土地是許多生物共生的地方,蚯蚓、昆蟲、青草、與葡萄樹。土壤裡的微生物將岩石的礦物養分傳遞到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化成美味的果實。沒有這共生鍊的土壤,是一把了無生機的泥沙。死去的土壤種不出好東西,更別說是葡萄。

  • 自然酒主張:不管是有機、自然動力或是你家發明的自然農耕法,總之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劑、化學合成農藥於田地上,為得就是要維護這生存在土壤上的共生鍊永續生長

沒被人類踩過的蹤跡:歐洲原根、原生品種

19世紀的葡萄根瘤芽蟲浩劫,我們人類找出嫁接美國樹根的方式讓葡萄得以生存,於是世界上無論哪種品種,都嫁接在同一種美國葡萄根上。而葡萄是高經濟作物,自然許多面向都以產量為考量,過去人們拔掉祖公傳下的原生品種,改種產量高、好種的品種,或可以賺到比較多錢的品種,如Cabernet Sauvignon, Syrah等。這些國際品種隨著我們人類,走到哪就種到哪,理所當然葡萄酒喝來喝去,全世界都是差不多的風味,你不覺得挺乏味的嗎?

  • 自然酒主張:還原那默默無名的原生品種的價值,不以產量為唯一考量。況且原本就在當地生長以久的品種,自然有適合當地風土的條件,在風味有其獨特性,讓葡萄酒有更多不一樣的面貌。

讓自然按下啟動的按鈕:野生酵母、自然發酵

釀酒的過程中,酒精發酵是所有過程裡最具風險的階段,在短時間沒完成發酵過程,增加接觸空氣的風險,產生醋化的現象,感染空氣中的細菌、Brettanomyces註2,讓葡萄酒有著馬廄、騷味等不悅的氣味。人工培養酵母(Selection yeast)通常有著較大的活性,可以儘速完成酒精發酵,但每種酵母在發酵過程中可能造成一成不變、固定的香氣。

  • 自然酒主張,野生酵母存在在空氣與葡萄皮上,它們可能有著數十種不一定的酵母家族組成,發酵上有著不同的功用,在香氣上也會有不同的貢獻,讓葡萄酒有著多樣、出人意量的香氣層次。但相較釀造上失敗的風險也更為增加。

素顏的陳年:減低任何「人工」化妝的風味

過去釀酒型態裡,木桶有柔化丹寧、增加陳年實力的功用,除此之外木桶味特殊的奶油、香料、可可、香草等風味,增加酒體、單寧等,木桶味與『昂貴』的味道被畫上錯誤的等號。上妝過頭後木桶風味取代了葡萄酒本應有的果香、花香等第一類型香氣,常有人不知道是在喝葡萄酒還是喝木桶的錯覺......甚至不少酒廠會投機取巧使用碎木塊浸漬在葡萄酒中,增加木桶的風味

  • 自然酒主張:在釀造上應該盡可能地減少所有後期人為的「上妝」動作。使用舊橡木桶防止木桶味過於干預葡萄酒原始的風味,或過去常使用的陶甕、水泥槽等沒有味道干預的陳年方式也是自然酒的精神。

去掉人工的防護罩:SO2,凝結、過濾等

葡萄酒最令人爭議的是SO2(二氧化硫)的使用。SO2是一種會先與氧氣結合的元素,進而讓葡萄酒減低與氧氣接觸的氧化風險,同時可以讓降低其他黴菌、細菌的活性。一般釀造過程會在採收後、澆皮、換桶、陳年、裝瓶這幾個步驟加上SO2,以防葡萄酒有氧化的風險。同時也為了要長途運輸,許多酒莊會加上更多的SO2來防止運輸上的風險。

  • 自然酒主張:過多的SO2會讓單寧產生過於乾澀,讓葡萄酒失去優雅的風味,並且對於健康有害,因此應盡量降低SO2的使用(甚至最好完全不要使用)。但目前針對使用劑量註3上,不可超過紅酒30mg/L、白酒50mg/L、甜酒80mg/L。

其實要舉例,還有很多可以慢慢寫(那也是所以人家Isabelle LegeronMW會寫成一本書),但重點看到了嗎?上述的幾點無非就是在講「人為」這件事。

排除人為的因素,盡量還原葡萄酒自然應有的原始面貌,這就是自然酒。所以裕森說得沒錯,它是個哲學、是個思想、是個潮流,多過釀造過程上冗長細節的規定(畢竟規定也是人為的創造不是嗎?)但這哲學、思想、潮流給釀酒的人們、喝酒的我們,有了對葡萄酒除了Robert Parker、五不五大堡、稀不稀世、得不得獎等其他定義上的認識,讓我們多一個可能,去了解這大自然的產物。

自然酒目前沒有一個正式的國家法定組織、公會,但法國與西班牙有私人自然酒協會(當然還有其他依國家皆有設立相關組織),協會有針對自然酒有一套規定,但規定上除了SO2可具體以數字規定外,其他從耕種到釀造皆為「原則性」註4的規範。大原則對了,自然細節可以由人發揮,雖然這樣的空間讓人產生不少爭議,但也讓每個釀酒師針對「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發揮對自然風味的定義。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去掉人為修飾、取巧的層層保護,釀酒師還真的得有高超的種植功力、釀酒功力,才有辦法釀道出一瓶乾淨的自然,其實真的非常不簡單。

最後我為自然酒下了一個我自己的註解:(其實是雷諾瓦Renoir給我的靈感)

一瓶葡萄酒 應該要抓住你、包圍你、帶領你品嘗屬於該片土地的風味
A Wine must grab you, envelop you, transport you to the place where it comes from.
12794828_680330255442830_221102423931934
Photo Credit: 侍酒夏娃

註1. 何謂葡萄酒的再次發酵:當葡萄酒沒有順利將所有糖分轉化成酒精,裝瓶後糖分與酵母繼續在瓶中作用,產生二次發酵,消費者拿到手中是一瓶正在次發酵的產品,常有詭異的氣泡與氣味產生。注意:這裡所說的瓶中二次發酵與香檳釀造法所說的瓶中二次發酵不同,別搞混。
註2. Brettanomyces是一種活性強的微生物,存在在大氣中,接受到感染的葡萄酒常會有著動物、馬廄、老鼠味等不悅的香氣
註3. 歐盟規定SO2使用劑量:紅酒150mg/L, 200mg/L, 400mg/L
註4. 更多自然酒的相關訊息請看:http://www.rawwine.com/

本文經侍酒夏娃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

侍酒夏娃

Eve's wine note. 侍酒夏娃的酒野仙蹤

更多此作者文章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24 May, 2023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亞果元素】Mag-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_完稿_(1)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圖片11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將行動電源放置在充電區,即可為行動電源充電及手機充電,再也不怕出門才發現沒電。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圖片33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Mag 5同時支援磁吸行動電源、iPhone、AirPods、Apple Watch、USB-A生活小物充電。
圖片_3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下方圓形大底座支援無線充電款AirPods及具有無線充電盒之藍牙耳機充電。
圖片44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Apple Watch充電器拆卸後可使用USB-C接上其他裝置。
圖片_5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底座大面積接觸桌面,穩固耐用,不怕一碰就東倒西歪。獨特可調式支架設計可上下調整最佳角度。
圖片_6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