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INDIGO DYE

從綠葉開始養成深邃阿波藍的藍染團隊BUAISOU

14 Jun, 2017
從綠葉開始養成深邃阿波藍的藍染團隊BUAISOU Photo Credit: BUAISOU

2012年,4個年輕人相繼來到四國的德島,從種植藍草、漂洗、染布、設計、縫紉,全部一手包辦,學習古老的染液製作技法「地獄建」,最後成立了結合傳統與創新的藍染團隊-BUAISOU。

文字:Diana

藍染,聽起來好像不陌生。實際接觸,才發現其實我什麼也不知道。

2012年,渡邉先生和楮先生移居從江戶時代持續迄今的阿波藍產地—德島,在政府振興計劃下,於當地政府機關工作,那時為了想要創作藍染,以團體的概念成立了「BUAISOU」,一邊工作,一邊從事藍染活動。直到2015年結城、三浦先生加入後,才轉變成正式品牌。

30096965991_2d930de355_o
Photo Credit: BUAISOU
四位主事人:三浦佑也、楮覺郎、渡邉健太、結城研(左至右),從種植藍草、漂洗、染布、設計、縫紉,全部一手包辦。

以木灰、麥麩、石灰混合而成的發酵傳統技法「地獄建」所製作成的藍染液,能讓布、木等自然素材上染上美麗的Japan Blue阿波藍。

身為第一批移居德島上板町的年輕人,當地居民曾把房子借給BUAISOU當工作室等:「我們剛到德島時,一個滿臉鬍子、一個長頭髮,對當地人來說也是蠻新奇的吧(笑)不過,非當地人的身份,不會被既有的傳統約束,有一些過往沒有想過的點子也因此產生,實際上我們也刻意去挑戰了以往不會運用的材質、形式等去做展覽,雖然得到的反應很兩極,不過能夠自由地進行嘗試,是很幸運的。」

30147304916_9e167e90e9_o
Photo Credit: BUAISOU

從事藍染,生活完全以農業栽種為主。面積9000平方公尺的耕作地,全由四位年輕人一手打理。他們的老闆,則是老天爺。

「栽種都要看老天臉色!每天、每季的狀況也都不同,無法預測。以前在大都市工作,在不同建築物之間移動著,甚至一整天都沒有看到太陽。相較之下,現在有一種紮實的活著的感覺。」說來矛盾也奇妙,每年重複著一樣的農序,卻得面對不同的狀況加以應變,讓四位年輕人直呼再怎麼辛苦,卻真的做不膩:「能夠感受大自然的力量,體會到人類的渺小。在每年的種植之前,會看著日本萬年曆,挑大安之日那天祭拜「藍神」,以清酒、簡單的合掌祭拜。染師慣有的傳統習俗,我們深信不疑著。」

29552304663_5a93b987e4_o
Photo Credit: BUAISOU
30066975282_8fa055dab4_o
Photo Credit: BUAISOU

德島-蒅的誕生之處

藍草其實到處都可以種植,不過在日本,德島卻是最知名的地方。在過去,德島的吉野川很容易氾濫,河邊根本無法種植一般食用的農作物,為了防災、防洪,德島的居民就開始種植藍草。

爾後,研發出培育蒅(すくも,讀做sukumo),成功發酵之後,轉賣給其他區域的人民,就這樣一代傳給一代,成為德島正要的傳統產業。當地居民為了不讓別的地方學習此獨特技術,就一直守護著技術不外流。在全盛時期大約有1800間店在製作蓼藍,直到化學染料、印度植物染料大量進口之後,因為相較之下容易、利潤高,大部分的店家都隨著改變,現在,只剩下五間店專門在製作蓼藍,這樣的職人,稱為染師。

29552901614_1dcc2cd6b7_o
Photo Credit: BUAISOU
29552487774_a4935f3f53_o
Photo Credit: BUAISOU

藍染的藍很不純粹,卻很珍貴

以悉心培養出的蒅作為觸媒,來自天然植物的藍染,帶著不純的雜質,也因此有能力呈現層次感的色彩。隨著使用時間過去,每一次清洗,都會慢慢洗去雜質,藍色會越來越透、越來越美,最終幻化成有深度的Japan Blue。

藍染僅僅適用於天然材質,團員說有時遇到客人的要求,就只能試試看,卻無法保證一定染得上顏色。以刪去法去了解哪些可以染,哪些無法染,乍聽之下很不科學,卻也正是驗證商品是否為天然材質的最佳方式。

每一個步驟都是手工作業的藍染,即便其中的某些步驟可以進行得較快,但又會在其他的步驟慢下來,大量生產是緣木求魚,BUAISOU笑著說,50個就算大量了。

34008575315_d364b91d4f_o
Photo Credit: BUAISOU
33967056516_5cb0015cb8_o
Photo Credit: BUAISOU

似曾相識的藍染,從亞洲到世界

文章一開頭所提的藍染聽起來不陌生,是因為全世界都有各自的藍染文化。以台灣來說,藍染亦是非常知名的傳統工藝,BUAISOU這次來台,也特地安排了參訪的行程,據說收獲滿滿。加上「牛仔褲」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基本配備,「藍色」這個顏色,親近度與使用度都很高。BUAISOU遊歷世界多國的經驗發現,無論哪個國家,對藍染都抱持高度興趣。

33494878924_55cbc5e4a0_o
Photo Credit: BUAISOU

第一次到國外展覽,是紐約:「每年日本四國地方政府都會至紐約舉行推廣當地的展覽,把四國特色、特產文化帶給美國。德島每年都有參加,而德島最重要的技術就是藍染,於是我們便受邀一起到紐約。」之後,更於2015年在布魯克林擁有了小型工作室,直到去年12月才結束契約。

兩年在紐約的藍染推廣,不但讓BUAISOU更加貼近國外消費者,也讓他們幸運地有更多機會跟不同跨界品牌合作,像是與紐約服裝品牌Left FieldThe Hill-Side、英國品牌Drake’s等進行異業嘗試,還有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為運動品牌New Balance帶來令人驚豔的藍染球鞋:「其實是NB有個企劃,要採訪各地年輕的創作者,剛好我們也在受訪名單內。NB來德島時帶了球鞋在身邊,突發奇想地說來染染看如何?我們也很感興趣,就答應了,結果效果意外的好!於是就請我們多染了幾雙在活動上展出。」這一戰,也讓BUAISOU聲名遠播,讓全世界運動愛好者知曉BUAISOU的存在。

30191885355_3a506dc681_k
Photo Credit: BUAISOU

紐約之外,他們也活躍於東京、新加坡、香港等地,無論在哪,BUAISOU從頭到尾都自行策劃,只為了讓這個世界認識藍染:「到世界各地舉辦展覽,目的在於呈現德島BUAISOU的藍染,是從種植開始、染液製作、到成品完成,一整個完整的歷程,而非只是看到商品。」BIAISOU堅持呈現一整個過程,是深思之後的決定。「在推廣藍染時最大的課題是讓消費者知道,藍染與化學染的不同。要怎麼傳達才能讓他們了解呢?這其實是很大的學問。」

30283435340_2807c56e2b_k
Photo Credit: BUAISOU

藍染的當前挑戰與未來

從以前到現在,去到很多國家,跟很多人接觸,了解不同國家的藍染文化,BUAISOU透過這些學習,對於如何傳達藍染的魅力給大家,有越來越清楚的輪廓。

而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的到來,日本國內興起了一股民藝復興運動風潮,各個都道府縣開始「往內看」,發掘自家地域的特有民藝、工藝技術,並加以推廣振興:「德島的藍染支撐了日本染織文化很重要的技術,的確越來越多人重視些望能夠重新振興起來。2020年東京奧運中,奧林匹克五環的藍色就是用藍染的藍色!想要再一度呈現給世界,一直以來美麗的Japan Blue。」渡邉先生彷彿身負重任的說道。

33316074582_1f0fb8435d_o
Photo Credit: BUAISOU
30146521876_e3d096d441_k
Photo Credit: BUAISOU

五月底與小器藝廊合作「BUAISOU POP-UP SHOP in TAIPE」短暫來台灣之後,六月份BUAISOU將在東京舉辦工作坊,而在往後一些的行程,大男孩們一同笑著說夏天幾乎都在田裡,要到秋天才能認真討論了。春、夏天耕作,秋、冬踏出日本推廣藍染,與農序同步的行事曆,藍染兩個字也在無形之中,聯繫著四個人的生活。

那麼接下來,BUAISOU的新計劃呢?

其實也不算新,而是品牌成立以來,團員們第一個想完成的商品:牛仔褲。以藍染製作牛仔褲,要克服的程序比想像中複雜,終於已經到了紗線等都已經選好的尾聲!提到牛仔褲,BUAISOU團員們各個振奮了起來。

其實,牛仔褲帶給他們的意義,遠遠超過商品。「BUAISOU」的名字由來就是與牛仔褲有關:第一位引進美國牛仔褲的日本實業家白洲次郎先生,自家位於東京的別墅名字武相莊,讀音「BUAISOU」。BUAISOU不但像白洲先生致敬,更代表著四位大男孩們把日本藍推上世界的決心。

30097991021_0cfd9f47ac_o
Photo Credit: BUAISOU

BUAISOU面對面時間

請問最初移居德島的動力,最關鍵性的一個原因?

渡邉先生(31歲,山形人)「以前在東京當上班族,偶然假日參加藍染的工作坊,在工作坊聽了展個完整的過程,覺得大開眼界,原來藍染每一步都有很多學問。進而興起想要認真學習的念頭,搜尋坊間資料,找到了德島縣上板町這個城鎮,有藍染的技術之外,因為高齡化的關係,藍染已經快無法傳承,也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在做。所以當地政府開設了振興計劃,補助年輕人的方案。今年是第六年了。」

30146612656_2f3257f9ea_o
Photo Credit: BUAISOU

三浦先生(29歲)「我是德島人,大學是在東京念服裝,畢業後有些茫然,回到老家德島,而當地的藍染師傅,介紹了渡邉先生與楮先生給我認識,於是決定加入。目前是第五年了。」

29552248853_fca1d4e660_o
Photo Credit: BUAISOU

楮先生(28歲,青森人)「我跟與渡邉先生算是同期,參加了德島的振興作業方案。大學原本是學織品設計,接觸到許多染法,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藍染。」

30283445030_c327b172c2_k
Photo Credit: BUAISOU

結城先生(26歲,山形人)年紀最輕。「渡邉先生是我的前輩、大學暑假時來德島找他,第一次完整了解了藍染的整個過程,包括葉子長什麼樣子等,覺得藍染很有趣。畢業後短暫工作後,前往德島,想要好好從農業的部分開始學起。」

30066691452_eb88399716_o(1)
Photo Credit: BUAISOU

沒有工作的時候,各位的休閒活動?或是興趣?

「品牌成立三年以來,一路走來很艱辛也很忙碌,說實話沒有什麼自己的時間。突然被問這個問題,還不知道怎麼回答。」渡邉先生代表發言。不過經過小小聲討論之後,四位回答如下:

結成先生:最近著迷攝影、還有在家中種植植物。

楮先生:喜歡溫泉。

三浦先生:看漫畫!請一定要看攻殼機動隊(笑)

渡邉先生:騎機車兜風。

30146521886_0a7d58525b_o
Photo Credit: BUAISOU

最後想請問,從種植藍草、漂洗、染布、設計、縫紉,這幾個過程,最喜歡哪一個過程?最苦手的,或是最不喜歡的部分?

渡邉先生:喜歡不用動腦筋的工作。像是採收、裝袋等的重複作業,有機會放空腦袋。

三浦先生:最苦手的果然是農作業阿,總之需要用到體力的都覺得很辛苦。最喜歡的是設計、縫紉。

楮先生:設計、染布、開拖引車都蠻喜歡的,應該說全部的過程都很喜歡吧,哈哈。

結成先生:最喜歡的是農作業,喜歡看著大自然、植物生長。最苦手的是在夏天炎熱的天氣下,進行農作業。

_MG_8508
Photo Credit: BUAISOU

本文經小器生活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小器生活

成立於2012年的台北赤峰街。小小的店面、亞麻色的暖簾、簡潔的空間,展示的是生活中的主角 ——生活道具。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