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導演耗時17年拍攝的黑白藝術電影《咖啡與煙 Coffee and Cigarettes》,透過咖啡與菸兩者作為媒介,帶出人際關係之間的微妙尷尬、曖昧與困窘。
文字:葉巽
《咖啡與菸Coffee and Cigarettes》,是由被譽為美國鬼才導演的吉米賈木許(Jim Jarmush),耗時十七年拍攝的經典藝術電影作品,雖然全片釋放出一股獨立創作氛圍,以及極高的藝術性,但可以在片中看到許多「大明星」身影。
義大利國寶級奧斯卡影帝羅貝托貝里尼(Roberto Benigni)、影帝比爾莫瑞(Bill Murray)、音樂人湯姆魏茲(Tom Waits)、搖滾巨星伊吉帕普(Iggy POP),甚至有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與白線條樂隊(The White Stripes)等人全來贊助演出,不難看出導演賈木許的好人緣。這些巨星在片中飾演著真實生活的自己,許多不同個性、職業、階級等形形色色的人,構成了不同的人生。《咖啡與菸》正是透過咖啡與菸兩者作為媒介,帶出人際關係之間,在許多處境的的微妙尷尬、曖昧與困窘。
這部黑白影像電影,集結十一個同時有咖啡與菸的時間、場合中,發生的故事與對話。十一個故事的人物與情節其實並沒有相關,但透過美術設計,使用了共同的黑白西洋棋格紋桌面,與暗號般出現的咖啡與菸,讓觀眾看出其中刻意製造出的關聯。咖啡因與尼古丁,這兩種人盡皆知的健康毒物穿梭在每一段人與人交會的過程中,人們明知百害無一利,卻還是對它們帶來的快感及美好上癮,這種充滿矛盾的情感也瀰漫在人與人的對話中,在啜飲一口咖啡與吞雲吐霧之間,來抽離交際背後的不和諧。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在人際關係間,語言與文字往往容易產生誤解,無論是在同儕、同業,或是親朋好友之間,都不免產生有瑜亮情結的比較心態。人們容易猜忌、懷疑對方話語的弦外之音,即使其根本不是事實。在〈第三篇:Somewhere in California〉中搖滾巨星Iggy Pop與Tom Waits兩位鼎鼎大名且傑出的音樂人,他們倆相約在一家加州的音樂酒吧見面,然而兩人的閒聊卻不斷引起對方誤會,Tom Waits隨口說Iggy應該會喜歡連鎖咖啡館的咖啡,Iggy認為Tom在諷刺自身品味不佳;就在Iggy順口想要介紹一位優秀鼓手給Tom時,Tom認為Iggy看不起自己的音樂作品。兩人就在這種尷尬中不歡而散,言語的意涵在交談中被扭曲化,成為彼此之間的芥蒂。
不過即使是這樣充滿微妙猜忌的尷尬社交場合,Iggy跟Tom還是愉快慶祝彼此戒煙(實則相反),反而成為此段對話中的樂趣,兩人都想抽菸,卻不斷強調戒菸的好處來掩飾自己的慾望,最後在Tom Waits的謬論下,兩人在得到解放與解釋後,合理地吞雲吐霧。
「戒菸的美妙的之處就是:既然我已經戒了,那我就可以抽一根⋯⋯因為我已經戒了。」——Tom Waits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社會階級是一個很直接的人際尷尬隔闔,這個世界對權貴來說是如此美好而友善,但對窮人來說卻只有無能為力的疲憊感。
〈第七篇:Cousins〉影后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一人分飾兩角,一是真實人生的自己:大明星;ㄧ是面容相似,個性與社會地位卻截然不同的表妹雪莉。大明星的凱特面對平凡的表妹來訪,依然要保有與過去相同親密態度,又要維持現在身份地位的優雅形象。兩人的對話既親密又生疏,只能在咖啡與菸之間你來我往繼續對話。很明顯地,即使這對表姊妹間的情誼還是真實的,但卻因為「階級」的差異而再也不同於以往。這樣的尷尬不只表現在虛偽的談吐與笑容中,周遭人們的差別待遇更顯得諷刺無比,一如在大明星表姊身邊抽菸時無人抗議制止,然而凱特ㄧ離去後,服務人員馬上上前對雪莉警告:「抱歉,這裡禁煙。」
分離前凱特送給表妹一袋也許是廠商、影迷、贊助商⋯⋯等所提供她的昂貴禮物,諸如保養品、化妝品等。雪莉說:「不覺得很好笑嗎?這些東西,當你買不起時,它就非常昂貴,等你買得起時,它們就就變成免費的了。有點本末倒置吧。」
凱特回道:「嗯,有時候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的。」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朋友關係,究竟該如何界定?或許有些界線是無形的,ㄧ段關係的存續完全仰賴雙方間的默契及分寸拿捏。在〈第六篇:No Problem〉中戳中人生的日常尷尬,兩位敘舊的朋友詢問對方近日狀況,對方回答:「很好」但詢問的一方卻認為對方絕對是意有所指。
「你還好嘛?」「我很好。」「你確定一切都沒事嗎?有什麼事都可以跟我說。」「我很好。」「你確定?我是你的好朋 友,你可以跟我說。」同樣的對話反覆往返,朋友間單純的關懷,似乎夾帶著對友誼懷疑的焦慮與尷尬。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商場社會中的見面通常帶有目的性,因此人際間的交流也經常是你來我往的較勁,言語之間似乎如同一場競賽,需要一分高下。在〈第九篇:Cousins?〉中,同樣都是演員身份,一位無名氣的影集喜劇演員,發現有位親戚是現代的當紅明星,因此充滿期待的將對方約出來談拍片合作。一開始無名演員主動向對方釋出善意與熱情,但對方不但不領情,甚至還在言語間不斷釋放不耐煩與厭惡,即使是經過禮貌且優雅詞彙包裝的話語,仍然無法掩藏他的鄙視。期間路人來向大明星要簽名時,更顯兩人地位上的懸殊差距。最後在大明星意圖離去時,ㄧ通電話將兩人立場大反轉,原來無名演員是大導演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的超級密友,大明星馬上想與對方攀近關係,現實之嘴臉令人不禁菀薾。
人與人的交往,很難去除互利關係,不僅是實際名利上的關係建立,有時甚至是彼此條件上的相似與互相交換。有些人一定得擁有「什麼」,名聲、人脈或者是佼好的外在條件,才能夠與人交友。實際上,交際間確實難以避免利益的交換,但人生若能有些心靈與價值觀的交心好友,一同成長砥礪、一同提昇、一同分享彼此生命間的喜怒哀樂,這才是回歸到「愛」的本質。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電影的最終章〈Champagne〉中,兩位年邁的老人在老舊的軍事工廠旁享用難喝的平價咖啡,聽著建築物放出的古典音樂。其中一位老人認為可以將手上的平價咖啡視為香檳,如同二〇年代的巴黎舉杯同慶,就像上流社會那些有錢人一般讚嘆生命,另一位老人則認為咖啡就是咖啡,如同七〇年代的紐約,腳踏實地的工地工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一邊喝著難喝的咖啡,緬懷過去時光與青春年華,但不管用怎樣的態度面對人生,面對老年化的身軀,還是要乖乖睡個午覺。
「尼古拉特斯拉視地球為聲學共振的導體。(Nikola Tesla perceived the earth as a conductor of acoustical resonance.)」老人提到關於尼古拉特斯拉的理論,在〈第八篇:Jack Shows Meg His Tesla Coil〉,由白線條樂隊中的Jack White與Meg White扮演真實人生的自己時也有提及,隱喻每段人際關係中都需要能讓個體們產生共鳴的導體。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在〈第一篇:Strange To Meet You〉中,羅貝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與史蒂文萊特(Steven Wright)這生疏的兩個人,在會面中試圖尋找共同的話題,一來一往間每句話都離不開對咖啡與菸的熱愛與讚嘆,無話可聊時,就是啜飲一口咖啡或是吸一口菸,打發無聊的空白時間。所有人際關係的複雜性更突顯每個獨立個體的孤獨,人與人的互動間,激盪出來的關係與情誼,建立在每一個交會的場合。兩人在對話中,不斷想釋出友好與試圖炒熱氣氛,但是依然處於尷尬局面,最後在空洞無聊的搭話中結束兩人的交談。
「我都睡覺前喝,我睡前喝很多咖啡,做夢飛快,可以夢見像他們架在印第500賽車上的鏡頭那樣,車上架個攝影機,影像呼嘯而過,夢境一個接著一個。」

Photo Credit:Coffee and Cigarettes
人們大部份的時間都是群體生活,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但也會有需要獨處整理自我的時刻,一如在〈第五篇:Renée〉中 ,獨自一人在咖啡廳看著槍枝目錄的美女,抽著一根接著一根的菸,將咖啡費心調配到心中設定完美的色澤與比例,卻被服務生自發的好意給破壞掉了,服務生或許是基於職責,或許是想一親芳澤,只是想替她加上咖啡,卻破壞了她的生活規則。後來為了彌補破壞咖啡造成的錯誤,三不五時上前關心她,不但沒有化解嫌隙,反而更加劇之間的破壞、打擾與尷尬。
人們渴望孤獨,卻又害怕寂寞,在交際中獲得喜悅與平靜,卻又會受傷或是感到疲勞,在有些時刻,人們只想短暫抽離現實,藉著咖啡一杯杯喝著、菸一根根抽著,輕鬆道出:「別計較,人生有時就是如此。」賈木許用一慣的詼諧手法,幽默處理《咖啡與菸》十一篇故事中的每一個場合,篇篇精采、篇篇道出人生中處處的矛盾、燦爛與美好,悲苦與無奈,短暫的對話與交會中,展現出的對話妙語如珠與編劇內容擊中人心,不禁讓人讚嘆。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