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刺青,而是人們對刺青的刻板印象

刺青藝術之美,來自於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感受。我們都需要抱持著開放的心胸,無論喜歡與否,去尊重每個人的差異性。畢竟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才是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妙之處。
文字:再見阿毛
提到刺青,仍然有許多人會不自覺將刺青連結到叛逆、犯罪,甚至是找工作時會因此觀感不佳等等。雖然現代已經不像從前的刻板印象那麼嚴重,人們對這個文化的想像仍然是過於片面。由於刺青是屬於永久性的印記,因此在做下決定的瞬間,每個人所考量的都不相同,背後也都有不同的淵源。其複雜度絕非幾個膚淺的標籤可一概而論。
刻板印象中,常將刺青與黑社會或是犯罪組織連結,這樣以身份表徵為目的的刺青至今亦存在,然而近年來也有許多人,可能為了藝術,為了生活風格,也有的人是為了紀念,或是做為人生態度而將宣言刺在身上;刺青漸漸成為一種文化,人們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孰好孰壞,只有人們如何互相看待、尊重。
以下為謬誌茗節錄刺青愛好者吹斯達與Wednesday之受訪內容:

受訪者01:吹斯達
常會有朋友問說:第一次刺青要注意什麼?
我都是這樣回答:我覺得刺青分二種,個別是「可以輕易用衣服遮住的部位」和「很難遮住的部位」。前者如腰部和背部,大部分時間只有自己看的到;後者如下手臂、脖子或胸口,是很容易露出來的部位。
「選什麼圖?」、「要找哪個刺青師?」、「刺青價格?」等等問題都比不上先決定「要刺在哪裡?」來得重要。

在我不到20歲時我就有了一些刺青,多半是比較隱密的地方,幾乎只有洗澡才能看到 ,直至約四、五年前才開始刺在短袖遮不住的地方。
還記得當時第一次刺在下手臂,一刺完就覺得怎麼和以前感覺完全不同?它就在那麼明顯的位置,這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樣貌被改變了。接著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都會發現你的手臂長得跟以前不一樣了,我想那種感覺就跟整型完是一樣的吧。
再補充,像我刺在背上的刺青,因為自己太難注意到了,只有剛刺完時會用很困難的姿勢照鏡子之外,過一陣子就不太會特別去照鏡子了,甚至到現在還會忘了它的存在。我覺得部位比刺什麼圖還需要優先考慮,即使你刺了醜圖,但是沒人看得到,加上你自己也不容易注意的話,時間一久就會慢慢淡忘,也不會有大家最擔心的「刺青會不會後悔?」這類的問題了。
受訪者02:Wednesday
如同多數人一樣,Wednesday開始刺青的動機是「為當下的人生留下紀念」。
「在第三個之後,紀念性已經降為刺青的附屬價值,因為我決定讓身體成為一張畫布,讓藝術作品遍佈的自由之地——我可以刺上自己的繪圖、也可以蒐集各刺青師或插畫家的風格作品,所以我更傾向用許多小圖慢慢連成大幅畫,人生那麼長,誰知道靈感會不會一直湧現到九十歲?
何況我想蒐集的畫也還有很多,可不能一次就把珍貴的皮膚給用完了吧?」
與多數人又不太一樣的是,我不追求「刺青被看到」這件事。身上有圖案並不能代表你特別酷,就像我的穿著風格一樣,每天細心裝扮也許不過是去上個班,追求造型的獨特性也不是為了搶甚麼鋒頭。只有打從心底喜歡的時候,這些在身上的藝術才能由內而外延伸出來,成為你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為現實生活解毒。


刺青藝術之美,來自於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感受。背後有許多不同的、或輕或重的故事和理由,唯一共同點是選擇了同一種方式呈現;除了身份、紀念,也可以是自身美感的表現。每個人都握有自己身體的自主權,身為新世代的人類,該抱持著開放的心胸,無論喜歡與否都該互相欣賞、尊重每個人的差異性,並了解差異即是世界美好之處。
延伸閱讀: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如何述說台灣電子音樂和派對文化?
人體畫布的漫長歷史,刺青歷史比想像中的更悠久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
AI智慧修圖,Adobe「攝影計畫」讓你分享質感好照片

你也喜歡攝影嗎?想讓手上的照片輕鬆升級,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Adobe的「攝影計畫」方案,這邊我們就分享幾個利用「攝影計畫」讓照片質感提升的小技巧!
想到創作就會想到Adobe,在Adobe全系列軟體中,Lightroom跟Photoshop是諸多專業攝影師與攝影愛好者必備的軟體。這幾年來,Adobe為它們導入AI科技,讓照片透過簡單步驟就能變得更有質感。
因應現在人手一機的全民攝影的風潮,Adobe特別針對拍照愛好者推出「攝影計畫」,新用戶首年每月方案優惠價不到300元,輕鬆讓你提升照片質感,晉升專業影像玩家。
想讓出遊的照片變得更好看嗎?想讓自己得照片與眾不同嗎?那你肯定不能錯過這篇文章,我們將介紹Lightroom跟Photoshop實用好上手的功能,簡單就能有更好的照片。
一鍵輕鬆編修,讓你幾個步驟就能創造出個人風格的Lightroom
Lightroom是一款深受專業攝影師與攝影愛好者喜愛的影像軟體,它一直以來都以快速地調整、輕鬆的大量管理照片聞名,也讓世界上諸多的攝影師得以創造出專屬自己的影像。如果我們只是平常出遊與享受生活美好的片刻,紀錄下這一切後,Lightroom會不會稍嫌大材小用呢?一點都不會!近期Lightroom也針對現在使用者喜愛的風格,推出各式各樣的預設集,也導入了AI智慧,能夠智慧辨識出主體,就算不是專業大師,只要輕鬆一鍵,就能透過Lightroom將生活日常修整出質感好照片。
首先先來介紹「自適應」這個預設集,它的原理是利用AI演算、辨識出特定主體,讓我們可以套用各式各樣的場景,讓整體照片快速變得好看。
「自適應」預設集裡面分成兩個,其中一個是『主體』。『自適應:主體』這個濾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辨識出主體後,針對主體的區域進行濾鏡的套用、快速修整。
這個功能非常推薦使用在人像的補光上,會有非常好的效果。在這裡我們分享修整的前後,透過『『自適應:主體』預設集的修整,可以看到人像的主體有更自然的打亮,如果你想製造出更多風格的話,除了主體亮度也能有其他變化。


而另外一個『自適應:天空』,顧名思義則是針對天空進行調整。它能辨識出天空的邊界,除了常見的夕陽與日出以外,還有顏色更強烈的調整,能讓照片變得更加吸引人目光。


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照片風格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但在Lightroom裡可輕鬆解決這樣的困擾,使用「圖庫」這個功能分頁下瀏覽、挑選管理照片時,就能用非常簡單的方式編修好手上的照片。
只要在「色調控制」裡面按下「自動」,再透過下面的細項調整曝光、清晰、鮮豔,不需要精密的熟悉每一個選項,幾秒鐘就能輕鬆得到好看的照片,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照片風格。


若想要有更強烈的個人風格的話,Lightroom裡面的「預設集」也非常值得推薦,Adobe針對常見的照片類型提供出許多預設集,讓使用者一鍵套用自己喜歡的風格,再經過微調,就能創作出類似底片拍出的風格照片。
這樣的風格照片涵蓋我們日常會遇到的各種類型,舉凡人像、旅遊、生活紀錄等等…若你是喜歡在IG分享生活或者撰寫部落格的人,這就是一個快速且簡單建立自己風格的方式。



自由創意翻玩,讓Photoshop的AI智慧替你輕鬆編修好照片
如果說Lightroom是Adobe設計給攝影愛好者來調整、管理大量照片的軟體,那具有強大、多元編修功能的Photoshop肯定更是影像愛好者的好幫手。
經過多年的演進,Photoshop如今也發展出獨具一格的AI智慧演算,像是天空取代、神經網路濾鏡、智慧感知,都是能快速上手,快速創意改造照片的必學功能。
以天空取代來說,我們只要在「編輯」中選擇「天空取代」,此時Photoshop會運算出天空的範圍,我們只要從內建的幾個天空圖片中選擇出自己想要的天空,就能輕鬆替換掉。
這個功能很適合用在多雲的天氣,可以讓風景的照片更豐富,甚至還可以根據挑選替換的天空,增添一些雲朵,讓每次出門的風景不受氣象影響,每張都好看。



神經網路濾鏡(Neural Filters)則是Photoshop的獨家功能,它運用了近期熱門的雲端演算技術,分析照片的組成,並將資料上傳到雲端後,再搭配本機電腦的處理運算效果。
神經網路濾鏡目前已有幾種不同的類型,在這裡我們特別推薦「智慧型肖像」與「皮膚平滑化」兩個濾鏡,兩者都能讓我們輕鬆讓人像類型的照片變得更好。
「智慧型肖像」可以在演算後讓我們針對表情、視線方向,甚至是外表年齡跟頭髮厚薄都做調整,是很實用的濾鏡。

「皮膚平滑化」則透過雲端的AI演算,能快速簡單的讓我們獲得自然的膚質。簡單就能有好氣色跟膚質,再也不需要花時間使用圖章工具。

出門在外,遇到人多的觀光勝地,或者是環境中的雜物一時沒注意的話,常常會有預期之外的物件入鏡,以前我們需要使用圖層跟修圖技巧,現在Photoshop的「智慧感知」功能,只要圈選覺得礙眼的雜物,在「編輯」內選擇「內容感知填色」,幾秒鐘的時間畫面雜物就能去除乾淨。


攝影愛好者必備Lightroom與Photoshop,AI科技讓你輕鬆增添照片質感
Adobe「攝影計畫」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編修照片,它包含了照片編修常用的應用程式:Lightroom、Lightroom Classic、Photoshop 電腦版本與iPad的版本。還包含了20GB的雲端空間,我們隨時都可以分享照片,也可以在不同裝置上同步照片來編修。
Lightroom與Photoshop經過長期的發展,具備許多完善的功能,現在更是導入了AI運算技術,大幅降低了使用難度,在這強調個人風格與影像品質的數位時代來說,不只是專業攝影師能使用,一般的IG分享、部落格撰文,都能提升自身經營的影像質感。
目前Adobe也針對「攝影計畫」服務推出限時八折的優惠,新用戶訂閱計劃,首年每月只要新台幣257元。簡單上手、輕鬆負擔,是時候讓「攝影計畫」輕鬆提升你的照片質感了!
Adobe「攝影計畫」:優惠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