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以影像呈現如此私密的真實人生。」

擁有雌雄莫辨外型的LP,種種的標籤在她的身上都只是無用的蜚語。如同她的音樂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一般,她的獨特形象更是鼓舞了許多為標籤所困惑、惶恐的人們。
LP(Laura Pergolizzi)是一位美國創作歌手,出生於1981年的紐約亨廷頓。中性的獨特外型、一頭招牌爆炸捲髮,讓許多人忍不住好奇:「LP究竟是男是女?」沒想到一旦開口歌唱,是極具爆發力的個性女聲。高音堅實嘹亮,中低音域略帶滄桑的煙腔,讓LP的歌唱如敘事般唱入人心,每到副歌的激昂旋律又直衝腦門。鮮明、簡單且極具特色的旋律,搭配略帶迷幻氛圍的民謠編曲,帶領聽眾進入LP的世界,開始無法停止的重複播放。
LP早在2001年便發行首張專輯《Heart-Shaped Scar》,以及2004年的第二張專輯《Suburban Sprawl & Alcohol》原以搖滾風格出道的她,雖然積極舉辦巡演,獨特的旋律及編曲手法也在許多樂評人之間獲得極高評價,她的作品卻始終無法為她打開知名度。
然而,LP的音樂理念並未因長期蟄伏而被她拋在腦後,反而是不斷地在她深愛的領域努力,不吝嗇地向世人分享她的才華。2007年起,LP開始為其他音樂人創作,Backstreet Boys〈Love Will Keep You Up All Night〉、Rihanna〈Cheers"Drink to That"〉和Christina Aguilera〈The Beautiful People〉都是出自LP之手的作品。多年來,LP在各種音樂風格之中摸索、學習,撰寫出無數經典歌曲,累積的作品也使得世人漸漸開始關注她的音樂創作才華。
2012年,LP終於睽違八年發行新創作單曲〈Into the Wild〉,經過多年歷練,從搖滾曲風改頭換面後的LP,終於打開了她的市場,讓人們聽見除了「創作人」之外,LP身為一位歌手的卓越表現和理念。
Into the wild. Oh, we're leaving leaving leaving.
MV裡兩個在公路上逃亡的女人,不禁令人想起女權議題的代表電影之一《末路狂花》,而LP本人的形象更可說是打破性別氣質屏障最鮮明的符號。影片最終,一隻從籠中釋放的鳥,有如沉寂多年終於被世人聽見的聲音,也象徵著性別框架的解放;〈Into the Wild〉不只是離開城市、走入荒野,更是拋開限制、解放真實的自我。

LP的第三張專輯《Forever for Now》於2014年發行,是確立「LP風格」的一張作品。除了〈Into the Wild〉,〈Tokyo Sunrise〉〈Levitator〉〈One Last Mistake〉⋯⋯等歌曲,每一首都令人驚艷。而她除了迷人嗓音外,技術高超的口哨聲更令人不可思議:「她究竟怎麼唱到那個高音的?」「從來沒聽過有人能吹出這麼好聽的口哨!」每一支LP的Youtube官方影片留言區,總不乏這些表達驚嘆的評論。
緊接著2016年7月,LP發行了最新專輯《DEATH VALLEY》,比起前作更加細膩動人,而對於第一首釋出影像的曲子〈Lost on You〉,LP是如此形容的:「This is my favorite video I’ve shot so far and it’s the closest I’ve ever come to having my memories and my real life represented cinematically.(這是目前我拍過最喜歡,也是最私密的影片。我第一次以影像呈現自己真實的回憶和人生經驗。)」
〈Lost on You〉這首歌曲講述的是LP對前女友的思慕之情,在MV中由名模Laura Hanson Sims,飾演對前女友的「記憶」,而這些記憶裡全是她遊走在城市之中,美麗又迷茫身影。然而於影片最終登場的另一位女孩Lauren Ruth Ward,不只在影片中,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LP的現任女友,同樣是一位正在努力耕耘音樂事業的歌手。兩人時常在Instagram上,和愛犬Orson一起分享女同志伴侶的家庭生活,讓許多人心生羨慕並且受到鼓勵。
「她看起來非常脆弱,歌聲卻是如此堅強。」
一位樂迷聽完LP翻唱的〈Halo〉,留下這樣的評論。這也是許多人第一次聽見LP的歌聲就被深深吸引的原因。在這個由標籤堆疊而成的社會,每個人總下意識地循著某種套路來獲取安穩,無論是表現性別氣質、營造個人形象、選擇處世方式,好像總得妥協什麼,才能換取他人正眼的看待。然而LP的出現,她在瘦削的身軀披上西裝外套,頂著一頭如吉他大師Slash的凌亂捲髮,在網民們為了她究竟是男、女孩是跨性別而爭執不休時,她從未否認自己的女性性別,也從未定義自己身上穿著的是「男裝」,又有誰說西裝不能是「女裝」?種種的標籤在LP的身上都只是無用的蜚語,如同她的音樂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她的獨特形象更是鼓舞了許多為標籤所困惑、惶恐的人們。
可惜的是在台灣,LP目前所有作品中,只有2012年的現場演出《Into the Wild: Live at Eastwest Studios》和第三張專輯《Forever For Now》這兩張作品有代理發行,至今也都已絕版。想摸到實體專輯,除非是透過Amazon購買進口版本。或在iTunes、Spotify等音樂平台上購買聆聽。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之瑜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