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中商圈有很多傳統的台灣美食,其中最具代表的冰品一定是「豐仁冰」,如其店名,它就位於台中一中的校門口,不過除了就讀一中的學生之外,更是觀光客和老台中人經常光顧的地方,許多人都從小吃到大,從民國35年就開業到現在,儘管已經傳承了3代,還是堅持只賣一種口味。那麼,豐仁冰的「豐仁」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追溯到第一代時的故事了:
文字整理:蔡曉萱
台語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意思是以台灣的地理位置來說,賣冰確實可能成為比醫生更賺錢的行業,現在的製冰技術是在日治時期才逐漸完善,在當時的台中,就誕生了這麼一間標誌性的老冰店——「一中豐仁冰」。
人們給了它一個封號叫做「瘋人冰」
台中一中商圈有很多傳統的台灣美食,其中最具代表的冰品一定是「豐仁冰」,如其店名,它就位於台中一中的校門口,不過除了就讀一中的學生之外,更是觀光客和老台中人經常光顧的地方,許多人都從小吃到大,從民國35年就開業到現在,儘管已經傳承了3代,還是堅持只賣一種口味。
那麼,豐仁冰的「豐仁」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追溯到第一代時的故事了,豐仁冰並不是賣冰起家,創始人陳德旺做的是木桶生意,是到1946年才轉行,把原本販售的木桶拿來做紅茶冰,再加上一球「吧噗冰淇淋」,並且在台中一中附近的台中市長公館榕樹下擺攤。
當時木桶紅茶冰的銷量很好,儘管經歷的1949舊台幣換新台幣的浪潮依舊不敗,到了1950年,因為台中的紅茶冰已經太過盛行,競爭激烈,因此陳德旺也著手進行改良,最後發展出鳳梨冰加上冰淇淋跟蜜花豆的組合,就是今日豐仁冰雛型,而後因為鳳梨容易受到產季限制,因此改良為酸梅冰,即是今天可以吃到的經典豐仁冰。
從紅茶、鳳梨到酸梅冰,一直都吸引許多人光顧,更是全年無休、不分季節販售,即使在寒冷的天氣都有人要吃冰,因此人們給了這款冰品一個封號叫做「瘋人冰」,但因為「瘋人」不好聽,老闆就取諧音把店名改作「豐仁冰」。

老顧客都有自己的最佳吃法
我在台中以外的城市未曾見過豐仁冰這樣的搭配,它就像是傳統冰果室裡賣的三種冰,只是用料是由酸梅冰、蜜漬大紅豆和兩球牛奶冰淇淋組合而成,三者缺一都不可。
這碗冰緊緊抓著時代的發展,自從製作的果醬和有味刨冰的技術一引進台灣,便開始全面使用自製的醬料和刨冰,其中的牛奶冰淇淋也是仰賴現代化的冷凍技術因運而生,基底的酸梅冰酸但不苦膩,混著甜的蜜花豆是絕配,而冰淇淋則是重在添加香氣。
每個老顧客都有自己吃豐仁冰的最佳方式,也許把所有用料都分開來吃,也可以先吃冰淇淋,把酸梅冰放融了再當酸梅湯喝掉,或是把全部的料都攪拌均勻了再一起吃。
70年來,堅持只做一種口味
如今冰品在台灣的競爭是如此激烈,店家紛紛都得使出看家本領和創意來吸引人潮的注意,但是一中豐仁冰開業70年來從來沒變過,就只賣一種口味,這樣的堅持都只是因為創始人一直以來的信念和目標。
創始人陳德旺爺爺經常告訴後代:「東西不要賣太雜、太多,專精最重要,太多種類將無法兼顧,如果認真做某一件事,可以把品質跟口味做到最好。」這樣的冰品哲學好似也可以應用在面對人生的路上,再輔以李國修曾說的:「一輩子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這輩子就圓滿了。」人生在世,只要堅持自己,並吸引擁有相同喜好的人,那就值得了。
參考資料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原本想要稱讚妳金水:迎來最熱的夏天,日本便利商店也賣「結冰水」?
- 楊桃冰老店、金桔檸檬加彈珠汽水:在老高雄尋找最合味的3家古早「涼欸」
- 螞蟻請集合|不止吃冰,這裡還是冷熱皆宜的甜點天國:4家一年四季都能去的冰店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