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和多位專業廚師們一起吃火鍋,大家都很徹底地撈除浮在湯面上的浮沫,讓鍋中隨時保持乾淨的狀態。對專業廚師來說,他們已經養成撈除浮沫的習慣,甚至算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的動作。那麼,浮沫到底是什麼呢?真的非撈掉不可嗎?
文字:川崎寬也|譯者:康逸嵐
我曾經和多位專業廚師們一起吃火鍋,大家都很徹底地撈除浮在湯面上的浮沫,讓鍋中隨時保持乾淨的狀態。對專業廚師來說,他們已經養成撈除浮沫的習慣,甚至算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的動作!那麼,浮沫到底是什麼呢?真的是非常不好的東西嗎?
比方說,雞肉烤好直接吃的話並不會感覺到浮沫。假設有大量浮沫留在肉裡面的話,烤雞就會充滿浮沫的味道而變得不好吃了。茄子的浮沫很多,所以切開之後必須泡在水裡面去除浮沫。那麼,為什麼整個下去烤的烤茄子不會感覺到有浮沫的味道呢?
其實浮沫有幾種不同的種類,大致上可以分成動物性浮沫和植物性浮沫。讓我們試著統整一下有哪些東西。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動物性浮沫
動物性浮沫是指動物的肌肉和骨頭在以水加熱之際,溶出的蛋白質被脂質包圍之後,浮上來的東西。相信大家已從過往經驗得知,加熱溫度較低,或是烹煮時沒有產生對流的時候,比較不容易產生浮沫。因為這類蛋白質裡面含有血液中富含鐵質的血紅素,以及肌肉中的肌紅素,所以加熱之後會逐漸從茶色轉變為灰色。
牲畜等肉類高湯散發出的美味,就是來自梅納反應的焦香味和脂質氧化物的味道。然而,浮到表面的脂質會持續氧化,久了便會散發出類似血腥的味道。這是因為血紅素和肌紅素中含有的鐵離子在強大的氧化力作用下,讓脂質氧化過度進行,反而產生「臭味」。若不撈除浮沫,據說只要同時放入香料植物和洋蔥一同加熱就不容易感覺到臭味,這就是透過香料植物和洋蔥的香氣遮蔽臭味的效果。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動物性的浮沫想成是在水中加熱後,從肌肉和血液滲透出含有鐵離子的蛋白質,被脂質包覆之後,透過烹煮的對流浮上來,在水面形成脂質過度氧化後的複合體。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植物性浮沫
植物性浮沫則是植物含有的多酚和鈣質、鎂等苦味和澀味的成分。由於這些原本都是植物用來保護自身的成分,如外皮等暴露在外面的部位,含量就會比較高。
植物的浮沫以水溶性物質居多,它的細胞壁一旦遭到破壞,光是碰觸到水就會溶出。菠菜含有的草酸具有苦味和澀味,稍微汆燙一下然後泡在冷水中,某種程度上就能去除這些味道。但因為它的味道成分也是水溶性的,所以若為了去除苦味而過度汆燙,那麼其他流入水中的美味成分也會流失,必須要多加注意。
茄子白色的部位也含有多酚,切斷面與空氣接觸後,就會透過氧化酶這種酵素,產生名為酵素性褐變的反應,進而變成咖啡色。但若泡在水中,換句話說若沒有讓它接觸到空氣,就不會發生酵素性褐變而變黑
因此,切開的茄子泡在水裡並不是為了讓浮沫的成分溶到水中,只不過是為了不要讓切面碰觸到空氣而已。但若是烤茄子這樣整個加熱的話,因為酵素沒有作用,所以不會變色。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紅豆的浮沫成分則是單寧和皂素。燉煮紅豆時會透過換水動作來去除單寧和皂素,紅豆的色素中,紅色系的花色素苷是水溶性的,也會在換水的同時溶到水中。
不過,紫色系的色素已於2018年證實是兒茶素的一種,由於是脂溶性的 ,所以不會溶到水中。但在搗碎紅豆做成內餡使用時,皮裡面含有的兒茶素就會溶出成為內餡的脂質,轉變成常見的內餡顏色。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日本料理為什麼好吃?從食材到廚房,176個有趣的美味科學Q&A》,創意市集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一流料理人不說,但都默默在做的調理祕訣:炸豬排用豬油來炸會更美味!?所謂的「和牛香氣」是指什麼?食材只要「熟成」就會變得更好吃嗎?關東、關西,麵的湯頭與口味究竟差在哪裡?
專業料理人的做菜要訣,原理與美味的關鍵探索。作者老家為明治20年創業的西洋料亭「西洋亭」,曾任職於日本「味之素」株式會社,做烹調研究,本書為作者向前輩的專業致敬,集結精華之著作,探究菜餚好吃的由來,以及追求極致的科學觀點。
令人食指大動的料理好「科學」,解決食材「味道」與「香氣」的各種實作問題。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古家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