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日劇《HERO》迷人的本質:檢察官久利生公平,永遠住在木村拓哉身體裡

HERO

日劇《HERO》迷人的本質:檢察官久利生公平,永遠住在木村拓哉身體裡

Photo Credit:富士電視台,來源:Amazon

無論你點了什麼菜單,永遠都會說「有喔」(あるよ)的酒保,可能是最能代表《HERO》無厘頭精神的象徵。純粹的喜劇角色對立志做喜劇的《HERO》而言十分重要——《HERO》不想跟觀眾玩認真的推理遊戲,它只想讓觀眾喜愛這些逗趣的角色。東京地檢城西分部辦公室中央的大桌,幾乎就是《六人行》裡的咖啡店沙發:


《HERO》有什麼特別之處?這答案似乎很明確,它有木村拓哉,有松隆子,這是他們第三次螢幕配對。他倆在《長假》擦肩而過;他倆在《戀愛世代》裡玩感情捉迷藏;四年後再次攜手,當然已經是收視保證。但是,《HERO》不只有觀眾喜愛的大明星,它有更多新鮮的元素與嘗試……我們要談談《HERO》迷人的本質。

《HERO》在還不叫《HERO》前,就已經決定是一部木村拓哉作品。木村拓哉的許多作品都是「為木村量身打造」,也就是說,這些作品在撰寫劇本之前,編劇腦中浮現的男主角形象就已經是木村拓哉。除了像井上由美子這樣持續刻意顛覆木村形象的編劇以外,其他大部分與木村合作的編劇,都是一邊想像著木村本人會在這個場景說什麼話、做什麼動作,一邊寫下劇本。

而編劇在編寫《HERO》劇本時,便被交待了這樣的準則:「這是一部會有許多刑案謎題的推理劇……但是,重點是木村拓哉與他的檢察官同事們。」變成檢察官的木村拓哉會是什麼樣子?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有一個更好的問題:檢察官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

「英雄化」檢察官系統的日劇作品

立法、司法、執法,這圍繞著法律的三種公權力裡,執法者是影視作品裡的常客,特別是在日本影視圈。從七零年代的《向太陽怒吼》(太陽にほえろ!)、八零年代的《西部警察》、到九零年代的《大搜查線》等等,刑事劇類型在日本衍生出各式各樣的變形,反應著社會風氣或警方執法風格的變遷。

但是,司法界感覺就比較門可羅雀一點。六零年代由高木彬光原著改編的《檢事霧島三郎》是成功的例子,被改編為日劇與電影版本;另一部較出名的作品也來自六零年代,是富士台在1961年推出、由宇津井健主演的日劇《檢事》,播映長達兩年。

1629946580_hero2021-08-26-115604.png

Photo Credit:富士電視台,來源:Amazon

2014版的《HERO》

大概就這樣了,你會在許多日本影視作品裡看到檢察官的角色,但他們經常只是配角,而且常常是來阻礙我們熱血戰警的礙事角色,通常象徵著司法的官僚主義或精英主義,只是坐在辦公室或是法庭上出一張嘴,而常常對跑遍市井查案的刑警們冷嘲熱諷。

《檢事》算是少數「英雄化」檢察官系統的日劇作品,它描寫檢察官與事務官的團隊,各司其職地搜索各種事證,摸索整個案情的真正面貌。

同為富士台的作品,《檢事》的編劇是知名的猪俣勝人,而他給予《HERO》這個新世代企劃大量的建議,使得《HERO》成為了新世代的《檢事》,它的角色架構像《檢事》,它幾乎是《檢事》的精神續集……但是,《HERO》與《檢事》差了四十年,而且《HERO》是一部木村拓哉作品,因此,《HERO》仍然跟《檢事》很不一樣。

《HERO》有何特別?

最不一樣之處有兩個,除了木村拓哉這個元素之外,另一個是《HERO》更接近喜劇作品,它添加了大量的無厘頭喜劇元素,在這個理應嚴肅的司法戲裡,插進了大量宛如從情境喜劇裡走出的怪怪角色。

前一年在怪怪劇《TRICK》大放異彩的阿部寬,繼續演起與帥氣外表截然不同的小家子氣自戀檢察官;氣質高雅的大塚寧寧,延續上一檔《新聞最前線》的角色性格,繼續演起外表端莊但其實毒舌又搞不倫的雙面角色;活力滿滿的八嶋智人演起熱愛八卦的碎嘴角色毫無難處……你在《檢事》裡找不到太多這種怪咖,因為,二十一世紀觀眾才會喜歡這些怪咖相乘的無厘頭笑點。

無論你點了什麼菜單,永遠都會說「有喔」(あるよ)的酒保,可能是最能代表《HERO》無厘頭精神的象徵。甚至到了2003年木村主演的《GOOD LUCK!》裡,木村的公寓鄰居也有一位這麼無厘頭的天真美女,始終把主角新海元的名字叫成「小翔」。

為什麼酒保要一直說「有喔」?為什麼鄰居一直叫木村「小翔」?他們的存在與劇情未必有太多關聯,而是純粹的喜劇角色。這對立志做喜劇的《HERO》而言十分重要——《HERO》不想跟觀眾玩認真的推理遊戲,它只想讓觀眾喜愛這些逗趣的角色。東京地檢城西分部辦公室中央的大桌,幾乎就是《六人行》裡的咖啡店沙發。

640.jpg

Photo Credit:東寶映畫,來源:映畫.com

這是福田靖的功勞,不知道是富士台的指示,或是他個人的喜好,《HERO》一開始就以情境喜劇的命題來製作劇本,它擁有形形色色的奇妙怪異角色,故事的重點是這些角色間的詼諧日常。

而正如情境喜劇長命的傳統,只要你塑造好觀眾喜愛的角色,基本上你可以透過這個架構搬演上百集的內容:《HERO》是可以製作成五季十季的超長篇肥皂喜劇的,它並沒有一脈相乘的主線劇情,東京地檢城西分部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永遠有奇妙的新案子交到久利生公平等檢察官手上,他可以在這個永劫回歸裡不斷地活下去。

這是《HERO》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情境劇形式,令觀眾從任何一集看起都很輕鬆;而這齣劇成功地塑造了木村與松之外的其他配角,讓只有他們出現的片段也很有趣。而全劇整體的氛圍,大多時候都瀰漫著輕快的節奏,俊男美女的無厘頭喜劇充滿歡樂,讓有著週一憂鬱症候群的上班族們,下班後可以用《HERO》好好療癒身心。

但是,為什麼《HERO》要製作成喜劇風格呢?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一部嚴肅的檢察官劇。

「反刑偵劇」風格的刑偵劇

檢察官不需要抓犯人,不需要冒險犯難勇破賊窟。執法者會去抓犯人,而檢察官也不需要荷槍實彈。他們的工作,是確認嫌疑犯的行為是否足以提起公訴。在一般的刑偵劇裡,壞蛋就是壞蛋,他們的壞毋庸置疑,刑警主角的任務是如何逮捕/殲滅他們,而他們會設下千險萬難來阻礙主角。

但是檢察官雖然不用以身涉險,但他們要進行的是思考與邏輯的冒險:眼見是否為真?跟蹤女大學生的怪傢伙,就是殺害女學生的兇手嗎?議員收賄的案件比內褲小偷的案件更重要嗎?

抓到犯人不是正義的終點,而檢察官是警察身後的正義防線,他們要確定眼前的犯人與罪證,是法律真正要制裁的對象,而不是因為刻板印象或偏見,而未審先判這些「看起來就是犯人」的傢伙。

為此,木村拓哉飾演的檢察官久利生公平,比警察更勤勞,要親身上山下海找尋線索,只為確認清白或有罪。檢察官主管卻認為久利生這是在做白工,把警察的工作搶來做,他狠狠地冷言諷刺了久利生:

「每天檢察事務官都會把這張桌子擦~~得這麼乾淨,可是如果你說不是自己擦的話就不舒服,非得自己這樣很~~努力地重擦一遍,這樣是不是很沒禮貌啊!」

在一般的「嚴肅」律政劇裡,也許會讓這個橋段特別突顯長官的官僚主義習性。但在《HERO》裡,久利生卻回覆:「原來事務官會幫你擦桌子啊……」、「好髒啊」。明顯沒在聽訓的無厘頭回覆,讓這些官僚主義作祟的台詞,瞬間變成了耍笨與黜臭的搞笑段子。

但是用搞笑包裝的《HERO》,卻透過案件挑戰觀眾的盲點。每一樁《HERO》出現的刑案,未必是布局縝密的高超邪惡陰謀。但這些在一般刑偵劇裡看來「想當然耳」的案件,卻往往在《HERO》裡有出人意表的發展。

久利生看似徒勞無功的查案,事實上是在挖掘迷思與偏見背後的真實。久利生公平是一個以喜劇形象包裝的超完美檢察官榜樣,在他的眼中,犯罪沒有大案小案的分別,不受貧賤富貴的影響。法律面前,人人一律平等,而他選擇以看來最風趣幽默的方式,告訴觀眾這個他們其實並非能夠接受的答案。

《HERO》成為了一部「反刑偵劇」風格的刑偵劇,它仍然有推理,有緝凶,但它的本質是在宣揚一般觀眾未必認同的法律真理,而非貫徹觀眾喜愛並習以為常的「除惡務盡」概念。如果我們不能罪證確鑿地鎖定真正的惡,那麼除惡務盡就反而製造了最不可原諒的傷害,讓公權力淪為私法正義的兇器。

真實世界的犯人,不會像刑偵劇裡的壞蛋,被捕後就乖乖一五一十地自白罪行。而看似胡鬧荒唐的《HERO》,卻真實地捕捉了司法系統的弊病:當檢察官沒有守好正義的最後一條防線責任,司法系統反倒成了最大的法律漏洞。

令觀眾瞬間雞皮疙瘩的拍攝手法

《HERO》的成功之二,是來自滿滿戲劇效果的導演手法。以鈴木雅之為首的四位導演,因為《HERO》而得到了當年日劇學院賞的導演獎,這是當年未卜就能先知的結果。因為鈴木雅之使用了極其浮誇的拍攝技巧,讓這部作品看來例如大量的特寫畫面,讓角色正對著鏡頭念台詞;或是同時以三台攝影機拍攝同一角色,然後不斷切換攝影機鏡頭……並同時Zoom in拍攝。

這些技巧讓《HERO》的畫面幾乎隨時充滿動態,而在劇情關鍵點,導演還會順勢插入服部隆之煽情又高昂的配樂……這些會令觀眾瞬間雞皮疙瘩的手法,讓《HERO》看起來就像一部歌頌英雄的史詩。

但鈴木導演真正的長處,是其他導演避之唯恐不及的「群戲」。《HERO》有著情境喜劇的結構,因此每個角色各有各的喜劇表演形式,而要拍攝這些複雜角色聚在一起的橋段,是十分複雜的。但是鈴木雅之在讀劇本時,腦中就同時浮現所有角色的對話情景。他喜歡讓不同角色各說各話,在不同台詞間串連出一個共同的情境氛圍。即便是那些沒有台詞的角色,鈴木導演也會給予個別的指示:

當第一集案件落幕後,所有檢察官與事務官紛紛下班,而他們路過站立不動的松隆子時,阿部寬給了她一個敷衍的拍肩;勝村政信對她欲言又止;八嶋智人熱情地對她出聲致意;而小日向文世拍了她右肩之後卻繞道左側看了她一眼……這些不同的動作提示著不同角色的個性,甚至是他們與松隆子角色之間的不同關係。

而鈴木雅之的安排,讓這場沒有對話的簡單道別戲變得豐富起來……這是曾拍過《奇蹟餐廳》(王様のレストラン)與《庶務二課》等等經典群像劇的鈴木雅之功力。

延伸閱讀:《庶務二課》25週年紀念:她們不只是OL,更是1998年日本的「復仇者聯盟」

當然,日後鈴木執導同為群像劇的2019年日劇《X光室的奇蹟》,會被說看起來影像風格根本是《HERO》的山寨版……這是非戰之罪,因為這就是鈴木擅長與喜愛的風格。如同《HERO》裡一字站開的檢調群雄鏡頭,那其實是借鏡自鈴木執導的《庶務二課》……站在C位鶴立雞群的江角真紀子,現在換成了木村拓哉。

木村專屬的「久利生公平」形象

但《HERO》真正成功的元素,跟它能順利誕生的原因一樣,都是木村拓哉。這是一部以木村拓哉為中心的作品,沒有他就不可能會有《HERO》。2001年《HERO》大紅之後,亞洲圈紛紛向富士台遞出橄欖枝,希望能推出各國在地的《HERO》翻拍版本。

但是,無論是韓國或是香港的《HERO》,裡頭那位久利生公平都不可能會是木村拓哉,而富士台劇組以「久利生只能由木村拓哉飾演」的理由通通回絕了。

這是事實,任何其他演員來主演《HERO》,都無法重現本劇原本的風味,因為這是福田靖為木村特別設計的角色。他甚至保留了部份劇本空間,讓木村拓哉與松隆子在對戲時自由臨場發揮。而為了呈現久利生極度真誠的性格,他對人說話時是會直直注視對方雙眼的。

對一般演員而言,很難持續在與人對戲時盯著對方或直盯著鏡頭。但當鈴木導演與木村拓哉溝通過後,木村訓練自己能對著鏡頭兩眼不動地說出大篇台詞——甚至在某些慢速zoom in的特寫鏡頭裡,你能看到木村毫不眨眼地對著鏡頭侃侃而談,那不只是在對觀眾放電,那同時也是在呈現久利生內心毫不動搖的某種堅持。

鈴木雅之導演這樣說過木村拓哉:「我跟木村君的交情很長,他對於演員這份工作的堅持從未動搖,從以前到現在,他塑造角色的方式、與表演中獲得樂趣的方式從來沒有改變,所以他才能持續演出久利生這個角色。」

而曾經與木村合作電影《無限住人》的三池崇史導演也說過,「木村拓哉24小時都在飾演『木村拓哉』這個角色……很難分辨下戲後的他,或是正在演出的他之間有什麼差別……感覺不出現在的他,是不是切換成on或是off的狀態。」

也就是說,在木村拓哉持續不斷演出的數十年來,久利生公平這個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持續地活在他的體內。有太多專屬於久利生的小動作,是出自於木村拓哉本人的發想,而他好好地用腦袋與身體記住了這些也許很少觀眾會發現的細節:除了剛剛提到的久利生會盯著人說話之外,久利生聽人說話時,時常會微張嘴巴,顯出一副認真聆聽的專心模樣;或是走路時全身放鬆,連雙腳都略呈外八,呈現出一種散漫傻氣的姿態。觀眾都看到了這些細節,但這些細節只在潛意識裡發酵……組合出一個木村專屬的久利生公平形象。

不是因為沒有人能取代木村拓哉,而是久利生公平是他與編劇、導演、甚至梳化、服裝等等《HERO》劇組人員一起創造出來的角色。換掉鈴木雅之、福田靖或是木村拓哉,《HERO》都不再完整。

阿部寬可以從這個系列裡消失、北川景子可以取代松隆子,這些更動當然都很可惜,但並不會對《HERO》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它一樣充滿無厘頭喜感、一樣充滿歌頌英雄的浪漫氣氛、一樣會很有情境喜劇的風格……《HERO》幕前是一齣群像劇,而它的幕後,同樣是一個多人陣容,缺一不可。

所以我們會不會再次看到《HERO》的續作?當然很有可能。福田靖還在編劇、鈴木雅之今年還是富士台月9檔的導演、而木村拓哉仍然在線。《HERO》的情境劇設定,允許這個組合無止盡地發揮創意——久利生與雨宮的關係甚至可以永遠曖昧不明下去。久利生永遠活在木村拓哉身上,也許哪一天,這位堅持正義的檢察官,又會再次在螢幕上復活。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古家萱

 

 

 

龍貓大王通信 avatar

龍貓大王通信

龍貓大王報導你從未在意(但很有趣)的小新聞、 報導已經過時(但很有趣)的昔日事物、 報導失敗的、被嘲笑的、瘋狂的、奇怪的人們。 報導日本偶像、好萊塢動作、飛車與劫盜電影、70~90年代物

更多此作者文章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