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編劇井上由美子的堅持,讓《GOOD LUCK!》開場的木村拓哉看來更討厭了——但卻更能彰顯木村身上的「野生氣質」。以專業機師的角度,主角新海元可能非常不專業,他會用機內廣播,向機內乘客表達內心情緒;他會放下副機長的工作,衝出駕駛室向客人說教;他在沙灘快樂地做日光浴,完全忘記自己的工作要遲到了,然後打赤膊地在夏威夷街道上狂奔:
20年前的2003年一開始,日本電視圈就洋溢著一片興奮之情:收視率女王松嶋菜菜子與風華正茂的福山雅治,在富士電視台推出了《美女或野獸》;過了一個多禮拜,TBS台最重要的日劇時段,週日晚九點的「日曜劇場」,推出了電視圈王子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GOOD LUCK!》。
在戲劇收視率上比拼歷史悠久的兩大電視台,讓兩大收視率巨星同檔近身交戰,當然是刺激可期。而讓我們先忘記收視率誰高誰低,從一個小地方來看看《GOOD LUCK!》的魅力:
日本航空業界的求職潮
《美女或野獸》的主角是新聞節目製作人,而《GOOD LUCK!》木村拓哉飾演的主角是民航機機長。而在這兩部作品下檔之後,日本航空業界湧現了一片求職潮。許多甫踏進社會的年輕人,不但想要擠進贊助本劇製作的全日本航空(ANA),也踴躍參加其他家航空公司的徵才活動。

1986年湯姆克魯斯的電影《捍衛戰士》上映後,掀起了一片從軍潮,人人都想成為跟湯姆一樣的空中飛官,而十數年後的《GOOD LUCK!》,再次打造了讓年輕人嚮往的航空夢想……很可惜,《美女或野獸》並沒有在就業市場上活絡電視台的就業比率。
毋庸置疑,《GOOD LUCK!》的收視率當然比《美女或野獸》更高,它受到歡迎的程度是難以想像的,它的最高收視率高達37.6%,是木村拓哉繼三年前在TBS台主演《美麗人生》後第二高收視率的作品,名列日劇史上收視率第十名,此後長達八年,沒有日劇的收視率超越它。
延伸閱讀:「我要成為你的無障礙空間。」扭轉刻板印象,收視遠超過《長假》的經典日劇——《美麗人生》
職人劇總有一位「隱藏主角」
直到2011年,松嶋菜菜子的《家政婦女王》才以40%的收視率超過《GOOD LUCK!》。這也許算是一次松嶋的完美復仇,但是,《GOOD LUCK!》的影響至今仍然深遠。
不管是以電視節目製作為主題的《美女或野獸》,或是航空公司為主題的《GOOD LUCK!》,這兩部作品都可以算作「職人劇」的範疇。對觀眾而言,職人劇有著獨特的趣味:除了這些光鮮亮麗的大明星之外,每部職人劇都有一位觀眾陌生的「隱藏主角」,也就是這部職人劇要揭露的職業內幕。
我們單純以木村前幾年的職人劇而言,2000年的《美麗人生》裡他飾演美髮師,但這部作品裡其實沒有太多美髮行業的日常細節,髮型設計師木村事實上更像是「設計師」,他需要的是創意而非手工技巧。
而2001年的《HERO》裡,雖然木村飾演的是一般人更陌生的檢察官,但司法圈與一般觀眾原本就有距離。《HERO》確實為觀眾開展了檢察官世界的細節與邏輯,滿足了觀眾的求知慾,但是,單就「想了解檢察官與警察有什麼不同」,而觀看《HERO》的觀眾,相信是少之又少。

可是《GOOD LUCK!》不一樣,它介紹給觀眾的,是大眾最陌生、卻又最熟悉的公眾交通系統之一。許多觀眾都搭乘過客機,體驗過班機旅程,但大多數人面對的只是空姐與機上服務。而要讓一台大型客機離地高飛,它需要的不只是空姐,還有坐在班機最前頭的機長、與負責維修等等的地勤人員等等。
這是一個巨大且分工精細的團隊,他們讓班機起飛、處理你在空中旅途裡任何突發狀況、並且帶你安穩落地。這與美髮師或是檢察官等少人數進行工作的業態不同,因此,要讓這個團隊運營順暢,「互相合作」、「工作態度」、「專業」等等元素自然是《GOOD LUCK!》劇情的重點。
前所未有的「日式航空劇」
以往的日式航空劇並非沒有這些元素,1974年田宮二郎主演的《白色跑道》(白い滑走路)就是傑作之一,但是,大多航空劇多半只是將航空業做為背景,然後將空姐與機長的戀愛或其他情感關係做為主題——例如1989年《胸中悸動》(この胸のときめきを)或2006年觀月亞里沙主演的《空姐真命苦》的空姐情緣,以及1994年《翼》(つばさ)的兄弟情。或是以年輕從業人員的成長歷程為主,拍成一部成長劇——例如1978年的《空中的七種戀之色》(空は七つの恋の色)等等。
而《GOOD LUCK!》什麼都有,它讓航空劇不只是機長與空姐勾勾纏的愛情作品,它甚至讓女主角柴崎幸飾演一位並非空姐的地勤整備員。而老資歷空姐黑木瞳,在劇中與資深機長堤真一曾經是一對。從這種角色關係裡,看得出編劇井上由美子想要強調「機長—空姐—地勤」的合作關係。
另一方面,《GOOD LUCK!》也是主角的成長劇,木村飾演一位桀驁不遜的年輕副機長,他的資歷也許尚淺,但絕對有老鳥才有的固執堅持,這讓他與跟自己風格截然不同的嚴肅機長屢屢發生衝突……想當然耳,最終木村拓哉也慢慢變得圓融成熟了。
觀眾就是要看這一味,木村拓哉在絕大多數的作品裡,都要經歷這樣明顯確實的成長曲線。他登場時首先必須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傢伙,然後經歷工作/戀愛/爭執等等過程後,變成令人喜愛的王子。但是,編劇井上由美子卻未必滿足於這樣的既成公式。做為電視台年度大戲的編劇,井上自然不可能大破大立——事實上她在《GOOD LUCK!》之前與木村拓哉合作的《快遞高手》,就大膽地想讓木村擺脫戀愛王子的形象,而那次的嘗試,以收視率慘敗告終。
延伸閱讀:木村拓哉的演技起點:被電視台封印長達20多年的異色日劇——《快遞高手》
登場時必須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傢伙?
《快遞高手》是井上與木村第一次合作,第二次合作是1998年的《織田信長 取得天下的笨蛋》,而第二次合作的結果也同樣不盡人意。這部信長作品單單只注目在信長的青年時期,以他除掉弟弟織田信行為終,壓根沒有提到觀眾最愛看、也是織田信長真正在天下一鳴驚人的桶狹間決戰,可以說是一部徹底的「前傳」作品,而觀眾會為此感到不滿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這卻可能是井上期望的結果——她關心的是木村桀驁不遜的那一面,這正與信長還被稱為笨蛋的年輕時期氣質相符。
井上由美子的堅持,讓《GOOD LUCK!》開場的木村看來更討厭了——但卻更能彰顯木村身上的「野生氣質」。以專業機師的角度,我們《GOOD LUCK!》的主角新海元可能非常不專業,他會用機內廣播,向機內乘客表達內心情緒;他會放下副機長的工作,衝出駕駛室向客人說教;他在沙灘快樂地做日光浴,完全忘記自己的工作要遲到了,然後打赤膊地在夏威夷街道上狂奔——這一幕是否讓你想起了《快遞高手》?
新海幾乎與所有角色都起衝突,空姐說他不成熟、整備員說他不夠專業、老機長嫌他太嫩,但觀眾就是要看這樣的木村。在井上筆下,木村就像一個有成長中止的孩子,他有活力與衝勁,但是他並不完全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導致他總是跌跌撞撞……但是他永遠總會再一次爬起來,他的天真似乎讓他永遠不懂放棄。
而這種衝撞造成了雙面的影響,你會發現木村常常會說些淺白的大道理,讓其他更世故的角色彷彿想起了初心——例如堤真一的角色,就被描述年輕時與不成熟的新海元很像;而木村的角色也往往在這些挫折裡,學習到成人世界的邏輯。
對觀眾而言,他們在觀賞大部分木村作品時可能都會露出「姨母笑」,那是一種看著「笨拙我家兒子慢慢長大」的歷程。
但與此同時,木村拓哉的外型卻是流暢帥氣的,特別在《GOOD LUCK!》裡,木村當時更是正值顏值頂峰,他穿著一身駝色皮大衣,戴著大大的飛行員墨鏡,帥氣程度幾乎堪稱日本版的《捍衛戰士》湯姆克魯斯——別忘了他還開著一台七零年代的火紅TOYOTA LAND CRUISER,副機長開得起這麼名貴的古董車嗎?不重要,這台車也是木村野性氣質的一部分。
對木村而言意義重大的作品
《GOOD LUCK!》是各種意義上的眾星雲集,黑木瞳、堤真一、內田理名、竹中直人、岩城滉一、碇矢長介等等配角,可以說是當時老中青三代演員的大集結——連飾演木村弟弟的中尾明慶,星運也由此快速走紅。
但《GOOD LUCK!》的幕後也一樣亮眼,陣容包括土井裕泰、與乃至數十年後成為TBS台王牌導演的福澤克雄兩位導演,以及新生代的製作人植田博樹等等,這些TBS台的製作班底,這二十多年來成功地繼續穩固TBS台號稱戲劇王國的美名。
井上由美子劍走偏鋒風格的改造木村拓哉野心,到了二十一世紀逐漸收斂,《GOOD LUCK!》自然比不上《快遞高手》那麼偏激,但這並不代表木村拓哉本人也趨於保守。《GOOD LUCK!》對他而言當然是意義重大的作品,不只是因為收視率節節攀升,而且,他的次女Kōki也在《GOOD LUCK!》播映過程中出生。根據《週刊文春》表示,木村在最後一集裡的全機廣播台詞:
「現在,地面上……全球的狀況都有點風風雨雨……但我跟各位一樣期望,不久之後,一定會雨過天晴的!」
據說這是木村本人臨場的脫稿反應——很明顯地,因為前一句台詞已經感謝完機內乘客今日的搭乘,後面這段話完全是多加上去的。原因是木村意識到當時伊拉克戰爭開打(2003年3月),有感而發因此脫口而出的。
對一部不帶政治意圖的日劇而言,甚至是對一位傑尼斯偶像演員而言,口出如此政治意味濃厚的發言,是很罕見的。反過來,如果文春的說法為真,那麼也再次證實,木村拓哉持續想要擺脫「演什麼都像木村拓哉」這個框架的決心。
木村期望的轉型,是一場漫長的夢想,但對觀眾而言,也許他只要永遠維持《長假》的帥氣模樣就好,井上由美子未來還會與木村一起到富士台合作《飆風引擎》,那仍然是一部「開場的木村是個爛人」的井上流作品,這部日劇裡儘管木村飾演的是前賽車手,但《飆風引擎》已經不再是一部職人劇,變成了類似《魔鬼孩子王》的親子劇。
儘管井上仍然努力做出改變,讓這部作品再次展現木村不同的一面——特別是它刻意不討好觀眾的不完美結局,但是,很明顯地,《飆風引擎》無法像《GOOD LUCK!》那樣受到觀眾喜歡。
北村悅吏子通常被認為是與木村最合拍的編劇,畢竟《長假》印象深植人心、而《美麗人生》是收視率之王。但另一方面,與木村合作最久、又同樣想要擺脫木村刻板印象的井上由美子,可能才是與木村拓哉最心意相通的編劇。
單單觀察木村與井上合作的日劇,從《快遞高手》到《BG終極保鏢》,可以發現一條有別於其他木村作品的脈絡。當然,木村的轉型最終走得坎坷,許多人認為《教場》才是他成功轉型的作品,但是,這並不能否定井上的努力,這位作品多采多姿、從犯罪題材寫到企業黑暗面的全才型編劇,已經為木村做過太多次的嘗試了。

相較之下,不像《快遞高手》那麼偏激、較為中庸的《GOOD LUCK!》反倒獲得成功,也許這也充分證明了,木村的轉型無法一蹴而及,必須緩慢地進行,並且要加上如此豪華的陣容才能成行。但這對期望木村每年交出收視率頂尖作品的電視台,或甚至是傑尼斯事務所而言,都太過奢求了。
井上由美子在年初交出了《GOOD LUCK!》,年末TBS大戲《白色巨塔》又是由她擔綱,而這兩部同台互打的日劇,強勢分據2003年日劇收視率排行版的冠亞軍,而且與後頭有幾乎十個百分點的巨大差距,2003年當然是井上的當打之年。
而《GOOD LUCK!》第一集播出後,全力支援日劇製作、出借機棚、辦公室與班機的全日空,股價直接一飛沖天——2002年底股價跌到谷底的全日空,在整個《GOOD LUCK!》播映期間,股價上升了整整兩百日圓。
二十年來,《GOOD LUCK!》可能仍然是關於民航機業界最好的作品,它沒有愛到勾勾纏的糾結劇情,每個角色都在表達他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以客為尊,使命必達,《GOOD LUCK!》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航空業人士必須保有的專業態度與待客心態。
它的愛情線劇情也許沒有那麼甜,它也許沒有峰迴路轉的故事,但它至少傳達了日本職人劇中最重要的精神,也就是對職業的熱情與尊重。這感染了當代的觀眾,令他們也急切地想投身這個業界。
再看一次《GOOD LUCK!》,它仍未褪色,仍然能給觀眾一個美好的幻象……我們即使不能像木村機長一樣帥……但我們似乎都可以成為充滿驕傲的機組人員,完成一次次完美的飛行。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木村拓哉的演技起點:被電視台封印長達20多年的異色日劇——《快遞高手》
- 90年代不論男女觀眾,大家最後都喜歡上了笑容開朗的山口智子
- 「我要成為你的無障礙空間。」扭轉刻板印象,收視遠超過《長假》的經典日劇——《美麗人生》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古家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