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起「增值後有打算出售嗎?」擁有上萬台Tomica玩具車的收藏家柯大東表示:「我覺得這東西已經違背了收藏的初衷。收藏是因為自己喜歡才收,如果為了增值而收,那一台車原價150新台幣,要增值到多少你才滿意?一次又要買幾台來囤貨才夠?」他表示,他並不會覺得為了增值而收不好,只是這報酬率實在不算值得。此外,「盒子不打開,標籤不敢撕,車不拿出來玩一玩,那你怎麼得到收藏的樂趣呢?」
文字:Leo Huang
從1970年開始發售的Tomica玩具車,是橫跨多個世代的經典童年回憶,各式各樣的車款在這超過半世紀的時間中,為品牌帶來了超過6億7000萬的銷量。至今,無論是日系車、歐系車、美系車、跑車、工程車,甚至稀奇古怪的跨界合作,Tomica一直被無數粉絲收藏且喜愛著。
而今回,我們就邀請到收藏Tomica玩具車已有17年時間的台灣收藏家柯大東,親身為我們分享這10多年的收藏經歷,除了關於Tomica的小知識令人好奇之外,許多對於收藏的見解,亦讓不同領域的收藏家受益匪淺。
Q:你是從甚麼時候開始喜歡上Tomica的?

Photo Credit: HYPEBEAST
應該是在我國小的時候,父母給我一個火柴盒小汽車玩,那時候家境不比現在,頂多給個一台讓你玩就很不錯了,一台小車就已經可以玩很久很久。這段回憶我一直記在心中,是我開始收藏Tomica的初衷。到了長大出社會有經濟能力後,我就想把以前很喜歡可是沒有買到的這些小車都買回來,我相信很多人的收藏也都是這樣開始的。
Q:模型車也有分不少種,為何對Tomica情有獨鍾?
除了剛講到的初衷和童年記憶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以前的品牌不像現在那麼多,基本上就是風火輪、MATCHBOX、Majorette等等,而日本的Tomica算是比較早來台灣的,所以讓我印象最深刻。
Q:有特別追求哪款品牌、車系或年代的車嗎?

Photo Credit: HYPEBEAST
我特別喜歡的是工程車,當然跑車是每個男人的夢想,是一個極速的象徵,但有時候也給人高不可攀的感覺。我喜歡工程車系列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具有一些機械功能,可玩性更高,那一般的跑車頂多就是開開車門或引擎蓋而已。當然我還是全部都喜歡,每種類型我也都有收藏。
年代的話應該是70、80年代,那是我自己真正經歷過的年代,對我影響最深,玩這些年代的小車某方面也像是在玩它的演進史。而跟現代比的話,其實它們終究是玩具車,整體功能性的差異不大,主要還是懷舊的心情,人到了一個年紀,好像都會覺得以前的東西比較美好。
Q:數十年來,Tomica的產品有什麼不同嗎?

Photo Credit: HYPEBEAST
Tomica到現在已經有53年的歷史,最初的6款車型是以日系車當作主題去做,生產製造也都在日本。那時候的車底盤都是用合金,而且車門、引擎蓋都可以開,這也是我們喜歡玩具車的一個重點,拿在手上有金屬的重量感。但後來因為成本問題移到中國,到後面又變成越南,這些車的材質、機關越來越簡略,很多都把車門直接封死,我們叫這種車「罐頭車」。對我來說,這種車沒有什麼收藏價值,它連最基本的可玩性都沒了。
但其實,在同樣的時期,別的玩具車公司都有做到兼顧材質和機關的品質,如果大家的成本都一樣,那就是你要不要用心去做而已。像剛提到的風火輪、MATCHBOX、Majorette這些老品牌,都是一直有在進步的,而Tomica在漲價的同時,工藝卻是在退步,對死忠粉絲來說還是會有點失望。
現在Tomica最大眾的東西越來越後退,我們自己在討論可能有一個原因,就是Tomica現在開始在區分年齡層市場。隨著少子化越來越嚴重,本來是做給小孩玩的玩具車就跟著簡化,反而發展新的系列,針對年齡較高想收藏的人。
Q:能再更詳細的分享紅盒之外不同系列的區別嗎?

Photo Credit: HYPEBEAST
Tomica創立到現在已有53年,這幾十年裡也賣到很多國家去,包裝設計自然也會不同,但大小都是差不多的。「黑盒」之所以會叫做黑盒,主要就是它外觀是黑色的,它同時也代表著日本製以及日系車。「藍盒」同樣也是日本製,但裡面的車就改成歐美地區的車,主要就是賣給歐美市場的玩家。
而紅盒就是最大眾、最基本的系列,在盒子上都能看到編號,一共有120號。但120號不代表120款車,新的車一直推出,會佔走原本舊車的編號,所以有時候一樣的編號,你能看到好幾台不一樣的車,除非舊車賣得很好一直出,它就會一直保有同樣的編號。到121號後面,就變成長款的車,那又是另一個世界了。
Q:會想去收藏別的系列嗎?
現在我都挑著收。到我們這個階段,雖然看著很療癒,但你還是會去想「要一直這樣下去嗎?」別的品牌其實我也都玩過,到最後還是遵循自己的初衷,不過目標越來越精準,不會全盤照收了。
空間是一個問題,不然為什麼要租倉庫來放,你只進不出是不可能的,地方就這麼大,所以你必須要做出淘汰。當然一定會忍不住去買,新的東西出來你還是會想要,這時候有些舊的東西可能就會讓它出去。
Q:甚麼樣的情況會讓你萌生出清的念頭?

Photo Credit: HYPEBEAST
以前我都會買複數,因為我喜歡自己去改裝,如果只是單純的買進來擺著,很快就會失去收藏的熱度。每個人的玩法不同,我自己是喜歡拿來改,加一些情境去擺設,這樣也讓我更有成就感。而這時候過一段時間,我可能就會把多餘的賣掉,有時這些錢就拿來付倉庫的租金。
Q:現今收藏了多少Tomica?
我大概講,每個箱子可以裝550台,我有100個箱子,當然有的箱子沒有裝到滿,但粗估下來至少3萬台跑不掉。
Q:改裝的靈感從何而來?

Photo Credit: HYPEBEAST
剛開始可能會自己摸索,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影片教學,每一個人玩的技術不一樣,你會去看每一個專家職人怎麼去做,當然我以前是讀美工科,也做過建築模型,有基本的美工底。不過我覺得沒有這個底其實也沒關係,多玩多做,哪怕是失敗個1、200台,還是一定會越來越好,像我就已經改了幾百、甚至幾千台,這種東西已經算是一個我的日常了。
看影片跟自己實際做是兩回事。只有開始實際做你才能知道美感,開始做出自己的味道,其實靈感有時候很難講,你在路上看到隨便一個東西都可能帶給你靈感,像我們買素材也是都先買,然後用一些戰損車去改,失敗了也比較不會心疼。
Q:曾覺得花的時間或心力不值得嗎?

Photo Credit: HYPEBEAST
不應該說不值得,應該看你會不會因為玩車而壓縮到你的正事。每個人一天都是 24 小時,你要怎麼去拿捏,很多人喜歡拿空閒時間追劇、聚餐、玩遊戲或放鬆等等,對我來說,我使用的就是這些時間,不會耽誤到我平常的工作。
Q:收藏這17年來有什麼特別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我在收藏Tomica時,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台灣系列的車,因為我們身在台灣,對台灣的一切感到最親切。很多台灣系列的車,例如國光號的灰狗巴士、中油的油罐車、新竹貨運或是台灣水泥等,這都是台灣特有的產物,我是一定會收的。
這些東西能夠做出來真的不容易,我們很清楚當中的環節,要跟日本總公司談,還要跟授權方談,困難度是真的非常高,台灣系列的車我都很珍惜。
Q:收藏車款增值後有打算出售嗎?

Photo Credit: HYPEBEAST
這幾年一直在講到增值的問題,我一直很不想去面對,我覺得這東西已經違背了收藏的初衷。收藏是因為自己喜歡而收,卻有很多人為了增值而收,那一台Tomica原價150新台幣,要增值到多少你才滿意?你一次又要買幾台來囤貨才夠?然後放個5年、10年,這些車就一定會增值嗎?其實也不一定,你有這個心力拿去投資別的東西不是更快嗎?
我不會覺得為了增值而收Tomica的人不好,但就像我說的,這個報酬率值得嗎?現在國光號的灰狗巴士在市面上最低新台幣2000起跳,那是為什麼?因為它放了40年的時間,人有多少個40年?除非你真的挖到一批很稀有的老東西,但那樣的機率更低。
很多人玩個2、3年就退坑了,因為他不是以收藏的心態來收。盒子不打開,標籤不敢撕,車不拿出來玩一玩,那你怎麼得到收藏的樂趣呢?
Q:你自己在收藏Tomica上又有什麼心態變化呢?

Photo Credit: HYPEBEAST
差不多5年前吧,新的Tomica對我來說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我開始將主力轉為自己動手改裝,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自己改裝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不管是小時候的遺憾,還是長大後喜歡上的,我想要的和我覺得該有的Tomica,其實大多數我都已經擁有了,到這個階段你慢慢也已經知道自己的答案,這些東西不會陪你到最後,可能也是慢慢交給有緣人,到最後你留下的就是一個記憶。我自己抓是頂多再收個15年,未來就慢慢交棒給接下來的人,這都是一個過程,而這其實也適用在不同的領域的收藏。
Q:你已經看到你收藏的終點,那這段時間還有意義嗎?
它不只是一段經歷跟過程,我同樣也在享受當下啊。我一直說人生無常,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走掉,我現在的心態就是去享受當下的這個氛圍,在我工作累的時候,我看到這一面收藏的牆,就覺得精神都來了,我要讓自己有紓壓療癒的空間。你問我值不值得,我覺得很值。
Q:想給予Tomica收藏初新者的建議?

Photo Credit: HYPEBEAST
收藏就是量力而為,你要設一個門檻,要把收藏當作是一條長遠的路在看, 千萬不能說你看到某個東西很喜歡,就匆忙跑去追高價錢,自己的能力要很清楚,畢竟這個東西不是民生必需品,它只是一個療癒的東西,你不能讓它佔你生活的比重太高。
對Tomica玩具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柯大東創作日常和南勢角庫收藏基地的Facebook粉絲專頁,查看更多資訊。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諧音社長?先打開「陳皮梅PeemayChen」的房間來看看
- 「為防止模型黃化,我在家絕不開窗簾。」動漫宅DJ——安豬的收藏天堂
- 野馬跑車、曼聯球場、國際太空站:這5款樂高模型,每樣都叫人很想收藏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