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處可以與食物產生對比,透過這樣的對比,你可以使不同的食材顯得更為突出,或者保留出讓這道菜的「主角」登場的空間。若整個盤子裝滿食物,這道菜看起來就不那麼精緻,也不夠特別。根據經驗,食物最多只能覆蓋住盤子面積的三分之二,其餘部分必須留白。因此,寧可少放一些食物,如有必要,可以吃完後再來一份:
文字:安可.諾克|譯者: 劉于怡
當你決定要上什麼菜或選好食譜後,下一步就是要思考如何呈現這道菜。如果拖到擺盤當下才隨興決定的話,很可能會發生手邊剛好缺少某種素材,或者結果不盡人意的狀況。一旦開始動手擺盤,通常很難臨時改變,最糟的狀況還可能必須從頭來過。
我在規劃菜單時,常常會將想法畫成一張小圖,這樣我就可以知道素材是否齊全,以及擺完看起來是否和諧。此外,這些小圖還可以幫助我不會忘記任何細節。
因此,請仔細考慮你要如何擺盤:盤子是否與食物相襯?你想如何呈現主要食材?配菜又該怎麼擺?要如何塗抹泥狀食物?又要如何使用裝飾元素,使整體看起來更為和諧?就像後文提到的:先考慮好基本架構,然後填上各種食材,再綴以裝飾元素,如此按部就班,即能減輕不少工作。

Photo Credit:木馬文化 提供
基本架構
我在考慮如何呈現一道菜時,首先決定的,是這道菜看起來該是如何,以及我想達到什麼效果。這道菜看起來應該精緻淡雅,或是要凸顯像肉排這類主要食材,令人垂涎欲滴?有時,腦海甚至會浮現出一道擺完盤的菜餚,可能是從前在哪本食譜裡看到的,我可以以它為範本,呈現自己所搭配的食譜。我的靈感常常來自食譜、美食網誌,甚或餐廳官網。
如果找不到範本,那麼我會先考慮這道菜擺盤的基本架構。擺盤基本架構幾乎都是以簡單的幾何形狀所組成,像是直線、弧狀、圓圈,或者這些元素的各種組合。這些可以說是擺盤的「骨架」,得用每道菜不同的組成部分賦予其形體,再用適當的裝飾元素點綴裝扮。比較各式各樣的擺盤照片,你就會發現那些不斷重複出現的基本形狀。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要在基本架構上填上形體,有幾種不同的方式:
.透過魚或肉類等主要食材以及配菜的擺置
.透過泥狀食物、醬料或粉狀配料的布置
.透過其他裝飾元素
一旦你開始嘗試,並試著利用這些基本形狀思考,很快就會發現,學會套用這些形狀,擺盤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時間久了,你甚至可以歸納出自己最喜歡使用的幾個形狀。
食物布局
決定好菜餚擺置基本形狀後,「唯一」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放置各種食材,以呈現出這個形狀;這也包括,要將裝飾元素布置於何處,以期達到最佳效果——一盤各部分互相輝映、引人注目的美食。最好的工作步驟,是先將主要食材放置定位,再逐一安置好其他部分。
就像藝術創作,每個單獨組成部分都有些原則及技巧。而這些原則都不是死的,你不必嚴格遵守,而是應該拿來靈活運用。正如畢卡索所言:「像專家一樣弄懂規則,然後像藝術家一樣打破規則。」平衡你擺進盤子裡的每種食物,都有它的重量。
而食物的輕或重,則與它的顏色、大小或者質地有關。因此,擺進盤子裡的每個部分,彼此之間必須保持平衡。要呈現出平衡之美,可以透過視覺的和諧來擺放盤中的每一部分(及它們各自的重量),使得呈現出來的顏色、質地及大小之間產生均衡的美感。

Photo Credit:木馬文化 提供
基本上,平衡可以分為對稱或不對稱兩種。
對稱平衡是所有元素均勻分布在一條中心線之兩側,通常看起來賞心悅目,但有時候也會顯得有點無趣。不對稱平衡則是利用對比的重心(例如由一個大元素與幾個小元素所形成的對比),創造出一種「儘管不平均,卻能顯現平衡美感」的布局。
這種擺盤方式較為大膽,且能創造出非常突出的視覺效果。同樣的,由數量為奇數所組成的元素(例如朝聖扇貝、蔬菜脆片或堅果)通常會比偶數數量顯得有意思。不將食物放置於盤子中央(偏離中心),或者將配菜看似隨意地散置,也可以達到不對稱的效果。
當你覺得眼前這盤菜的布置看起來很「圓滿」,這樣的擺盤就是平衡的。若是盤中元素太多,導致你眼花撩亂或感覺超載,找不到一道菜的焦點,或者太多焦點導致失焦,這樣的擺盤就是缺乏平衡。
這原則聽起來雖然很抽象,不過你可以靠直覺幫忙。正如你在布置房間時,一定不會把所有單人沙發、椅子、櫃子或者桌子全放在房間的一角;同樣的,在你擺盤時也會產生直覺,將所有元素按照最可能產生和諧畫面的方式擺放。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焦點
當盤子裡的食物不是平均分布於整個盤面,而是有個焦點時,看起來就顯得有意思多了。
由於觀者的視線會先落在焦點上,因此這個焦點也必須是整道菜的最美味之處。若因顏色、形狀或大小,無法聚焦在正確的美食部分上,便可以透過擺放位置來修正。無論是沙拉甜點或是主要食材,都可以藉由提高擺放位置,使食物變成焦點。將食材以斜倚或堆疊的方式擺置,會使得整道菜看起來更為立體,視覺上也會因此更具有吸引力。
整體
將一道菜各種不同的食材交織在一起,使盤中所有元素像是總體中的一部分,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各種食材碰巧放在同一個盤子上而已。一道菜的每一元素都必須與其他元素產生關係,而這樣的關係可以透過顏色、風格、距離,或是透過有趣的對比表現出來。
留白
在將各種食物一步步放進盤子時,也要記得讓一部分的盤子保持空白。留白處可以與食物產生對比,透過這樣的對比,你可以使不同的食材顯得更為突出,或者保留出讓這道菜的「主角」登場的空間。
若整個盤子裝滿食物,這道菜看起來就不那麼精緻,也不夠特別。根據經驗,食物最多只能覆蓋住盤子面積的三分之二,其餘部分必須留白。因此,寧可少放一些食物,如有必要,可以吃完後再來一份。
擺盤時千萬別忘記留意盤子的邊緣。有個流傳在餐飲界的老規矩說,盤緣是屬於客人的,不可拿來擺盤。儘管這條規則今日不再嚴格執行,但在盤緣部位擺盤仍應謹慎小心,例如以醬汁拉線畫過整個盤子直至邊緣,或者將麵包脆片等配菜放置於盤緣的時候。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點睛之筆
擺好盤後,別忘了再看一眼,看起來是否和諧?焦點清楚嗎?是否給人整體感?還是視線會被某個單一元素吸引住,使得整道菜令人感到眼花撩亂,甚或視覺失去平衡?如果出現這些狀況,還可以透過微調補救。
你可以照張相,仔細研究是哪裡需要加強或修改。相片能拉開距離,讓人較容易發現缺少什麼或哪部分顯得多餘,是否有哪個元素破壞整體美感,或者哪裡可以再多添個顏色或多一種質地,使其更顯圓滿,端上桌時即可像一幅小型的藝術作品。
擺完盤後,若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或者想讓這道菜看起來更有意思,這裡提供幾個我的「急救」技巧:
.每種食材都保留一點,並巧妙地擺放,成為盤中的裝飾品。這會使整道菜顯得更為立體,客人也可以對這道菜所使用的食材一目瞭然,就算某些食材可能「淹沒」在乳醬或醬汁之下。
.有些裝飾元素製作起來簡單迅速,而且可以讓一道菜看起來更加美味可口,顏色更為繽紛。依照不同的菜色,可以添加像是切碎的新鮮香草、一片檸檬,或是磨碎的堅果仁、帕瑪森起司薄刨片,以及食用花卉、花菜、新鮮水果等。滴幾滴合適的醬汁、美乃滋或者法式酸奶油,也可以使整道菜看起來更有變化。
.灑上一點粗海鹽、現磨胡椒或者少許優質的好油,常常能讓一道菜看起來更為美味。
點完睛後,還有一道非常重要的步驟,即是最後檢查——上菜前記得再看一眼,別忘記用廚房紙巾擦掉多餘醬汁等不該出現的痕跡。
還有,在你花功夫做菜及擺盤後,上菜時記得要將盤子按照你預計擺放的角度放在客人面前。若倒過來放,整道菜看起來的感覺常常會完全不一樣。這種本來可以避免的小疏忽,可能會使得你辛辛苦苦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付諸流水。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日式料理常見的山形塑膠葉,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我們這一家》裡早有解答
- 既然都煮了熱騰騰的美味食物,盛裝擺盤自然也不想虧待:4間販售餐桌風景的器皿選品店
- 「分子料理」到底是什麼?不止泡沫、晶球,棉花糖其實也是分子料理
本文摘錄自《完美擺盤:163種裝飾手法、55道料理、725張圖解步驟,布局設計×色味搭配×菜單規劃,輕鬆營造Fine Dining精緻感》,木馬文化出版
書籍介紹

想令人充分享受美食,得先讓人「大飽眼福」!
擺盤是種魔法,令料理看起來更誘人可口,讓用餐成為妙不可言的極致體驗!
賞心悅目的餐盤風景,講究的是:
在食材的色彩、味道及質地之間取得巧妙平衡。
本書提供你關於擺盤的一切基礎與關鍵:
從口味搭配、架構設計等概念,到裝飾元素製作、具體菜色示範等實作,
讓你一步步跟著詳細解說,建立知識與技巧,培養創意與靈感,
讓端上桌的每道佳餚,都像出自星級廚房的藝術作品。
喜愛為家人、朋友下廚的你曾有以下困擾嗎?
明明味道很美味,端上桌卻顯得普通又廉價?
做菜像世界大戰,搞得手忙腳亂,缺乏按部就班的指引?
想要規劃一整套滋味與視覺搭配完整的西餐宴客,卻不知如何著手?
別讓你的心血白費……只要運用一些小技巧,就能使上桌菜餚成為視覺饗宴!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