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津街蔓延開來的糖果店,讓許多當地商家感到十足不滿,其中M&S的CEO就曾抱怨這些品質不一的糖果店降低了牛津街的格局。他的說法或許有點道理,因為2022年6月,牛津街所在的西敏寺區政府大舉搜索了30間糖果店和周遭的紀念品店,並發現了一連串由房東與仲介聯手展開的犯罪:
牛津街(Oxford Street)素來名列倫敦旅遊指南的前幾名。
這條三公里長的大街上,百貨公司和平價名品敞開大門歡迎顧客,Selfridges、M&S、Primark與Disney Store等應有盡有,衣著時髦的人們在店鋪殺進殺出,週末不時辦點活動與派對,還有聖誕節那閃閃發光的燈飾和底下摩肩擦踵的人們,牛津街宛如倫敦商業繁榮的縮影。
然而,糖果店卻堂而皇之擠身名店之中。他們大多有著繽紛多彩的塗裝,招牌以俏皮的字體寫著「美式糖果店」(American Candy Stop)和「糖果樂園」(Candy Land)等意味不明的店名,招牌旁抖大地印上M&M、Wonka、Cheetos等糖果廠的商標,玻璃窗內層列的貨界堆滿大把大把的糖果餅乾,混雜著電子煙,綴有倫敦標誌的鑰匙圈、馬克杯和雙層巴士的模型。
糖果店降低了牛津街的格局?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糖果店最開始只是幾間,人們對於美式造型誇張的糖果愛不釋手,爭相在社群上分享自己買到了什麼寶。需求使得糖果店越開越多,在牛津街蔓延開來,有些人看糖果店十足不滿,M&S的CEO就曾抱怨這些品質不一的糖果店降低了牛津街的格局。
他的說法有點道理,2022年6月,牛津街所在的西敏寺區(Westminister)政府大舉搜索了30間糖果店和周遭的紀念品店,在裡面發現各種過期食物、非法物品和假貨,諸如假的威利旺卡巧克力、尼古丁含量超標的電子煙、假名牌服飾和假勞力士手錶。
此外,這些糖果店也有敲竹槓的嫌疑,他們的價格不僅超過市價超多,例如高達4.99英鎊(約新台幣200元)的M&M巧克力,甚至有的店根本沒有標示價格,往往在結帳時才喊出超高的金額逼客人買單。
隱藏在糖果店背後的一連串犯罪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儘管有些非法事物,但是糖果和紀念品的單價實在不高,怎麼賣都很難負擔得起牛津街的房租和物業稅,更遑論店內的人事和運營等成本。當局非常好奇,到底為何這些糖果店會在虧損狀況持續經營?又該怎麼盈利?經過一番調查,他們發現了超糟的事——部份糖果店不只敲竹槓和賣假貨,還涉及了高達790萬英鎊的逃稅。
當地政府表示,簡單來說,牛津街的房東為了避免空窗期還需要繳納高額的物業稅,於是著手和仲介合作,以低價將店面租給空殼公司。這些空殼公司則成立糖果店和紀念品店,當政府開始追討物業稅時,就直接解散空殼公司,一毛都不付。
對政府來說,由於他們中間的合約和轉租實在太複雜,而商店店員也經過培訓,在政府稽查時不輕易透露半語,使得政府的查緝更加艱難。此外,西敏寺區是英國最大的物業稅收區,此區稅收多數會由中央徵收再分配到其他區域,因此牛津街的逃稅不單單是當地危機,更會影響到全國。
名店一條街——牛津街的蕭條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糖果店蔓延的背後原因,其實和牛津街的蕭條脫不了關係。疫情間,如Debenhams、Evans、House of Fraserc和Topshop等品牌陸續轉型,有些更永久關閉實體店鋪並撤出牛津街,然而他們的位置卻沒有其他人補上。
加上受到疫情影響,人們生活型態改變,遠距辦公或彈性辦公的人增多,往來市區的人也不如過往頻繁,而當地的消費主力——外國觀光客也未如預期回到過往的數字,造成牛津街明明租金下降,但空屋率卻上升的慘劇。房地產商也透露,牛津街聲勢大不如前了,現在品牌方更傾向去柯芬園(Covent Garden)設置旗艦店。
糖果店的進駐短期內好像舒緩了空屋率,但他們並無法有效地帶領客流量,大家可能會為了逛Adidas、John Lewis和MUJI來牛津街,但誰會想要為了糖果店來呢?當地官員更認為,日益增加的美式糖果店是政府的眼中釘,正是他們威脅著牛津街奢華高檔的象徵,甚至影響到當地的氛圍。
牛津街再造計畫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除此之外,牛津街還面臨到的另一個問題是:牛津街不酷了。
當網路購物如此方便,人們出門是為了尋求體驗而非逛街,我們的情感需要被刺激、慾望需要被燃起,而去的地方最好還是有自己獨樹一格的文化,像是塞納河畔咖啡店和舊書攤、像是龐德街那滿滿的奢侈品,只是現在的牛津街根本不構成那誘人的理由。
隨著疫情後牛津街的人潮正復甦,西敏寺區當局決定砸下1000萬英鎊來個大改造,試圖提供更讚的街道體驗給遊客們,並根除糖果店的禍害。
當地政府著手和房東合作,透過West End Pop-Up計畫與暫時性的減租,促使房東和糖果店終止合約。同時還積極媒合品牌,若品牌願意入主之前是糖果店佔據的位置,最初六個享有租金和稅率減免,還會由當局直接來幫忙運營和設計等事情。
此外,除了旗艦型大品牌外,他們現在也瞄準了一些有個性的獨立品牌。政府認為,實體店面還是有優勢存在,希望透過AR實境、互動展覽等方式,將他們的故事和理念帶給大眾,或者也可以由好幾個品牌合作建立特色店舖。
總之怎麼樣都好,希望這個計畫真的能讓牛津街再次復甦。
參考資料
- Why is central London suddenly full of American sweetshops?
- Best of 2022: The American candy shop scandal – how sweets led to decay on Oxford Street
- Oxford Street: Wooing shoppers back to Europe's busiest high street
- Where did all those US sweet shops in London come from? The problem is, we don’t know
- Small businesses offered rent-free stores on Oxford Streetted)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