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競選看板、選舉文宣到國慶主視覺:台灣的「政治設計」是否正在飛速發展?

從佈滿大街小巷的競選看板、選舉文宣中,我們不難發現,設計在政治領域正逐漸被廣泛應用,並帶來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文字:版塊設計
從2014年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的視覺起首,到了現今,除了市長級參選人外,各立法委員、議員,甚至是鄉、里長等競選者也都重視起了「競選設計」。而從佈滿大街小巷的競選看板、選舉文宣中,我們更不難發現,設計在政治領域正逐漸被廣泛應用,並帶來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本次,主力於網站與品牌識別的設計單位「版塊設計」,將為我們梳理在多元視覺表達的發展下,他們從中摸索到的台灣政治設計,以及隱藏在背後的發展脈絡。
#01:符號化

不少競選者會透過一個強有力的符號,來宣傳或表達自己的理念,其中又以能夠代表「前進」、「升級」的「箭頭」符號最為常見。這一動作基於品牌的概念,有些設計還停留在視覺元素的應用,但其中也不乏透過轉化作為logo視覺應用的優秀範例。
#02:去肖像化

雖然大部分的戶外看板上仍然會放置競選者本人的照片來加強選民的記憶,但我們也觀察到,部分看板拋棄了肖像,轉而使用更具視覺表現力的圖像、標語來進行傳達,甚至有完全不出現競選者肖像的案例。
這一做法與美國的政治設計發展相當類似。2008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競選設計就避免了個人照片的作法,轉而透過logo,強調整個競選團隊而非個人,在淡化個人形象的同時,達到強化候選人的政策核心與選區特性,與視覺識別緊密連結。
#03:加強中性色彩

不同於以往將政黨色彩作為主要應用,去年選舉期間,許多候選人選用了更多的中性色彩,這可能與更多無黨籍的競選者加入有關,但也因應了許多候選人企圖消弭政黨偏見的作法。
中性色彩的運用中又以女性競選者居多,她們中的許多人又以「教育者」、「母親」等更具廣泛性的身份,強調獨特性的同時也強化了自己的參選觀點,故我們看到了許多像是粉紅色這類的色彩,而除此之外,也有許多黃綠色、紫色等區別於政黨色的運用。
#04:獨立字體設計運用

除了色彩、人物圖像之外,去年最讓人驚喜的是許多競選者都擁有自己獨立的設計字體。我們看到許多競選者的視覺不再滿足於套用打字字群,他們找來了設計師,期望將自己的個性、特點乃至政治觀點融入到獨立字體的設計之中。以陳時中、沈慧虹為例,我們能看到獨立字體在整體品牌的表現力上有著更顯著的表達力。
#05:動態化
跟著時代的變化,除了色彩、字體等視覺有了別於過往的明顯改變,除了平面視覺外,懂得將平面躍升以動態呈現,便能為候選人的宣傳曝光開拓新渠道。以2022年參選桃園市長的候選人林智堅為例,本次主視覺由永真急制操刀設計,整體視覺融入以上特點,運用符號化、中性色彩與獨立字體並將平面視覺動態化,傳遞「年輕桃園」的競選精神。
徹底顛覆傳統,掀起設計思考革命——2017國慶主視覺

在2017國慶主視覺中,鄭司維設計師以在地化「茄芷袋」作為核心概念,結合「編織」的視覺表現,在短時間內引發了兩極的評價。以茄芷袋象徵交織、凝聚的意象,傳達期許與公眾為了明天一起努力、共好的意念;而視覺使用茄芷袋的配色也有別於以往的國旗藍與紅或大氣金色,反倒增加了在地與親民的氛圍。
而此視覺也被認為是一種「徹底顛覆」的表現,在設計圈普遍叫好之外,我們也從媒體上接收到更多民眾的討論,不同的觀點碰撞,讓「設計意識」被傳輸開來,民眾在看待視覺的整體觀感之外,也開始針對「概念」、「配色」、「型態」等內容進行區分討論,這可以被視作一種認知學習。
突破平面限制,探索視覺新境界——2018國慶主視覺

如果2017年的國慶視覺是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表現,那麼2018年由設計師葉忠宜設計的國慶主視覺就是抽象化的代表,跨足動態的抽象表現放在歷年的國慶視覺中尤其顯眼,相較於以往僅限平面的表現,可謂是一次嶄新的嘗試與突破。
主視覺以「點」的匯合象徵不同族群融合,一起突破當下、持續前進的想法,而有趣的是,主視覺釋出的過程也如同解謎一般,從平面到動態一點一點匯聚完整。在這個釋出的過程中,我們都明確的感受到輿論的變化,起初平面版公佈時的一片撻伐聲,在動態視覺釋出後紛紛倒戈。「動態」的觀點被正式帶進民眾的認知,並對社會大眾進行了一場實驗性的教育,讓「設計意識」又更趨完整。
台灣選務體驗嶄新嘗試,優化視覺、提升易讀性——2021公投公報

設計意識悄然使公眾開始探討政治設計中的「型態」、「配色」,甚至思考「概念」抽象表達背後的可能性,透過「動態」的加入與呈現,讓抽象視覺更為人所接受。其中,最為直接的「選務體驗」優化也是設計的重要一環,這也將為台灣政壇創造一股新潮流,並思考著設計所能帶給社會的影響力。
2021年中央選舉委員會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透過三階段規劃逐步改善台灣選務體驗;而在第一階段以改善選務資訊過多、不易閱讀為出發點,為選民設計出更方便閱讀、更具美感的公投公報,並運用顏色與排版技巧提高易讀性、以透視投票流程圖取代舊式投開票所佈置圖例。

此外,考量瀏覽裝置多元,設計單位來同步改善了電子版公報上的內容編排、文字閱讀量,並新增了翻頁、跳頁和超連結等功能。這個別具意義的嶄新嘗試,也在2022年榮獲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
接下來,隨著即將迎來的2023國慶日以及2024總統大選,各候選人也開始卯足全力、緊鑼密鼓地籌備競選策略,期待在大選前的時日裡,又有更多亮眼且富能量的政治設計登場。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向在動盪時代中依然努力不懈的每位台灣人致敬:2021年國慶日主視覺
- 沒有人民能夠逃避政治的影響:反叛漫畫《V怪客》如何成為示威者的精神象徵?
- 歡迎光臨「假期農場」:連假近在眼前,你收到這份社畜必備的請假攻略了嗎?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