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用力反而會失去原有的特色:在流行與風格間找到自己的「THE CRANE 鶴」

THE CRANE 鶴:「以前我比較會把流行跟特別放在對立的角度,但我現在覺得,有一定pop程度的音樂,還是可以保有我的風格。」
文字:Evan Wong|攝影:Jackson
2019年發完第一張單曲後就碰上疫情,雖然在中間兩年都有發行單曲,但直到去年才有了第一張完整專輯,疫情對THE CRANE 鶴來說,既是創作的契機,也算是加速器。
成為歌手之前,鶴也曾是製作人、樂手、編曲者,一步步在音樂領域中拓展。而從團隊獨立出來之後,鶴表示心境並沒有太大變化,他會以自己現在處在什麼樣的位子,去思考現在應該要做的事,其中專輯要如何呈現完整的概念?如何形塑鮮明的形象?怎麼成就表演?都是他一直在學習的事情。
Q:在眾多音樂類型裡面,R&B是如何打動你的?
我會把自己的創作風格歸類為Alternative R&B,因為現在越來越不Chill,音樂已經加入太多其他的元素。 R&B整體來說是我相對擅長的事情,我喜歡的東西很多,曾嘗試的類型也很多,但在創作一段時間之後,我開始想要定下來,也發現我唱歌的方法、思考Groove的模式會比較靠近R&B。
雖然如此,我不會特別限制自己寫歌要寫這個風格,只是因為整理出來的樣子被歸類為Alternative R&B,這是一個方便大家記住的特性跟呈現風格,但不會限制我的創作。
Q:長遠以來,你對自己的期許是什麼?

以內心想法來說,希望能到達一個我想做什麼音樂都有辦法去執行的境界,很純粹的狀態。但以現階段的我來說,我又是一個很且走且看的人,做到哪算哪,我只注重當下的目標,到了一個地方我會再設立下一個階段的目標。
現在我看得很近:我在寫下一張專輯之前可以做多少努力讓大家認識到我?目前的這張專輯,還有現在我的思想到了哪個地步?長遠來說則不會特別想要追求什麼成就,不過最近看完Coachella,還滿希望某一天可以去Coachella表演的。
我也在找一個突破點,因為以現在的音樂來說,很容易聽到不痛不癢的作品,不只是人的個性,即便是視覺也是,你大家到或聽到就會覺得只是另外一首新歌、另外一個project,不會特別覺得有什麼新鮮的地方。所以我也在思考,有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是可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同時又忠於我自己的個性的?
Q:近期欣賞的音樂人?
我覺得Joji是一個很棒的model,他有他很瘋狂的地方,但又能把自己內斂的部分表達的很好,讓我感受到他沒有想要變成任何人,甚至有點沒有特別努力,真實地把自己放在台上,很有魅力。像我在發表新歌的時候會一直想要進步,但也許某一些部分的不夠好會是我自己的特色,當我努力過頭,這個特色就不見了,但我又不能不努力,所以隨時都在掙扎。
我相信Joji沿路上也做了很多努力跟選擇,最後以很正確的方式,在需要跟不需要之間,做出自己的評估。我覺得大家都喜歡努力的人,但又沒那麼喜歡太過用力的人,那會讓你失去自己的個性,很難拿捏。
Q:如果能穿越時空,你會想要成為哪一個時空、哪一種身份的人?

現在真的是很不錯的時候,以前的話,感覺每個地方都有很多困難的事情在發生。不過如果能以現在的身份回到2017年疫情前感覺不錯,那時候感覺生活充滿很多希望。除了在氛圍上比較樂觀,音樂市場中好像也可以一直聽到新的東西進來。
R&B在過去那幾年一直都有,但是在當時可能有更多新的東西,而且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發展方式。相對之下,2020年之後音樂場景比較相似,我自己也會有一種不知道要往哪裡前進的迷茫。像我現在雖然做了這張專輯,我是喜歡的,但是我對於接下來要做什麼也還是不太確定。
Q:如果有機會,會想嘗試跨界合作嗎?
有個手搖飲店叫做「鶴茶樓」,很常有人tag我哈哈。但我覺得有時候合作藝術或設計,可能某種程度上我真的是比較難相處的人,會對自己參與的事情或作品有一個想像,如果我要跟別人50/50合作,可能就會有很多妥協,不然就是給對方帶來不少的麻煩。
所以我還在慢慢練習,在我想要嘗試的領域上累積更多的專業知識,當我需要去執行的時候,至少有足夠的能力去和人溝通。目前在MV影像上策劃的比較有心得,大概知道自己怎麼樣被呈現是最好的。
Q:相信多數人在尋找個人定位與對事物的見解時,也都是靠不斷的嘗試練習,但在這樣的過程中,你曾有過低潮或是瓶頸期嗎?那時候你是怎麼突破的呢?

我大部分的時間是逃避。逃到一個程度之後,下一個project會進來,我就被迫要把眼前的project先完成,作品就產生了。即便如此,在硬著頭皮去嘗試的過程中,還是會發現一些心得。
像我最近不知道要寫什麼歌,但我要面對一些邀約合作,就必須強迫自己打開電腦,最後都還是有些輸出。整體來說,讓自己停下來完全不去想這些事情,去過一過生活回來之後,我覺得都會有一些新的體悟。
Q:創作中會抱著冒險的心態嗎?你如何評估自己的作品,讓他們成為一個你「滿意」的作品呢?
以前我就是完全不管別人看法的人,在玩樂團的時候就是覺得不管做什麼樣的東西,酷就好!但對現在的我來說,我會在我喜歡的音樂裡面找到與聽眾之間最大的交集,我想要找出什麼樣的東西是最多人可以接受的。這變成一種挑戰,而我也喜歡這個挑戰帶來的成就感。
以前我比較會把流行跟特別放在對立的角度:當這個東西很pop的時候就很公式,很沒有特色,很無聊。但我現在覺得,有一定流行程度的音樂還是可以保有我的風格,而做法就是找到好的旋律,這是一件很有挑戰性、也很有趣的事情。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重現美國80年代對東方世界的幻想:讓全世界為之著迷的Ginger Root
- 不再是那位Lover Boy,但仍是大家眼中的陽光男孩:再訪台北的Phum Viphurit
- YELLOW黃宣出任必勝客品牌大使「必勝哥」,打造洗腦級魔性歌曲〈就愛逗陣Hot〉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