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久違的海外旅行」為題,日本生活風格雜誌《BRUTUS》再度推出台灣特輯

《BRUTUS》的台灣特輯不只是給日本人看的出國旅行指南,更為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提供了認識故鄉的不同角度,有機會的話,也到書店裡去翻翻、找找吧。
文字整理:古家萱
繼2017年出刊的台灣特輯「101 Things to do in Taiwan」後,睽違多年,台灣再度登上了日本生活風格雜誌《BRUTUS》封面。這次,《BRUTUS》以「久違的海外旅行,從台灣開始」(久しぶりの海外は、まず台湾から始めよう)為主題,深入介紹台北、高雄、台中、宜蘭、嘉義與台東長濱6個地點,並收錄了145個編輯推薦景點,相當令人期待。

從台南國華街到台北遼寧街
雜誌在介紹中寫道:「等待許久,終於能再次體驗海外旅行的快感了!首先要去的地方絕對就是台灣。雖然高油價與日幣貶值等原因,讓長途旅行變得比以往更困難,但最重要的是,那裡有許多我們想念的人、想要再度造訪的地方。然而,在未曾造訪的這幾年中,台灣似乎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僅是文化中心台北,連其他城鎮也出現了許多有趣的變革。本次,就讓我們一起前往熟悉卻又帶著新鮮感的台灣,再次與《BRUTUS》相見!」
在上次的台灣特輯中,《BRUTUS》選用台南國華街的街景作為封面,而今回,雜誌則以台北遼寧街的「小張龜山島」現撈海產店作為封面這片。從台灣人熟悉的店家招牌、在夜裡閃爍的霓虹燈光、延伸至騎樓的座位、停滿路邊的機車等街景揭開序幕,帶領讀者從日本人的視角,重新認識台式文化。
這期雜誌有什麼內容?
不知道你是否記得?在上次特輯中,《BRUTUS》介紹了台北、台中、台南及台東四個縣市,意外引起了網路上一片爭論,不少人都好奇,雜誌為何沒將大城市高雄選進重點縣市之一?而國華街的「招牌美學」更引來台灣社會兩極化的評論——有人認為這樣的選圖凸顯了台灣街道的凌亂印象、難登大雅之堂,亦有人認為這樣生猛、多元、接地氣的畫面,正是台灣文化的熱情縮影,甚至在後來催生了仿效《BRUTUS》雜誌版樣的「台灣街景封面產生器」,造成了社群上一陣洗版風潮。
今回,《BRUTUS》決定深入介紹台北、高雄、台中、宜蘭、嘉義與台東長濱6個地點,其中,在近年陸續有流行音樂中心等重大工程完工的高雄,被認為是近年來變化最為顯著的地區之一。而針對鄰近台北、初次登上特輯的宜蘭,雜誌也以「不再是台北的後花園」為題,詳細介紹了當地的美食、溫泉以及龜山島旅行。

除此之外,本次的台灣特輯中還加入了「Book in Book」特輯,邀請台灣7位美食家列出涵括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宵夜的一日美食清單,看看他們會帶日本來的朋友去吃些什麼?
從雜誌目前釋出的試閱圖片來看,曾獲米其林二星評鑑的名廚江振誠也在其列,而他推薦的店家包括石牌無名手工蛋餅、金蓬萊遵古台菜、巴賽麗廳、初炸小食店、阿隆龜山島現撈海產以及小品雅廚,各位不妨先收進口袋名單之中。

2002年也曾出過台灣特輯?
2017年出刊的「101 Things to do in Taiwan」可能還有許多人記得,那你是否知道,其實早在距今21年前的2002年,《BRUTUS》就曾推出過台灣特輯?
不同於現今的吃喝玩樂、旅行觀光這類生活風格取向,當時的《BRUTUS》不僅記錄下了蓋到一半的台北101、剛開幕不久的京華城,還介紹了不少台灣的流行文化,如最紅的歌手張惠妹與周杰倫、在柏林影展獲獎的電影《愛你愛我》、插畫家幾米的作品《地下鐵》等。
更有趣的是,這本特輯還介紹了台灣的「選舉文化」,以跨頁篇幅刊出像是跨年夜一般熱鬧的蘇貞昌造勢晚會,還收集了整面在選舉期間插滿人行道、天橋與中央分隔島的候選人旗幟,由此可見,這讓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種種,在日本人眼中看來大概是相當有趣。

在一定的距離外觀看台灣
或許是因為每天在此生活的緣故,我們時常忽視生活中各種值得注意的大小人、事、物,而透過隔著一定距離的視角重新觀看這片土地,不僅能了解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某種程度上,更提醒了我們生活不在他方,我們眼中平凡無奇的日常,對他人來說或許是美好、可愛、值得嚮往的存在。
《BRUTUS》的台灣特輯不只是給日本人看的出國旅行指南,更為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提供了認識故鄉的不同角度,有機會的話,也到書店裡去翻翻、找找吧。
參考資料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記得洗版各大社群的「街景封面產生器」嗎?其實15年前的《BRUTUS》台灣特輯更好看
- 打破空間設計的所有常識:連《POPEYE》都來介紹的店舖「鼴鼠」
- 雜誌出版社MEDIUM的結業,為何如此令人傷感?12位創意工作者談心目中日本雜誌的黃金時期
核稿編輯: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