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混亂與瘋狂的日本地下社會,或許是你想再看一次《池袋西口公園》的原因之一

現在池袋都不是20多年前的池袋了,所以當然拍不出《池袋西口公園》,但這只是其中一個理由。現代日劇真正拍不出來的,不是這些「不適合闔家觀賞」的畫面,而是劇中無時無刻都存在的混亂、瘋狂與混沌氣質。
日劇曾經是亞洲圈最具代表性的電視娛樂作品,那個年代日劇的收視率動輒超過30%、台灣電視台不斷重播、「哈日族」在那時還是最潮的年輕人文化。這樣說來,網飛在這個3月,上架了2000年在日本TBS台播映的日劇《池袋西口公園》,似乎是有點晚了。
在這個日劇韓劇都能在台灣同步首播的時代,上架一部23年前的日劇,求新求異的觀眾會接受嗎?事實上,我們有無數個理由重看《池袋西口公園》,它開創時代、打破陳規、引領一幫年輕人躍上娛樂圈龍門。現在我們來介紹幾個理由,告訴你《池袋西口公園》有多偉大。

#01:因為23年前的池袋西口已經死了
在經過最近三年的疫情之後,國門大開,也許你終於能回到睽違三年的東京,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澀谷變了、新宿變了、許多地方都變得與三年前不太一樣了。這是因為東京是個繁華的大都會,它幾乎隨時都在默默地改變著面貌,增建、改建、老店關了、新店冒出來了。
一樣的道理,當你打開《池袋西口公園》時,應該會看到一個與當今池袋截然不同的池袋:西口公園裡年輕人們或是跳著街舞、或是蹲坐在各個角落圍成一圈、女學生們拿著掛滿吊飾的手機、醉酒的上班族搖搖晃晃地發酒瘋……我們打開現在的池袋站西口,那個池袋西口公園甚至已經被打掉重練了。
《池袋西口公園》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它讓池袋成為這齣日劇的隱性主角,這位主角從第一集第一個鏡頭就登場,它的身軀、它的肌理與血管之間、與它吐出的氣息,精準地被導演堤幸彥的鏡頭與剪輯手法捕捉了下來。

你可以感受到2000年池袋街頭那股生猛的活力,這讓《池袋西口公園》事實上有時像是紀錄片一般,當年繁華巷弄的燈紅酒綠、牆上誇張的塗鴉、外國人賣著來路不明的T-shirt、女孩在公共電話亭接著援助交際的恩客電話、穿著鮮艷服飾的青少年們在池袋大橋上奔跑的姿態、還有幾乎無處不在的香菸煙霧,全被紀錄在這齣虛構影集之中。
這些連石田衣良的原著小說都未必完整紀錄的「池袋氣味」,在日劇《池袋西口公園》裡俯拾即是。池袋從背景變成了活生生的生物,它與主演們擠在同一個畫框裡,它有聲有色有形,散發著無法忽視的存在感。現在的池袋西口,已經不再是犯罪率飆高的治安防治地點。
你不會看到年輕人圍著醉漢嬉鬧、不會看到援助交際的女學生、甚至沒人蹲在這裡了,公園周遭是一間比一間文青的「質感」咖啡店……販賣盜版T-shirt的外國人與蜷在紙箱裡的遊民都消失了。那個不法地帶的池袋西口已經死去,但它在《池袋西口公園》裡依舊活跳跳地存在著。
#02:因為這不是一部小說改編日劇
《池袋西口公園》改編自小說家石田衣良的小說,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自1998年發行以來,石田每隔幾年就會推出新作,最新的第18集《殘酷寵物店》(ペットショップ無惨),在去年9月出版。24年來寫了18本《池袋西口公園》、共計72篇短篇池袋故事。按理來說,日劇《池袋西口公園》應該不缺改編對象,系列小說這麼大的份量,應該改編成十季以上的日劇。不過,假設你因為喜愛日劇,而翻開石田衣良的小說,應該會發現一個讓你驚訝的事實——小說跟日劇根本是平行世界。
《池袋西口公園》並不是一部小說改編日劇,儘管兩部作品裡的角色姓名都一樣,但是除此以外,幾乎完全不同。《池袋西口公園》系列小說基本上是一套冷硬派推理故事,石田借用了大澤在昌的《新宿鮫》架構,將鐵血硬漢刑事主角換成了冷冽酷帥的青少年,將他放在池袋這個罪惡都市裡,讓他執行街頭正義。
但是,日劇《池袋西口公園》卻不一樣,長瀨智也飾演的主角真島誠,卻是一個耿直善良的孩子,他與一幫好友過著懶散混亂的池袋日常,池袋的人們都喜愛他,連性工作者大姐都願意為他打折夜渡資——日劇裡的阿誠,基本上不是池袋的黑暗騎士,更像是池袋的吉祥物。

更妙的是,這是作者石田衣良的堅持,他了解電視劇與小說是完全不同的文本,所以希望電視團隊能盡可能做出「只有影集才能表現」、「作為影集而言更有趣」的內容,即便這樣特立獨行的改編最後失敗了,那至少日劇也做出了他們真正想做的內容。
於是,日劇版《池袋西口公園》改變了主角與大多數角色的性格、改變了劇情情節、改變了角色故事、登場時機、甚至連下場都不同。小說與日劇是兩個劇情不同的平行世界,氣氛與寓意也大不相同。所以,儘管你看完了18本《池袋西口公園》,你仍然需要看看日劇版的《池袋西口公園》,那是與石田衣良筆下的池袋完全不同的池袋。
#03:因為那是宮藤官九郎青史留名的一刻
《池袋西口公園》開始製作時,已經確定由堤幸彥擔任主要導演,他當時已經拍過同樣青少年題材的《我們的勇氣~未滿都市》、與引起話題的《繼續》,正是TBS台想要大力招攬的人才。但是製作人磯山晶還沒有找到最重要的編劇,而他在某個偶然機會裡,遇上了才29歲的宮藤官九郎。
宮藤當時還是一心熱衷演藝圈的年輕人,他沒有經過父母同意就私自休學,在劇團裡從雜工到表演什麼都做,劇團工作以外還接下深夜電視節目的編劇工作,整天24小時全力運轉……但這個圈子卻始終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30歲眼看就要到了,宮藤官九郎卻仍然默默無名,從他20歲時在校園看到了舞台劇海報,立志進入演藝圈到現在,已經將近十年光陰,這十年似乎毫無價值。
磯山晶比宮藤大3歲,但是磯山早在90年代後期,已經製作過大量由田村正和主演的高收視率TBS日劇,包括《講老婆的壞話2》與《協奏曲》等等,已經儼然成為TBS台最年輕與最有衝勁的王牌製作人,與一事無成的宮藤截然不同。而正在找尋新編劇的他,給了宮藤一個機會:寫寫《池袋西口公園》第一話的劇本試試看?可以隨便寫喔,不需要照本宣科小說的內容。
擠進演藝圈失敗、組樂團失敗、用8釐米攝影機拍電影也失敗、通宵寫的深夜劇劇本被無情退回,失敗、失敗、失敗,老婆在家記著每月開銷,確保這個月還有錢吃飯……宮藤什麼沒有,失敗最多,而他背了太多失敗,也背得太久。

《池袋西口公園》奇異地變成一個失敗回收箱,讓宮藤盡情宣洩他對失敗的不平與怨恨,被世人掛上負面印象的池袋,正與敗家之犬的宮藤意氣相投。磯山先生明明說只寫一話就好,但是宮藤卻寫完了整季的劇本。按理說,由年輕王牌磯山出馬製作的日劇,未必要找尋毫無長篇日劇劇本經驗的宮藤,但是,磯山提拔了他。
為什麼?也許與石田的堅持有關。小說家石田衣良雖然允許日劇可以另闢天地,但他卻希望日劇也能維持小說裡充滿速度感的節奏——石田衣良選擇讓年輕人作為主角,就是因為他感受到池袋的「年輕性」,這個年輕人與非法移民群聚的地區,無視著日本傳統價值觀,有著顛覆社會秩序的衝勁。而宮藤快速寫完的劇本裡,就有那種從不停歇的速度感。
《池袋西口公園》成為了宮藤官九郎第一部長篇日劇作品,改變了他的人生,至今23年,宮藤已經是日本的昆汀塔倫提諾——這不是比喻,是真真切切的形容。因為宮藤持續顛覆著日本傳統價值觀,他可以寫沒人感興趣的工業區木更津、可以寫年輕人不感興趣的落語、寫傳統藝能的能劇、寫曾經主婦最愛看的午間肥皂劇,然後他將這些「傳統」,顛覆成年輕人也能接受的新樣貌——顛覆電影公式、翻玩傳統戲劇元素,正是昆汀喜愛的表演形式。也許磯山與石田,當年願意讓宮藤執筆《池袋西口公園》,正是因為他們都從宮藤身上,看到了類似池袋的顛覆性。
#04:因為那是日本演藝圈歷史轉變的一刻
現在看《池袋西口公園》,最好先戴上墨鏡:這是什麼神劇!這是什麼豪華卡司陣容啊!高橋一生、妻夫木聰、渡邊謙、山下智久、小雪、佐藤隆太、窪塚洋介、津田健次郎等等知名演員,全都演過這齣戲。在2000年,這些演員不是沒沒無名、或是剛出道、或甚至是急需轉型,《池袋西口公園》在當時可以說是一部沒什麼大卡司的作品,但是在那之後,這些演員全都飛黃騰達,許多人如今更是日本戲劇界的中堅。
我懂,你要說渡邊謙那時早就是大咖了,沒錯,那時他早就演過了NHK大河劇史上最高收視率的《獨眼龍政宗》,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政宗。問題是,渡邊在事業如日中天的1989年起,持續因白血病影響身體狀況、甚至生命垂危,他因此不斷離開演藝圈,專心養病,讓他幾乎有六年的時間都在螢幕上「若隱若現」。當然,他在1995年痊癒之後,又回到了螢光幕前,但是,觀眾對他的印象卻仍然停留在那個剛健正直的伊達政宗形象——病情導致的曝光量減少,也讓他無法持續挑戰不同形象的角色。現在,那個註定只能演好人英雄的渡邊謙,正苦惱著自己的戲路似乎永遠受限了。
但就是《池袋西口公園》改變了渡邊謙:他在劇中飾演愛耍酷的池袋警署署長橫山,他對主角真島誠很有興趣,想要將他拉攏成為警方在池袋的大眼線。這位遊走在黑白分際的灰色署長,可不是什麼完美無缺的好人,但橫山也絕對不是黑警,橫山與真島始終保持著互相利用又互相敬重的微妙距離。為了飾演這樣的邊緣角色,渡邊謙一口氣在劇中嘗試了年輕時的喜劇演技、模仿硬漢的冷硬派演技、或是混合這兩者的冷面笑匠路線。橫山這個角色隨後大受歡迎,也可以說,渡邊謙藉著《池袋西口公園》「重啟」了他的演藝人生。

2003年,渡邊謙與同樣也演過《池袋西口公園》的小雪,一起演出了湯姆克魯斯的電影《最後武士》,渡邊正式進軍好萊塢,成了「世界的渡邊」;妻夫木聰在《池袋西口公園》下檔一年多之後,主演了電影《水男孩》,星運就持久不墜;佐藤隆太之後持續在宮藤的作品裡演出,2008年終於在《ROOKIES》裡首度成為男主角,這齣日劇的電影版還拿到三週全日本票房冠軍;當然,全劇最耀眼的窪塚洋介,立刻就成為了2000年日本影壇最耀眼的新星,他在2000到2004年之間,主演了五部電影與三部日劇,更是時尚雜誌的大紅人與潮流偶像,直到2004年夏天那神秘的墜樓事件為止……
《池袋西口公園》囊括了一票1975~1980年出生的年輕演員(長瀨、窪塚、坂口憲二、佐藤、高橋、妻夫木、小雪等等),這群當年不滿20歲的年輕演員,23年後幾乎都成為一線明星。《池袋西口公園》是他們某些人的成功契機,是某些人被業界看見的機會,但無論如何,《池袋西口公園》都保留了他們最耀眼的青春年華,長瀨鬢角邊還有痘疤、妻夫木的赤膊看來還弱不經風、而窪塚幾乎就是未來2008電影《黑暗騎士》裡希斯萊傑的日本版本、連那時其實已經39歲的遠藤憲一,看起來都那麼水嫩光滑。不管《池袋西口公園》有多精彩,站在追星族的角度,你都應該看看這些偶像大明星還不是大明星的青澀模樣。
#05:因為日本現在拍不出《池袋西口公園》了
現在池袋都不是20多年前的池袋了,所以當然拍不出《池袋西口公園》,但這只是其中一個理由。
《池袋西口公園》幾乎毫無保留,努力挑戰電視劇的極限:暴力、販賣並吸食毒品、強迫賣淫、援助交際、殘忍的殺人畫面與鮮血、斷肢、勒殺傷口的特寫、非法移民、幫派鬥爭、連續殺人魔、父親性侵女兒、性轉換、非法性愛錄影帶等等劇中元素,都會令當今的家長會與觀眾皺起眉頭——更別提人人隨手隨時點燃的香菸、或是窪塚與長瀨之間若有似無的同志情愫。在堤幸彥快節奏的剪輯之下,這些鮮烈的鏡頭有時僅僅是一閃而過,但卻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現代日劇真正拍不出來的,還不是《池袋西口公園》這些「不適合闔家觀賞」的畫面,而是劇中無時無刻都存在的混亂、瘋狂與混沌氣質——也就是前述提到的「池袋味」。
例如窪塚洋介飾演的KING,觀眾幾乎無法預測他下一步的舉動,這位將混沌具現化的小混混老大,平常講話都是人畜無害的童言童語,但他也可以一夕變臉,突然變成冷血無情的老大制裁異己;《池袋西口公園》這一秒也許還在上演曖昧喜劇,不久後突然演變成殺人兇案。KING這樣的角色,與這樣如雲霄飛車般的劇情起伏,打破了觀眾的收視習慣,呈現出前所未見的新鮮感——但別忘了,這種混亂可不是天馬行空、淪為虎頭蛇尾,宮藤仍然穩穩地抓住全劇的主軸,不讓它變成一場鬧劇。

這種劇本對故事的掌握度,是很罕見的。不只是宮藤,堤幸彥導演甚至在拍攝過程中,幾乎每天都到現場親自拍攝,甚至親自手持攝影機追拍池袋街頭的人群。《池袋西口公園》的活力,是劇組全體全心投入的結果,年輕的製作者們、或是想要轉型或出頭的演員,放飛自我,盡可能地在有限的影格裡去呈現當時真實的池袋氣味,很少有後世日劇能達到這樣的製作活力,或者應該說,很少能再有日劇,對一個區域灌注全心全靈的熱愛(宮藤的《小海女》是另一個異曲同工的例子)。
所以,這就是五個你必須重看/新看《池袋西口公園》的原因,而你壓根不需要這種補充知識,你只要給這齣日劇十分鐘的機會,你就會立刻感受到它的不同。那是一個對現代而言有如異世界的日本地下社會,那裡有著不一樣的社會秩序與價值觀……但23年前的池袋一族們,看起來比我們更有生命力,他們在這混亂又美麗的池袋,掙扎地活著……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古家萱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