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cademy Awards

《媽的多重宇宙》為最大贏家:第95屆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獲獎現場與預告片總整理

13 Mar, 2023
《媽的多重宇宙》為最大贏家:第95屆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獲獎現場與預告片總整理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奧斯卡落幕,《媽的多重宇宙》最後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剪輯總共7個大獎。以下,我們就整理出第95屆奧斯卡的完整得獎名單、得獎現場與預告片,讓這次的盛事結果更一目瞭然:

文字整理:林君玶

電影界最大盛事之一的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已在2023年3月12台灣時間上午展開。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連續3年沒有主持人,今年主持人則是由Jimmy Kimmel擔任,典禮前奧斯卡也以主持人的選擇為哏,拍攝了一段幽默的預告片。

而今年的奧斯卡可謂競爭激烈,入圍多個獎項的《媽的多重宇宙》,在根據娛樂媒體IGN的計算下,已獲得來自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電影獨立精神獎等主要影評組織總計158個獎項,超越《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的101個獎項。

因為多項入圍,呼聲又高,《媽的多重宇宙》導演丹丹組合(Daniels)在奧斯卡紅毯現場,也無法掩飾興奮之情。除此之外,此片楊紫瓊與《TÁR 塔爾》凱特布蘭琪的最佳女主角之爭,也是今年最具話題的獎項。另外,《西線無戰事》與《捍衛戰士:獨行俠》多項技術獎項入圍,也是今年奧斯卡的焦點。

《媽的多重宇宙》最後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剪輯總共7個大獎。

以下,我們就整理出第95屆奧斯卡的完整得獎名單、得獎現場與預告片,讓這次的盛事結果更一目瞭然:

第95屆奧斯卡入圍、得獎名單(粗體為得獎者)

|最佳影片|

GettyImages-1473105201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最佳導演|

GettyImages-1473105424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 馬丁.麥多納 Martin McDonagh:《伊尼舍林的女妖》
  • 關家永 Daniel Kwan、丹尼爾.舒奈特 Daniel Scheinert :《媽的多重宇宙》
  • 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法貝爾曼》
  • 陶德.菲爾德 Todd Field:《TÁR 塔爾》
  • 魯本.奧斯倫 Ruben Östlund:《瘋狂富作用》

|最佳男主角|

GettyImages-1473102952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 奧斯汀.巴特勒 Austin Butler:《貓王艾維斯》
  • 柯林.法洛 Colin Farrell:《伊尼舍林的女妖》
  • 布蘭登.費雪 Brendan Fraser :《我的鯨魚老爸》
  • 保羅.梅茲卡爾 Paul Mescal:《日麗》 
  • 比爾.奈伊 Bill Nighy:《倫敦生之慾》

|最佳女主角|

GettyImages-1473103892_(1)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 凱特.布蘭琪 Cate Blanchett:《TÁR 塔爾》
  • 安娜.德哈瑪斯 Ana de Armas:《金髮夢露》
  • 安德莉亞.瑞絲柏 Andrea Riseborough:《致蕾絲莉》
  • 蜜雪兒.威廉絲 Michelle Williams:《法貝爾曼》
  • 楊紫瓊 Michelle Yeoh:《媽的多重宇宙》

|最佳男配角|

GettyImages-1473097252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 布蘭頓.葛利森 Brendan Gleeson:《伊尼舍林的女妖》
  • 布萊恩.泰瑞.亨利 Brian Tyree Henry:《橋之彼端》
  • 裘德.赫希 Judd Hirsch:《法貝爾曼》
  • 貝瑞.科漢 Barry Keoghan:《伊尼舍林的女妖》
  • 關繼威 Ke Huy Quan:《媽的多重宇宙》

|最佳女配角|

GettyImages-1248105964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 安琪拉.貝瑟 Angela Bassett:《黑豹2:瓦干達萬歲》
  • 周洪 Hong Chau:《我的鯨魚老爸》
  • 凱莉.肯頓 Kerry Condon:《伊尼舍林的女妖》
  • 潔美.李.寇蒂斯 Jamie Lee Curtis:《媽的多重宇宙》
  • 許瑋倫 Stephanie Hsu:《媽的多重宇宙》

|最佳原創劇本|

GettyImages-1473098043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 《伊尼舍林的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法貝爾曼》The Fabelmans
  • 《TÁR 塔爾》Tár
  • 《瘋狂富作用》Triangle of Sadness

|最佳改編劇本|

GettyImages-1473099853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編劇Sarah Polley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鋒迴路轉:抽絲剝繭》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
  • 《倫敦生之慾》Living
  • 《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
  • 《沒有聲音的女人們》Women Talking

|最佳動畫片|

  •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Guillermo del Toro's Pinocchio
  • 《迷你網紅實貝秀》Marcel the Shell with Shoes On
  • 《鞋貓劍客2》Puss in Boots: The Last Wish
  • 《海獸獵人》The Sea Beast
  • 《青春養成記》Turning Red

|最佳國際影片|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1985年阿根廷》Argentina, 1985 
  • 《親密》Close
  • 《如果驢知道》EO
  • 《夏日悄悄話》The Quiet Girl

|最佳紀錄片|

  • 《在牠們的凝視之間》All That Breathes
  • 《所有的美麗與血淚》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
  • 《火山摯戀》Fire of Love
  • 《碎片之家》A House Made of Splinters
  • 《納瓦尼事件簿》Navalny

|最佳紀錄短片|

  • 《小象守護者》The Elephant Whisperers
  • 《上岸》Haulout
  • 《你如何紀年?》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
  • 《瑪莎·米邱效應》The Martha Mitchell Effect
  • 《家門口的陌生人》Stranger at the Gate

|最佳實景短片|

  • 《愛爾蘭式再見》An Irish Goodbye
  • 《伊瓦魯》Ivalu
  • 《在她們眼中》Le pupille
  • 《夜車》Night Ride
  • 《紅色手提箱》The Red Suitcase

|最佳動畫短片|

  •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The Boy, the Mole, the Fox and the Horse
  • 《飛行的水手》The Flying Sailor
  • 《冰之商人》Ice Merchants
  • 《我破處的那一年》My Year of Dicks
  • 《鴕鳥先知》An Ostrich Told Me the World Is Fake and I Think I Believe It

|最佳美術設計(藝術指導)|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
  • 《巴比倫》Babylon
  • 《貓王艾維斯》Elvis
  • 《法貝爾曼》The Fabelmans

|最佳攝影|

GettyImages-1473101587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左Jonathan Majors,  中James Friend 右Michael B. Jordan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中有,部分真實的偽記事》Bardo, False Chronicle of a Handful of Truths
  • 《貓王艾維斯》Elvis
  • 《光影帝國》Empire of Light
  • 《TÁR 塔爾》Tár

|最佳服裝設計|

GettyImages-1248108495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獲獎者Ruth E. Carter
  • 《巴比倫》Babylon
  • 《黑豹2:瓦干達萬歲》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
  • 《貓王艾維斯》Elvis
  •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哈里斯夫人去巴黎》Mrs. Harris Goes to Paris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GettyImages-1473094411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獲獎者 左Annemarie Bradley-Sherron, 中Judy Chin, 右Adrien Morot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蝙蝠俠》The Batman
  • 《黑豹2:瓦干達萬歲》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
  • 《貓王艾維斯》Elvis
  • 《我的鯨魚老爸》The Whale

|最佳原創配樂|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巴比倫》Babylon
  • 《伊尼舍林的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法貝爾曼》The Fabelmans

|最佳原創歌曲|

  • 〈Applause〉:《Tell It Like a Woman》
  • 〈牽我的手〉:《捍衛戰士:獨行俠》
  • 〈Lift Me Up〉:《黑豹2:瓦干達萬歲》
  • 〈Naatu Naatu〉:《雙雄起義 RRR
  • 〈This Is A Life〉:《媽的多重宇宙》

|最佳音效|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
  • 《蝙蝠俠》The Batman
  • 《貓王艾維斯》Elvis
  • 《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

|最佳影片剪輯|

GettyImages-1473107595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Paul Rogers
  • 《伊尼舍林的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 《貓王艾維斯》Elvis
  •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TÁR 塔爾》Tár
  • 《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

|最佳視覺效果|

  • 《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 《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
  • 《蝙蝠俠》The Batman
  • 《黑豹2:瓦干達萬歲》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
  • 《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楊士範

eld editor

每個物件都因為各種細節的差異而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呈現,我們是一個在意細節的編輯團隊,想好好地說出屬於生活風格的醇厚故事。Every little detail matters.

更多此作者文章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15 Mar, 2023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漫畫家高妍結合私人經驗與日常觀察,用畫筆凝結出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的他,持續用Adobe軟體製作所有的漫畫和插畫。採訪這天高妍邀我們走訪他作品場景中常出現的台北溫羅汀一帶,並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

用Photoshop與InDesign,從獨立出版小誌做到暢銷商業單行本

2022年5月25日,高妍的首部單行本《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在台灣和日本同步發行,不到一週內,台版和日版紛紛「重版出來」,以25歲的新銳漫畫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成績。《綠之歌》同名短篇是高妍在大學時期自費出版的32頁漫畫作品,經過五年時間發展成長篇,故事描述一位台灣女孩「綠」深深愛上日本搖滾傳奇細野晴臣的音樂,而音樂又帶著他遇見許多美好的事物。

「無論是插畫、漫畫,我的作品都以電腦繪製為主,」目前在台日兩地活動的高妍,趁著回台期間帶我們到公館的另類漫畫店Magasick,那裡幾乎是唯一能找到他所有早期自費出版作品的地方,「我通常會先用Photoshop繪製漫畫,接著進InDesign做每頁漫畫的初步排版,打上對白內容,並且讓編輯知道漫畫的順序。」高妍一面介紹他的作品,一面和我們說明工作流程。

《房間日記》、《海的画報》、《荒原》、《1982》到《綠之歌》短篇,翻閱一本本插畫、漫畫作品,令人感受到高妍持續雕琢自己的技巧,不只是畫面、意象和氛圍的經營,在書籍的裝幀上也不斷實驗。《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的書籍設計也由高妍親自操刀,書衣扉頁設計成演唱會門票,隨書附上的歌詞本則選用紋路明顯的特殊紙,精緻得如一本獨自成立的小誌。

☞ 用Photoshop和InDesign製作出版你的作品吧!

01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繪圖板搭配Photoshop,陪伴漫畫家一路成長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我就一直在用電腦畫畫,電腦繪圖比起手繪對我來說是更親近的媒材。」直到高妍國中時,母親送給他一台繪圖板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繪圖板搭配Photoshop就成了他創作用的固定班底,「有時候我在畫水彩或素描的時候,都會覺得『天啊,讓我按上一步!』」高妍笑說自己從電繪切換到手繪時常忘了不能重做步驟。

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高妍也經常承接書籍和雜誌的繪製委託,像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棄貓》由收錄了11張高妍的插畫,以及旅日台灣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台版書封,同樣也出自高妍之手。村上春樹曾形容高妍的畫「喚起某種令人懷念的共鳴」,或許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

☞ 電繪首選Adobe Photoshop

「我在用漫畫拍電影」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去發展。」台北溫羅汀一帶是高妍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他現實生活中最熟悉的區域,但即便在這麼熟悉的日常中,他總能觀和感受到新事物,並且將它們放進作品中。「每天好好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改變、新的相遇、新的離別,把這些離別具象化成完整的故事。」

採訪這天我們也來到位於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咖啡店與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綠之歌》裡主角小綠與南峻就是在這裡相遇。「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不透過像文字、日記、圖像作品的方式去記錄,有一天就會消失,這些遺忘跟失去是非常可惜的。」海邊的卡夫卡經過18年的歲月,近期也因為都更即將和大家告別。

02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我其實在用漫畫拍一部電影。」高妍在作品中透過背景的寫實處理、人物之間表情的細膩變化,以及水平橫向的構圖去營造出電影鏡頭的感覺,「讓讀者進入故事,並在無意之間將自己帶如故事主角的心境。」雖然生活中充滿離別,但讀者透過閱讀高妍的作品,也許可以不斷地與這些文化場景重新相遇。

☞ Adobe陪你紀錄日常生活的新改變

把感動帶給讀者的瞬間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每一件事情。」以高妍的年紀對應他身為創作者目前的成績,確實常令人讚嘆他繪畫方面的才華,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高度自律,「在執行作品上,我很像一台機器,時間到了我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最後把作品透過非常有紀律的方式完成。」

高妍和我們分享他在日本漫畫月刊《Comic Beam》連載《綠之歌》期間,每日醒來吃完早餐就開始工作,一路繪製到晚上,中途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中斷地畫直到睡前。每月連續25天都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交出當月的稿件,又接著準備下個月的連載。

03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最重要的事情是對作品誠實。當你今天很善待這個作品,很想好好地讓這個作品被跟你有一樣感動的人看見,我相信那個人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感受你作品帶給他的力量。」對高妍來說這樣的瞬間就是做作品最棒的時刻。你也有想要分享的感動嗎?一起透過Adobe系列軟體來踏出創作的第一步吧!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