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我震懾在「沒穿內褲喫茶店」的無限活力之下——色情雜誌編輯的工作實錄

兩天之內,我們跑了約40間的沒穿內褲喫茶店。在大阪,沒穿內褲喫茶店已經是一般常識。其中還有店家表示「真可惜,你們來得太早了,明天會有黑仔加入呢」。大阪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甚至期待從此一路蓬勃發展下去的景況。
文字:末井昭|譯者:蔡青雯
曾幾何時,沒穿內褲喫茶店(ノーパン喫茶店)盛極一時。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以往曾經興起的各種風潮,抱抱娃娃、呼拉圈、迷你裙、紅茶菌發酵飲料等,最初都是靜悄悄地開始,再靜悄悄遭到遺忘;沒穿內褲喫茶店則是突然盛極一時,然後瞬間消失。
被捲入這股風潮的沒穿內褲喫茶店經營者、女服務生、沒穿內褲喫茶店迷,恐怕都是莫名其妙的心情吧,其實我自己也是這種心情。
有位人士名為島本,相信很多人都不知他為何人,請容我稍加介紹。他的年齡是三十多歲,體型微胖,去年前往曼谷,差點病危身亡,在名為SkipBand的樂團當中彈奏貝斯,職業是為雜誌採訪秘境,不過主要在畫漫畫。這位島本先生,將週刊雜誌的一篇小專欄報導,拿給我看。
報導寫著在東京都豐島區東長崎,距離繁華地區稍遠的地方,東京第一家沒穿內褲喫茶店開幕,每天高朋滿座,盛況空前。看到這則報導,我立刻前去瞧瞧。看了之後,我當下直覺這種現象絕對非比尋常。
其實,我極為震驚,因為店內真的人山人海,客人當然全員都是男性,甚至在通往二樓店內的樓梯上,都擠得水洩不通。
大窗的店內,大學女生(告示如是寫著,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女服務生共有三位,白襯衫搭配超短迷你裙,在店內走動。
爆滿的客人視線,全部都追著走來走去的女服務生。當女服務生將咖啡端上桌之際,就能夠稍微窺見迷你裙下的風光。「哎呀呀」真的沒穿內褲耶(文風逐漸走向採訪報導風格),那時,我真是感激涕零。
或許有人認為只是沒穿內褲而已……,世界上就有這種彆扭的人,正常的社會人絕對會感激涕零,甚至我認為喫茶店的概念肯定就此改變。
逐漸習慣店內的氛圍、更有餘裕之後,我的視線從迷你裙轉移到櫃檯旁的帳單堆上,立刻判斷「這門生意賺翻了」!
從那天之後,只要前往熟悉的喫茶店,就提議改為沒穿內褲喫茶店。不過,每間店都認為沒必要做到那種程度,全都不願嘗試。雖然是他人的事業,我還是覺得非常可惜。
後來,週刊爭相報導,大阪的沒穿內褲喫茶店已經是幾乎全裸的狀態,還能讓客人觸摸,甚至只有遮住重要部位,還有外國人……。看來我有必要親自去大阪探個究竟,於是,偕同採訪秘境的島本先生一起前往大阪。
我們在梅田下車,走沒幾步,就大為震驚,因為放眼望去幾乎都是沒穿內褲喫茶店,交織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彷彿大阪漂浮在沒穿內褲喫茶店之上,這是第二次的感動。

我詢問市民,從不同人口中,獲得各種不同的看法,例如「角落那間店,胸部全都露喔」;搭乘計程車時,司機則說,「來採訪沒穿內褲喫茶店啊?那種店很不乾淨耶,就像是毛掉到可樂當中呀。」
兩天之內,我們跑了約40間的沒穿內褲喫茶店。在大阪,沒穿內褲喫茶店已經是一般常識。其中還有店家表示「真可惜,你們來得太早了,明天會有黑仔加入呢」。大阪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甚至期待從此一路蓬勃發展下去的景況。總之,震懾在沒穿內褲喫茶店的無限活力之下,兩人筋疲力盡地回到東京。
大約一個月之後,東京的沒穿內褲喫茶店也急遽增加,速度之快,這次變成是東京漂浮在沒穿內褲喫茶店之上。此外,還增加沒穿胸罩的店;或是出現挖空絲襪屁股部分的店;或是女服務生在重要部位貼上蝴蝶,周圍卻竄出各種事物;甚至還有些店當場脫下女服務生的內衣,直接叫賣。還有不少是從粉紅沙龍轉型而來。
連續多天,我天天向沒穿內褲喫茶店報到。雖然每每都能發現新手法,相當有趣,但是已無最初在東長崎的感動。在微暗的店內,全裸的女人走來走去,根本無異於脫衣舞孃。我的正義感不禁湧現,憤怒粉紅沙龍轉型業者有欠考慮,只是將酒店小姐變身成為沒穿內褲女郎而已。
突然,我掛心起大阪,於是和那位島本先生再度前往大阪採訪。然而,大阪的沒穿內褲喫茶店已經氣焰將熄,許多白天做生意的店轉為只剩晚上營業。
在前一次的採訪時,認識幾位店長,我透過電話提出採訪的要求。
「今後必須靠新意取勝,不,接下來的企畫絕對成為話題,只是現在不方便透露。」
我想起說過這段話的企畫部長,經過電話聯絡之後,對方答應我們造訪。結果,抵達店內,發現只是普通的沒穿內褲喫茶店,店內貼滿鏡子,像是迪斯可舞廳。
企畫部長不在店內,迪斯可舞廳風格的年輕店長接受訪問。
「企畫部長曾說過有非常厲害的想法。」
「不,啊,該怎麼說呢,店內是有些機關啦。」
店長一副欲言又止的態度。牆壁都是鏡面,地板鋪上壓克力板,下面裝設霓虹燈管。我想所謂的機關是女服務生的裙下風光,會投射在鏡中。
「現在正在申請專利,在還沒獲得許可之前,擔心可能會被其他店盜用模仿。」
店長口風很緊,強忍著想說的欲望。不過,逐漸地,炫耀的心態戰勝了忍耐。
「我還沒有告訴過任何媒體,你們是第一家喔。」
店長一邊說著,一邊走出店外,打開店旁的一扇門,請我們進去。門內微暗,一座樓梯通往地下,走到最下方時,就看到那位企畫部長。他面帶微笑說著「好久不見」,擺出一副自信滿滿的表情。
「看出來了吧?」部長問道。我還看不出來是怎麼一回事,於是,部長的手指向上方。我們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哎呀呀」天花板是透明壓克力,從下方可看透剛才那家店,看透的當然是裙下風光。
這是一面單向鏡,從上方當然看不到。雖然還是水泥胚體,不過,這裡即將開幕為偷窺喫茶店,名為「光光看光風下裙」。店名倒著唸,就一目了然。
在這裡,我又有第三次的感動。這些人竟然能在這類無關緊要的事物上,如此使盡全力,真是令人感動。這間店的建築物是一棟四層樓高的公寓,原本沒有地下室,在一樓開店之後,店長向公寓持有人取得挖洞做為倉庫的許可。
「那裡的水泥很礙眼,不過除去的話,會導致公寓傾斜。」
手法實在太高明了。當然,樓上店裡的女郎都還不知道這個機關。店長和企畫部長每天潛入地下室,眺望著上方,沉浸在完工的喜悅當中。
從樓下讓客人偷窺沒穿內褲的女郎,我質疑可能涉及猥褻罪,於是詢問店長,「警察對策已經考慮周全,警方絕對束手無策。」可是,這間店開店沒過多久,就遭到警方的突襲檢查,店長當場遭到逮捕。顯然警察對策沒有奏效,因為沒穿內褲女郎本來還戴著毛茸茸裝飾在店內走動,然而警方來到店內時,女郎剛好都沒戴上這種人工性器,毫無任何遮掩。
不過,店長獲得釋放,聽說接下來他打算經營展露身形輪廓的正式登台喫茶店,只是我無法得知後續。
大阪阿倍野區的沒穿內褲喫茶店,女服務生幾乎全裸,我前去探訪時,仍舊興盛有活力。
「其他地方多半做不下去了,不過如你眼前所見,客人還這麼多呢。」
店長曾待過夜總會,很懂得麥克風話術。女服務生身上塗滿美乃滋、番茄醬、芥末醬,讓客人舔拭。這裡甚至還有地方組團來店,雖然,店長完全不擔心查緝,但這裡仍有警察的突襲檢查。

大阪寢屋川市有種名為水槽喫茶店的怪店。店內有座大型透明水槽,水槽中加入熱水,穿著內褲的女服務生(?)將頭露出水面游泳。到了這個階段,店長或經營者的談話內容,反倒更引起我的興趣。
「這是應用稜鏡原理呀。客人絕對看不到女郎的臉孔。所以,女郎能夠肆無忌憚地做出大膽的動作呀。水槽主力成員嗎?有五位,女生嘛,總有生理期囉。」
每張桌子的桌前就是水槽,在啜飲著咖啡的客人面前,看不見頸部以上部分的水槽主力成員,毫無顧忌地大開雙腿,實在是有些詭異的光景。我詢問其中一名水槽主力成員,她只有一句話,「泡得又腫又脹呀!」
寢屋川市的經營者似乎有著各種奇思異想,店長表示隔壁店預定製作訴諸人類五感的性交歡樂之島。
我順便前往京都訪查。京都不似大阪過於刺激,多半保留沒穿內褲喫茶店的原型。
「這種就像是經營女郎店嘛,不能太高調。」
這位經營者的本業是提供股票買賣或經營的諮詢顧問,對方遞給我本業的名片,並表示這門生意是在友人拐騙之下加入的。
計程車司機表示在終點站的西鴨車庫,地方偏僻,有日本第一家沒穿內褲喫茶店。雖然夜色已深,但是我們很想看看始祖,所以請計程車載到店前。原來這間店在潮流興起之前,已經開店三年了。
抵達這家店時,已經是歇業時間了。
「採訪很煩人,我們拒絕採訪。」
凶神惡煞般的經營者露臉說道,我們不得不放棄、打算折返時,對方卻引領到像是事務所的場所。
「這是廢物才會從事的行業。以女性裸體為賣點,根本是極為低俗的職業。我做夢也沒想到竟然能夠造成這股風潮。早知如此,我應該早點收店。」經營者沉痛地說著,彷彿所有罪惡都由他一人承擔。我追問他為什麼不早點收店。他回答,「店前蓋了停車場,在貸款還清之前,沒法停業。」
「這裡希望能夠變身成為女性客人或兒童都能安心光顧的店,所有員工攜手努力工作,請大家多多幫忙。」
據說,這是每天店內都會播放的廣播。
「我想要贖罪,所以在鴨川沿岸種植櫻花樹。今年終於開花了。」
後來我觀賞了那些樹,不過是在店前種植的五棵小櫻花樹,花朵還是黏上去的。
我提出店內攝影的要求,卻遭到拒絕,標示寫著絕對禁止拍照。我無法強求,打算放棄時,對方卻一派輕鬆的繞行店內,點亮所有的燈,真是奇怪的人。
最後,我向他提出拍攝本人的要求;於是,他右手持著電話擺出姿勢,動也不動地接受拍照,我們只能強忍住想笑的念頭。
沒穿內褲喫茶店消失之後,現在難免懷念那些源源不絕湧現的能量,以及每位正好都是稀奇古怪的店長和經營者。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 「被爸媽發現也不要緊」的日本A片傳說:如彗星般出現又消失的大小姐女優——星野光
- 無酬被拍長達16年,其中包括大量裸照:當日本情色攝影師荒木經惟「繆思」的代價
- 《AV帝王》:用色情打破日本虛偽假象,深入村西透的傳奇人生
本文摘錄自《美好的炸藥家醜》,臉譜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日本傳奇雜誌總編輯、創辦異色書刊及《寫真時代》,一手掀起70年代情色文化風潮,顛覆情色與攝影的定義,與荒木經惟攜手打造日本攝影雜誌新風貌,開創無人能及的「寫真時代」。
末井昭出生於日本岡山縣,父親在礦山工作,母親罹患肺結核長期住院,他因此被同學孤立,導致個性陰鬱孤僻。無法治癒的母親出院後與多位男子往來,一日與父親爭吵後離家,不久便和鄰居外遇男子抱炸藥相擁殉情。此自殺事件對他造成莫大影響。 成績優異的他高中選讀機械科,畢業後因厭倦機械式的輪班制工作而離開大阪工廠,前往川崎三菱重工任職。在此期間看到「日美美術字函授課程」,從小愛畫畫的他開始學習插畫,立志成為平面設計師。三個月後就讀青山設計專門學校,不久學運沸沸揚揚,被迫停課。
儘管繪製技巧愈發純熟,末井昭腦中卻不再存有任何設計的意義或想法,萌生放棄之際,攝影師友人推薦他為《YOUNG V》畫插畫,因此與色情書刊展開十年情緣,從設計封面、排版、採訪報導、劇畫到漫畫,應接不暇,同時開始承接袋裝雜誌塑封本的設計製作。
1975年在森下信太郎的邀約下,當上色情雜誌《NEW SELF》的總編輯兼發行人,簡潔的版面、照相打字標題及全本凹版印刷,都是當時情色書刊前所未有的嘗試。之後反體制的革新不斷,更將讀者群從工人轉向學生。
《NEW SELF》刊載全裸照片之外,令人耳目一新的創舉,是邀請各領域的奇人異士登場。田中小實昌撰寫散文、嵐山光三郎開專欄〈性生活改善講座〉、南伸坊繪製插圖、秋山祐德太子採訪報導、三上寬與池田福男對談、赤瀨川原平執筆打字員性交故事,荒木經惟、安西水丸、林靜一、高信太郎、友川典司、鈴木志郎康、平岡正明、卷上公一、奧成達、長谷邦夫、吉田光彥、船知慧、堤玲子等人也共襄盛舉。不斷挑戰禁忌的《NEW SELF》,歷經三次查禁,發行十九期後正式廢刊。末井昭不僅讓異色書刊成為專業雜誌,也見證色情書刊質變的三波浪潮。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漫畫家高妍結合私人經驗與日常觀察,用畫筆凝結出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的他,持續用Adobe軟體製作所有的漫畫和插畫。採訪這天高妍邀我們走訪他作品場景中常出現的台北溫羅汀一帶,並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
用Photoshop與InDesign,從獨立出版小誌做到暢銷商業單行本
2022年5月25日,高妍的首部單行本《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在台灣和日本同步發行,不到一週內,台版和日版紛紛「重版出來」,以25歲的新銳漫畫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成績。《綠之歌》同名短篇是高妍在大學時期自費出版的32頁漫畫作品,經過五年時間發展成長篇,故事描述一位台灣女孩「綠」深深愛上日本搖滾傳奇細野晴臣的音樂,而音樂又帶著他遇見許多美好的事物。
「無論是插畫、漫畫,我的作品都以電腦繪製為主,」目前在台日兩地活動的高妍,趁著回台期間帶我們到公館的另類漫畫店Magasick,那裡幾乎是唯一能找到他所有早期自費出版作品的地方,「我通常會先用Photoshop繪製漫畫,接著進InDesign做每頁漫畫的初步排版,打上對白內容,並且讓編輯知道漫畫的順序。」高妍一面介紹他的作品,一面和我們說明工作流程。
《房間日記》、《海的画報》、《荒原》、《1982》到《綠之歌》短篇,翻閱一本本插畫、漫畫作品,令人感受到高妍持續雕琢自己的技巧,不只是畫面、意象和氛圍的經營,在書籍的裝幀上也不斷實驗。《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的書籍設計也由高妍親自操刀,書衣扉頁設計成演唱會門票,隨書附上的歌詞本則選用紋路明顯的特殊紙,精緻得如一本獨自成立的小誌。
☞ 用Photoshop和InDesign製作出版你的作品吧!

繪圖板搭配Photoshop,陪伴漫畫家一路成長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我就一直在用電腦畫畫,電腦繪圖比起手繪對我來說是更親近的媒材。」直到高妍國中時,母親送給他一台繪圖板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繪圖板搭配Photoshop就成了他創作用的固定班底,「有時候我在畫水彩或素描的時候,都會覺得『天啊,讓我按上一步!』」高妍笑說自己從電繪切換到手繪時常忘了不能重做步驟。
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高妍也經常承接書籍和雜誌的繪製委託,像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棄貓》由收錄了11張高妍的插畫,以及旅日台灣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台版書封,同樣也出自高妍之手。村上春樹曾形容高妍的畫「喚起某種令人懷念的共鳴」,或許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
「我在用漫畫拍電影」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去發展。」台北溫羅汀一帶是高妍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他現實生活中最熟悉的區域,但即便在這麼熟悉的日常中,他總能觀和感受到新事物,並且將它們放進作品中。「每天好好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改變、新的相遇、新的離別,把這些離別具象化成完整的故事。」
採訪這天我們也來到位於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咖啡店與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綠之歌》裡主角小綠與南峻就是在這裡相遇。「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不透過像文字、日記、圖像作品的方式去記錄,有一天就會消失,這些遺忘跟失去是非常可惜的。」海邊的卡夫卡經過18年的歲月,近期也因為都更即將和大家告別。

「我其實在用漫畫拍一部電影。」高妍在作品中透過背景的寫實處理、人物之間表情的細膩變化,以及水平橫向的構圖去營造出電影鏡頭的感覺,「讓讀者進入故事,並在無意之間將自己帶如故事主角的心境。」雖然生活中充滿離別,但讀者透過閱讀高妍的作品,也許可以不斷地與這些文化場景重新相遇。
把感動帶給讀者的瞬間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每一件事情。」以高妍的年紀對應他身為創作者目前的成績,確實常令人讚嘆他繪畫方面的才華,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高度自律,「在執行作品上,我很像一台機器,時間到了我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最後把作品透過非常有紀律的方式完成。」
高妍和我們分享他在日本漫畫月刊《Comic Beam》連載《綠之歌》期間,每日醒來吃完早餐就開始工作,一路繪製到晚上,中途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中斷地畫直到睡前。每月連續25天都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交出當月的稿件,又接著準備下個月的連載。

「最重要的事情是對作品誠實。當你今天很善待這個作品,很想好好地讓這個作品被跟你有一樣感動的人看見,我相信那個人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感受你作品帶給他的力量。」對高妍來說這樣的瞬間就是做作品最棒的時刻。你也有想要分享的感動嗎?一起透過Adobe系列軟體來踏出創作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