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熱炒的靈魂伴侶:經典、金牌、18天,眾多台啤酒款喝起來到底哪裡不一樣?

你是否好奇,在產品眾多的台灣啤酒系列中,經典、金牌、爽啤、18天......等不同酒款,喝起來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文字整理:古家萱
喝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精釀啤酒,在吃著熱炒、大口扒飯的時候,還是只想來罐台啤,用清爽又帶著微微甜苦的冰涼酒液,帶走口腔中的油膩感與辛苦工作整週的壓力。近期,台灣菸酒公司推出了全新的「金牌118天鮮釀台灣啤酒」,使用臥式酒桶,在-1℃以下的低溫環境中熟成,讓啤酒中的香氣成份更加馥郁、酒色更清亮透澈,喝起來也更清洌純淨。

與金牌台啤同樣為清爽型拉格啤酒,「金牌118天鮮釀台灣啤酒」目前在好市多獨家販售,一大箱24罐的售價為949元,平均下來每罐只要花不到40元,讓不少想嚐鮮的酒鬼蠢蠢欲動。
而說到這裡,你是否曾經好奇,在產品眾多的台灣啤酒系列中,經典、金牌、爽啤、18天......等不同酒款,喝起來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01:經典台啤

老一輩最喜歡的經典台啤選用進口大麥芽、特選蓬萊米以及芳香型、苦味型啤酒花精釀,是一款有著歐洲傳統口味氣息的醇厚型啤酒。喜歡的人認為它口味正宗、售價便宜俗擱大碗,是聚會乾杯的絕佳選擇;不喜歡的人則覺得它麥芽味太淡,而且喝起來尾韻較苦。
順帶一提,最原始的經典台啤,其實是一款以全麥芽釀造的啤酒,後來為了解決台灣稻米產量過剩的問題,身為國營企業的菸酒公司才在其中加入了蓬萊米。因為評價還不錯的關係,之後就沒有再改回全麥芽版本,也為台啤帶來了與國外啤酒截然不同的風味。
#02:金牌台啤

坊間最常見的金牌台啤原料與經典台啤差不多,但蓬萊米的使用量更高,酒花類型也略有不同,整體喝起來甜度更高,麥芽香氣也更乾淨輕盈,還有種米飯在口中久嚼後會出現的澱粉香。因為整體口感更為細緻,口味接受度也比經典台啤更高,讓許多人以為金牌的酒精濃度較低,但事實上,這款啤酒的濃度約為5%,比前者的4.5%高出了一些些。
另外,台灣啤酒也在2019年推出了保有啤酒花與麥芽香氣,但不含酒精的新型態飲品「金牌Free」,除了冰涼解渴,熱量更是遠低於一般啤酒,推薦給心中想喝,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碰酒的讀者。
#03:18天台灣生啤酒

為使啤酒不易腐壞,多數罐裝啤酒在裝瓶前都會進行殺菌,但這個步驟除了殺掉細菌之外,也會影響啤酒本身的風味與香氣。18天台灣生啤酒就是一款未經過巴氏德高溫殺菌的啤酒,它保留了最多的營養與麥香風味,但為避免腐壞,必須在運送全程中以0-7°C冷藏保鮮,賞味期限也僅有短短的18天。
雖然價格較其他款更為昂貴,但18天台灣生啤酒喝起來有著如麵包與糖蜜般的香氣,甜度約介於經典與金牌之間,氣泡的口感也更為綿密,是不少老饕在熱炒店中的指定酒款。
#04:爽啤酒

常常被誤認成Bar Beer的黃色包裝爽啤酒,其實是台灣啤酒發出的一款「冷泡啤酒」。時任董事長的吳容輝在喝阿里山冷泡茶的時候靈機一動,想到啤酒是否也可以用冷泡方式製作?在與團隊來回試驗討論後,研發出了這款運用零度C冷泡啤酒花工法製成的新商品。
在原料方面,爽啤酒採用雙啤酒花搭配特選大麥芽及酵母,有著其他酒款所沒有的柑橘與綠色植物香氣。整體來說口感相當清爽,但麥芽味相對來說較為薄弱,酒精濃度也僅有若有似無的3.5%(但熱量也比較低),對我來說大概是適合夏天的薄飲口味吧。
#05:少年狼

以年輕人為主打客群,但因為包裝長得太像進口酒而時常被忽略的少年狼是較新的一種台啤酒款。根據官方網站的介紹,這款商品採用了3種啤酒花,經過2道香氣萃取工法以及28天的長時間低溫熟成,喝起來有淡淡的果酸香氣,口感也更為絲滑柔順。
問了身邊的朋友,好像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台灣啤酒有推出這項商品,但實際喝過之後覺得口味清爽,苦味較低,果香也蠻有辨識度,下次到超商囤貨時,不妨仔細看看冰箱的角落,買個幾瓶回家嚐鮮。
訂閱every little d.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林君玶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漫畫家高妍結合私人經驗與日常觀察,用畫筆凝結出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的他,持續用Adobe軟體製作所有的漫畫和插畫。採訪這天高妍邀我們走訪他作品場景中常出現的台北溫羅汀一帶,並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
用Photoshop與InDesign,從獨立出版小誌做到暢銷商業單行本
2022年5月25日,高妍的首部單行本《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在台灣和日本同步發行,不到一週內,台版和日版紛紛「重版出來」,以25歲的新銳漫畫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成績。《綠之歌》同名短篇是高妍在大學時期自費出版的32頁漫畫作品,經過五年時間發展成長篇,故事描述一位台灣女孩「綠」深深愛上日本搖滾傳奇細野晴臣的音樂,而音樂又帶著他遇見許多美好的事物。
「無論是插畫、漫畫,我的作品都以電腦繪製為主,」目前在台日兩地活動的高妍,趁著回台期間帶我們到公館的另類漫畫店Magasick,那裡幾乎是唯一能找到他所有早期自費出版作品的地方,「我通常會先用Photoshop繪製漫畫,接著進InDesign做每頁漫畫的初步排版,打上對白內容,並且讓編輯知道漫畫的順序。」高妍一面介紹他的作品,一面和我們說明工作流程。
《房間日記》、《海的画報》、《荒原》、《1982》到《綠之歌》短篇,翻閱一本本插畫、漫畫作品,令人感受到高妍持續雕琢自己的技巧,不只是畫面、意象和氛圍的經營,在書籍的裝幀上也不斷實驗。《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的書籍設計也由高妍親自操刀,書衣扉頁設計成演唱會門票,隨書附上的歌詞本則選用紋路明顯的特殊紙,精緻得如一本獨自成立的小誌。
☞ 用Photoshop和InDesign製作出版你的作品吧!

繪圖板搭配Photoshop,陪伴漫畫家一路成長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我就一直在用電腦畫畫,電腦繪圖比起手繪對我來說是更親近的媒材。」直到高妍國中時,母親送給他一台繪圖板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繪圖板搭配Photoshop就成了他創作用的固定班底,「有時候我在畫水彩或素描的時候,都會覺得『天啊,讓我按上一步!』」高妍笑說自己從電繪切換到手繪時常忘了不能重做步驟。
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高妍也經常承接書籍和雜誌的繪製委託,像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棄貓》由收錄了11張高妍的插畫,以及旅日台灣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台版書封,同樣也出自高妍之手。村上春樹曾形容高妍的畫「喚起某種令人懷念的共鳴」,或許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
「我在用漫畫拍電影」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去發展。」台北溫羅汀一帶是高妍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他現實生活中最熟悉的區域,但即便在這麼熟悉的日常中,他總能觀和感受到新事物,並且將它們放進作品中。「每天好好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改變、新的相遇、新的離別,把這些離別具象化成完整的故事。」
採訪這天我們也來到位於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咖啡店與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綠之歌》裡主角小綠與南峻就是在這裡相遇。「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不透過像文字、日記、圖像作品的方式去記錄,有一天就會消失,這些遺忘跟失去是非常可惜的。」海邊的卡夫卡經過18年的歲月,近期也因為都更即將和大家告別。

「我其實在用漫畫拍一部電影。」高妍在作品中透過背景的寫實處理、人物之間表情的細膩變化,以及水平橫向的構圖去營造出電影鏡頭的感覺,「讓讀者進入故事,並在無意之間將自己帶如故事主角的心境。」雖然生活中充滿離別,但讀者透過閱讀高妍的作品,也許可以不斷地與這些文化場景重新相遇。
把感動帶給讀者的瞬間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每一件事情。」以高妍的年紀對應他身為創作者目前的成績,確實常令人讚嘆他繪畫方面的才華,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高度自律,「在執行作品上,我很像一台機器,時間到了我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最後把作品透過非常有紀律的方式完成。」
高妍和我們分享他在日本漫畫月刊《Comic Beam》連載《綠之歌》期間,每日醒來吃完早餐就開始工作,一路繪製到晚上,中途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中斷地畫直到睡前。每月連續25天都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交出當月的稿件,又接著準備下個月的連載。

「最重要的事情是對作品誠實。當你今天很善待這個作品,很想好好地讓這個作品被跟你有一樣感動的人看見,我相信那個人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感受你作品帶給他的力量。」對高妍來說這樣的瞬間就是做作品最棒的時刻。你也有想要分享的感動嗎?一起透過Adobe系列軟體來踏出創作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