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jin Studio

讓喜歡的事物慢慢擴散,釀成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一手打造萬鏡寫真館的攝影師Ricor

Art
06 Dec, 2022
讓喜歡的事物慢慢擴散,釀成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一手打造萬鏡寫真館的攝影師Ricor Photo Credit:Ogawa Lyu

從生活到工作,Ricor周遭充斥著他所愛的元素,他表示,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通常都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基於對事物的喜愛,反覆琢磨、累積經驗,逐漸養成一種習慣、技巧甚至見解,而「喜歡的事物」會慢慢擴散,最終釀成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擁有「喜歡的事」似乎是生活中理所當然的存在,然而要能夠將其串聯一起,讓愛好變成日常生活、甚至成為工作,便不如想像中簡單。

作為一位自由攝影師,李廣(Ricor)以他那復古溫暖的攝影風格打響名號,作品泛有優雅古典氛圍,結合人物、服裝與環境,加以自成一格的色調,營造出時間的凝結感。2016年,他在台北潮州街創設了「萬鏡寫真館」(因所在位置被拆除,目前暫時歇業中),以日本大正時期的風格裝潢,再現傳統日式寫真館風華。

結合對旅行、攝影、老物的一切所愛,Ricor將「喜歡的事」轉化為與生活、工作緊密牽連的實體空間,這次,且和我們一起推開鑲嵌彩繪玻璃的木製大門,循著陽光灑落留下的斑斕足跡,前往探訪他的故事 。

打開「愛上老件」的開關
202011-WONDER100-Ricor-20
Photo Credit:Ogawa Lyu

談話間,Ricor一邊介紹著他常使用的Polaroid 250相機,一邊如數家珍地分享寫真館裡蘊藏的細節巧思,從小型電扇、燈具等日用品,乃至衣櫃桌椅、大門等家具,甚至單車、機車,還有工作用的老相機......等,它們在使用上不一定簡單方便,但對Ricor來說卻有著一種難以取代的溫暖及氣質,並為日常增添儀式感,讓他深深著迷。

「當物件歷經時間檢驗而存留下來,必定具備了某種時代意義或文化價值,那些歲月痕跡,成就它獨一無二的美感。」

問他何時開始對蒐藏老物、甚至對於「開一間寫真館」感興趣?往前追溯記憶的蛛絲馬跡,Ricor說高中時期的他其實是個愛追求流行文化的大男孩,直到某次觀賞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時,留意到片中的寫真館魅力,可說是在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202011-WONDER100-Ricor-15
Photo Credit:Ogawa Lyu

而真正讓種子發芽的契機,源於一場際遇。那日,拿著老相機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音樂節走逛,眼前那位一身老派英國紳士氣息的男子令他立刻駐足按下快門——那是Ricor與手工單車品牌Sense 30主理人葉士豪的初識,這位他口中的「貴人」影響了Ricor對生活、衣裝等各層面美感的堅持與要求。

而後,他又陸續認識了古道具Delicate antiqueHomework Studio等古董傢居店主,他們個個專精於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古物,不僅加深這位攝影師對老物的喜愛,更讓他體認到,「空間」是了解一個人的美感與品味最直接的方式,而萬鏡寫真館,便是Ricor生活風格的重要展現。

所愛之物的總和
202011-WONDER100-Ricor-6
Photo Credit:Ogawa Lyu
202011-WONDER100-Ricor-1
Photo Credit:Ogawa Lyu

其實一開始,他只想將這裡作為私人工作室,後因朋友們陸續找Ricor拍攝全家福,才萌生想將空間打造為寫真館的念頭,而推他一把的關鍵要素,便是他的奶奶:「那時還是日治時期,她有一張16歲時拍的照片,那可能是她人生中第一張獨照。」

經由家人分享及閱讀豐富史料,得知當時寫真館作為官商士紳的消費場所,對於裝潢、家具擺設、拍攝背景都非常講究,「拍照」對當時的人們來說,甚至是每逢人生重要時刻才會進行的珍貴、神聖之事,便想讓大眾認識台灣也曾經存在、精緻而充滿高雅情調的照相館。

為此,除了以往就喜歡在旅行時隨興探索、用隨身底片機記錄眼風景外,Ricor更藉旅途探訪各種老相館,也四處尋覓舊貨、家具、門窗,還遠赴鎌倉「星野寫真館」實地考察,最終決定以「整體空間體驗」作為規劃,而不只是個「能換景的攝影棚」,讓大眾有機會在每個枝微末節都蘊藏故事的環境得到與眾不同的拍攝經驗,重新感受與珍惜照片的重要性。

騎老車覓老屋,用創作彰顯攝影觀點
202011-WONDER100-Ricor-4
Photo Credit:Ogawa Lyu

若說「萬鏡」是實踐Ricor美學視野之地,那麼「Ricor」自己作為一個品牌,又是如何經營?他表示,在數位攝影器材普及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得走出獨有的個性和風格,才能持續彰顯攝影師的存在價值。

Ricor認為,創作作品是最能體現攝影師熱忱與思維的方式。他過去大多將拍攝焦點放在日本與歐洲,近年開始回頭關注台灣本土風景,驚覺許多老建築與文化消逝速度太快,於是想把握時間,將其記錄下來:「日治時代常蓋整排整齊劃一的街屋,通常一樓是店面、二樓是住家,所以叫『店家』。因為都更和商業模式改變,街屋迅速消失,以後『走下來就是店,走上樓就可以休憩、睡覺』這件事會越來越稀有。」他正經地解釋。

Ricor幾經構思,決定著手拍攝「店家系列」企劃,期望花上一年完成15組作品。以老家苗栗為起點,他計畫性地勘查火車站周遭,或騎著老偉士牌兜風,也逛覽往往是各縣市早期重要發展點的「中正路」及「中山路」,還有市場周圍。

202011-WONDER100-Ricor-22
Photo Credit:Ricor

「因為傳統市場晚上幾乎不開,早期的手繪招牌比較不容易被換掉。」從他的解說中可以感受用心與細膩,才能藉由觀察而摸索出一套規則,盡可能找出保有老店家樣貌的所在之地;他從感興趣的事物著手,理解背後的文化脈絡,進而結合時裝與日常,賦予作品同時具備了可看性與議題性。

喜歡的事成為生活,源於積累琢磨

從生活到工作,Ricor周遭充斥著他所愛的元素,無論穿著紳裝或古著,拎著底片相機或乘著老車,他表示,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通常都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基於對事物的喜愛,反覆琢磨、累積經驗,逐漸養成一種習慣、技巧甚至見解,而「喜歡的事物」會慢慢擴散、找到更多適合自我的元素,最終釀成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訪問接近結束,Ricor走到後方的老梳妝台準備關閉電燈,當下清楚聽到老式開關彈簧「ㄉㄨㄞ」地一聲,他笑說,僅僅是這樣的小事,都能為他的生活增添樂趣,就像身為老車愛好車的他,自從擁有老偉士以後,騎車就不再單純為了交通移動,而是沉浸於打檔、引擎的迷人聲響。

202011-WONDER100-Ricor-21
Photo Credit:Ricor
「風格就是對事物熱愛的反射。如果是自己喜歡的風格,光是身在其中,心情就會跟著好起來。」

跟隨「喜歡的事」深入了解,久而久之就能融會貫通,並且自然貫徹在日常,因為越是鑽研,就會發現能探索的宇宙遠比想像中大得多,從中獲得的收穫和能量也隨之倍數成長。對Ricor來說,古老物件不僅用以在生活中浸潤、賞玩,還持續深遠地影響他的創作,讓他能以更謙虛的態度思考,將作品朝經典之位推進。

202011-WONDER100-Ricor-17
Photo Credit:Ogawa Lyu

Interview & Text:黃羽萍
Photography:Ogawa Lyu
Produce & Edit:Irene Lin
Project Management:Phoenix Yang
Design:Sheng Lin

本文經WONDER|覺誌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訂閱電子報,看更多生活細節 ☞ 週五的主編手札,與週三的細節小讀本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WONDER|覺誌

風格媒體《WONDER|覺誌》以擁抱未知、探索本質為理念,藉由文字與影像探掘每個獨⽴的靈魂,透由生活風格、設計文化、攝影藝術、活動展覽及深度專訪等內容,期望成為跨越媒體角色界線與價值的觀點引路者。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