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電影劇情裡的「神展開、神轉折」,這「兩神」通常都有大量唬爛的成分

Film Editing

電影劇情裡的「神展開、神轉折」,這「兩神」通常都有大量唬爛的成分

做電影又不是在學做人,善用騙術、善於情緒勒索,這種很像做奸犯科的人在做的事,才是電影敘事的常態。

文字:高鳴晟

用電影的形式來說故事,要是只會使用很老實的辦法,常常會花上很多的時間去說明、去解釋、去鋪陳,並且努力地去修除邏輯上的謬誤;但卻又因為太平鋪直敘了,使得很容易預期到故事的走向,進而覺得掃興。用太老實的辦法平鋪直敘說故事,其實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因此我覺得敘事技巧真的不能太老實,做電影又不是在學做人,善用騙術、善於情緒勒索、用強大的氣勢壓過去、或是讓一切都是意外,藉由以上技巧來矇騙、嚇唬觀眾、帶領觀眾,並且引導他們的腦袋運作,這種很像做奸犯科的人在做的事,才是電影敘事的常態。

善於騙術

善於欺騙就是善於「運用懸疑」,用各種「延遲給出的資訊」來挑起觀眾的好奇心,讓觀眾去猜,讓觀眾去參與,讓觀眾主動投入在電影裡頭,這是非常好用的技巧。

懸疑的時間掌握要是恰到好處,原本後面要揭露的是很爛的梗,觀眾也會因為太渴望得到答案而願意接受。例如在推理劇之中,名偵探要公佈兇手是誰時,往往會拖上一陣子,不停地跳切旁人的反應,或讓旁人不停地插嘴,以延遲公佈答案的瞬間,而在公佈凶手的前一刻,則會盡可能地拖延,吊盡觀眾的胃口,養大觀眾心中的懸疑,讓觀眾想要知道答案的渴望大於觀眾的理性,這時再讓名偵探公佈真相,哪怕真相有點牽強,都還是能夠被大部分的觀眾所解受。

shutterstock_2094500521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善於情緒勒索

先讓觀眾預期,先讓觀眾想像,先讓觀眾以為他即將看到什麼東西,或直接跟觀眾說你即將看到什麼東西,讓觀眾自己捕風捉影,很多沒拍到的東西都被觀眾自己想像出來了!恐怖電影就很常使用這樣子的技巧,怕嚇到大家,先不用恐怖電影來舉例,舉別的例子:

女主角接到緊急電話,匆忙跑到醫院。打開病房的門,女主角看到男友死黨一臉死灰,女主角看到男友的母親泣不成聲,幾近崩潰。

看到這邊,觀眾一定都會覺得完蛋了,男友一定出事,可其實觀眾根本還沒看到男友,就已經被這些情緒勒索引導而開始想像。接著:

女主角拉開病床的簾子,我們看到男主角的腳裹著石膏,上面還有血跡,我們看到女主角的眼淚瞬間流下,女主角美麗的臉龐擠成一坨哭臉,透過女主角的背影,我們隱約可以看到男主角上半身的血跡,但因為攝影機失焦而看不清楚。

類似這樣子,雖然到最後我們還是沒看到男主角傷勢的全貌,但卻能夠透過影片拍攝到的局部線索,以及女主角的反應,去想像出一個更加淒慘的狀況,反而是更加生動的說故事技巧。

用強大的氣勢壓過去

美國電影在夏天推出的那種商業大片最常使用這招了,科幻大片、奇幻大片,往往有很多邏輯上的謬誤,而好萊塢的商業大片,為了能在固定的篇幅裡面塞入更多新奇有趣的情節,往往也無法花太多時間把故事邏輯講解得完善。

而每當要故事邏輯的謬誤要被觀眾察覺時,就會用突如其來的爆炸、意外、戰鬥場景來轉移注意力,或是用氣勢滂薄的配樂,精美華麗的大場面,來讓觀眾感到新奇,而將注意力從邏輯的謬誤中轉移。最新的漫威電影則找到更好的方法,每次邏輯快要出現謬誤的時候,就讓電影裡的幾個角色開始講相聲段子,詼諧地演出搞笑橋段,來逗觀眾開心,講粗俗一點,我覺得漫威電影的編劇根本就是幹話王,超級會寫有趣的幹話,而且超級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而讓觀眾忽略了邏輯謬誤的部分。

透過以上各種方法來轉移觀眾的注意力,久而久之觀眾就會忘記那些差點露出破綻的邏輯謬誤,故事也就能夠順利進行了!漫威的每一部電影,或是DC超級英雄電影《水行俠》都是非常好的例子,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

Screenshot_2022-09-20_at_09_33_24

Photo Credit:《水行俠》來源:IMDb

意外,一切都是意外

這是我最近超級愛用的電影敘事技巧。觀眾其實很痛恨平鋪直敘的故事,他們更加喜愛劇情「神展開、神轉折」,但基本上這「兩神」都有大量唬爛的成分,有著大量的邏輯謬誤,根本經不起觀眾理性的推敲。因此,為了又一次地欺騙觀眾的大腦,們會提出一連串的驚奇情節,並讓這些驚奇情節用「意外」的方式發生,意外的發生本來就沒什麼邏輯,剛好遇上了,剛好發生了,人生不就是這嗎?真實的人生,真的是邏輯思考能通透的嗎?真實的世界難道就沒有謬誤嗎?

像是在《小丑》這部電影中,還沒有變成小丑的亞瑟,在地鐵上意外地碰上了三個醉漢在騷擾女生,女生用眼神向亞瑟求助,亞瑟卻轉過頭去不想理會,可好死不死,亞瑟那個會莫名大笑的病症卻在這個時候發作,車廂裡都是亞瑟大笑的聲音,三名醉漢以為亞瑟是在找碴,轉而騷擾、圍毆亞瑟。亞瑟在被圍毆的狀況下,又意外地掏出手槍,槍殺其中兩位醉漢……

亞瑟「意外」碰到醉漢,亞瑟「意外」在這種時候發病,亞瑟「意外」地掏出了槍,「意外」,一切都是「意外」!遭遇意外的人們完全無法思考,只能在驚恐與慌張的情緒之下去做反應,在這兩種情緒的影響下,任誰都容易做出錯誤的反應,而導致後續一連串事情的發生,引發更多更多的意外。但使用這個方法,要注意以下三點:

#01:發生意外的時候,主角是否已經處於低潮、傷心,或是容易導致不理智的情緒呢?在這類的情緒狀況下,心神不寧的主角本來就難以兼顧四周,所以更容易遇上意外的狀況而不自知,這樣子安排的話,觀眾將更容易信服劇情的走向。

#02:這個意外一定要對故事產生重大的影響,除了外在事件的影響,還要影響到主角的心境變化,否則意外發生的悲劇就對故事的推進沒有幫助,觀眾反而會責怪編劇亂編一通。

#03:如果劇情的發展沒有太多的意外,其實只要把相關「鋪陳」刪除掉,就能夠成為很棒的意外。例如:刪除在這個時間坐列車回家,很容易遇上醉漢的台詞;刪除亞瑟很容易在緊張的時候發病的台詞設定;刪除可以看清楚亞瑟掏槍的動作;刪除亞瑟下定決心要掏槍的表情。從我舉的例子來看,你會發現,只要適當地刪除「鋪陳」,你就能夠讓原本平鋪直敘的故事變成意外了。本來讓人昏昏欲睡的情節進行,也能成為觀眾喜愛的神展開、神轉折了。

Screenshot_2022-09-20_at_09_43_03

Photo Credit:《小丑》,來源:IMDb

以上提到的都是一些奸詐的招數,電影敘事不能太過於老實,不然你講話只會讓人想要睡覺;但也不能完全只做這些奸詐的勾檔,還是要有真摯的情感,合情理的邏輯為基底,要是過度依賴,且只用本篇敘述的技巧來說故事,其實也很容易被觀眾看破手腳,變成一部大爛片。但是擁有一個結構紮實的劇本,又恰當地使用這些招數來輔助,則能夠做出最好的電影。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剪故事:金獎剪輯師的電影深層學!從電影敘事、17階段戲劇結構,到類型電影心法攻略》,原點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原點出版FC0223_剪故事_立體+書腰

《月老》、《紅衣小女孩》、《麻醉風暴》、《神算》……金獎剪輯師阿晟告訴你,電影都是如何說故事。

如何才能逼出觀眾的大把眼淚?怎樣的主角才能全程吸引人?剪輯師如何看新手編劇常犯的八大錯誤?電影如何以真造假,以假亂真?一次弄懂電影敘事的各種詐術、騙術、敲詐術。還有還有……不要輕視娛樂電影。  

剪輯師的真心話大冒險

・電影拍不好,究竟誰才是兇手?
・剪輯師除了要演主角,還得演觀眾、演環境。
・剪輯師要會入戲,也要學會出戲。
・說剪輯師是一部片子的第二導演,這不是過譽,根本就是在瞎掰!
・剛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的剪輯師們,應該時常被修改影片的要求搞得很煩吧!我也是。但後來領悟到一個道理:「電影是活的」。
・關於劇本,新手編劇究竟常犯哪八種錯誤?什麼樣的戲會被剪輯師留下來?什麼樣 的戲是在剪輯的階段會被刪除的?
・你的作品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才是!作品也不可能走到最後,因為最後的樣貌是一個產品。 

 電影敘事,剪輯可以幫忙的是……  

・要了解,電影其實是「以真造假,以假亂真」
・處理電影敘事的時候,控制觀眾的「視覺焦點」是最重要的事情。
・善用「蒙太奇效應」,讓兩個不同的事物,並置在一起產生了新的意義。
・剪輯可以控制觀眾看畫面的哪個地方,而觀眾看到了什麼,就會想到什麼;觀眾想到什麼,故事就會是什麼。
・敘事技巧不能太老實,善用騙術、善於情緒勒索、用強大的氣勢壓過去,去矇騙、嚇唬觀眾、帶領觀眾才是電影敘事的常態。
・電影敘事的引擎並不是創作者,而是觀眾的大腦!
・觀眾在電影院裡所掉下的每一滴眼淚,都來自於觀眾的生活之中,而不是電影。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

精選書摘 avatar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