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 Pao Chicken

正宗的宮保雞丁,到底有沒有放青椒和花生米?

23 Aug, 2022
正宗的宮保雞丁,到底有沒有放青椒和花生米?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陳麻婆豆腐第七代傳人汪林才強調,民間雖然稱這道菜為宮保味,但是在行中,它就是「小荔枝味」。

文字:鞭神老師

台北的川菜館子雄霸中菜餐廳一方。從北車的小魏川菜、必比登推薦的四川吳抄手、西門町川菜一條街、公館商圈的峨眉和重順、東門的小郭川菜、以砂鍋雞湯聞名的驥園等多家數十年老店,到後來的皇城老媽、KIKI、川妹子、老罈香川味兒等,少說也有上百家。

至於是否能在這些川菜館吃到正宗美味的蒜泥白肉、回鍋肉和麻婆豆腐,需靠著對其味型的基本認識來評斷。

做為西方人最熟悉的中菜之一,想吃到正宗的麻婆豆腐,可以在東京「四川料理 趙揚」這間川菜館中吃到。而來自成都的「陳麻婆」,在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也都以其正統口味而大受歡迎。

同樣是西方人最為熟悉的中菜之一,宮保雞丁,在台北的許多老店中卻已經喪失其味型。除了調味與烹調方式的問題外,宮保雞丁明明是「雞丁」,卻做成雞塊的情形也是屢見不鮮。此外,將薑與蒜都切成片,而非使用薑末和蒜末的也不在少數。

在這個什麼都混雜的時代,台菜餐廳出現宮保雞丁並不足為奇。在一本飲食專書中,作者陳玉箴論及已故飲食作家唐魯孫先生的作品時指出,其作品有兩大特徵:一是肯定中華飲食是高度藝術的表現;二是對菜餚傳統與本真性、正統性的重視。

關於這樣的特徵,作者批評:「唐魯孫從自身的經驗與記憶中取材,將北平的飲食文化視為一種『好』的飲食標準,並以此評價其他各地的飲食文化,包括台灣飲食。如此,他在台灣所接觸的飲食自然是不合乎其標準。」

shutterstock_2019812999

她也表示:「唐魯孫對台灣飲食的不滿,主要原因之一是台灣餐館中『不純正』的烹飪方式以及『混省菜』的現象……然而,他對台灣飲食的批評與不滿,也顯示出對台灣文化的缺乏了解,特別是對台灣大酒樓中常見的混省菜現象。」

作者同時也提到,唐魯孫先生在吃了台灣北平館子做的雞絲拉皮後,批評:「大陸各省的飲食,台灣現在大概都會做齊了,可是直至如今還沒吃過一份像樣的拉皮」。

關於以上幾點,另一位致力於推廣傳統台菜的作家黃婉玲,無獨有偶地也在她書中提過自己的不滿:「這些年我去過好多家知名的台菜餐廳,發現有些台菜餐廳菜單上現在竟然也有了宮保雞丁、酸辣湯,有些餐廳雖高舉『台菜』的招牌,內部裝潢也是古色古香,濃濃台灣味,但端出的台菜卻只有菜脯蛋、香腸炒飯等幾道最普通的菜色,這讓我十分感慨台菜到底怎麼了!」

若是將上一段的「台菜」 和「台灣」 換成「北平菜」 和「北平」,可以看出,引文其實是在尋求台菜或北平菜的本真性與正統性,是想要保存傳統飲食文化的人所共同追求的。《老台菜》作者抱怨台菜餐廳出現宮保雞丁,絕非貶低川菜;唐魯孫先生抱怨台灣的北平館子做不出好的雞絲拉皮,也不是在貶低台灣。

正宗宮保雞丁

正宗的宮保雞丁要如何辨識?川菜特一級廚師、1999年被成都市政府授予「成都市優秀廚師」稱號的黎雲波說:「這道菜是在清朝的時候,丁寶禎任四川省總督,他的家廚所創製出用雞腿加花生、乾辣椒做成的一道菜。」

雞肉、乾辣椒、蔥白切成丁,薑蒜切成四分見方的片。其中,糖和醋的比例非常關鍵,1:1.5,是酸甜中帶鹹的「荔枝味」,鹽加不夠的話就成了糖醋味。急火短炒,雞丁下鍋幾十秒就要起鍋。

陳麻婆豆腐第七代傳人汪林才強調,民間雖然稱這道菜為宮保味,但是在行中,它就是小荔枝味。其香味是採用了乾海椒和花椒的煳辣味,最後成菜後,入口不能吃到酸味和甜味,而是吃到鹹味和鮮味,最後再回甜、回酸。

現任四川省旅遊學校美食學院院長的川菜特級廚師曹靖說,川菜的宮保雞丁從味型上來看,是「煳辣小荔枝味型」。小荔枝味與荔枝味相比,酸甜味較淡,這樣便於融合麻辣蔥香等其他味型,入口先甜後酸,再帶出麻辣鮮香。

shutterstock_1153956046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成都的四川飲食研究者向東則說,宮保雞丁由於採用乾辣椒、花椒熗炒,而產生辣麻煳香味,巧用鹽糖醋,使其鹹甜酸滋味平衡,再取蔥薑蒜之辛香,滲入諸味之中。另一位成都四川飲食作家石光華則認為,正宗的宮保雞丁入口要香酥嫩鮮,回口要在煳辣味和荔枝味的結合中,品出香辣中的微麻、微甜、微酸,以及蔥爆蒜炸的氣息。

風格多變的川菜與百味相融,生出層出不窮的千香百味。其中最基本的就有24種,是中國八大菜系中味型最為豐富的菜系。

在川菜的24種味型中,又可分為三大類:

  • 麻辣類:麻辣味、紅油味、煳辣味、酸辣味、椒麻味、家常味、荔枝辣香味、魚香味、陳皮味、怪味等。
  • 辛香類:蒜泥味、薑汁味、芥末味、麻醬味、煙香味、醬香味、五香味、糟香味等。
  • 鹹鮮酸甜類:鹹鮮味、豉汁味、茄汁味、醇甜味、荔枝味、糖醋味等。

宮保雞丁的煳辣味,「煳」是指略焦的,作法是把乾辣椒在油鍋中炒出乾香味後,再加入川鹽、花椒、醬油、醋、糖、味精、蔥、薑、蒜、料酒等調料,讓乾辣椒和花椒在油鍋中炒到香味嗆鼻,卻又不焦、不煳,激發出香辣嗆麻之味。也就是以熗炒的方式,取乾辣椒的乾香與煳辣,再以大火把辣味熗入新鮮的原料中,讓煳辣香與新鮮食材結合在一起。

荔枝味型並不是用真的使用荔枝,而是其味類似荔枝。所以,實際上就是酸甜味道,因此糖的量要略少於醋,做出酸味略大於甜味,類似水果的味道。這樣的酸甜味道亦是以鹹味為基礎調製,也就是在鹹鮮中略帶酸甜,以川鹽、白糖、醋、醬油、味精、料酒,並取薑、蔥、蒜的辛香氣味等烹製而成。此外,薑、蔥、蒜用量不宜過重,僅取其辛香氣,以免喧賓奪主。

在川菜中,味覺構成為酸甜味的菜餚,除了荔枝味型之外,還有糖醋味型和魚香味型。這三種味型在甜與酸的拿捏上各有不同。最簡單來說,糖醋味就是大甜大酸;荔枝味的糖醋味再低一些;小荔枝味(也就是魚香味型)――糖醋味則要再更低。

shutterstock_568778218

細分的話,糖醋味型的味覺構成是甜、酸、鹹、鮮,味覺特點則是甜酸味濃,回味鹹鮮。荔枝味型的味覺構成也是甜、酸、鹹、鮮,但因為其中糖醋比例要做到「進口酸,回口甜」的效果,所以調製時,糖的用量不可超過醋,進而達到酸甜可口、味似荔枝的味覺特點。魚香味型的味覺構成則在鹹、甜、酸、辣、鮮之外,還多了一個香,特點是透過泡辣椒來增強鮮味,而其香則來自比荔枝味型要來得大的薑蔥蒜比例,從而達到鹹甜酸辣兼備,蔥薑蒜香濃郁的味覺特點。

以上兩者所結合的「煳辣小荔枝」,就是正宗宮保雞丁的味道。

宮保雞丁與丁寶楨

在很多方面而言,宮保雞丁害了丁寶楨。因為宮保雞丁,所以大家不曾提到丁寶楨在34歲時,曾平定廣東平遠和貴州獨山等地的白蓮教和苗族之亂;因為宮保雞丁,沒人知道丁寶楨在他43歲那年被擢升為山東按察使,還在升為山東巡撫的四年後大敗捻軍,被加太子少保銜。

就連丁寶楨以違反祖制、擅出宮禁、在未攜帶任何公文的情况下出宮遊玩且借機斂財的「宦豎私出」罪名,將慈禧寵信的總管大太監安德海在山東濟南就地正法,此等大快朝野上下人心之事也甚少被提及;就連升任四川總督後,創設四川機器局,維修都江堰等事跡,往往也只被一筆帶過。

就因為這道他愛吃的雞丁。

也因為他的宦途,這道雞丁經歷了三個省的流浪和轉變。從丁寶楨家鄉貴州的辣醬炒雞丁,演化為他任山東巡撫時的醬爆雞丁,最後定型為他任四川總督的煳辣荔枝味雞丁。也因為這樣,現在這三省都說宮保雞丁是自己的菜,不過,在這三個版本中,貴州版的宮保雞丁是沒有加花生米的。

丁寶楨是貴州人,從小就愛吃雞肉。其家廚通常是以蒸或清蒸的方式來烹調,再蘸貴州的糍粑辣子味碟來吃。直到有一次,丁寶楨到他的拜把兄長王小勤家拜訪時,因為來不及燉雞,也來不及蒸,於是王家就把雞剁成塊,配糍粑辣椒一起拌炒。結果丁寶楨一吃就欲罷不能,並叫家廚學這個作法。

後來到了1869年,丁寶楨調任山東巡撫,這道辣子雞的作法,也從貴州被其家廚帶到山東。在濟南期間,丁寶楨曾請當地名廚周進臣和劉桂祥等魯菜大師,到府上辦宴席。他們兩位大廚得知丁寶楨愛吃辣子雞丁後,便以魯菜的醬爆法做成了醬爆雞丁,不過他們加的是鮮青椒。

丁寶楨吃了之後,雖然覺得這雞丁醬紅滑嫩又鹹甜鮮辣,但還是喜歡他原本吃慣的、加了家鄉糍粑辣椒的煳辣香味版本,因此令家廚將兩種作法合而為一,創造出一道全新的菜品,並成了丁府款待賓客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shutterstock_1811613871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至於我們現在熟知、四川本土的宮保雞丁,則是來自離成都200多里的邛崍市,由當時卓王府的家廚陳師傅所烹製出來的。

從漢文帝的時代開始,這裡的卓氏家族就是四川鐵銅礦的開採冶煉大戶。丁寶楨就任四川總督之後,不管是維修與改建都江堰,或是籌辦四川機器局製造機器與槍炮,都需要大量的銅鐵。為了掌握第一手資訊,他便親自考察川中各主要銅鐵場及其冶煉生產狀況。當他要視察邛崍的通知發到當地,當地官員就立即與卓王府商議要如何接待他,這個重責大任,便落到了卓王府的陳姓家廚身上。

陳師傅把乾辣椒節和花椒炒香後,倒入切丁、醃好的雞胸肉,然後加酒、青辣椒節、蔥薑蒜一起炒香,再倒入事先以鹽、醬油、醋、糖、高湯和太白粉水調好的芡汁翻炒,最後撒入一把油酥過的花生,巔個幾下鍋便裝盤。吃了這道油亮汁美、煳辣酸甜、鹹鮮滑嫩又花生酥脆的雞丁後,心滿意足的丁寶楨便傳廚師上堂,問他這道雞丁是怎麼做的?

陳師傅稟告後,丁寶楨又問菜名為何?陳師傅思索了一下,答道:「大人在家鄉喜吃辣子雞丁,在山東愛吃醬爆雞丁,這款川味雞丁此前沒得,是特地為宮保大人所創製,故在下以為該叫『宮保雞丁』為好,不知妥否?」

結果包括丁寶楨在內的眾人都齊聲叫好。丁寶楨又說,他到四川之後,剛好沒找到合適的家廚,希望陳師傅能做他的家廚。自此之後,陳師傅便一直事廚於丁府,直到丁寶楨去世為止。

三種宮保雞丁:貴州、山東和四川的混血

前述宮保雞丁源於貴州糟辣爆炒,傳至齊魯成青椒醬爆,盛於巴蜀糊辣煎炒。在黔、魯、川三種宮保雞丁的版本中,黔菜版的宮保雞丁需要先將雞丁滑油再炒,魯菜和川菜的版本則是一鍋成菜,又稱臥油炒。

黔菜版的雞肉切得較大,還要求塊塊帶皮,並混合了雞胸肉與雞腿肉,稱之為宮保雞塊更為合適。此外,黔菜版宮保雞丁的煳辣味,也不像魯菜和川菜版是用乾辣椒爆鍋,而是用貴州獨特的糍粑辣椒,還會加入甜麵醬來調合味道。

魯菜版宮保雞丁則已經是川菜版的完成型了,只是乾辣椒用量沒有川菜版的用量大,而且是按照醋、醬油、糖的順序,一個一個下調料,不像川菜版是事先調好碗芡。

川菜版宮保雞丁和魯菜版一樣講究急火爆炒、一氣呵成,讓雞丁在最短的時間內受熱成熟,以求其滑嫩口感。也因此,事先調好的調味汁同時會起到調味和勾芡兩個功用,非常重要。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尋食記:鞭神老師的超時空台灣美食》,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書籍介紹

1

喜歡吃、更喜歡探究食物前世今生的鞭神老師,十多年來跑遍大江南北,以「食之兵法」為名,做了許多美食研究。他發現小吃中的大學問,遠比單單留存於口舌之間的滋味更深遠悠長。

在這本書中,他特別從台灣街頭巷尾的常民美食出發,尋找切仔麵、黑白切、肉丸、眷村菜的正宗煮法以及背後的文化歷史脈絡。為了保留記憶中的家鄉味,他不斷自學自煮,講究食材的選用以及經典老味道的製作火侯,因此練就一身真工夫。

他認為,吃在台北何其有幸。受惠於台灣特殊地理位置及時空環境,各國料理齊聚一堂。台北雖然比不上東京、香港、上海這些都市,有著夠多口味做得正宗又多元的餐廳,但與許多像是西安、重慶等當地美食雖是登峰造極的好吃、菜品卻幾乎千篇一律的城市比起來,台北還是多了些選擇性。

「雖然尋食必然伴隨著成長過程中所習慣的口味、經驗,甚至偏見的影響,我們還是可以透過後天習得的知識和經驗,改變體驗每一道菜品和每一種調味組成的判定能力。這也是讓真正的好餐廳和好菜品能夠傳承下去的力量。」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