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ghetti Napolitan

日本人熱愛的「那不勒斯義大利麵」,其實是一種名副其實的野戰食品

13 Jun, 2022
日本人熱愛的「那不勒斯義大利麵」,其實是一種名副其實的野戰食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那是一種名副其實的野戰食品。然而,對於面臨著餓死的戰敗國人民來說,這道料理看起來多麼充滿營養、多麼奢侈、多麼高級!

文字:新井一二三

許多人去了義大利後, 發現那不勒斯其實沒有「Spaghetti Napolitan」,但是,那並沒有影響它在日本社會的地位。也許是行為動物學所說的「銘印」 都說不定, 日本人就是認定——Spaghetti是以Napolitan為標準的。

日本人喜歡吃的外國菜,第一名是中餐,第二名則是義大利菜,而正如日本中餐裡的大明星是「(日式)拉麵」一樣,東瀛最受歡迎的義大利菜,也是日式義大利麵。

其中,最早普及也最有名氣的品種就是Spaghetti Napolitan,即那不勒斯式義大利麵。只不過,「那不勒斯式」用義大利文寫來應該是Napoletano,若用英文也是Neapolitan。至於Napolitan,該說是「和製義大利語」了。

shutterstock_1926315575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那不勒斯王國的歷史追溯到古希臘時代。那不勒斯菜的歷史也一樣悠久。但是,英語說「那不勒斯式醬」(Neapolitansauce),一般就指用番茄煮成的醬料,即番茄糊(Tomato sauce),雖然發祥於南美大陸的番茄到了18世紀才被義大利人接受。

日本人愛吃的Spaghetti Napolitan也是番茄味道的。然而,它用的不是正宗那不勒斯式番茄糊,而是從美國傳來的番茄醬(Tomato Ketchup)。也就是說,頭號日式義大利麵的故鄉不是那不勒斯,而是美國,具體而言,起源於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不久的1945年8月30日,從菲律賓飛到日本來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軍元帥,最初下榻的橫濱Hotel New Grand。

那是家老資格的高級飯店,創業於1927年,曾經有許多名人,如演員卓別林逗留過。可是,二戰末期,日本經濟極其窘迫,食品供應也幾乎斷絕。據傳說,當麥帥投宿時,飯店廚房的冰箱裡只有鱈魚和鯨魚肉。於是,美國佔領軍只好把航空帶來的野戰食品發放出來,其中就有義大利麵條和番茄醬。

如果在和平時期,相信美軍廚師也會打開番茄罐頭,泰然自若地跟碎蒜頭、碎洋蔥一起在橄欖油裡煮個片刻,然後把熱騰騰的那不勒斯式番茄糊倒在剛剛出鍋的麵條上供給元帥吃,也不會忘記擱點帕馬森乾酪。然而,那是個非常時期,他只好把本來配漢堡包、炸薯條吃的酸甜濃郁番茄醬,直接從HEINZ的瓶子裡倒入平鍋中,跟事先煮熟的麵條匆匆拌了一下就上桌。

那是一種名副其實的野戰食品。然而,對於面臨著餓死的戰敗國人民來說,這道料理看起來多麼充滿營養、多麼奢侈、多麼高級!後來,Hotel New Grand的廚房正式把它命名為Spaghetti Napolitan,當美國佔領軍撤退以後,作為高級西餐開始向日本消費者供應了。

shutterstock_1952125774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Hotel New Grand畢竟是家高級飯店,很快就學會了正宗義大利菜的作法。所以,今天去那家飯店的西餐廳,所提供的Spaghetti Napolitan早已是用那不勒斯式番茄糊來做。可是,日本街上的許多「洋食屋」賣的,十年如一日都是番茄醬味道的義大利炒麵,一般含有洋蔥絲、青椒絲、洋菇片,以及火腿或香腸或培根。

夥計端過來的時候,盤子邊也一定會放上卡夫(KRAFT)牌起司粉和塔巴斯科(TABASCO)辣椒醬的瓶子,否則客人會覺得這家店太小氣了。說實在,我這一代的日本人平生第一次嘗到了番茄醬、起司粉和辣椒醬,都是在「洋食屋」吃Spaghetti Napolitan的時候。

雖然20世紀初期的日本已經有進口的義大利麵,但是價錢昂貴,遠遠輪不到老百姓的嘴巴來。戰後美軍佔領時期,多數日本人仍然挨著餓,Spaghetti Napolitan等西餐是只能憧憬的高級食品。

到了1950年代中期,美國開始向日本出口大量小麥,並透過媒體大力宣傳了吃麵食比起吃米飯在營養學上的優越性。果然,我小時候的1960、70年代,公立小學和初中供應的午餐,主食一定是美國小麥粉做的麵包或者麵條,其中就有以魚肉香腸代替火腿的Spaghetti Napolitan。

那整整9年的學校午餐中,竟然連一次都沒有出現過國產大米飯。那顯然是當年日本政府奉行美國大哥的意思去執行的國策。

1955年,兩家日本公司「Ma Ma Macaroni」和「Oh My」的國產義大利麵條前後上市,為了推銷,在全國各地的食品店門口展開了試嘗會。公司派來的女性宣傳員,在電爐上放下平鍋,把事先煮熟的義大利麵條用番茄醬調味,再投入一點蔬菜、熟肉炒了一下,然後請購物客嘗味。

那做法跟麥帥的廚師在Hotel New Grand匆匆弄的野戰食品一模一樣。就那樣子,曾經代表富裕美國的Spaghetti Napolitan終於進入了日本家庭。1959年,「キューピーKewpie」公司出售了罐裝的番茄肉醬,是弄熱以後可直接倒在義大利麵上吃的。

從此,日本人知道了Spaghetti是除了Napolitan以外,還有Spaghetti meat sauce的。

shutterstock_768938350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1965年,日本的番茄醬總產量是27,000多噸;到了1990年,則達到11萬多噸,25年內翻了兩翻。那恰巧是日本的高度經濟成長期,番茄醬消費量跟GDP同步增長,美國的連鎖漢堡包店一家一家地開門所導致。日本人以為番茄醬就是美國的味道,根本不曉得英文裡的Ketchup一詞其實充滿著異國情調:從英國傳到美國之前,這個詞原先指的是東南亞產的魚露,恐怕還追溯到閩南語的「鮭汁」(ke-chiap)!

1980年代後期的泡沫經濟時代,日本很流行去國外旅遊。許多人去了義大利,發現那不勒斯其實沒有Spaghetti Napolitan。但是,那發現並沒有影響它在日本社會的地位。也許是行為動物學所說的「銘印」都說不定,日本人就是認定Spaghetti 是以Napolitan為標準的。

從那年代起,另一種日式義大利麵條也開始流行了。那是以鱈魚子麵為首的醬油味義大利麵條。東京澀谷有家麵館叫「壁穴」,老闆從1958年創業起就開發符合日本人口味的菜式,如:納豆麵、海膽麵、蛤蜊麵、明太子麵等等。

吃「Ma Ma」或「Oh My」牌義大利麵長大的一代人,例如1949年出生的村上春樹,成年以後單身生活的日子裡,往往煮義大利麵當主食,乃歸功於美國大哥的灌輸。他們天天把義大利麵當飯吃,所以需要有多個花樣,除了Napolitan和meat sauce以外,也開始弄各種醬油味義大利麵吃了。

今天,日本流行的義大利麵,除了上面提過的幾種,還有「carbonara」(雞蛋、培根、黑胡椒),「peperoncino」(辣椒)、「pesto」(香蒜醬)等。

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在小鎮,街上多的是義大利麵館,而且如今任何一家便利店、超級市場都有賣好幾種的鋁袋裝醬料。我在網路上發現有個日本人著迷於鋁袋裝的義大利麵醬,不知不覺之間嘗過了超過700種,每一種都是日本製造,其中大多為正宗義大利菜式,只有約4分之1是日式的。

事到如今,Spaghetti Napolitan的市場佔有率逐漸低落。可是,當它開始消滅之際,就有人出來寫專書,或者開網頁標榜Napolitan啦啦隊。雖然一般的日本人都不知道Spaghetti Napolitan追溯到美軍野戰食品的來歷,但是番茄醬那酸甜濃郁的味道確實會刺激日本人的共同潛意識,也引導出來對一個時代的鄉愁。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大田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書籍介紹

截圖_2022-06-10_下午4_44_14

我們愛日文,愛日本名詞,愛的就是那熟悉中帶著神祕感的味。

日本名詞,躲著味道。
玉子,春雨,蕎麥,牡丹肉……
可愛優雅的外表下,是樸實的味覺。

日本名詞,收納異國情調。
露西亞,彷彿流轉魚子醬光澤。
南蠻,傳現當年紅毛人的霸氣。
日本名詞,統整群體的憂愁。
就活,婚活,終活;福島,在日,風評被害……
社會現象與災難被語言理解,人心只能循規前進?
那些左右議題的人名,就是名詞。
原一騎,上野千鶴子,孫正義,山口百惠,他們各自代表了一個時代,幾種信念。
漢字中夾雜著平假名與片假名,留下了想像空間,形成獨特美感。
曖昧又美麗的語感,即是日文的魅力。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