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人們總是只注意到成功:到「失敗博物館」好好感受歷史上的各種失敗

Musuem of Failure

人們總是只注意到成功:到「失敗博物館」好好感受歷史上的各種失敗

失敗博物館的巡迴終於抵達台灣,從2021年的聖誕節開始,展出蘋果、可口可樂、福特、諾基亞到微軟等的失敗品。

文字整理:潘偉至

「許多失敗的人,並不知道他們放棄的時候,距離成功有多近。」據說愛迪生(Thomas Edison)在成功發明燈泡前,曾經歷了近2000次的失敗。他的故事流傳後世,也鼓舞了不少人處在奮鬥過程的人們。然而,許多事情最終都只留下表面的光輝,而背後隱含的,往往是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努力。

不過在瑞典的赫爾辛堡(Helsingborg),卻成立了一座以「失敗」為主題的失敗博物館(Musuem of Failure)。創始於2017年,這座博物館收錄了許多失敗的、耐人尋味且異想天開的產品,並曾到洛杉磯、上海及巴黎進行巡迴展出。

這一次,失敗博物館的巡迴終於抵達台灣,從2021年的聖誕節開始展出許多失敗品。從蘋果、可口可樂、福特、諾基亞到微軟等,透過展出這些知名品牌的NG產品,讓人們一探不為人知的背後秘辛。要知道,如今這些品牌的成功,都是透過這些失敗品所累積、推動的。

269966559_242544154618215_74717645127267

Photo Credit:失敗博物館

269327650_242544387951525_70465788375162

Photo Credit:失敗博物館

在過往的展出內容裡,就曾出現彩色的番茄醬、蘋果在90年代賣過的平板電腦、透過電流刺激瘦臉的電擊面具等。這些產品在當時問世的過程中,經常面臨挑戰,也許是因為技術上的短缺,也可能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喜好,而最終退出市場。

有趣的是,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失敗博物館中擁有自己的專區,坐擁龐大財富的他,實際上也多次在個人品牌的產品設計與決策中,出現失敗的結局。

對於失敗博物館創立的初衷,館長Samuel West表示,這是一個「創新」和「失敗」之間的關係展示,我們應該要從失敗中學習,藉此得以進步,並從中打造一個懂得應對失敗的團隊。因此,其目的並非在於打擊信心或恥笑失敗,而是期盼以幽默的角度,學習與失敗共處。

本次的台灣區展覽,將展出近160件的失敗產品與有趣發明。策展單位更打趣表示:「笑完後,請記得尊重失敗。」

0120_1

Photo Credit:Museum of Failure

失敗博物館 Museum of Failure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 號)
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3月13日(除夕休館)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潘偉至
核稿編輯:古家萱

eld editor avatar

eld editor

每個物件都因為各種細節的差異而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呈現,我們是一個在意細節的編輯團隊,想好好地說出屬於生活風格的醇厚故事。Every little detail matters.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