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晚上,我像是重新認識了爵士一樣:羅妍婷Sold Out的專場,不是「那一種爵士」

「實在沒有想到,這一場演出會Sold Out,我何德何能!」她說。羅妍婷露出了酒窩,興奮地分享,「而且我不小心知道台下來了很多音樂人。」
「舞台右前方有兩個板,上面的字可以拆開重組。」羅妍婷指著台前的立牌說。
《填充題》,立牌上的標題寫著。下面有幾段詩句,其中不少詞彙還被做成可以拆除的魔術貼,讓觀眾重新排列。「關於這個,我們等下會解釋。」她的話語落下,演出進入了中場休息。

唯一一場的專場演出
12月16日晚上,羅妍婷的專場《蒼鷺及葉片之外》在「Legacy Mini x 好丘」舉行。回望一個多月前,她以專輯《蒼鷺十三號》(The 13th Heron)在金音創作獎上榮獲了「最佳爵士專輯獎」,成為該獎項首位連續兩年的獲獎者,讓爵士愛好者再次注意到她的名字、她的聲音。
相較於音樂,羅妍婷更讓我更印象深刻的是她在音樂之外的表現。像是〈多出來的這五分鐘〉的MV裡,她看似將生活中的瑣碎片段拼貼,表達了主題意象,影像也頗有葉覓覓般讓人著迷的風格,讚嘆她豐沛的創作力。
前往演出之前,我忍不住反覆聆聽了《蒼鷺十三號》和《葉片之上》(Epiphyllum)兩張專輯,期待她在現階段計畫的唯一一場演出裡,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一場Sold Out的爵士樂專場,「我何德何能?」
但我想,除了得獎以外,羅妍婷確實也和過往的得獎作品有很大不同。
相較於演奏類為主的爵士樂,她的作品裡還有比重相當大的演唱部分。而且是自彈自唱。也如前面所提到,她對於作品的熱忱她不只體現在音樂方面,還跨入了視覺,對自己的作品有相當高的掌握度。我想,她的爵士,並不是「那一種爵士」。

中場結束後,觀眾回到座位,羅妍婷也再次站上舞台:「實在沒有想到,這一場演出會Sold Out,我何德何能!」她露出酒窩,興奮地分享,「而且我不小心知道,台下來了很多音樂人。」
確實,當天在還現場聚集了不少音樂產業人士,可見她的實力是備受矚目的。這時候場內的燈光漸暗,焦點再回到她和樂手身上。
蒼鷺及葉片之外的以外
舞台上除了羅妍婷和她的鍵盤以外,身邊還有由吉他手蕭育融、低音大提琴手王群婷、鼓手小D所組成的樂隊。在剛結束不久的上半場中,他們透過手中樂器的發揮,多次伴隨羅妍婷寬闊的音域,引領觀眾為精彩的段落鼓掌。

這時候羅妍婷再次指向了舞台前的立牌。才知道,上面的詩句出自蕭詒徽之手,是一位她非常欣賞的寫作者。她接著說:「我們接下來會演唱你們剛剛重新排列出來的詩句,不過會加入七個規則。」現場聽眾一頭霧水。
「我知道現場觀眾素質很高!」她再一次露出酒窩,卻多了神秘。然後掏出一張小抄,將規則一個個唸出:
規則一:由觀眾選擇曲子開始的key,僅限於西方音樂的12個調。
規則二:唱到代名詞選項,例如「我」、「他」,就跳到當下key的降7級。
規則三:唱到時間選項,例如「冬天」、「九月」、「時間」,就跳到當下key的4級。
規則四:唱到動詞選項,就跳到當下key的降3級。
規則五:唱到四個字選項時,就做當下key的36251。
規則六:唱到「三」的時候,就換三拍;「七」的時候,就換bossa nova節奏。
規則七:唱到「鋼琴」、「獵槍」、「子彈」、「森林」的時候,就是solo cue。

原來爵士樂手的Jam是這個樣子的
當七個規則說明完畢,現場忽然發除了大於驚嘆聲的笑聲。甚至還聽到身邊的觀眾自語:「哈,我都已經忘記第二個是什麼了......」
原來,樂隊嘗試透過爵士樂的即興特質,與文學做結合。而依循著七個高難度規則,羅妍婷和樂手們還真的在沒有違規的情況下,完成了整首詩的演奏。我回過神來才發現,這樣的安排不只展現了爵士的趣味,同時也透過與觀眾的互動,現場創造了全新曲子。

實在難以想像,她平常可能就把這樣當作遊戲來玩。原來爵士樂手的Jam是這個樣子的。
這一晚,我像是重新認識了爵士
專場以《蒼鷺及葉片之外》為名,實際上意味著演出該兩張專輯和「之外」的曲目。確實,當晚除了該兩張得獎專輯以外,也演唱了〈Relativity〉、〈Elephants Remember〉等來自另一張互動式遊戲EP《Off-Score》的作品,讓整場演出充斥著各種歡快的互動。

即使事先反覆聆聽了專輯,也熟悉了專輯曲目,但我依然從這場演出中收穫了各種驚喜。透過音樂與文學的結合、現場高度的互動,羅妍婷將經常被大眾誤認為「有距離感」的樂類,玩轉出另一個新面貌。到目前為止,我甚至沒辦法在華語音樂裡想起相似的聲音。
在《蒼鷺及葉片之外》落幕的這個晚上,我像是重新認識了爵士一樣,不斷隨著音樂露出笑容。而現場,除了掌聲,歡笑聲和驚嘆聲也不斷在偌大的空間裡此起彼落。
同場加映
- 聽團日常|比起衝撞時的激情,我更喜歡在Legacy [email protected]好丘聽法蘭、淺堤的愜意
- 盧律銘談《瀑布》的配樂製作:「跟鍾孟宏的溝通模式,最後有點像在通靈」
- 「關於未來的一切都令人頭痛。」——和露波合唱團一起,開始頭痛的治療
核稿編輯:古家萱
《2222未來選擇地》第一個由200年後未來人舉辦的展覽,虛實交錯的沉浸式體驗,2023/1月登場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 200 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洪水、霧霾、森林大火…極端氣候的災害頻繁發生在全球各地。「永續」不該只是一個口號,而是每一個人的生活行動指引。但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指標、企業的ESG推動、學校的環境教育等,如何讓更多人知道呢?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200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2222-未來選擇地》每一個當下,都造就未來!
《未來選擇地》是2222作爲永續品牌跨出的第一步,由未來人故事作為鋪陳,運用四個展區空間,以電影敘事手法打造一場沉浸式體驗、低碳乾淨展場為永續目標,透過從2222到2023時空的穿梭,展演一場未來與選擇的故事。

|展場簡介|
- Zone 1:歡迎光臨廢棄城市,這是我家-2222
動植物絕跡的機械世界已是200年後未來人的日常景象,2222是對生物多樣性充滿渴望的世界,孩童只能透過文獻、博物館認識生物,參展者將探索未來人的居所:廢棄城市,捕捉污染源機械獸,守護最後的生機。
- Zone 2: 選擇的門:跨越海洋廊道-2122
通往2023的旅程中,我們聽見海洋生態的三種聲音,但那並不是出自海底生物的優游、也不是海水浪潮的拍打,那是什麼聲音呢?在充斥廢棄塑料的空間,透過三道門不同的選擇結果,思考人類如何與海洋共存共好。
- Zone 3:重新選擇:永續生活美學-2023
就如蝴蝶效應,要刮起改變世界的颶風就起於你日常的小選擇,所以成為擇善固執的永續公民吧!未來人邀請大家進入他們的餐桌,從感受、互動到行動,體驗永續的生活美學。理解實踐永續行動其實不必訴諸政府高層,從你待會選擇消費的晚餐就可以開始。
- Zone 4:歡迎光臨綠色聚落,這是我家-2023
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走進未來人2023的居所,我們邀請認同永續理念的品牌一起展演未來人在使用的現代產品,現代人生活離不開消費,但如何消費不浪費,未來人邀你一起透過綠色消費共組永續家園。

《2222-未來選擇地》名人與永續團體共同倡議。
永續,已是世界倡議的普世價值,本次《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獲得與Celebrity Icons名人Sid Maurer紐約藝術大師的合作,推出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及安潔莉娜裘莉的藝術作品,此次網羅全球各個關注氣候變遷的單位,傳遞永續發展的理念,透過藝術創作與意象空間,引發參展者省思。
《2222-未來選擇地》串連國際名人,共同推出亞洲永續展,並不斷向世界傳遞迫切的訊息,氣候變遷已成為許多生命的威脅,每個人都有責任即刻行動。
「李奧納多迪卡皮歐:你們是最後的希望。」
「伊隆·馬斯克:我們越快採取行動,傷害才會越少。」

展覽亮點:
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沉浸體驗故事。
第一個「與國際名人、永續團體單位」共同合作的國內永續展。
第一個滿足科幻迷、生態、親子教育、綠色聚落的藝術展。
展覽詳情:
- 2222-未來選擇地
- 日期:2023年1月6日 - 4月5日
- 時間:10a.m. - 18p.m.
-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4、西5館
- 共同主辦: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
- 策展單位:為美學有限公司
- 捐贈單位: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
- 名人倡議:Celebrity Icons
售票資訊詳洽活動官網:https://www.2222future.com
關於 2222

2222不僅是一個天使數字,4個重複的2也隱含多重選擇的二元性,像是「未來」與「現在」;選擇「行動」或是「無作為」。
「為了更好的現在,你是否曾想要改變過去?」
某個宇宙,某個地球,某個2222年,一個高度文明發展,但動植物幾乎消逝的世界。人們運用科技裝置,穿越蟲洞看見多元宇宙。每一個孩童都有機會認識不同世界的樣貌,當有了比較,人們開始思考身處的世界是否有機會,不一樣?
「只要誠心想做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幫忙達成。」人們遇見孕育時間的大樹,找到穿越時空方法,一群被選中的人決定從2222年回到過去,用行動,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