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es In Water

電影團隊最討厭的元素之一:各種「水」場景不為人知的幕後挑戰

電影團隊最討厭的元素之一:各種「水」場景不為人知的幕後挑戰 Photo Credit:《水底情深》,來源:IMDb

本文將介紹水場景的常見拍攝手法,並以《羅馬》、《水底情深》等電影為例,看專業劇組如何因應不同情境,以特殊技巧捕捉各式水場景,並在確保拍攝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令人震撼的影像質感。

文字:邱昶維(DCFS編輯部)

綜觀好萊塢電影,不論是水上、海底或河邊等場景,銀幕上總能流暢、精準地呈現驚人影像,使觀眾深刻感受電影的魅力。然而,「水」卻常被影視工作者認為是最難拍攝的元素之一,劇組不僅要在多變的水場景中掌控演員、器材等調度,更需克服安全問題,打造理想畫面,令拍攝時總是充滿挑戰。

本文將介紹水場景的常見拍攝手法,並以《羅馬》(Roma)、《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等電影為例,看專業劇組如何因應不同情境,以特殊技巧捕捉各式水場景,並在確保拍攝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令人震撼的影像質感。

深入多變「水域實景」,捕捉動人真實畫面

「只有做足準備,你的運氣才會更好一點!」──《羅馬》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

為求真實性,有些電影會選擇拍攝水域實景,但因自然環境的變動因素較多,使得劇組除要事先調查天氣、潮汐等影響,並格外注意演員安全、器材防水等問題。而求助、急救等措施亦須提前準備,才能盡可能減少拍片現場的意外發生。

  • 《羅馬》偽一鏡到底的海灘救援

電影《羅馬》著名的海灘戲,是以推軌鏡頭拍攝真實海灘,並輔以電腦動畫,將數個鏡頭銜接而成。為了維持平穩的鏡頭運動,劇組特地於海灘邊建造臨時棧橋,並搭配軌道及機械搖臂(Crane)控制攝影機,但棧橋不僅在開拍前曾遭熱帶氣旋損毀,其機械搖臂亦多次脫軌,使拍攝過程困難重重。

由於設備頻出問題,再加上當天的自然光不穩定,劇組僅拍攝6次,便完成此鏡頭。而在後製階段時,艾方索柯朗要求特效團隊以合成波浪等視覺效果,銜接各鏡頭並延長該片段,令主角Cleo的救援過程看起來漫長、困難,而海水亦看起來更深,加強戲劇張力。

  • 《神鬼獵人》高難度的激流逃生

電影《神鬼獵人》其中一段河流場景,雖於片中僅數分鐘篇幅,卻令劇組耗費7天以上拍攝。開拍前,劇組除已勘察過多處美國河流,尋找安全又光線適合的可拍攝地點,亦多次排練水中拍攝時的流程,讓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於戲服下穿著特殊防水服,以便於水中行動。

拍攝湍流、瀑布等高難度場景時,劇組分別於噴射艇和直升機上加裝攝影機,捕捉近景和中遠景的畫面,並由特技演員代替李奧納多,完成急流中的危險動作,而過程亦有救生專家監督,讓劇組在完全沒有特效鏡頭的情況下,以實景拍出驚險的河流場景。

延伸閱讀:《樂來越愛你》格里斐斯公園、《春光乍洩》伊瓜蘇瀑布、《星際效應》冰島

建造安全「棚內水池」,創造震撼視覺效果

「很多在水上拍的電影都沒辦法控制好時間和預算,但我們做到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製片Gil Netter。

好萊塢電影拍攝水場景時,多半會以棚內水池為主,因相較於實景拍攝,過程不僅安全、穩定,成本亦相對低廉,再加上特效合成技術進步,使劇組得以憑空創造逼真的場景質感,令觀眾難辨真偽。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壯闊的汪洋求生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情節多半發生在大海中,為減少支出、方便拍攝,劇組特地選在台中已廢棄的水湳機場,打造大型造浪池,模擬50多種不同類型的海浪。然而,由於造浪機的噪音過大,導致幾乎無法現場收音,令劇組必須重新後製現場環境音,而演員蘇瑞吉沙瑪(Suraj Sharma)亦需重新錄製對白,才能避免穿幫。

為以特效呈現絕美海景,劇組除利用貨櫃搭建三面高牆,以便後製團隊架設合成背景用的藍幕,水池底部亦增設岩石堆、沙洲等陳設,模擬真實的海洋環境,令沙瑪在觀看影片成品後驚訝地表示:「在拍片現場,我的四周都只有藍幕,但現在什麼都有了,真的有很多東西值得一看。」

  • 《浩劫奇蹟》逼真的海嘯災難

電影《浩劫奇蹟》取材自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為還原真實災難場景,劇組決定不以電腦動畫呈現海嘯,而是於西班牙沿海建造大型室外水池,並以真實建物的三分之一大小為基礎,興建「渡假村模型」,令專業造浪團隊透過每秒3000公升的水量,模擬海嘯現場。

此外,為增添視覺上的震撼感,後製團隊除以合成動畫,拓寬室外水池的水面,更添加棕櫚樹、房屋碎片等虛擬物件,加強海嘯的破壞程度。而拍攝部分水底場景時,劇組則另有打造室內水池,以方便拍攝演員近景、特寫等畫面。

延伸閱讀:螢幕中的雨都是真的嗎?經典電影《萬花嬉春》雨景拍攝分享

設計夢幻「濕片乾拍」,掌握關鍵水中特色

「當你期望看到奇幻元素時,你不會太過講究真實細節。」──《水底情深》視覺特效總監Dennis Berardi。

隨著近年奇幻片、英雄片漸增,濕片乾拍(Dry for Wet)技術開始被廣泛使用。由於劇組可以透過棚內的燈光、煙霧等效果,或電腦動畫輔助,打造可信的水中場景,讓劇組能在更安全、穩定的環境裡,拍攝以假亂真的水中場景。

  • 《水底情深》浪漫的水下世界

電影《水底情深》夢幻的開場畫面,即是以蒸汽煙霧及漫射光,於棚內打造水底的光影效果,並輔以鋼線、風扇及慢動作攝影等技巧,以及漂浮髮絲、泡沫等電腦動畫,替物體和人物增添漂浮感。另外,背景也裝設的黑色窗簾,用以製造明暗對比,創造水下世界的空間感。

特別的是,為凸顯「水」的存在,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特地設計不斷緩慢運動的攝影機,使鏡頭如流水般,隨音樂旋律一同「流動」,讓整部電影沒有任何長時間的定鏡鏡頭,而是與人物、場景載浮載沉。

延伸閱讀:交織「光」與「霧」,呈現《水底情深》美麗虛幻的水下世界

  • 《水行俠》優雅的海底王國

電影《水行俠》著重於表現主角水中行動時的敏捷,為使片中演員的行動看起來更俐落、快速,劇組決定不以任何技巧,表現水中阻力的存在,唯讓頭髮盡可能地受到浮力影響,令觀眾仍可意識到故事發生於海底。

因此,特效團隊以人物髮際線為基準,並根據黏貼於演員身上的大量追蹤點,創造符合水流方向、演員動作的漂浮髮絲,但為避免減損主角英勇、帥氣的形象,導演溫子仁特別要求髮絲的漂浮方向,只能以往上、往後為主,避免過於擬真的漂動狀態,反而減損人物魅力。

「如果我們的特效做得不夠好,那將會是很大的問題。」──《水行俠》導演溫子仁。

如今,水場景除能以多種拍攝手法,保障拍攝過程安全、穩定,倘若能善用電腦動畫進行點綴,更可令場景變得生動、逼真,使劇組得以因應不同類型的電影,打造具有獨特風格的水場景,為影像世界增添魅力。

本文經DC Film School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

DC FILM SCHOOL 影製所

DC FILM SCHOOL 影製所 是專業製作社群平台,網站內有三大區塊:每週更新優質內容:國際影視幕後分享、資源整合系統、互動討論,期待台灣影視產業的結構、資源以及經驗,能透過交流與分享,為產業帶來好的改變與新動力。你想了解專業影片的一切嗎?我們這裡提供優質文章及專業分享的交流平台,讓所有專業的高手能夠來互相交流,一起讓產業透明化吧!

更多此作者文章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24 May, 2023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亞果元素】Mag-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_完稿_(1)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圖片11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將行動電源放置在充電區,即可為行動電源充電及手機充電,再也不怕出門才發現沒電。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圖片33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Mag 5同時支援磁吸行動電源、iPhone、AirPods、Apple Watch、USB-A生活小物充電。
圖片_3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下方圓形大底座支援無線充電款AirPods及具有無線充電盒之藍牙耳機充電。
圖片44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Apple Watch充電器拆卸後可使用USB-C接上其他裝置。
圖片_5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底座大面積接觸桌面,穩固耐用,不怕一碰就東倒西歪。獨特可調式支架設計可上下調整最佳角度。
圖片_6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