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在走進戲院觀賞《猛毒2:血蜘蛛》之前,你可能會想知道的9件事

Venom 2

在走進戲院觀賞《猛毒2:血蜘蛛》之前,你可能會想知道的9件事

1982年,Marvel舉辦了一場競賽來挖掘有潛力的新人。一名叫Randy Schueller的粉絲向Marvel提議:讓神奇先生為蜘蛛俠設計一款由不穩定分子構成的全黑制服,分子會滲入蜘蛛俠體內,提升其能力。

文字:LonLeaf

Marvel漫畫老牌角色「Venom」(猛毒),憑著亦正亦邪的反英雄屬性,在讀者當中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此前於舊版蜘蛛人3短暫登場後,直到 2018 年《Venom》獨立電影上映,這位狠角才在湯姆·哈迪(Tom Hardy)的演繹下,重返大銀幕「大快朵頤」。

在上部片尾的彩蛋中,透露了續集將會出現與連環殺人魔Cletus Kasady有關的劇情,而該角色正是另一共生體(Symbiote)「屠殺」的宿主。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部的執導權易主,花落《黑豹》中的反派Ulysses Klaw扮演者Andy Serkis之手。而他最為人知的身份,是曾為《魔戒》系列中的「咕嚕」、《猩球崛起》中的「凱撒」等角色進行電腦動作捕捉。有這位動作捕捉大師的加持,新作中的CG動作場面不免惹人期待。

經過數次延期,《猛毒2:血蜘蛛》最終確定於10月1日登陸北美地區。而本次,我們也梳理了關於Venom的九件小事,或許會令你對這名角色產生新的認知。

#01:Venom一角由粉絲創造

schueller-venom-letter

Photo Credit:Randy Schueller 來源:ScreenCrush

電影《Venom》中,主角Eddie Brock曾提及自己住在「舒勒大樓」,而這正是致敬Venom的創造者Randy Schueller。1982年,Marvel舉辦了一場競賽來挖掘有潛力的新人。一名叫Randy Schueller的粉絲向Marvel提議:讓驚奇先生為蜘蛛俠設計一款由不穩定分子構成的全黑制服,分子會滲入蜘蛛俠體內,提升其能力。

當時的Marvel總編Jim Shooter很喜歡這個想法,於是支付了$220美元買下這一創意,並給Randy Schueller機會撰寫故事。不過Randy的劇本並未討得Marvel歡心,幾番討論無果後這一計劃隨之流產。而這身全黑的蜘蛛戰服最終還是於1984年發行的第252期《Amazing Spider-Man》中閃亮登場,隨後演變成外星智慧生物Venom。

有趣的是,Randy Schueller卻對自己創作出的人氣角色感到十分不滿,「我從來都不喜歡『制服』變成『惡棍』這個想法,Venom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02:Venom的歷任宿主

clean

Photo Credit:Marvel

相比電影中的Venom,漫畫裡的它顯然沒那麼「專一」,與Eddie Brock分分合合,多次移情他人。作為一種可以附身於任何生命體的共生生物,Venom曾有過大量宿主,包括諸如Galactus行星吞噬者這樣的天神,抑或恐龍等匪夷所思的非人生物。其中比較知名的宿主有蜘蛛人、死侍(Deadpool)、蠍子(Scorpion)、閃電·湯普森(Flash Thompson)。

在首部獨立電影上映後,Marvel趁熱打鐵推出漫畫《Venom: First Host》,其中便揭曉了Venom早在來到地球之前就附身過大量生物,其初代宿主是一名克里人士兵Tel-Kar


#03:Venom可複製宿主能力

Spiderman-3-image-2

Photo Credit:Sony Pictures 來源:RogerEbert

只要Venom附身於一個生命體,便可以控制其思想,還能通過基因複製宿主的能力。因此附身過的宿主越多,Venom的能力就越強。

因為曾附身過蜘蛛人,所以Venom擁有發射蛛絲、蜘蛛感應等各項技能。不局限於能力,Venom還擁有複製並強化宿主的性格特質。在電影第二部中出現的Carnage,正是放大了Cletus Kasady的精神病性,才會成為如此殘暴的反派角色。


#04:Venom免疫眾多超能力

clean

Photo Credit:Marvel

電影中已經透露了Venom強大的力量、速度和自愈能力,除此之外,Venom還能夠免疫眾多英雄的超能力。

能夠預知危險的「蜘蛛感應」對Venom並不湊效,而這也讓它成為蜘蛛俠最難纏的「宿敵」。因此抓狂的不止小蜘蛛一人,Ghost Rider的招牌技能「審判之眼」在Venom面前也曾慘遭失效。


#05:Venom的弱點源自先祖

Venom-2018-003-022-1-scaled-e16040808118

Photo Credit:Marvel

雖然身懷絕技,但Venom有兩個致命弱點——火焰與4000~6000Hz的聲波,而這得回溯共生體的起源。

被譽為「共生體之神」的努爾(Knull)是於Marvel宇宙誕生前便存在的古老邪神,因領地被正在創世的「Celestials 天神組」侵犯,便從陰影中取出一把「全黑死劍」(All-Black the Necrosword )殺死了其中一名進行報復,被天神組放逐回虛空。

隨後,努爾用被他所砍下的天神腦袋,將這把劍進一步鍛造成了具有自我意識的活體生物,而這正是後來所有共生體的始祖。鍛造過程中的高溫火焰與捶打產生的聲波,也成了共生體的弱點。


#06:龐大的共生體家族

Extreme-Carnage-Marvel-symbiotes-feature

Photo Credit:Marvel

共生體會分裂繁殖,在母星Klyntar上布滿了這種生物,漫畫中已出現過的共生體也超過了40種。除了在第一部電影中便已領便當的暴亂(Riot),還有尖叫(Scream)、極端(Agony)、吞噬(Phage)、皮鞭(Lasher),實際上這五大共生體在漫畫中全是由生命基金會提取了Venom的「種子」培養而成。而第二部中的主角Carnage也是Venom的後代,Venom在監獄遺留的卵體依附到癲狂殺人犯Cletus Kasady身上,由此誕生出極為殘暴的Carnage。

共生體會產生比自身更強大的後代,例如Scream對聲波的抗性就遠高於Venom,而Carnage更曾因害怕後代「Toxin毒素」的威脅,企圖阻止它的出生。相比自己的後輩,Venom確實是最弱的一位。


#07:Venom克星「Anti-Venom 反毒液」

image001_2

Photo Credit:Marvel

根據漫畫裡的設定,Eddie Brock在Venom附體前便已身患癌症,全靠Venom的自愈能力才能維生。而在2008年的篇章《New Ways to Die》中,Venom「移情」Mac Gargan後,重新被病魔纏身的Eddie Brock來到「負極先生」(Mister Negative)Martin Li的施食處工作,結果竟被Martin Li的超能力治癒。

他體內的Venom殘餘物與被Martin Li附魔的白細胞融合,產生了一種新的白色共生體「Anti-Venom反毒液」。Anti-Venom免疫火與聲波的攻擊,皮膚對共生體來說具有腐蝕性,且自愈能力比Venom更強,甚至會將蜘蛛俠這類基因變異的超能力也視為「疾病」一同治癒,所以許多變種類的超級英雄都曾在這種可怕的治療能力面前敗北。


#08:Venom吃人只為攝取苯乙胺

o9cEdmYovxAl

Photo Credit:Marvel

「Eyes, lungs, pancreas. So many snacks, so little time. 眼睛、肺、胰臟,這麼多零食,這麼點時間。」電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這句經典台詞,出自漫畫《Amazing Spider-Man》第374期。

但實際上,Venom 並非喜歡吃人,只是需要獲取人腦分泌的苯乙胺,而這種物質也能從巧克力等食物中攝取,所以我們會看到Venom在電影中這麼愛吃巧克力。


#09:Venom原本可能是女性

Tom-Hardy-as-Eddie-Brock-and-Michelle-Wi

Photo Credit:Sony Pictures

在Venom構思階段,Marvel常駐編劇David Michelinie本希望這個角色是一名丈夫與孩子接連去世後的不幸孕婦,悲痛欲絕的她吸引了共生體而與其結合。不過因為時代因素,這個想法被當時的Marvel編輯Jim Salicrup否決,理由是女性對蜘蛛人的威脅是不可信的。

不過隨著審美的演變,當初女性Venom的概念由後來的She-Venom與Scream等女性角色繼承。在最新公佈的《Venom 2》海報中,附帶了角色對應的共生體形象,似乎暗示了Anne Weying或將以She-Venom的形態在續集中回歸。

43286561_1482885688521494_64973326288137

Photo Credit:Marvel

《Venom》的反英雄屬性,在一眾傳統超英形象中,顯得格外特別,或許這也是其深受歡迎的原因。而作為Sony與Marvel合作後所推出的第一部自產電影,《Venom》成功開啓了「索尼蜘蛛人宇宙」(Sony’s Spider-Man Universe)。而新作導演Andy Serkis也暗示Venom與Spider-Man終將於銀幕合體,不妨期待一下這對「冤家」在未來的聯動。

本文經HYPEBEAS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潘偉至
核稿編輯:古家萱

HYPEBEAST avatar

HYPEBEAST

創立於 2005 年的國際知名線上潮流生活資訊媒體HYPEBEAST,以街頭時裝與球鞋文化為主軸,延伸至藝術、音樂、設計等流行文化領域 。團隊橫跨歐美、日韓與中港台,憑藉獨特觸覺、極具視覺衝擊之影像, 從最新、最多元化的時尚資訊,到專題報導、造型特輯,24 小時無間斷供應,與讀者一同見證著潮流文化之發展。創立於 2005 年的國際知名線上潮流生活資訊媒體HYPEBEAST,以街頭時裝與球鞋文化為主軸,延伸至藝術、音樂、設計等流行文化領域 。團隊橫跨歐美、日韓與中港台,憑藉獨特觸覺、極具視覺衝擊之影像, 從最新、最多元化的時尚資訊,到專題報導、造型特輯,24 小時無間斷供應,與讀者一同見證著潮流文化之發展。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