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可能活著卻沒有故事可講?」你的人生經歷就是最好的創作題材

我們可能會意識到自己是有故事的人,可是我們或許也認為這些故事既無聊,也沒有人會有興趣聽。但其實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各自的價值,你的故事也一樣。你或許不覺得自己的故事有多重要,這只是故事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已。
文字:麗莎.康頓|翻譯:官妍廷
聞名全球的編舞家及舞者崔拉.夏普(Twyla Tharp)在她的《創造力習慣》一書中,提到她和舞團從紐約前往洛杉磯的巡迴演出經驗。當時他們一抵達洛杉磯時,就要即刻上場演出,其中有一半的演出內容會搭配貝多芬第29號鋼琴交響曲。他們已經排練好這部分的演出內容,並且反覆練習。
夏普刻意在抵達前,對外保密另外半場的節目內容。她不預先挑選舞目要使用的音樂或要和她一起演出的舞者。甚至在抵達洛杉磯前,也刻意不去安排舞台燈光或演出服裝。夏普打算以偌大的白色空間為靈感,創作一齣全新的舞作。對她來說,空白空間的神祕感,以及即興創作所帶來的挑戰都讓她興奮不已。
但若不是因為夏普從前編過上百支舞作的經驗和多年的練習,以及成熟的藝術觀點,她不可能光走進一個空白的場地,就能在短時間內編出一場到達收費演出水準的舞作。這就是她的藝術家靈魂之所以成為超能力的地方。
編舞家和視覺藝術家一樣,都有自己的藝術家靈魂,而他們也和作家、音樂家和所有在創作的人一樣。夏普精湛的觀點不僅讓她能在面對壓力的同時,還能自信地編導舞作,更讓整個過程都令人非常快樂愉悅。她之所以會選擇這樣做,是因為這種創作方法讓她的作品更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你的創意靈魂也是你的超能力。當你一旦開發了創作靈魂,你就擁有了創作的能力,即便在面對壓力的情況之下,你仍有影響其他人的能力以及靈活表達自己看法的能力。
你的藝術家靈魂就是你的故事,而且你的故事是不可或缺的素材
「你怎麼可能活著卻沒有故事可講呢?」——費奧多爾.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
「最後,我們都成為了故事。」——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我在30多歲前,一直都認為生活上的事情不太重要,也不覺得我身上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可講;但藝術創作改變了我對生活大小事的看法。創作行為讓我有機會探索自己,接著再表達我們內心所想。每個人心裡都有值得表達的想法
說得明白一點,雖然我們只要回顧過去的人生,都能重述某些片段或經驗,但也不一定是要用這個方法來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你的故事就只是跟你有關的所有事情而已,像是你遇過什麼樣的事情;你對什麼事物感興趣;對什麼感到熱情;想讀些什麼書;胡思亂想的時候,都想些什麼呢?

故事也可以是你遇到的困難和掙扎、你的恐懼、後悔、你的希望、夢想與期盼。你的故事出自你的背景、你的身分、你的文化、你的種族、性別或性傾向認同、你皮膚的顏色,以及你在社會中的處境,你在過去的人生中因為這些因素所遭遇的好與壞。陶藝家崛江步(Ayumi Horie)認為,發掘自身的故事需要「爬梳你的人生,來找出對自己重要的事物。」
我們可能會意識到自己是有故事的人,可是我們或許也認為這些故事既無聊,也沒有人會有興趣聽。這種恐懼讓不計其數的人不敢生動地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害怕自己不夠有趣、不夠讓人印象深刻或不夠戲劇化,或是害怕自己的故事壓抑黑暗,或甚至怕故事太歡樂、太多采多姿。所以他們會問,「分享我們的故事有什麼意義呢?」
但其實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各自的價值,你的故事也一樣。你或許不覺得自己的故事有多重要,這只是故事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已!只要你透過藝術創作告訴別人你身上的故事,一定會發現有共鳴的人。
有很多原因會讓觀眾、讀者和你的作品會產生連結,你的作品可能會帶來安慰,或給他們希望或勇氣。你的作品也可能挑戰他們既有的想法,或光在視覺上就能吸引他們。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會讓作品和人們產生連結。
當我開始進行藝術創作時我才知道,我所擁有的故事,比我所認知的還要來得許多。其實當我開始創作,就像打開了一扇閘門。我枯燥的內心生活,都能轉化成相當有趣的內心世界,而且這是我無法控制的。

我還記得剛踏上創作一途時,我在我姊姊的客廳仔細描繪不同種類的樹木。那時候,我相當著迷於描繪樹木,常常一畫就畫出一整座森林。我研究了樹木複雜的基本結構和特徵,也畫了上百棵的樹。我深受樹木細緻的型態所啟發,他們對我來說,就像是自然內在平衡、能量和穩定性的重要象徵。
一年多前我才開始畫畫,在那之前,我的姊姊就像大多數我生活中遇到的人一樣,從來沒有想過我竟擁有這些創作天分。她看到我在描繪樹幹上的紋路時,便問道,「我在想,妳是不是一直都有繪畫的才華?」我常常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但卻我回答:「我不確定。」多年後,我才意識到,我一直都有這樣的才華。
雖然我在36歲時,才突然萌生創作的念頭,但許多靈感早就在我心中萌芽了。我現在只是找到了表達這些靈感的方法。我們其實都一樣,擁有許多特質卻不自知。藝術創作其中一件美妙的事情,就是提供了一個管道讓你抒發內心所想,這也是找到自己創作靈魂最讓人嚮往的原因。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找到你的藝術家靈魂:啟動你創造性魔法的實用指南》,典藏藝術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集藝術家、插畫家、教師和暢銷書作者於一身的麗莎.康頓現身說法,以她的專業知識讓這個多元主題更為豐富。
本書採訪多位知名的藝術家和插畫家,不藏私分享創作者心法:
- 理解擁有藝術觀點的意涵及其重要性
- 確立並培養個人獨特視覺形象
- 檢視你所受到的各種影響,並區別你的創作和你所欣賞喜愛的藝術家作品
- 克服對能力不足及失敗的恐懼
- 維持創作習慣,讓你的風格觀點持續發展茁壯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
AI智慧修圖,Adobe「攝影計畫」讓你分享質感好照片

你也喜歡攝影嗎?想讓手上的照片輕鬆升級,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Adobe的「攝影計畫」方案,這邊我們就分享幾個利用「攝影計畫」讓照片質感提升的小技巧!
想到創作就會想到Adobe,在Adobe全系列軟體中,Lightroom跟Photoshop是諸多專業攝影師與攝影愛好者必備的軟體。這幾年來,Adobe為它們導入AI科技,讓照片透過簡單步驟就能變得更有質感。
因應現在人手一機的全民攝影的風潮,Adobe特別針對拍照愛好者推出「攝影計畫」,新用戶首年每月方案優惠價不到300元,輕鬆讓你提升照片質感,晉升專業影像玩家。
想讓出遊的照片變得更好看嗎?想讓自己得照片與眾不同嗎?那你肯定不能錯過這篇文章,我們將介紹Lightroom跟Photoshop實用好上手的功能,簡單就能有更好的照片。
一鍵輕鬆編修,讓你幾個步驟就能創造出個人風格的Lightroom
Lightroom是一款深受專業攝影師與攝影愛好者喜愛的影像軟體,它一直以來都以快速地調整、輕鬆的大量管理照片聞名,也讓世界上諸多的攝影師得以創造出專屬自己的影像。如果我們只是平常出遊與享受生活美好的片刻,紀錄下這一切後,Lightroom會不會稍嫌大材小用呢?一點都不會!近期Lightroom也針對現在使用者喜愛的風格,推出各式各樣的預設集,也導入了AI智慧,能夠智慧辨識出主體,就算不是專業大師,只要輕鬆一鍵,就能透過Lightroom將生活日常修整出質感好照片。
首先先來介紹「自適應」這個預設集,它的原理是利用AI演算、辨識出特定主體,讓我們可以套用各式各樣的場景,讓整體照片快速變得好看。
「自適應」預設集裡面分成兩個,其中一個是『主體』。『自適應:主體』這個濾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辨識出主體後,針對主體的區域進行濾鏡的套用、快速修整。
這個功能非常推薦使用在人像的補光上,會有非常好的效果。在這裡我們分享修整的前後,透過『『自適應:主體』預設集的修整,可以看到人像的主體有更自然的打亮,如果你想製造出更多風格的話,除了主體亮度也能有其他變化。


而另外一個『自適應:天空』,顧名思義則是針對天空進行調整。它能辨識出天空的邊界,除了常見的夕陽與日出以外,還有顏色更強烈的調整,能讓照片變得更加吸引人目光。


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照片風格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但在Lightroom裡可輕鬆解決這樣的困擾,使用「圖庫」這個功能分頁下瀏覽、挑選管理照片時,就能用非常簡單的方式編修好手上的照片。
只要在「色調控制」裡面按下「自動」,再透過下面的細項調整曝光、清晰、鮮豔,不需要精密的熟悉每一個選項,幾秒鐘就能輕鬆得到好看的照片,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照片風格。


若想要有更強烈的個人風格的話,Lightroom裡面的「預設集」也非常值得推薦,Adobe針對常見的照片類型提供出許多預設集,讓使用者一鍵套用自己喜歡的風格,再經過微調,就能創作出類似底片拍出的風格照片。
這樣的風格照片涵蓋我們日常會遇到的各種類型,舉凡人像、旅遊、生活紀錄等等…若你是喜歡在IG分享生活或者撰寫部落格的人,這就是一個快速且簡單建立自己風格的方式。



自由創意翻玩,讓Photoshop的AI智慧替你輕鬆編修好照片
如果說Lightroom是Adobe設計給攝影愛好者來調整、管理大量照片的軟體,那具有強大、多元編修功能的Photoshop肯定更是影像愛好者的好幫手。
經過多年的演進,Photoshop如今也發展出獨具一格的AI智慧演算,像是天空取代、神經網路濾鏡、智慧感知,都是能快速上手,快速創意改造照片的必學功能。
以天空取代來說,我們只要在「編輯」中選擇「天空取代」,此時Photoshop會運算出天空的範圍,我們只要從內建的幾個天空圖片中選擇出自己想要的天空,就能輕鬆替換掉。
這個功能很適合用在多雲的天氣,可以讓風景的照片更豐富,甚至還可以根據挑選替換的天空,增添一些雲朵,讓每次出門的風景不受氣象影響,每張都好看。



神經網路濾鏡(Neural Filters)則是Photoshop的獨家功能,它運用了近期熱門的雲端演算技術,分析照片的組成,並將資料上傳到雲端後,再搭配本機電腦的處理運算效果。
神經網路濾鏡目前已有幾種不同的類型,在這裡我們特別推薦「智慧型肖像」與「皮膚平滑化」兩個濾鏡,兩者都能讓我們輕鬆讓人像類型的照片變得更好。
「智慧型肖像」可以在演算後讓我們針對表情、視線方向,甚至是外表年齡跟頭髮厚薄都做調整,是很實用的濾鏡。

「皮膚平滑化」則透過雲端的AI演算,能快速簡單的讓我們獲得自然的膚質。簡單就能有好氣色跟膚質,再也不需要花時間使用圖章工具。

出門在外,遇到人多的觀光勝地,或者是環境中的雜物一時沒注意的話,常常會有預期之外的物件入鏡,以前我們需要使用圖層跟修圖技巧,現在Photoshop的「智慧感知」功能,只要圈選覺得礙眼的雜物,在「編輯」內選擇「內容感知填色」,幾秒鐘的時間畫面雜物就能去除乾淨。


攝影愛好者必備Lightroom與Photoshop,AI科技讓你輕鬆增添照片質感
Adobe「攝影計畫」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編修照片,它包含了照片編修常用的應用程式:Lightroom、Lightroom Classic、Photoshop 電腦版本與iPad的版本。還包含了20GB的雲端空間,我們隨時都可以分享照片,也可以在不同裝置上同步照片來編修。
Lightroom與Photoshop經過長期的發展,具備許多完善的功能,現在更是導入了AI運算技術,大幅降低了使用難度,在這強調個人風格與影像品質的數位時代來說,不只是專業攝影師能使用,一般的IG分享、部落格撰文,都能提升自身經營的影像質感。
目前Adobe也針對「攝影計畫」服務推出限時八折的優惠,新用戶訂閱計劃,首年每月只要新台幣257元。簡單上手、輕鬆負擔,是時候讓「攝影計畫」輕鬆提升你的照片質感了!
Adobe「攝影計畫」:優惠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