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ror Movie

膽小誤入|這6部韓國驅魔影劇,足以激起你內心最深層的恐懼

03 Sep, 2021
膽小誤入|這6部韓國驅魔影劇,足以激起你內心最深層的恐懼 Photo Credit:《變身》,來源:IMDb

在鬼月看驅魔挑戰你膽量的大小,完全地以驅魔為主的片單,請衡量自身的身心理狀況,小心觀看,保證激起你內心最深層的恐懼心臟要夠大顆。

文字:凱倫

「驅魔」是韓國影視題材之一,這兩個字就彷彿是一層神秘的面紗,沒有看絕對不會知道劇情,因為你絕不會知道惡靈是以什麼方式現身。

多部以驅魔為題材的韓國電影和電視劇,將「血腥、驚悚、恐怖、神秘」驅魔的四大元素,完美地呈現在每一部片裡,被韓媒譽為最嚇人的韓國恐怖片《變身》、融合韓式驅魔與薩滿教儀式的《客:The Guest》、女孩消失最安全的家中的《凶櫃》(又譯《陰櫥》)、將靈異與詭異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謗法》等作品。

以下介紹的這幾部電影將挑戰你的膽量,請衡量自身的身心理狀況,小心觀看。

#01:《謗法》

嚴智媛鄭知蘇成東鎰趙敏修主演的韓劇《謗法》,故事圍繞在女謗法師(鄭知蘇)以「能致他人於死地」的法術-謗法,一舉揭開韓國IT公司Forest會長秦終現(成東鎰)的秘密,Forest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都是倚靠謗法。

成東鎰是個相當適合演惡魔和壞人的演員,在劇中秦終現角色不是人類而是個惡魔,無論是成東鎰被惡魔附身時的景象,還是各種以超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方式死去的場景,每一幕都令人心驚動魄,是部驅魔系列必看的韓劇。

《謗法》由《屍速列車》導演延尚昊擔任編劇,這點已將故事看點推到最高,由於韓劇版本的《謗法》迴響熱烈,製作團隊斥資1.7億台幣打造電影版《謗法:在此矣》(台灣譯:《咒術屍戰)韓國已正式上映,台灣將於8月27日上映。


#02:《客:The Guest》

螢幕快照_2021-09-01_下午9_05_15
Photo Credit:《客:The Guest》

真正以正宗的韓式驅魔結合薩滿教的驅魔韓劇《客:The Guest》,絕對要列為必追的驅魔片單,「客」指的是「鬼客人」,由金東旭飾演生於巫師世家的計程車司機、金材昱擔任副司祭、鄭恩彩飾演重案組刑警,3人演技大爆發完美詮釋在超精彩的劇情和驚悚的惡靈附身。

《客:The Guest》這部號稱是史上最恐怖驅魔韓劇,結局創下了4%的收視率,血腥程度直逼限制級,將主角們的情感和故事刻劃至最細膩甚至到最後有感人畫面,「他們並不是完美的存在也是會害怕」激起你內心的恐懼,劇看完後還會難以忘懷,請小心觀看。

《客》在2018年完結篇後陸續有拍攝電影版的計畫,遲遲沒有消息,但《客》也推出了同名原創小說用文字的方式闡述這經典的驅魔故事。


#03:《變身》

被韓國媒體譽為2019年最嚇人的韓國恐怖片《變身》,由成東鎰、裴晟佑張英南金慧峻趙怡賢主演,上映6天就登上韓國票房冠軍,強壓《玩命關頭:特別行動》,惡靈化身為你最熟悉的家人,藏身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悄悄地觀察你。

《變身》講述驅魔師鍾秀(裴晟佑飾)在一次驅魔儀式中失敗造成一名女孩自殺,為了閃避謠言鍾秀一家人搬至另一個城鎮,不料當初附身在女孩身上的惡靈找上鍾秀一家人,附上在家人成員上。

《變身》相當考驗演員的演技,每位角色都要詮釋兩個性格:附身前和附身後,當最安全的地方成為最危險的「家」,挑戰人性的弱點猜忌、懷疑、仇恨、欺騙,驚悚的劇情甚至被網友稱:「這部片該包尿布來看。」


#04:《驅魔神醫Priest》

螢幕快照_2021-09-01_下午9_10_42
Photo Credit:《驅魔神醫》

《驅魔神醫》是一部醫療結合驅魔的韓劇,將故事背景設在韓國南部天主教醫院,當只相信科學依據的醫生咸恩皓(鄭柔美 飾)碰上為了追捕惡靈前來醫院的驅魔師吳秀旻(延宇振飾),發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超現實現象。經典的附身畫面和驚悚場景,有網友表示這部片簡直比《客》還可怕。


#05:《黑祭司》

韓國驚悚電影《黑祭司》改編自短片《12名助理司祭》,由金允錫姜棟元朴素丹主演。在劇中朴素丹因為一場交通意外,遭到原是在歐洲遊蕩的12惡靈,其中一個卻來到韓國,附身在朴素丹身上,並出現各種無法用科學角度來解釋的奇怪症狀,即使是醫學治療也無從得知。

天主教玫瑰十字會的非正式會員金神父(金允席飾)決定拯救這名少女,而找來念了7年神學院都無法畢業的崔俊昊(姜棟元飾)協助他。《黑祭司》在韓上映後突破當月的票房紀錄,累積了超過500萬人觀看,同時這部片也是張在賢導演的長片處女作,首部劇情長片卻有如此佳績,非看不可。


#06:《陰櫥》

《陰櫥》以孩子們最常躲藏和玩樂的衣櫃做為電影的主軸,由影帝河正宇金南佶主演,故事講述在一場車禍中媽媽為了保護女兒伊娜而去世,伊娜因此變得沉默寡言,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爸爸尚元(河正宇飾)決定遠離塵囂,帶著伊娜搬到郊區的一間古宅,殊不知伊娜到了這後行為變得詭異,某一天竟然消失在家中的「衣櫥」前….怎麼找也找不到。

此時,驅魔師(金南佶飾)來到家中表示這幾十年來不少孩子都人間蒸發在這屋子中,父親也相信這一切都和惡靈有關。《陰櫥》雖是何正宇首次挑戰恐怖片,在韓國上映時勇奪票房冠軍!整部電影將兒時的夢魘「衣櫥」和美式家中詭異的氣氛營造得恰到好處,觀看時更是膽戰心驚,一個半小時多的故事緊湊又緊張。

本文經電影神搜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陳仲廷
核稿編輯:古家萱

電影神搜

累積了眾多探員的支持能量,在電影內容這塊豐富迷人卻又充滿挑戰的環境下繼續往前破關!提供最新電影情報、新聞、影評、影片等,期望影迷們都能在這個網站找到你想瞭解的電影資訊。

更多此作者文章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15 Mar, 2023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漫畫家高妍結合私人經驗與日常觀察,用畫筆凝結出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的他,持續用Adobe軟體製作所有的漫畫和插畫。採訪這天高妍邀我們走訪他作品場景中常出現的台北溫羅汀一帶,並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

用Photoshop與InDesign,從獨立出版小誌做到暢銷商業單行本

2022年5月25日,高妍的首部單行本《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在台灣和日本同步發行,不到一週內,台版和日版紛紛「重版出來」,以25歲的新銳漫畫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成績。《綠之歌》同名短篇是高妍在大學時期自費出版的32頁漫畫作品,經過五年時間發展成長篇,故事描述一位台灣女孩「綠」深深愛上日本搖滾傳奇細野晴臣的音樂,而音樂又帶著他遇見許多美好的事物。

「無論是插畫、漫畫,我的作品都以電腦繪製為主,」目前在台日兩地活動的高妍,趁著回台期間帶我們到公館的另類漫畫店Magasick,那裡幾乎是唯一能找到他所有早期自費出版作品的地方,「我通常會先用Photoshop繪製漫畫,接著進InDesign做每頁漫畫的初步排版,打上對白內容,並且讓編輯知道漫畫的順序。」高妍一面介紹他的作品,一面和我們說明工作流程。

《房間日記》、《海的画報》、《荒原》、《1982》到《綠之歌》短篇,翻閱一本本插畫、漫畫作品,令人感受到高妍持續雕琢自己的技巧,不只是畫面、意象和氛圍的經營,在書籍的裝幀上也不斷實驗。《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的書籍設計也由高妍親自操刀,書衣扉頁設計成演唱會門票,隨書附上的歌詞本則選用紋路明顯的特殊紙,精緻得如一本獨自成立的小誌。

☞ 用Photoshop和InDesign製作出版你的作品吧!

01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繪圖板搭配Photoshop,陪伴漫畫家一路成長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我就一直在用電腦畫畫,電腦繪圖比起手繪對我來說是更親近的媒材。」直到高妍國中時,母親送給他一台繪圖板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繪圖板搭配Photoshop就成了他創作用的固定班底,「有時候我在畫水彩或素描的時候,都會覺得『天啊,讓我按上一步!』」高妍笑說自己從電繪切換到手繪時常忘了不能重做步驟。

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高妍也經常承接書籍和雜誌的繪製委託,像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棄貓》由收錄了11張高妍的插畫,以及旅日台灣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台版書封,同樣也出自高妍之手。村上春樹曾形容高妍的畫「喚起某種令人懷念的共鳴」,或許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

☞ 電繪首選Adobe Photoshop

「我在用漫畫拍電影」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去發展。」台北溫羅汀一帶是高妍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他現實生活中最熟悉的區域,但即便在這麼熟悉的日常中,他總能觀和感受到新事物,並且將它們放進作品中。「每天好好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改變、新的相遇、新的離別,把這些離別具象化成完整的故事。」

採訪這天我們也來到位於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咖啡店與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綠之歌》裡主角小綠與南峻就是在這裡相遇。「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不透過像文字、日記、圖像作品的方式去記錄,有一天就會消失,這些遺忘跟失去是非常可惜的。」海邊的卡夫卡經過18年的歲月,近期也因為都更即將和大家告別。

02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我其實在用漫畫拍一部電影。」高妍在作品中透過背景的寫實處理、人物之間表情的細膩變化,以及水平橫向的構圖去營造出電影鏡頭的感覺,「讓讀者進入故事,並在無意之間將自己帶如故事主角的心境。」雖然生活中充滿離別,但讀者透過閱讀高妍的作品,也許可以不斷地與這些文化場景重新相遇。

☞ Adobe陪你紀錄日常生活的新改變

把感動帶給讀者的瞬間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每一件事情。」以高妍的年紀對應他身為創作者目前的成績,確實常令人讚嘆他繪畫方面的才華,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高度自律,「在執行作品上,我很像一台機器,時間到了我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最後把作品透過非常有紀律的方式完成。」

高妍和我們分享他在日本漫畫月刊《Comic Beam》連載《綠之歌》期間,每日醒來吃完早餐就開始工作,一路繪製到晚上,中途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中斷地畫直到睡前。每月連續25天都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交出當月的稿件,又接著準備下個月的連載。

03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最重要的事情是對作品誠實。當你今天很善待這個作品,很想好好地讓這個作品被跟你有一樣感動的人看見,我相信那個人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感受你作品帶給他的力量。」對高妍來說這樣的瞬間就是做作品最棒的時刻。你也有想要分享的感動嗎?一起透過Adobe系列軟體來踏出創作的第一步吧!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