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到底是看了什麼影劇、小說,才讓荒木飛呂彥畫出《JoJo的奇妙冒險》?

JoJo's Bizarre Adventure

到底是看了什麼影劇、小說,才讓荒木飛呂彥畫出《JoJo的奇妙冒險》?

那麼,荒木飛呂彥那片獨特的創作視野,究竟是受到了哪些作品影響呢?

對於《JoJo的奇妙冒險》的支持者來說,作者荒木飛呂彥的想像力可說是最讓人佩服的部份之一。他藉由「替身」這樣的設定,使各種千奇百怪的超能力得以被實體化,帶來一場又一場不僅僅是鬥力,角色之間還得針對敵我雙方的能力特性加以佈局,方能取得勝利的精采戰鬥。

此外,像是故事主線的設定、角色個性的描繪,以及魅力十足的人物造型與動作等特色,也都在彼此交織之下,成為了任誰也無法取代的荒木風格。

身為漫畫家,喜愛漫畫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荒木喜愛電影(尤其是恐怖片)的程度也絲毫不亞於漫畫,甚至在創作過程中,他也曾受到許多影集、小說與藝術品的影響,使這些作品就這麼在他心中逐漸融合,最終演變為我們在《JoJo的奇妙冒險》中看到的那些精采情節。

img_kv

Photo Credit: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

那麼,荒木飛呂彥那片獨特的創作視野,究竟是受到了哪些作品影響呢?

如同染上鮮血的石假面

直接刺入荒木創作大腦的重要作品

打從年輕時開始,荒木便對各種恐怖題材情有獨鍾。在他十多歲的1970年代,全球掀起了一股《星際大戰》熱潮,但對他而言,反倒是改編自史蒂芬金同名小說的《魔女嘉莉》要來得有趣許多。

這樣的喜好,也影響到了他日後的漫畫作品,使他總會將相關元素給置入其中,導致他雖然認為《JoJo的奇妙冒險》是非常正統的王道路線作品,卻也始終給業界及讀者們一種獨特的異色印象。

荒木表示,原文版於1966年發行的《希區考克與楚浮對話錄》(Hitchcock / Truffaut),對他在創作方面的影響十分巨大。像是希區考克埋設伏筆及描寫角色心理狀態的技巧,都讓他獲益良多,甚至直至今日,仍會不時拿起來重新翻閱。

此外,海明威那篇刻意不提角色思維及情緒,僅呈現他們對話及動作的經典短篇小說〈殺人者〉(The Killers),也同樣對荒木的作品有不小影響,使他了解到創作者不應強加說明,而是得透過角色的舉動來描繪他們的個性,才能真正使他們在讀者心中足夠立體。

魔女嘉莉_(IMDB)

Photo Credit:《Carrie》,來源:IMDb

至於電影方面,像是《大白鯊》《異形》,也都對於他在情節安排上有著重大影響。

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大白鯊》,於當年透過刻意降低大白鯊實際在畫面上出現的次數,成功營造出令人緊張不已的效果,也讓荒木在提及這部電影時表示,他不僅時常重看本片,就連創作上也受到了不少啟發。

事實上,若是我們以《JoJo的奇妙冒險》為例,也會發現每次新敵人登場時,角色仍無法確認敵人能力所帶來的緊張感,也確實與《大白鯊》所建立的驚悚效果,有著相當程度的共通之處。

至於雷利史考特執導的《異形》,則更是他推崇不已的作品。像是他在《巴歐來訪者》中描述的奇異生命體,其原型便是出自他對異形的喜愛及研究。而《JoJo的奇妙冒險》中,時常出現那種角色因故得在密閉空間裡面對敵人的情節,以及對重要角色的性命下手毫不留情的創作風格,也全都是受到《異形》影響的結果。

截圖_2021-08-26_下午2_58_14

Photo Credit:Alien》,來源:IMDb

世代交替的冒險族譜

拒絕落入不斷越戰越強的窠臼

當荒木決定在《JoJo的奇妙冒險》第一部〈幻影血脈〉的結尾,讓主角喬納森喬斯達(ジョナサン‧ジョースター)壯烈犧牲時,曾受到了周遭人們的質疑,擔心這種更換主角的作法,將會對這部作品的連載狀況有所不利。

正當荒木猶豫之際,忽地想起了他十分喜歡的漫畫《青少棒揚威記》(キャプテン)。這部由千葉亞喜生創作的漫畫,以一支中學棒球隊作為發展主軸,就算原本身為隊長的主角畢業後,連載也並未結束,劇情則持續描繪新任隊長與其他球員的奮鬥過程。

此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的小說《伊甸園東》(East of Eden),以及改編自艾力克斯哈利(Alex Haley)同名小說的經典迷你影集《根》(Roots),也都同樣採用了家族史形式作為故事的發展核心,主角亦不斷隨著故事發展更替,透過傳承的方式來延續角色精神,因此同樣激勵了荒木,使他決心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創作《JoJo的奇妙冒險》。

FotoJet

Photo Credit:《根》《伊甸園東》,來源:Public Domain@Wikipedia

然而,8、90年代的《週刊少年Jump》,曾十分流行格鬥大賽式的劇情模式,使主角可以透過與眾多對手的交戰過程,清楚呈現出越戰越強的成長軌跡。像是《金肉人》《七龍珠》《魁!!男塾》《幽遊白書》,便是相當典型的此類作品。

同樣在《週刊少年Jump》上連載《JoJo的奇妙冒險》的荒木,也曾被建議用這種方式推展情節。不過,雖然他確實曾在第二部〈戰鬥潮流〉的末段安排過類似橋段,但最終還是希望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因此不斷思考究竟還有什麼方式,才能讓角色不致於落入只是反覆追求力量的窠臼,卻又有著不斷向前邁進的感覺。

就在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經典名著《環遊世界八十天》(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以及日本經典影劇題材「水戶黃門」這類遊歷形式的冒險故事,因此才使《JoJo的奇妙冒險》第三部〈星塵遠征軍〉的故事基調,也才跟著就此成形。

同時,也由於這種公路電影般的敘事模式,讓他想到了敵人未必得越來越強,就算是弱小的敵人,也可能會由於其奸險狡詐的特性,同樣為主角們帶來不亞於強悍對手的危機,同時也還能在旅途的不同階段,展現出風格殊異的各種對戰過程,因此也讓《JoJo的奇妙冒險》就這麼真正地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路。

img_story_03

Photo Credit: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

獨一無二的JoJo立

以及源自地獄的華麗時尚

就在《JoJo的奇妙冒險》開始連載前,荒木曾去了一趟義大利,並在羅馬的博爾蓋塞美術館裡,看到了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雕塑作品《阿波羅與戴芙妮》,就此奠立了日後引發無數動漫迷紛紛模仿的「JoJo立」原點。

所謂的「JoJo立」,指的是《JoJo的奇妙冒險》中的一些角色姿勢。由於這些姿勢極為搶眼,甚至還常呈現一般人的關節難以辦到的扭曲特質,因此也成為了荒木作品最為知名的特色之一。

荒木認為《阿波羅與戴芙妮》在動作上的生動程度,是日本美術作品裡所沒有的事物,因此深受震撼,並開始對角色姿勢的描繪有所著重,就此找到了讓畫風可以更為獨特的方向。也因為這樣,他日後在作畫時,亦時常以知名雕塑作為參考對象,甚至就連《JoJo的奇妙冒險》第五部〈黃金之風〉的主角喬魯諾喬巴拿最初的外觀參考,也是來自米開朗基羅經典雕塑《大衛像》。

阿波羅與戴芙妮(Wiki)

Photo Credit:Gian Lorenzo Bernini@Wikipedia CC BY-SA 4.0

除了特色鮮明的「JoJo立」以外,荒木畫風中最為人稱道的另一個部分,則勢必非角色們的服飾造型莫屬。

事實上,也正是他在這方面的突出表現,才使他被Gucci邀約,除了二度在時尚雜誌《SPUR》上刊載聯名漫畫以外,更藉由展覽及櫥窗展示的方式,讓荒木的創作延伸至時尚界中,後來還與Balenciaga合作,另外以「黃金之風」大受歡迎的角色布加拉提作為模特兒,讓他穿上了Balenciaga的服飾新作,就這麼登上了日本時尚雜誌《UOMO》的封面。

然而,影響他創造出《JoJo的奇妙冒險》裡那些角色造型的原點,其實來自於殘暴血腥,充滿虐待與痛苦的駭人地獄光景──也就是克里夫巴克(Clive Barker)編導的經典恐怖片《養鬼吃人》(Hellraiser)。

養鬼吃人_(IMDB)

Photo Credit:《Hellraiser》,來源:IMDb

對於荒木來說,《養鬼吃人》是一部在視覺上極為出色的恐怖片,電影裡的惡魔造型不僅具有特殊的時尚感,甚至還帶著難以言喻的性感魅力,整體設計不僅巧妙奇特,更具有一種僅能以「異常」稱之的詭異華麗,因此也使荒木大受影響,開始讓自己創作的角色,擁有更為大膽與獨特的造型風格。

除了以上提及的部份,為荒木飛呂彥帶來明確影響的作品還有許多許多。這回聊到的,主要集中在他的創作核心、故事主線及畫風等部分,但像是他筆下角色與替身能力的參考原型,也還有很多可以聊聊之處,因此在這裡,本文也只是暫時地告一段落,就讓我們將一部分的話題,留到下次再繼續聊吧。

To Be Continued。作為一篇與《JoJo的奇妙冒險》有關的文章,就該如此待續。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

出前一廷 avatar

出前一廷

本名劉韋廷,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曾為某流行媒體總編輯,近日常以「出前一廷」或「Waiting」之名出沒於不同媒體撰寫文章。個人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www.facebook.com/StephenWTF)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