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我都在家組鋼彈」Tizzy Bac惠婷等樂團與音樂祭主辦,現在都在做什麼?

Stay home

「我都在家組鋼彈」Tizzy Bac惠婷等樂團與音樂祭主辦,現在都在做什麼?

距離上一次現場演出可能是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以前,那些好久不見的音樂祭、樂團與主辦單位們,大家現在正做些什麼呢?

經歷5月19日以來的三級警戒,台灣終於在7月27日正式降級,只不過全球疫情依然嚴峻,許多音樂藝文場所仍維持限制開放,國外則是隨著疫情的起伏不斷調整措施,距離上一次現場演出可能是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以前;那些好久不見的音樂祭、樂團與主辦單位們,大家現在正做些什麼呢?

近期為拍謝少年新曲獻唱的Tizzy Bac主唱惠婷,在暫時無法進行現場演出的現下,基本上希望繼續維持創作的產量,「比方還是盡量寫歌,寫歌反而是一個人的時候更好。」但隨著關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多,想要轉換心情的惠婷也在Stay Home期間培養出了全新嗜好——組裝模型。

「大概疫情剛發生的時候,我就跟著朋友開始了鋼彈模型的組裝,瘋起來的時候甚至會一天組一隻。後來發現日本的確有因為疫情在家自肅而產生的『鋼普拉女子』文化,也就是女性也開始組裝模型度過待在家裡的時間,讓我無意間也趕上了日本的流行。」

Tizzy_Bac_惠婷

Photo Credit:Tizzy Bac 惠婷

因疫情也有好陣子沒見到團員,會不會擔心樂團因此而生疏?「目前沒有跟團員進行線上練團,但線上交換編曲工作帶還是持續進行;我想樂團生疏這件事應該是還好,有點像是騎腳踏車,學會了就不會忘記怎麼騎了吧。」

自7月12日起進入第四次「緊急事態宣言」、實施期間涵蓋東京奧運的日本,面臨一年多以來不斷上下起伏的疫情,神戶出身、在台灣擁有大批樂迷的日本樂團The fin.則把重心擺在新專輯製作,甚至還於Patreon開設平台,藉由不斷分享新曲製作與幕後花絮等獨家畫面,持續與樂迷保持互動。

「2019年我們一直都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接著2020年必須全部中止,剛開始真的很不適應,但後來我慢慢習慣了,我意識到這樣反而擁有更多的時間寫歌,而且暫時抽離現場表演其實也蠻好的。雖然偶爾還是會感到沮喪,或對未來感到焦慮,但同時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專注於自己、與自身對話。」主唱Yuto Uchino如此表示。目前The fin.已釋出第四波單曲〈Old Canvas〉,新專輯也預計在今年秋天發行。

The_fin_Yuto

Photo Credit:The fin.

同樣面臨最新一波疫情延燒的泰國,8月1日宣布延長嚴格防疫措施,曼谷音樂策展單位HAVE YOU HEARD?、同時也是當地第一個獨立國際音樂祭Maho Rasop Festival創辦人之一的Ki Promsaka,去年原本計劃舉辦一個小型音樂祭,而後也因疫情也不得不取消,在這段無法邀請海外藝人的期間,HAVE YOU HEARD?不斷在社群分享音樂新聞,甚至連線國際藝人進行獨家採訪。

面對仍不可知的疫情,Ki認為主辦單位需要準備更多計劃才能因應不斷變動的狀況;對於未來音樂場景的變化,Ki表示:「我想之後可能會有更多的小型活動,而大型活動可能都會在戶外舉行;因為即便未來疫情得到控制,但人們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被人群包圍。」⠀

photo_credit_HAVE_YOU_HEARD_

Photo Credit:HAVE YOU HEARD?

同樣是獨立策展單位的香港OC2S,原本於2020年4月舉辦的落日飛車香港專場,也二度延期至今年10月,創辦人陳爾正Joshua表示已經有500多天沒有舉辦任何演出,除了活動被延期、取消,最主要的衝擊來自資金周轉:「雖說辦活動本來就是一場冒險的生意,但一年半完全零收入完全超越一般生意能承受的風險。」

此外,雖然疫情平緩後開始有一些演出活動重新開始,但像TTN這樣的獨立場地在疫情初期已被迫早早結業,演出場地的選擇變得更少;另外也有許多專業幕後人員在此期間不得不轉換換軌道到其他行業謀生,某種程度上這些變化對香港的影響可能比一年半零收入更糟糕。

在這段期間OC2S嘗試開發週邊商品,「雖然有讀者和樂迷們支持,但目前銷量離抵消開支的路還很遠很遠,不過還是給了我們信心繼續發展」,Joshua表示台灣業界近年在週邊商品的經營很值得學習,鼓勵香港獨立音樂人也可多花心思在這方面開拓收入。

OC2S_週邊_photo_credit_OC2S

Photo Credit:OC2S

台灣在7月27日降級之後,表演場館放寬開放觀眾入場,但必須實施梅花座等人數與距離限制等嚴格措施。Joshua回覆香港目前所有室內演出也必需以全座位形式進行,場地容納人數則調整至85%:譬如原先可以容納650名觀眾站立的演出場地,在措施下只能賣座位上限——500人的85%,即425張門票;而即使是容許站位的活動,也需以「畫地」形式嚴格保持6人一組的空間進行,比全座位可以販售的門票還要少。

這些限制的直接影響就是主辦方的收入會減少、而同時成本幾乎一樣,但相比之前入場人數50%的限制、甚至是完全禁止演出的時期,已經是相對可行的狀況。因此OC2S也重新把心力投放回現場音樂活動,預計在11月和12月會舉辦更大型的演出。

「香港人是蠻喜歡去旅行的族群,總是想往外走,也許是地小人多,又或許是這城市節奏急促壓抑根本不適合長時間在此生存;但這場疫症令全地球大部人都『滯留』在原居地,香港人也在2年間前後經歷動態和靜態的衝擊,促使我們願意花更多時間感受這兒發生的人和事、地方面貌、以至娛樂方式。即使是獨立音樂圈,大多數作品在本質上仍是通俗而非high art,當大家願意把耳朵的時間借給我們時,其實還是會喜歡上的。這些都是讓我們深感欣慰的變化。」

如Joshua前述,由於現場演出的減少,許多幕後技術人員也面臨工作的流失,在疫情前才剛成立公司「禾火設計」的資深燈光設計沈佳穎(花花)更是首其衝:「今年初選擇離開待了6年的工作環境,開了一家以燈光為主業的設計公司,原本排定了從5月到年底的案子,結果都在台灣疫情升溫後隨之蒸發消失。」

禾火設計_沈佳穎

Photo Credit:禾火設計 沈佳穎

面對疫情衝擊,課程轉由線上教學、現場演出則改成線上直播或預錄等專案,也因此在燈光模擬的呈現上,需加強軟硬體設備來支援電腦效能,然後大概是因為所有技術人員都改成線上辦公,都有同樣的硬體升級需求,結果才發現一張原本1萬多至2萬的顯卡、價格已上升到4萬多,連光華商場的店員都說「有錢也買不到。」

除了業務型態的改變,花花也積極參與線上課程充實自己,「之前參與LOFT WORK的NEW VIEW SCHOOL課程接觸到來自全世界的優秀設計師,他們在建立VR、AR等實境體驗與虛擬場景建構方面都有很多令人驚豔的表現,很開心在疫情嚴峻的現況下,能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才。」

台灣雖迎來睽違2個多月的降級,但大部份場館仍維持停業,Legacy總監陳彥豪(阿舌)表示從5月中疫情開始至7月底,Legacy台北、台中共計56場節目取消及延期,影響損失超過2100萬台幣。與去年同期營收比較,台北5月衰退60%,6月衰退100%,7月衰退100%。

「對場館來說,延期即代表損失,與取消的意義是一樣的。目前只能盡量協調原先延期要排新檔期以及新加入的客戶多多使用場館的非週末檔期,盡量讓週間日期也排滿以減低衝擊。這當然也須獲得客戶的理解與共體時艱,我們將會投入更多的行銷資源來協助客戶讓演出移至週間不致於產生太大的的票房差異。」

Legacy_Taipei

Photo Credit:Legacy

國外有許多場館開始自製收費的線上演出節目,Legacy會想製作線上演唱會嗎?阿舌回覆Legacy幾年前即開始著手線上直播,也陸續與雅虎及LINE等單位合作,但隨著5G時代來臨,直播科技與創意日新月異,除了持續與音樂產業客戶及平台研議更多的線上演出模式,但Live House本業還是以線下臨場演出的體驗為主。「對於線上的演出趨勢我們將修正視角,努力打造和現場截然不同的內容與樂趣,以服務音樂人多樣化的演出模式來滿足觀眾對於演唱會新的期待。」

阿舌同時也是Simple Life 簡單生活的音樂策展人,當問及疫情是否也改變了音樂祭的舉辦模式?阿舌表示雖然許多音樂祭開始轉型成線上發展,但這樣的趨勢即便沒有疫情也會發生;疫情只是加速了產業人員對線上演出的積極開發與創意發想。

「比起單一專場演出,音樂祭擁有更多關於城市行銷、觀光、生活型態、及社會議題等多樣性,摒除這些因素,也許會發生改變的是音樂祭裡會出現部份演出改為線上呈現,比如說國際藝人以異地即時的方式演出,以節省兩地間的差旅開銷及時間成本。」

來到音樂祭的部份,原訂7月舉辦的浪人祭公告延期至10月,主辦人Echo表示第3屆浪人祭目前不會停辦:「2020年浪人祭是在本土零確診的狀況下順利舉辦,相較於去年的防疫規範,我們在今年規劃的場域草圖上,加強了許多防疫應變措施,在原有的實名制及入場基本的防疫規劃上,特別準備維持社交距離的飲食座位區、洗手台增設、排隊與吸煙區的距離規劃等,整體預算將在防疫管控上增加。目前票房銷售量約為4000張,若屆時超過容納人數上的限制,那真的只能考慮延期至明年舉辦;但今年還是會以安全且順利如期舉辦浪人祭為優先考量。」

浪人祭2020_photo_credit_浪人祭

Photo Credit:浪人祭

倘若又再度延期,Echo表示浪人祭製作成本也將由原本的一年一屆翻倍變成兩年一屆,對此是否有增加公司其他的盈利管道?「實際上浪人祭第一年的情況是虧損的,第二年才逐漸有起色,但仍無法償還完第一年留下的債務。所以今年浪人祭開始舉辦『初戀小暖流』及『搖滾遶淨』特企活動,主要是為浪人祭增加更有趣、豐富的企劃製作,目的都是以宣傳為主,所以在成本支出上還是大於收入。」

「今年當然也更加積極找尋贊助、補助經費,但就如大家所見,5月遇到疫情升溫,不少贊助廠商都陸續婉拒合作,變成現在只能在家悶著的階段;當然在未來經營上的確有許多想法,好比投入公標案及商業合作上的媒合...等,這幾年的首要目標,還是做好浪人祭這個品牌最為優先。」

同樣位於台南、今年邁入第五屆的貴人散步音樂節也將在11月登場,去年因疫情關係,海外樂團如Phum Viphurit、ADOY皆以線上模式參演,今年是否也會比照同樣形式辦理?

「2020年因為全球疫情,特別是台灣以外的音樂人,一整年頓失表演的舞台,而國際樂團與策展人的參與是貴人散步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價值;因此在去年,我們推出Big Screen Project,讓台灣觀眾可以在戲院觀看來自世界各地音樂人的現場影片。」

貴人散步_ADOY_photo_credit_貴人散步

Photo Credit:貴人散步

「目前的進行方式仍在評估,但是國外音樂人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國際策展人部份,去年鹿特丹音樂節MoMO主辦人Harry、以及英國獨立廠牌Bella Union廠牌專案經理Anika,在經歷隔離14天和種種規定下,仍然願意前來貴人散步,我們都非常感動。實體音樂節的準備是一定要的,但我們也需要做線上或是線上線下複合式的備案。所以其實真的是3倍的工作量。」創辦人之一洪維寧表示。

此外,維寧認為未來的音樂祭主辦單位可能會更像是一個線上大型遊戲的設計師,「不管是實體或是線上,我們仍然是在創造體驗、設計體驗,我們希望帶給觀眾是獨一無二的經驗。這並不代表實體的形式會消失,更有可能是並存。科技還是來自於人性跟需求,相信會有更多的科技平台和技術能跟上我們的想像。」

此外,維寧同時也是Phum Viphurit的國際經紀人,被問及疫情以來是否有收到其他國家的演出邀約?她表示:「疫情期間收到了很多線上音樂節的邀約,很幸運都是在曼谷疫情較和緩的時候,也因此拍攝了幾支Live Session,Phum Viphurit也參與去年台灣金音獎的線上音樂節。實體演出部份,因為歐美疫情趨緩,目前也收到不少海外邀約。但由於我們的crew接種疫苗的時間不一,團員以及觀眾的安全和健康始終會是第一考量。加上各國疫情狀況不一,整體而言的成本和困難度都增加許多。後疫情時代對現場產業來說也是充滿了挑戰。」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

stereotea avatar

stereotea

喜歡教來台藝人說台語的 Promoter。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