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姆與琴酒,應該是它青梅竹馬的好友:想喝「鳳梨調酒」,於是我去了台北這7家店

年初台灣水果關鍵字,大概除了「鳳梨」沒有其他。被算計下的鳳梨,依據不同品種有不同盛產期,然而,它幾乎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在你眼前。澄清也好、慢磨亦可,以不同型態遊走於酒精中,在各家酒吧調酒師詮釋下的鳳梨,如其外表般,閃閃發亮。
對鳳梨本身沒有太大興致,畢竟它會咬我舌頭,不過加入酒精後,又是另外一回事。
記憶跑出《兒時點點滴滴》裡那幕一家人初嚐鳳梨的畫面,套句吃完鳳梨後淡定的奶奶說:「人活著,什麼都要體驗看看。」
關於鳳梨的調酒,印象多是以蘭姆酒(Rum)為基酒,感覺鳳梨與Rum應該是青梅竹馬的好友,關係是一種長大就算在不同生活圈,偶爾相約還是能講出幹話的老友。在我看來,它倆的結合,沒有失誤可能。
南洋小島的奇幻體驗,走進Tiki Bar的任意門
當瞧見Mai Tai、Zombie、Pina Colada這些內含鳳梨的調酒,關鍵字為Tiki無誤。
「Tiki」一詞在台灣實屬冷門,可謂充滿熱帶氣息的風格,據悉以前會說「Tiki Drinks」或「Polynesian Drinks」,而講Tiki Bar得提到「Tiki Bar之父」——Donn Beach。
1933年美國禁酒令結束後,Donn Beach將Planter’s Punch的配方帶回美國,發明了多款以Rum為基酒加入大量熱帶水果的Tiki調酒。簡言之,當你想念南洋小島上的陽光、沙灘與比基尼的話,Tiki Bar會是你的任意門。

開業至今逾十年的Trio三重奏安和,對Tiki情有獨鍾的調酒師Cody,令Trio三重奏安和成為台灣少數以Tiki調酒為主的酒吧。
如前所述,Tiki系調酒特色之一是以Rum為基酒,且不見得只用一款,會將各種粗獷、香醇、細緻的Rum相互配搭,並使用大量熱帶水果、特製糖漿來調味,看似不會醉卻要你命三千的Tiki調酒,酒精份量通常都還挺高的。
Cody一邊上酒一邊告訴我關於這杯酒的故事......其發源地是位在英國維京群島的群島Jost Van Dyke,島上有個很小的酒吧叫做Soggy Dollar,當時船隻並無停泊的港口,水手們想喝一杯就必須游上岸,付錢的時候口袋的鈔票都濕透了,因而得名。
後來一位英國女士Daphne Henderson擁有了這間酒吧,突發奇想地創造出〈Painkiller〉。大量碎冰、華麗裝飾、圖騰雕刻的杯具是Tiki獨有的風情,那天配上很鬆的音樂,一邊聽Cody講故事,你會希望家裡樓下就是Trio,睡前可以下去喝一杯。

Rum陸續有來,內含鳳梨的經典調酒
再來,內含鳳梨的叢林鳥(Jungle Bird)是酒吧常見的經典調酒。我是在To Infinity and Beyond喝的,礙於店名太長,我總稱呼它作「太空酒吧」或「巴斯」。
這裡有吧檯區、座位區以及我喜歡的站吧。週末很少不爆滿的太空酒吧,是東區少數僅供小食和調酒,空間能容納50到60人的酒吧。
想想在一級戰區要能活下去,必然有它的生存之道,太空酒吧導入現代調酒的手法,不管是經典或是Signature,都是好喝、新奇又好玩。Mars是太空酒吧的主理之一,吧檯團隊以他為首全是90後,果真年輕人是未來棟樑。

提到鳳梨,Mars告訴我一個在家自製鳳梨調酒的便利模式,他說以鳳梨為主角,輔以蘋果汁、柳橙汁或其他喜歡的果汁,進入果汁機攪拌成泥,做成冰塊後,可加入伏特加、琴酒或蘭姆酒等烈酒,放進保溫壺搖一搖,就很好喝。
想起曾在Needle小酌時,向店花James討教關於鳳梨釀酒的撇步,他告訴我,切下的鳳梨皮浸泡在深色Rum裡頭,冰個2-3天,即可飲用,Rum和鳳梨果真絕配。
聊著聊著,Mars說之後太空酒吧的那本漫畫酒單會下架,換做以未來感為主題的攝影集呈現,同時酒單上的款項也會做不少更換,4月起他們的未來型雞尾酒計畫,是以茶雞尾酒(TeaTail)出發,目前已有5款你耳熟能詳的茶可試。

繼續Rum的旅程,來到Nul Taipei,翻翻酒單,編號又更換一輪,每每下架或新上市的酒款,會有自己的號碼。
這杯不在酒單上的「啥款?」用的是紅茶冷泡蘭姆酒,內含鮮奶油、蛋白、檸檬汁與糖漿,加上新鮮慢磨的鳳梨汁,全部混在一起變成鳳梨優酪乳?整體而言,是一杯鳳梨優酪乳無誤,輕盈舒爽酒感趨近零,是喝5杯也不會造成別人困擾的酒。
Nul Taipei的菜仍舊好吃,拍貼機總是有人,不過,對酒鬼來說,我會把Nul Taipei當作吃飯的據點,前提是口袋有餘裕。

威士忌與鳳梨,譜出一首變奏曲
要用威士忌來跟鳳梨交朋友,沒我想的難,Nox Taipei是Mars介紹我的一間烈酒以威士忌居多的酒吧,開在安和路10年左右,從Trio三重奏步行過去不到5分鐘。
某日到訪,推門後背景音樂是Joy Division〈disorder〉,數了吧檯位置約莫10來個,視線內位置很是充裕,還有包廂。Nox Taipei沒有酒單,想喝什麼全是開口問。
「盡可能」弄出一杯鳳梨,是老闆Mordie就需求給我的鳳梨調酒,每一杯端在你面前的調酒,都是依據客人喜好調製而成,這一杯沒有名字的鳳梨調酒,Mordie請我自行取名,姑且稱作〈夏夜晚風〉,單純不想讓酒名變得難以啟齒。
煙燻味的Talisker為基酒,加入罐裝鳳梨汁及其他,咬下一口炙燒後的鳳梨片,甜滋滋。接二連三的Joy Division讓我一杯接一杯,跑出Ian不協調的詭異舞步畫面,搖頭晃腦地想隨酒起舞,原先設定為探訪,瞬間演變為醉倒前的僅存記憶。
9點營業的Nox Taipei,這裡抽煙被允許,想探店的你先得不怕臭,我不怕臭。

清酒也行?阿嬤家廚房的調味
數不盡去過幾次,我的口袋名單丘香,是第一時間想起的酒吧。打從心底好奇清酒那纖細的口感怎麼結合鳳梨?詢問後發現,丘香早已搶先推出#有鳳梨的那一杯。
丘香的咖啡與下午酒開始有好一段時間,於每週二、三下午2點半到6點半開門。那天我滿心期待去找鳳梨,調酒師小邱端出#有鳳梨的那一杯給我。
杯緣夾著七葉藍,一滴點綴式的麻油位處正中央,端起來聞了聞,是兒時阿嬤家廚房的記憶,喝下一口,濁酒的天然乳酸感與鳳梨的香氣,微妙微俏地用薑、優格利口酒與麻油連結起來。
丘香選擇牛奶鳳梨來做工序繁複的澄清,如此耗時的手法是讓口感更為細緻的原因。薑與麻油聽來很重,在裡頭卻完全不搶戲,綠葉的本分做得實在好。
愈喝愈覺得裡頭有股關於蛋糕的回憶,自顧自地繼續回想,感覺是蛋糕裡的一個時常被遺忘的食材——是杏桃!小邱笑笑地表示,嗯有杏桃。

把酒精藏得很裡面,茶酒的溫柔
這些年,茶酒似乎挺火熱,應該是台灣人愛喝茶,對於茶酒接受度頗高,丘香孟孟與我提及Bar Weekend,是一家想到茶酒會去的酒吧。
這裡有兩個吧檯,詢問下是出酒的不同,及讓孤家寡人的你我降低被晾在一旁的可能。除包廂外,這全是高腳椅,並且高度一致,店主Wade告訴我說Bar Weekend沒有站位,假如想臨時加位,你只能禮貌詢問和碰運氣。
取自X Japan經典曲目〈Weekend〉的店名,在Wade拆解後的解讀是「We can do something」、「Week(衰弱)End(結束)」,內含年輕時接觸到的電吉他、與朋友玩團以及週休一日的那年代,那時,週末大家會聚在一起看僅有三台的電視,長輩會聚在一起泡茶聊天吃瓜子。
不得不說,Wade有夠好聊,當問及製作茶酒的初衷,我選擇寫非官方說詞——因心儀的女生想喝到茶風味的調酒,令他開始鑽研茶與酒結合的各種可能,成為Bar Weekend走向茶酒之途的要因之一。

Bar Weekend本身已有幾款與鳳梨相關的調酒,當天喝的是〈鳳蝶〉與〈Black Jungle Tomato〉,酒精在裡面變得很溫馴,Bar Weekend總能巧妙地將酒精包覆其中,喝不出酒感不是酒下得不夠,是這兒的招牌伎倆。
Bar Weekend從沒要讓人失控的意思,可能是空間氛圍與Wade的性格展現,這裡大家都喝得有規有矩,即便是醉也想保持禮貌。

去哪都能好好相處的琴酒與鳳梨
琴酒與鳳梨是互通有無的合作模式,它倆有各自讓人喜歡的DNA。
Sidebar內吧,熟門熟路的你會知道這裡是琴酒控的基地,這裡,有你會在酒條通、買酒網、洋酒行看到的所有琴酒,以及你看不到、買不到與自家蒸餾的琴酒,稱它做琴酒博物館實在當之無愧。
Sidebar一直有在做自己的琴酒,據店長小光說法,老闆試圖做出屬於琴酒的台灣百味,選用在地產物,轉化為一百種關於台灣人生活日常的記憶味道。其中台灣百味第二號「青草巷」,正是以萬華青草巷為發想,其他多與餐酒館聯名推出。
這次去到Sidebar,他們弄了個Sideflix出來,把電影當作酒單,主題是電影,依循鳳梨主題。
小光介紹了我這杯名為〈虛無主義〉的調酒,封面是《謀殺綠腳趾》,想到Dude去哪都拿著一杯白色俄羅斯,這杯〈虛無主義〉正是以白色俄羅斯為發想的變化版,內含琴酒、蘭姆酒、威士忌、高粱以及艾碧斯,聽起來挺激烈,入喉卻是多種層次堆疊的溫順,用一杯無色的透明液體,體會虛無。
對了,想喝這一杯,得看Sidebar有沒有備料,因為需要時間。「要喝才知道喜不喜歡。」小光緩緩地說出這句話,那天在內吧我試飲的琴酒絕對超過10種。

直到寫稿一刻才釐清,台灣鳳梨品種命名的方式是從台農1號到目前台農21號為止,僅16個品種,跳號原因,是想剔除諧音或傳統認為不吉利的數字,其中台農17號金鑽鳳梨與台農20號牛奶鳳梨,是較常見的鳳梨品種。
鳳梨苦瓜雞湯、鳳梨蝦球、鳳梨炒飯,甚至夏威夷披薩,鳳梨這傢伙,一直有自己的生存模式,要說替它擔心卻又不擔心,純粹想替它出口氣,上述提及的酒吧裡頭,你能找得到鳳梨的蹤跡。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
為什麼毛小孩這麼愛吃法米納?獨特四道關鍵生產程序打造新鮮美味

同樣是寵物食品,為什麼有的能讓寶貝百吃不膩,有的卻讓毛孩無比嫌棄?毛孩和人一樣,都喜歡新鮮美味的食物,但要做出新鮮美味又營養健康的飼料,過程可沒這麼簡單,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同樣是寵物食品,為什麼有的能讓寶貝百吃不膩,有的卻讓毛孩無比嫌棄?除了食材選用的品質、產地,配方食譜的完整性,更關鍵的是-製作過程!毛孩和人一樣,都喜歡新鮮美味的食物,但要做出新鮮美味又營養健康的飼料,過程可沒這麼簡單,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你知道嗎?飼料的生產過程中,每道加工程序都會影響飼料的品質與適口性,義大利法米納為了提供全球毛孩家長最頂尖的寵物食品,禮聘多位獸醫師和動物營養師組成專業團隊,以超過50年豐富的生產經驗,針對原料、配方、技術等各環節進行深入研究,用最高標準的流程確保法米納生產的每一顆飼料都兼具新鮮美味與營養均衡。
首先,法米納從原料要求就遠高過其他品牌:嚴選新鮮優質的原肉塊,超過八種主要肉源,例如義大利放山雞肉、義大利放牧野豬肉、紐西蘭放牧草飼羊肉、北海深海魚肉(鯡魚、鱈魚等)、歐洲鹿肉、歐洲鵪鶉肉、歐洲鴨肉,不使用成本較低、營養價值較差的肉粉、次級原料(例如肉類副產品)、豆類或豆類蛋白來拉高蛋白質比例;亦選用產地直送的現採蔬果,例如石榴、蘋果、甜橙、藍莓、菠菜、胡蘿蔔、豌豆等,增加天然維生素、礦物質的來源;不使用基因改造原料,更不加入人工防腐劑;飼料中添加富含Omega-3的天然優質魚油,讓毛孩的毛髮更加明亮有光澤。
在配方上更是有動物性蛋白質高達98%的頂級無穀系列、選用低升糖指數的斯佩爾特小麥的低穀系列、Omega-3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海洋系列、高纖抗氧化的南瓜無穀系列、加強腸胃、皮毛、體態、泌尿道保健的藜麥無穀機能系列,以及世界第一支以新鮮原肉塊製作、科學實證功效的獸醫處方系列等六大系列,供全球各地犬貓家長選擇。
除了選用優良的食材,調製專業的配方,更需要優秀的製程。法米納寵物食品出類拔萃的關鍵就是獨特的四道生產程序:「雙螺桿擠出技術」、「真空鍍膜技術」、「充氮調氣技術」、「即時生產」,有效大幅提升飼料的營養價值,也讓飼料變得更加美味可口。

製作飼料一開始,食材原料會被送入擠壓機內,在高溫高壓環境下混合並加熱煮熟,接著從擠壓機模孔中擠出成型。擠壓的製程中,法米納使用「雙螺桿擠出技術」,讓原料中的澱粉糊化更加均勻,做出來的飼料顆粒更加緊實、細緻,更容易被消化,相較於一般使用單螺桿擠出機,法米納烘烤出來的飼料消化率提升25%,吃到肚子裡的營養更有效被吸收。

一般飼料在製作時,僅將油脂、維生素,與其他原料直接混合進入擠出機內加熱煮熟,營養容易受到破壞;但法米納的「真空鍍膜技術」則是把飼料內的空氣抽取出來,呈現負壓狀態,再將油脂與維生素均勻包裹在飼料表面,當壓力回復至正常大氣壓力時,氣壓會讓油脂與維生素均勻地滲進飼料裡面,不僅提升飼料的營養價值,更增加飼料的適口性。

接著,透過「充氮調氣技術」,灌入氮氣取代包裝裡原有的空氣,避免飼料受到氧化變質;最後,為了提供毛小孩最新鮮優質的天然糧,法米納推出「即時生產政策」,也就是工廠接單之後才開始進行生產,因此法米納寵物食品的新鮮程度更高於其他市售飼料。

為了確實且嚴格控管品質,法米納從食材的來源地、生產程序,到自主增加的微生物與化學分析項目,皆提供完整的追蹤流程,且每一批產品都會留一份樣品儲存至少兩年,如此高規格生產要求,法米納獲得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ISO45001(職業衛生安全管理系統)、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等多項國際認證。
此外,法米納更與義大利拿坡里費德里克二世大學合作無殘忍動物實驗(Cruelty Free Research)的發展研究,所有配方生產與測試過程中使用的實驗動物,皆是收集臨床上原本就生病的動物,並經過獸醫與飼主同意及監督進行實驗,有別於較不人道的一般動物實驗,是將健康動物強制誘發疾病後再進行實驗測試。

法米納無論在天然原料、營養配方、專業製程、嚴格品管,或是創新研發、科學驗證,每一道環節都極其用心,因此受到國際各大知名寵物食品評論網站的高度評價與獲獎肯定,尤其獲得Dog Food Advisior(DFA)五星最高分評鑑,The Whole Dog Journal(WDJ)每年最佳推薦品牌也都榜上有名。
魔鬼藏在細節裡,看似簡單的寵物食品,品質優劣可是大有學問!法米納的嚴格要求與用心追求,讓旗下的產品擁有最優秀的品質、最佳的適口性與風味、最好的營養價值,讓毛孩爸媽不用煩惱寵物食品五花八門的選擇就能輕鬆照顧好毛孩飲食與健康。還等什麼?現在開始就選擇法米納天然糧!
法米納官方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