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把空間變成巨大的藝術品:閃耀在銀座京橋的都心美術館——Artizon Museum

Artizon Museum

把空間變成巨大的藝術品:閃耀在銀座京橋的都心美術館——Artizon Museum

老實說,Artizon museum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精品藝廊,在空間設計與材料搭配上的用心或許有點太過用力,但也可以說是刻意將建築與空間一同作為一件藝術,一件可以展示藝術的大空間作品。

1952年,日本輪胎品牌普利司通(Bridgestone)在東京精華區建設了本社大樓,當時,為收藏創辦人石橋正二郎所收集的藝術品,便於本社大樓的底層部設立了「Bridgestone美術館」。

時光更迭,本社大樓因年事已高,並為因應新的耐震規範,在2015年正式解體,並有了建設新大樓的計劃,他們請來了日本著名組織型設計事務所之一的「日建設計」重新建設規劃,而過去低層部的舊Bridgestone美術館則一起改頭換面,以全新的姿態與樣貌,換名為「Artizon museum」,再次閃耀在銀座京橋。

0_outside

Photo Credit:東京建築女子

Artizon museum承襲了舊Bridgestone美術館的DNA,以印象派與20世紀美術作品為中心,收集並展出近現代美術與日本近代西洋畫作,期盼成為都心中,具親民性的美術館。

美術館內部的設計找來了日本設計事務所「TONERICO: INC.」擔當規劃。

不同於一般美術館的單純素淨,Artizon museum在室內空間材料的選擇與搭配中加了多一些質感,利用不同量塊的交錯與挑空空間,讓室內的樣貌多了許多層次,所搭配的燈光與顏色,更讓空間散發出一些時髦氛圍,完整呈現了「都會裡美術館」的氣息。

2F_03

Photo Credit:東京建築女子

美術館的1、2樓公共空間以3種同色系不同質感的的瓷磚與人造大理石將空間分區,像是台灣磨石子紋路的大片人造大理石上,畫著不規則的切線,幾何的量塊與線狀光條,定下了Artizon museum的基礎調性。

沿著由霓虹燈條設計而成的空間指標乘上扶梯後,2樓有著美術館商店,3樓則來到美術館的主要入口與售票空間,延續著相同材料,連結美術館入口與各層展示空間的垂直梯間,加進了黃銅材質的大牆面,散發著溫暖且柔軟的金色光芒。

6F

Photo Credit:東京建築女子

都會裡的美術館因為土地大小的限制,不得不分為好幾層樓,難免會造成不同樓層不同氛圍的窘境,而Artizon museum除了利用同樣調性的材料,燈光設計也統一以間接照明作為空間主題,串連整個美術館空間。

除了空間與材質外,Artizon museum裡還擺著設計師倉俣史朗所設計的沙發,無論是誰都可以到這裡親身體驗名椅「How High the Moon(1986)」雙人版、及未曾公開過的半月形玻璃雙人椅。

咖啡廳裡的座椅與美術館休憩沙發,則搭配這次的空間設計了專屬的家具。展場空間更是提升了基礎空調與照明的品質,無論是對展出的美術作品或是參觀者們,提供最新最好的空間質感。

1F_04

Photo Credit:東京建築女子

我們從1樓到2樓細細品味空間,感受4樓到6樓展場內的藝術作品,最後重新回到3樓大廳,電扶梯的照明與一旁金屬網壁,一同成為空間裡的藝術創作,成為接待吧台後最美的背景。

老實說,Artizon museum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精品藝廊,在空間設計與材料搭配上的用心或許有點太過用力,但也可以說是刻意將建築與空間一同最為一件藝術,一件可以展示藝術的大空間作品,也呼應了所在地銀座京橋的高雅奢華,創作出「都心裡的美術館」的輕奢樣貌。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東京建築女子。 avatar

東京建築女子。

台灣高雄人,建築專攻。居住與工作於東京。喜歡建築旅行,走訪藝術展覽,觀察東京日常,寫下所感受到的事物。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