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odo House

梅酒、瓜與大叔日和|位在東京世田谷,那間沒有冷氣卻始終擠滿客人的小房子

04 Apr, 2021
梅酒、瓜與大叔日和|位在東京世田谷,那間沒有冷氣卻始終擠滿客人的小房子 Photo Credit:西城

住在更美的環境裡,做著更美的事情,讓周遭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更美好, 生活的藝術也包含永續生活的技術。

文字:まさみち|攝影:張萊耳

一如帶著白手套而寡言的司機大哥,方形黑頭計程車肅穆的在小巷裡移動著,車上安靜到彷彿正在參加告別式。到了目的地,司機開了門恭敬的請我們結帳下車,畢恭畢敬、家屬答禮~這幾天的天氣都很熱,極端的氣候讓關西大雨死了100多人,關東的猛暑40度的高溫也帶走了不少人。

「世田谷區就只差沒有獨立了,從幕府時各藩宅邸開始,世田谷就有著武家自治的一種氣息。」下車後,嚮導戴開成冒著大汗這麼說著。

P1550520-768x512@2x
Photo Credit:西城

我們正站在世田谷偌大的住宅區中,沒有半點商業氣息,蟬叫聲、大樹、太陽、跟額頭上汗水,成為了今年日本夏天最標準的配備。

「很熱吧,請脫鞋後進來,不過這裡沒有冷氣喔。」

頂著一顆豪氣平頭的近藤先生,豪邁的抽著煙,有一點近似乎流氓的氣質,打開家門,等著我們一行人走進他的地盤,在東京常常見到許多本地人的家,都像座城堡,1樓至3樓透天,從外牆的材質、門面、窗戶都像主人一樣有著不同的個性。

P1550583-768x512@2x
Photo Credit:西城

而眼前的這間房子,深色外牆皆為木條,有條理而整齊,整間房子也像是自然景觀的一部分與旁邊的大樹合而為一。這樣有氣質的房子——KYODO HOUSE,一點都不像是眼前的流氓大叔所有。

近藤先生的房子是不開冷氣的,即便外頭是40度的高溫。經過了玄關,走進房子裡正中間一張原木的大桌,看似常常有活動與餐會的舉行。

不是說不開冷氣嗎?怎麼感覺桌邊有些涼快?難道是有什麼冤情?原來左邊有個樓梯直通地下室,走下去感到簡潔涼爽,這溫度就像是冷氣房一樣,約莫25度的體感,利用了煙囪般的通風管把熱氣往上排,所以全家夏天都在這裡睡覺。

KH轉小_-7
Photo Credit:西城

順著樓梯而上,左邊的書牆從地面順著樓梯到天花,令人懷疑是否所有的書都拿的到呢?想必也帶著某些裝飾的意義。

邊看著書牆上的書走上2樓的空間,皆圍繞著客廳,時有牆面、時而開放,我想台灣人一定無法理解,這樣子的坪效不是白白浪費了嗎?少了2樓可使用的平面,卻多了挑高的空間感,待在室內一點都不壓迫相當舒適。

P1550550-768x512@2x
Photo Credit:西城
KH轉小_-2
Photo Credit:西城

最後來到一扇門,門外有露台,走上幾階是小而美的工作空間,裡面有張氣場強大的叼著煙的近藤先生海報,果然是流氓老大啊!並且還有條粗纜繩通往客廳,可能是叫吃飯時用的特殊道具,出了工作空間,露台還能往上爬,不只是直梯,連房屋外的壁面都像是攀岩場一樣釘上木條。

「我想讓孩子在這裡盡情的玩樂。」攀上後直達樓頂,能遠眺世田谷如世外桃源般的靜好。看了片刻風景,回到屋內,我們喝著近藤先生與鄰居一起採集、自釀的梅酒,談起KYODO HOUSE的開始。

P1550622-768x512@2x
Photo Credit:西城

近藤先生在2014年開始,以「Art of Living」為核心概念,決定告別世居於此的老宅,重新整地,打造一個從家、生活、到社區都「美」的地方。

除了生活,還開放出公共空間舉行活動、藝術、工作坊、社區學校等 。開放私有的空間,打開自己的家門歡迎大家,挑戰了我們對「家」的想像與定義(在台灣或許只有里長會這樣了,但里長也只是開放辦公室讓老人家們唱卡拉OK而已)。而這樣的空間能全天候利用自然能源,造價約4000萬日幣,並非遙不可及。

KH轉小-ㄟ
Photo Credit:西城

也許是平頭的關係,原以為近藤先生是個流氓或和尚,其實不是(笑)。談天中發現他是一位在博報堂(日本知名的廣告代理商)工作的廣告Creative Dirctor 。

「如果客戶的品牌破壞環境與生態,與你的生活概念有衝突怎麼辦?」我問。「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拒絕這樣的客戶,博報堂有2000多人,能做的人很多、不缺我一個。反而有些客戶是只有我才能夠服務的。」近藤先生給了一個抬頭挺胸的回答。

帶著微醺的心情聽完故事,再看著他利用天然雨水打造的院子可儲水的循環系統,微型農場種出來的黃瓜,又大又好。

KH轉小_-6
Photo Credit:西城
P1550530-768x512@2x
Photo Credit:西城

即使留著汗,卻有點不想離開KYODO HOUSE,也不怎麼想走出世田谷。除了沒喝夠梅酒的關係,Art of Life這個Concept在腦海中迴盪著,從「美」與「藝術」出發到底能有多大的延伸呢?不只是彼此連結的空間的美與藝術,是實踐人與自然的休息,實踐人與人的交集。

住在更美的環境裡,做著更美的事情,讓周遭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更美好, 生活的藝術也包含永續生活的技術。

本文經西城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西城

台北西區是台北市區最後一塊給人好好生活的地方。從萬華開始沿著淡水河往北:萬華、城內、西門町、大稻埕、中山、雙連、台北橋、到大龍峒...因為希望台北西區這麼有味道的地方,在大家的心中可以不只是迪化街,我們會有事沒事和各位分享台北老城區的生活知識,好吃好玩,奇人異事,和日常點滴。歡迎你來西城,讓我們進行一個好好過日子的動作。-----------------西城 Taipei West Town是獻給臺灣人的線上雜誌,內容涵括隱身臺北的老味道、場域、文化記憶及地方意識,不定期發佈深度旅行路線及選品,誠摯的邀請各地的讀者像個內行人般走進臺北的日常。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