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是否在他的史詩級作品中使用了神聖比例。西斯汀教堂側壁上那些《耶穌基督先人族譜圖》中,每一塊名牌的高與寬,都呈現黃金矩形,而且誤差不超過一兩個像素。
文字:蓋瑞・邁斯納|插圖:拉斐爾.阿勞霍|翻譯:李嬋
另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生於1475年),他的作品,也為黃金比例在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中的顯著地位,提供了令人矚目的明證。透過對西斯汀教堂壁畫的分析,我們發現在構圖的主要元素中有20多處存在黃金比例。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其中最令人吃驚的一個就是教堂的穹頂壁畫《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亞當的手指和上帝的手指相觸的那一點,正是這幅畫水平與垂直方向上黃金比例線的交匯點。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的其他壁畫也如法炮製——人物的手總是會觸碰到黃金比例點。下方的這張照片上的格線顯示了每幅畫的高度和(或)寬度的黃金比例。在某些畫作中,手的位置彷彿正「抓住」這個黃金比例,這可以視為一種人類渴望抓住「神諭」的視覺隱喻。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西斯汀教堂中央穹頂上有9幅聖經敘事畫,最後一幅是關於諾亞的恥辱。這幅畫本身,其尺寸就與黃金矩形相差不超過2%。而在畫中,諾亞兩個兒子的手指直接指向了畫作四邊上的黃金比例線。他們就好像在對觀者展示這兩條線的確切位置,證明米開朗基羅確實運用了神聖比例。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如果你仍對米開朗基羅是否在他的史詩級作品中使用了神聖比例存疑,那就看看西斯汀教堂側壁上那些《耶穌基督先人族譜圖》吧。其中每一塊名牌的高與寬,都呈現黃金矩形,誤差不超過一兩個像素。所有壁畫的平均高寬比為1.62,精確至黃金比例1.618的1/1000。
米開朗基羅的一系列偉大繪畫作品,都是在1508年至1512年間為朱力阿斯二世教皇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幾位繼任教皇創作。
因為帶有明顯的宗教意涵,所以米開朗基羅大量使用神聖比例,為他對聖經的詮釋帶來數學和視覺上的和諧,這並不足為奇。反過來想,如果他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大師沒有這樣做,那才更令人吃驚。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黃金比例的祕密:存在於藝術、設計與自然中的神聖數字》,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黃金比例是一扇門,透過它,我們就能更深入理解生活中的美和意義,找出我們周圍千變萬化事物背後隱藏的和諧或聯繫。
本書有系統地整理了大量史料、影像、例證,介紹黃金比例這個神祕又神聖的數字。無論是古希臘數學家著作、哲學先賢的思考、還是當代暢銷驚悚小說或電影當中,都可見到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還擁有無限的能力,可以產生出精美的屬性形狀。從藝復興繪畫、影像、時間週期到植物生長方式;從我們臉上的五官到浩瀚的宇宙中,凡是一切可以讓人感受到「美」的事物當中,黃金比例可說是無所不在。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