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蒙娜麗莎左眼裡暗藏的秘密:5幅達文西著名繪畫中的「黃金比例」

The Golden Ratio

蒙娜麗莎左眼裡暗藏的秘密:5幅達文西著名繪畫中的「黃金比例」

這位博學的天才在他所處的時代也是個傳奇,同時代人將他描述為「一位神聖的畫家」,達文西一直與黃金比例密不可分。

文字:蓋瑞・邁斯納|插圖:拉斐爾.阿勞霍|翻譯:李嬋

1519年,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去世半個世紀後,我們仍銘記他做為一名發明家和科學家的卓越見解。

這位博學的天才在他所處的時代也是個傳奇,同時代人將他描述為「一位神聖的畫家」。身為帕西奧利《神聖的比例》一書的插圖畫家,以及丹.布朗(Dan Brown)2003年暢銷書《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的主角,達文西一直與黃金比例密不可分。

不過接下來我們會看到,達文西與黃金比例之間的聯繫,比我們所認知的要來得深遠許多。

#01:聖母領報

黃金比例p_66圖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達文西的《聖母領報》(The Annunciation,又名《聖告圖》),西元1472-1475。

在達文西還年輕的時候,在佛羅倫斯藝術家、雕塑家委羅基奧(Verrocchio)的指導下,創作了《聖母領報》——天使加百列向聖母瑪利亞宣告她將成為耶穌之母。這幅畫大約創作於1472–1475年,被認為是達文西現存最早的作品。畫中出現了一些有趣的比例。

如畫中所示,黃金比例出現在庭院牆壁、入口通道以及其他構圖要素的尺寸中。在畫的左半部分,天使的手部位置,還有背景中一棵造型非常特別的樹的位置,都貼齊了黃金比例的格線。

不僅如此,基礎黃金比例網格還顯示出,這幅畫可以垂直分為三個部分,左右兩個部分與中央部分具備了黃金比例關係。

黃金比例p_67圖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02:蒙娜麗莎

達文西最著名的作品是《喬孔達夫人》(La Joconde),又名《蒙娜麗莎》(Mona Lisa)。這幅畫中所運用到的神聖比例也是最常被討論的。不像《最後的晚餐》或者《聖母領報》,《蒙娜麗莎》少有直線或建築元素能做為運用黃金比例的證明。

如果在網路上搜索「蒙娜麗莎 黃金比例」,你會發現一些非常有創意的分析,黃金螺線被應用在各種不同的位置、方向和尺寸上。這些分析可能看起來很武斷,彼此不一致,當然也不可能全數正確。

達文西不太可能使用我們現在所知與黃金比例密切相關的黃金螺線,因為這種對數螺線,是在100多年後才由法國數學家勒內.笛卡爾(RenéDescartes,1596–1650)首次提出。

雖然很難知道達文西如此構圖的初衷,但最簡單、最客觀的分析方法,就是根據畫布的高度和寬度,以及人物頭部、領口和手部的幾個參考點加上黃金比例線。

我們可以發現,蒙娜麗莎的左眼恰好位於畫面的中心,頭髮大致的邊緣線符合從畫面中心到畫布兩邊的黃金比例線。我們還可以發現:她的頭頂、下巴、領口與手臂之間可能存在黃金比例。

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是否如圖所示,特意以黃金比例來構圖?看起來相當合理,但我們可能永遠無從得知真相。

黃金比例p_68圖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收藏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03:最後的晚餐

在達文西的作品之中,最典型的運用到黃金比例的一幅就是《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創作於1494年至1498年間。

各種設計和建築元素都顯示出相當精確的黃金比例關係。例如,在桌面和天花板之間的空間中,耶穌的頭頂出現在中點,窗戶頂端則位於黃金比例點。在頂部,護盾圖形的寬度與拱形寬度呈黃金比例,中間護盾圖形內的條紋也位於其寬度的黃金比例點。有些人認為,就連桌邊眾門徒的位置,與耶穌之間形成神聖比例。

黃金比例p_69圖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最後的晚餐》,1494–1498。

#04:維特魯威人

達文西最為知名的另一個作品是一幅創作於1490年左右的繪畫,官方名稱為《維特魯威人》(Le Proporzioni del Corpo Umano Secondo Vitruvio)。

如圖所示,這幅畫是以古羅馬建築師、軍事工程師維特魯威(Vitruvius,約西元前75–15年)設想的理想人類比例為基礎。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第三卷中,提到建築比例應以人體形態做為首要參考,而理想的人體比例是軀幹為八頭身:

「肚臍自然地位於人體中心。如果一個人臉部朝上仰躺,並伸展他的手腳,則以他的肚臍為中心畫一個圓時,這個圓會碰到他的手指和腳趾。且人體並非只能以一個圓來界定,也可以將人體放入一個方形中來界定。測量從腳到頭頂、再到完全伸展的手臂的距離,我們可以發現兩者測量值相等;這些圍繞著人體、彼此垂直的線,會構成一個方形。」

維特魯維將整個人體以身高等分的方式來度量,如達文西插圖上的格線所示。

如圖所示,垂直高度分為4等分和5等分,水平方向分為8等分和10等分。如你所見,在垂直方向上,格線與鎖骨、乳頭、生殖器和膝蓋處對齊;水平方向上,格線與手腕、肘部和肩膀對齊。

《維特魯威人》也有一些尺寸與黃金比例有關。從額頭頂端到腳底的這段距離之間,全都是黃金比例點:

黃金比例p_71圖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維特魯威人》,約1490年。
  • 肚臍(與整體身高亦成黃金比例)
  • 乳頭
  • 鎖骨

從手肘到指尖的這段距離,手腕處位於黃金比例點。


#05:救世主

2011年,一幅失傳的達文西油畫被公諸於世。這幅畫名為《救世主》(Salvator Mundi),1649年被英國國王查理斯一世收藏。

1763年,這幅畫在拍賣會上售出,並在其後數年之中銷聲匿跡。一位藝術史學家兼私人畫商羅伯特.西蒙(Robert Simon)主導了這幅失傳名畫的修復工作,讓這幅畫在紐約藝術品修復師黛安娜.杜懷.莫代斯蒂尼(Dianne Dwyer Modestini)的手下重現了昔日的輝煌。

這幅畫具備許多讓專家們認定它確實是達文西真跡的特徵,也是達文西目前僅存的15幅作品之一。2017年,這幅畫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破紀錄的4.5億美元高價拍賣給了沙特王子巴德爾(Bader bin Abdullah bin Mohammed bin Farhan al-Saud),隨後在當時剛於阿布達比落成的羅浮宮分館展出。

黃金比例p_73圖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救世主》,約1500年,迄今為止售價最高的畫作。

與風景畫和建築畫相比,肖像畫通常沒有那麼多清晰的線條;但在這幅畫的整體構圖中,有一些相當有趣的地方與黃金比例有關。例如,其中關鍵元素的尺寸,彼此之間呈黃金比例。如果從頭部開始,以頭部的高度為邊長建構黃金矩形,我們可以發現:

  • 手部的尺寸與矩形的寬度之間存在黃金比例。
  • 玻璃球的尺寸與矩形的長度之間存在黃金比例。
  • 衣服上刺繡紋章的尺寸與矩形的長寬之間都存在黃金比例。

如果進一步分析,我們還能發現水平方向上存在更多的黃金比例:眼睛外側相對於畫布的寬度、中央刺繡紋章的寬度相對於領口的寬度、寶石的寬度相對於刺繡紋章的寬度,以及手指的位置相對於手部的寬度。

在垂直方向上,黃金比例則存在於:頭的高度相對於領口的高度(跟《蒙娜麗莎》相同)、寶石的高度相對於刺繡紋章的高度、手指的位置相對於手的高度,以及玻璃球上幾個反光點的位置等。

黃金比例p_74圖

Photo Credit:遠流出版 提供

《救世主》的仿畫,左邊的出自義大利畫家米歇爾.科爾泰利尼(Michele Coltellini),右邊的作者是自波西米亞蝕刻藝術家瓦茨拉夫.霍拉爾(Wenceslaus Hollar)。這些仿畫也能幫助藝術史學家確定達文西真跡的存在。

我們無法確定達文西是否特意在這幅畫的構圖中運用了神聖比例。我們只知道,他在此之前的繪畫中曾大量使用黃金比例,而這幅以耶穌為主題的畫作,則是在他與帕西奧利合作《神聖的比例》那幾年內開始創作的。達文西曾說:

「世界上有三種人:先知先覺者,後知後覺者,不知不覺者。」

雖然帕西奧利是達文西的數學導師,但或許帕西奧利對黃金比例獨特美學的欣賞,反而來自達文西和法蘭契斯卡,畢竟在他寫下《神聖的比例》之前,他們兩人都已在繪畫作品中運用黃金比例多年。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黃金比例的祕密:存在於藝術、設計與自然中的神聖數字》,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YLR247黃金比例的祕密-封面+書腰(立體)

黃金比例是一扇門,透過它,我們就能更深入理解生活中的美和意義,找出我們周圍千變萬化事物背後隱藏的和諧或聯繫。

本書有系統地整理了大量史料、影像、例證,介紹黃金比例這個神祕又神聖的數字。無論是古希臘數學家著作、哲學先賢的思考、還是當代暢銷驚悚小說或電影當中,都可見到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還擁有無限的能力,可以產生出精美的屬性形狀。從藝復興繪畫、影像、時間週期到植物生長方式;從我們臉上的五官到浩瀚的宇宙中,凡是一切可以讓人感受到「美」的事物當中,黃金比例可說是無所不在。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

精選書摘 avatar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