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史嘉蕾喬韓森為《雲端情人》唱的〈月亮之歌〉

幽靜的小歌如同剔透的冰層,主角在其上不停地旋轉,你可以瞧見愛情、親情與各種複雜情感背後極其純粹的渴望,但是呢,那股唯恐出錯的小心翼翼在乾淨的人聲上又益發明顯,彷彿他們心知肚明完美難以永恆,而和諧近乎不堪一擊。
電台司令(Radiohead)的吉他英雄強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熱衷鑽研各種新舊技術,他曾說:「現在的樂團經常演奏他們祖父母那一代的樂器,而且風格通常一樣。」就像808鼓機的音色很舊了,但仍然無所不在。
他建議最好把所有事物都視為當下的或是復古的,這種概念與2013年上映的《雲端情人》(Her)有志一同,該片配樂由加拿大樂團拱廊之火(Arcade Fire)的Will Butler和加拿大音樂人Owen Pallett聯手製作,既用聲響串連現實和數位世界,同時也強化視覺效果。

奇妙的是,那種極度純淨、原始的歌聲,以及刺刺扎扎的電波爆破聲,都創造出極大的共鳴,並且全然不受時空限制。只要一個鬆懈,你鏈鎖的記憶隨即被拖出瀝血。
平衡時空感、現實感與科技感
《雲端情人》由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編劇、執導和製作。2000年初期,他讀到一篇文章介紹有網站提供和人工智慧即時傳訊的程式,於是開始發展這個概念。
2010年,他先是執導主題類似的《我在這兒》(I'm Here Jonze),之後又繼續鋪寫,最後花了5個月時間寫出《雲端情人》的劇本初稿,2012年在洛杉磯和上海正式開拍。

他將故事時空設定在10年之後,主角西奧多湯布里由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主演,人工智慧操作系統莎曼珊原本選定由Samantha Morton配音,但在最後一刻改由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擔任聲優。
不同於一般語音(如iPhone的Siri、Google翻譯)的字正腔圓、理性端莊,史嘉蕾性感的酒嗓充分顯現「莎曼珊」的人性化——她有喜怒哀樂,有追求,也會失落,並能敏銳地判斷出用戶的語氣,更懂得傾聽和進一步提問、關懷。另一方面,正因為沒有那些聲音表情的提示,西奧多代筆的手寫信才不會被拆穿,做得下這門超過10年的生意。

入圍第86屆奧斯卡的原創配樂,集結Will Butler和Owen Pallett的新作和少數舊作,拱廊之火創作的主題曲〈Supersymmetry〉收錄在他們的《Reflektor》專輯中,同專輯曲目〈Porno〉的旋律元素也散入電影中。
Will Butler說:「這部片比較沒有深奧的概念,更多圍繞在兩個人之間的事情,音樂也做同樣的事。它始於《銀翼殺手》世界,後來逐漸變得更加以鋼琴為中心,並減少史詩感,表現弦樂器和溫暖的合成器音色。」那麼如何保持現實與科技感的微妙平衡?他謙遜地說:「我們只是搖滾音樂人,不知道怎麼辦到。」
飯桌上的隨寫挺進奧斯卡
影片中最動人的歌曲非〈月亮之歌〉(The Moon Song)莫屬,通話過程中,人工智慧助理莎曼珊幾次提到自己正在寫歌,並與西奧多分享作品,兩人甜蜜地哼唱也成為「共譜戀曲」的象徵。
這首歌共有3種版本,電影版由瓦昆菲尼克斯和史嘉蕾喬韓森演唱,錄音室版由Yeah Yeah Yeahs主唱Karen O與Vampire Weekend主唱Ezra Koenig詮釋,尤其是史嘉蕾喬韓森的獨唱版,更令天下無數情種魂牽夢縈。
這首〈月亮之歌〉由Karen O譜曲,歌詞由她和史派克瓊斯共同創作,作品入圍第57屆葛萊美獎最佳影視媒體作品歌曲、第8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但都輸給了《冰雪奇緣》的〈Let It Go〉)。

得知這首簡配的歌獲得奧斯卡提名時,Karen O感到受寵若驚,她說:「覺得瘋狂是因為〈月亮之歌〉是在最簡陋的方式下創作和錄製完成的,在我的餐廳桌子上;而幾步之外的沙發就是我第一次讀《雲端情人》劇本的地方。」「我把這首歌寫成二重唱,很興奮能和男歌手一起錄製這首歌,Ezra超級酷和開放,他輕而易舉地溜進角色之中,而且該死得很有一套。」
和製作人J. Ralph一起進錄音室時,Karen O與Ezra Koenig盡可能保持〈月亮之歌〉那精簡的親密感,樂器僅用原聲吉他伴奏,混音後製時才加入鋼琴,並在切換男女聲音色時凸顯人聲。Karen O表示,和Ezra合唱這首歌感覺就像實現她國中時的浪漫夢想,「這是一首夢幻的曲調,史派克的《雲端情人》是不斷給予的禮物。」
如今回頭聽〈月亮之歌〉,很難不聯想到法蘭為《親愛的房客》創作的〈在夢裏〉,旋律與樂器配置同樣樸拙、真摯,也同樣設定由故事角色共譜。
幽靜的小歌如同剔透的冰層,主角在其上不停地旋轉,你可以瞧見愛情、親情與各種複雜情感背後極其純粹的渴望,但是呢,那股唯恐出錯的小心翼翼在乾淨的人聲上又益發明顯,彷彿他們心知肚明完美難以永恆,而和諧近乎不堪一擊。
當人工智慧在不斷蒐集數據與除錯中高速進化,史派克瓊斯透過金句連連的台詞喃喃:「愛情是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過去只是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一再對比出人的執迷不悔,以及輪迴在無盡的愛錯與療傷。
終究需要肉身傳遞溫度,且有時你也只求一個並肩而坐,不是嗎?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