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院入侵你我的家庭生活:從眾多零嘴中殺出一條血路的「爆米花」

美國爆米花節或許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但也將這個受到喜愛的小點心更推向世界,從過去到現在,這小小朵、外觀有如白色花朵般的零食,在眾多休閒零嘴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文字:曹皕晴
有一種食物,你走入電影院時一定會想起它,不管甜的或鹹的都合口味,吃的時候更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爆米花」這種食物早就和看電影這個休閒活動連結在一起,不過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每年的1月19日正是「美國國家爆米花節」(National Popcorn Day),在這天,最適合大口吃著爆米花。
爆米花是世界各地民眾休閒飲食的良伴,由玉米製作而成,而全球各地爆米花的玉米原料大多來自於美國。美國是玉米粒重要的產地與食用國,每年平均會吃上約等141億公升的容量,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約43.5公升,可以想見美國人熱愛爆米花的程度。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指出,「美國國家爆米花節」的源起至今仍不詳,但卻絲毫不減美國人此節日的熱情。
而爆米花最早的起源,據說可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印加帝國時期,當時的人便能用火烤的方式製作出爆米花。而在19世紀中葉,美國一名糖果店的老闆Charles Cretors開發出一種能以蒸汽噴出玉米的機器,在這項發明問世後,爆米花便成為當時受到歡迎的食物。
而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爆米花更常被當作是裝飾品或禮物,人們常將爆米花製作成球團,吊掛在門口或壁爐等處。

美國家庭尤其喜愛食用爆米花,根據「美國爆米花協會」探討食用爆米花的場合發現,在家中食用爆米花的比例約佔了70%,而在外食用爆米花,如電影院、學校、體育場等地點,則佔了30%。而在家食用爆米花的方式,除了購買預先製作好的現成的爆米花外,也有許多人會自行製作。
隨著爆米花休閒零食的興起,大量製作的生產模式也開始產生,而台灣在近幾年也掀起一股爆米花熱潮,桶裝式的爆米花搭上各式鹹甜口味,讓許多想嚐鮮的人瘋狂蒐集,過去只出現在電影院裡的爆米花,正轉變為一種親近家庭生活的零食。
美國爆米花節或許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但也將這個受到喜愛的小點心更推向世界,從過去到現在,這小小朵、外觀有如白色花朵般的零食,在眾多休閒零嘴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參考資料
本文經食力foodNEX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從小打底美感力!babybabycool 100%有機棉童裝用愛創造安全永續新美學

「當你摸到、穿到面料好的衣服,身體會記住那種舒服的觸感。」孩子的美感力無須刻意培養,而是讓孩子有意識地沈浸在美的環境裡。
很多大人很早就遺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直到我們孕育出自己的孩子。
據幼兒教育研究者Petr G. Grotewell和Yanus R. Burton的書籍出版觀察,「嬰幼兒」比任何人類其他年齡層更能夠全面體驗生活。這歸咎於2歲前的孩子大腦正處於快速開發期,這階段同時也是兒童建構自我的關鍵時期。若能讓孩子處於探索和嘗試新事物的環境,不僅有益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有助於培養、形塑孩子的美感。
沈浸式教育,幫孩子的美感從小打底
「當你摸到、穿到面料好的衣服,身體會記住那種舒服的觸感;當你吃到美味的食物,嗅覺和味覺會記得那個味道;當你看見美的東西,你會用五感記住那種感覺。」魏羣芳於2016年創立有機棉童裝品牌寶貝友(baby baby cool,簡稱bbc),她擁有廣告造型師的身份,更是一位在意孩子美感教育的母親。
創立bbc即是她的回答:「我們無須刻意培養孩子的美感,而是讓孩子有意識地沈浸在美的環境裡。」
bbc的設計理念相當簡單,就是健康、舒適及美。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卻相當不容易,除了好看好穿,魏羣芳更在乎的是孩子的感受;不僅要讓孩子穿起來好看,更要同時穿得舒服又健康安全。
孩子的肢體語言,決定衣服是否生產
魏羣芳強調,「觀察孩子的表現非常重要,無論孩子是否會說話,都會用肢體語言和表情告訴你,他們喜不喜歡、舒不舒服。」她分享bbc的設計過程,每個服裝款式平均修改二到五次,因為必須讓每款設計都通過孩子的試穿考驗。
「試穿的目的是讓孩子忘記有穿衣服,而一件衣服的最終定案,經常是孩子穿上後喜歡到不想脫下來,才算是完成設計進入生產階段。」
她分析無論大人小孩,好的服裝版型穿起來就是有精神和有自信。bbc從打版到生產皆Made in Taiwan,在設計上運用成人時尚的拼接概念,呈現兒童服裝的玩味設計感,跳脫傳統卡通圖案或兒童內著感的設計。在實用性上,除了更符合身體曲線的立體剪裁,更以燙標取代車標,不傷害孩子稚嫩的肌膚,也在領口、褲口等處增加彈性織帶及皺褶設計,大幅提升嬰幼兒服飾的美觀及耐用度。

安心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來自母親的愛
服裝是接觸孩子肌膚的第一道防線,健康安全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bbc特別採用安全無毒、100%日本進口的頂級有機棉作為面料,更通過全球公認最嚴格、符合歐盟最高標準的GOTS有機棉紡織認證;以確保bbc使用品質最穩定的有機棉,且無殘留農藥、落葉劑等神經毒,金屬副料如金屬釦、拉鍊和織帶,也同樣使用經過檢測安全無鎳、無重金屬的安心材質。
在商品面如此講究,就是因為魏羣芳同時也是一個母親的身份,讓bbc不單只是一件衣服,更象徵著一位媽媽如何愛孩子的實際行動。自創業初期,她從驚嘆布料分級的數十倍價差,一直到發現棉花農藥是一般農產品的8倍,布料上殘留的毒化物和化學藥劑,還會透過皮膚囤積在寶寶的肝腎肺腦,甚至引發皮膚過敏或氣喘症狀,從而決定以「100%有機棉」作為品牌面料。

然而少了化學纖維,100%純棉衣物容易變形;為解決支撐度的問題,魏羣芳最後決定採用相當費時耗工的「3D立體剪裁」工法製作。不僅讓bbc的衣服剪裁和比例更好,也連帶延長了衣物壽命,為孩子打造出舒適、立體且時尚有型的服裝。

一衣多穿,bbc創造精品童裝的永續價值
「很多媽媽跟我們說,小朋友很快就長大,衣服要一直買很浪費。」孩子成長速度快,買貴了怕浪費、買便宜又擔心品質,魏羣芳對於天下母親都有的隱性擔憂,提出的解法最令人激賞。bbc希望倡導「一衣多穿」的觀念:「一樣的錢不用買很多件,買三件不如買一件好的,好好的穿、在不同場合穿,而且可以穿很久,讓衣服發揮最大效益。」魏羣芳自己很多衣服都穿10年以上,與bbc品牌理念的交疊處,就是經典設計和耐用的優質面料。
經典設計和耐用面料,讓bbc的童裝創造出更多永續價值;其經典時尚的設計元素,讓孩子的同一件衣服擁有多場合搭配性,正式或休閒風格都可駕馭。甚者,以往孩子穿大一號衣服時容易顯得像在「穿布袋」,bbc讓大一號看起來像在穿洋裝,一直穿到看起來是件上衣。而新生兒的包屁衣,其他品牌只做3、5公分一段,bbc做到10公分一段;讓原本只有3個月至半年使用年限的衣服,拉長至一年或超過一年,兼顧美學與實用性。

bbc更將嬰幼兒的衣服效益發揮到最極致,「我常說我們的衣服要做到這麼好,就是大的穿完小的穿,小的穿完還可以送給別人穿。」bbc更與社福基金會合作,將顧客汰換的衣物捐給育幼院的孩子,顧客也能獲得購物金回饋。bbc真正打造出精品童裝的永續價值,且不造成資源浪費,讓每位父母都能一同守護孩子的未來,珍惜保護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