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從教母馬宜中,到鬼才廖人帥:盤點華語樂壇6位風格獨特的MV導演

Music Videos

從教母馬宜中,到鬼才廖人帥:盤點華語樂壇6位風格獨特的MV導演

以下,我們盤點了幾位對華語音樂錄影帶帶來極大影響、風格獨特的MV導演。

文字:劉貴雄

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孕育出了不少優秀的MV導演,在中文樂壇裡,被認為是兼具驚喜與精緻度的MV典範。從80年代的對嘴演唱畫面,到現今演化出更多樣化的面貌,無論故事紀實、華麗舞蹈、美感概念、虛擬場景都不難見到,有時候引起的話題甚至還遠大於音樂本身。

而以下,我們也盤點了幾位對華語音樂錄影帶帶來極大影響、風格獨特的MV導演:

#01:音樂說書人——馬宜中

台灣MV界中的教母,流行音樂世界許多歌手口中又愛又敬的「馬姐」或「馬導」的馬宜中,以歌手身份出道,也曾灌錄多首單曲包括〈請不要把眼光離開〉、〈山旅歸來〉、〈當我告別時〉等等,並與王新蓮合唱〈風中的早晨〉一曲打響了知名度,而且還與鄭怡、王新蓮發行《金韻獎》合輯。

她於1993年加入滾石唱片,負責周華健〈今夜星光燦爛〉拍攝工作後開始展開MV導演生涯,並多次為新人歌手量身打造出道作,包括徐懷鈺〈飛起來〉、高慧君〈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孫燕姿〈天黑黑〉、〈愛情證書〉、S.H.E〈戀人未滿〉及王若琳〈Let’s Start From Here〉。

她擅於透過鏡頭說故事的特質不但成功凸顯歌手的性格,作品中那真誠的意味與不假雕琢的呈現方式,更讓人忍不住再三回味。舉例來說,馬姐與周華健合作的〈風雨無阻〉、〈愛相隨〉、〈朋友〉、〈有故事的人〉等歌曲,就突顯了周華健全民歌王的優質形象。

而順子的出道作〈回家〉,因為拍壞而被迫緊急救火,於是馬姐決定捨棄一般小情小愛的劇情,改以歌手與200名觀眾入鏡,效仿MTV Unplugged現場,讓觀眾第一眼就看到順子「很會唱」的潛質,並且撐住歌曲的強大氣焰。

其他馬宜中的作品還包括伍佰 & China Blue的〈挪威的森林〉、張學友的〈時間有淚〉、張國榮的〈春天〉、五月天〈愛情的模樣〉、張惠妹〈我可以抱你嗎〉、莫文蔚〈忽然之間〉、那英〈心酸的浪漫〉、S.H.E〈我愛你〉等等。


#02:音樂精品產量王——鄺盛

鄺盛是一位優秀且高產量的MV暨廣告導演,執導過的音樂錄音帶超過700多支,他與周杰倫在2000年初時合作關係密切,並以「周杰倫御用MV導演」聞名。早期的他隨著MV導演劉澤民出道,之後在另一位教父級的MV導演賴偉康所屬的工作室擔任製片,後來才自立門戶,成立「東頤影像公司」。

鄺盛的影像風格多元,無論是以舞蹈為主、劇情導向、抑或意境類型都游刃有餘,此外,他的拍攝手法十分前衛,視覺感也極為豐富,成熟的CG運用技巧更讓作品的光感效果和畫質發揮到極致,例如在蔡依林〈看我72變〉MV中,鄺盛就將真人舞者替換為遊戲角色,與Jolin共舞。

另外,李玟邁向天后之路的關鍵作品〈DI DA DI〉全曲於室內拍攝,鄺盛找到一座裝潢類似宮殿的建築,讓李玟和舞伴穿梭於大廳、長廊 、階梯等場景,多變的鏡頭語言和具華麗的色調成就了氣勢非凡的視覺效果,讓這支作品獲得Channel [V] 、MTV等多項音樂錄音帶的獎項。

鄺盛曾於2002至2006年,連續5年入圍台灣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獎」,並在2004年的金曲獎中以周杰倫的〈三年二班〉拿下這份殊榮。而除了為周杰倫〈可愛女人〉、〈龍捲風〉、〈雙截棍〉、〈半獸人〉、〈東風破〉、〈七里香〉等多首歌曲操刀,他的導演作品還包括鄭秀文〈眉飛色舞〉,陳奕迅〈愛是懷疑〉、〈不如這樣〉、Energy〈放手〉、蕭亞軒〈愛的主打歌〉、林俊傑〈第二天堂〉、張韶涵〈歐若拉〉、徐若瑄〈愛笑的眼睛〉等等。


#03:劇情大師——周格泰

周格泰本業是廣告導演,作品一貫致力於用強烈的影像情緒來襯托作品的情感內容,往往把歌手深層的心情赤裸地攤在觀眾眼底,無論崩潰痛哭、大聲咆哮或是放肆淪陷,他極具電影化的拍攝風格彰顯出別具一格的作品魅力。

周導的幾個特點:MV的前言或環境音、人物的對話、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重點畫面以及曲終的旁白,每每讓影像超出原有的歌曲長度,同時也延伸外擴作品的深度與廣度。這些特點皆在莫文蔚與張洪量〈廣島之戀〉、張信哲〈愛情餘味〉、光良〈第一次〉、〈童話〉、梁文音〈最幸福的事〉、李佳薇〈煎熬〉等作品展露無遺, 成功為作品烙上極為鮮明的個人特色。

說到周格泰,就不得不提辛曉琪歌唱生涯最重要的作品〈領悟〉。周格泰讓她對著鏡頭且唱且哭至到眼影花了,而且女主角猶如神經質的清刷馬桶畫面,更是無限放大歌詞中的「那無愛的痛苦,將日日夜夜在我靈魂最深處」。

此外,梁靜茹的〈崇拜〉遠赴北海道拍攝,將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水之教堂的清水模建築風格紮入視覺印象裡,細膩的盡頭運用和神聖沉靜的氛圍更是渾然天成,把歌曲深邃的情感呈現的淋漓盡致,並成功讓作品奪下2008年金曲獎的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其他周格泰的作品包括張宇〈千金難買〉、蔡依林〈我知道你很難過〉、梁靜茹〈勇氣〉、〈為我好〉、〈聽不到〉、周杰倫〈回到過去〉、曹格〈Superwoman〉、〈起床歌〉、〈Close to You〉、吳克羣〈寄生〉、李榮浩〈爸爸媽媽〉等等。


#04:影像築夢者——陳奕仁

業界人稱「阿木導演」的陳奕仁,2002年以《雙工人》獲選公視第一屆紀錄觀點短片展,隔年在音樂人林暐哲的提拔下,為當時滾石唱片旗下的五月天拍攝《天空之城復出演唱會》的紀錄片。

他於2005年效法賈伯斯在車庫裡創業,成立「仙草影像」,2006年以獨立樂團濁水溪公社的〈歡喜度慈航〉MV首次角逐金曲獎,爾後更是金曲獎及海外多項專業獎項的常客,並於2013年以五月天的〈乾杯〉獲得第24屆金曲獎的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阿木導演的作品富含強烈鮮明的色彩運用及多樣的影像形式。他擅長以前衛的手法詮釋歌曲的核心情感,往往也在作品中暗藏玄機,讓音樂和影像充分發揮正面的影響力,例如蔡依林的〈Play 我呸〉不僅批判當今社會風氣包括新聞媒體狗仔現象、女明星露奶爭寵搏版面、假掰造作的假文青,片尾的台灣地圖更是點出核四、劉政鴻大宅院、林口國宅、石化污染、美麗灣等社會議題。

此外,在S.H.E出道17週年的紀念單曲〈十七〉中,阿木導演藉由開往前方的列車比喻時間的流動,猶如一鏡到底的流暢運鏡更是巧妙重現S.H.E出道至今的重大事件,包括首場簽唱會、首次獲得金曲獎的肯定、Selina拍戲遭火吻等經典畫面,讓觀眾身歷其境,彷彿與她們重新經歷這趟奇幻的音樂旅程。

其他陳奕仁的作品包括蕭亞軒〈表白〉、〈代言人〉、〈愛無畏〉、蘇打綠〈小情歌〉、〈你在煩惱甚麼〉、〈故事〉、五月天〈離開地球表面〉、〈頑固〉、〈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吳青峰〈太空人〉、田馥甄〈一一〉等。


#05:新世代鬼才——廖人帥

享譽國際的鬼才導演廖人帥曾是搖滾團體組合Circus成員之一,由於胞兄是陳奕仁導演的同學,他曾在一段訪問中透露,陳奕仁是在影音創作之路上影響自己最大的人,並戲謔「我在台灣誰都不能輸,只能輸陳奕仁」。

當初被陳奕仁找去當五月天演唱會紀錄片的攝影師而正式入行,廖人帥的影像作品總是打破常規束縛,不斷以創新的影像形式刺激觀眾的感官。在張靚穎進軍美國歌壇的首支單曲〈Dust My Shoulders Off〉中,廖人帥玩轉多幅世界名畫包括〈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拾穗〉、〈吶喊〉,成功打響張靚穎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及社群媒體上的討論度,並以此作品入圍〈第28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同時也榮獲德國的紅點設計獎的最高榮譽「最佳設計獎」。

而在張靚穎另一首話題之作〈Body First〉則運用大量視覺錯視,以黑白兩色勾勒出男女情愛,而當劇中的男女接吻的瞬間,黑白條紋開始瓦解,漸漸從黑白條紋的二次元,恢復成真實的自己。

今年,廖人帥憑藉張韶涵〈因我而起〉頻頻躍上國際舞台,除了榮獲「2020 LAFA洛杉磯電影獎」2月最佳MV獎,還獲選國際紐約電影節放映片。這支作品將中國國寶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的舞台劇〈平潭映像〉巧妙融入MV,結合藝術與科技、傳統與現代,刻劃出嶄新的東方美學。

其他廖人帥的作品包括陶晶瑩〈真的假的〉、梁文音〈月光地毯〉、艾怡良〈寂寞無害〉、八三夭〈飢餓遊戲〉、〈翻白眼〉、A-Lin〈未單身〉、薛之謙〈摩天大樓〉、〈病態〉、鄧紫棋〈摩天動物園〉等等。


#06:影像魔法師——比爾賈

比爾賈出身於唱片企劃,從唱片領域跨到影像製作時,曾負責MV導演賴偉康的影像特效,之後於2003年成立「源映製作有限公司」。他的影像作品畫風強烈、風格迴異,從科幻到病態美學都十分齊備,而且唱片企劃出身的他,偶爾也會協助唱片公司創造歌手的市場定位和音樂作品的新聞價值。

阿密特兩張專輯的多支MV包括〈黑吃黑〉、〈掉了〉、〈怪胎秀〉、〈母系社會〉、〈血腥愛情故事〉都出自於比爾賈之手,並透過他的創意思路強化了阿密特的品牌定位。 

此外,林宥嘉的〈眼色〉MV,除了電視頻道播映的「純色版」外,還特別拍攝了另一支「異色版」在網路平台上架,瀰漫著病態美學和色情露骨的內容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成功掀起一波網路聲量,為專輯宣傳加持。

同為金曲常客的他,曾10次入圍,並且在2012年以謝和弦的〈寂寞瘋了〉奪下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其他作品包括 F.I.R〈月牙灣〉、林宥嘉〈看見甚麼吃甚麼〉、田馥甄〈LOVE!〉、〈獨善其身〉、〈無人知曉〉、林憶蓮〈蓋亞〉、〈無言歌〉、徐佳瑩〈言不由衷〉、鄧紫棋〈差不多姑娘〉等等。

本文經SOL聲活圈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SOL聲活圈 avatar

SOL聲活圈

我們的存在,就是讓你發現不同的聲音。SOL聲活圈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探索聲音與設計、建築、人文之間的創意美學。跳脫一貫的『聆聽』方式,我們挑戰既定框架界限,從罕為人知的小眾文化到新穎前衛的科技概念,以不一樣的角度,去發掘與開啟嶄新的思維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